我有十个天赋位 第44节

原野独老既然再无生息,很明显是证仙失败。

李初可不认为区区一名五行境的宝物能让圣地弟子冒着被真仙追杀的风险来挑衅圣地制度。

听了李初的话语,周围几人都露出沉思,每个人脸色阴晴不定,很明显发现了其中的漏洞。

“该死,为什么当时没有发现竟然有如此大的漏洞,平日里的谨慎跑哪去了,竟然听信这种传言!”

“为什么当时听到原野独老遗迹消息心中只有窃喜,却没有考虑可能是陷阱!”

“码的,原野独老遗迹中的宝物是假,我们这些散修身上的宝贝才是真吧!”

“……”

周围几人心中念头百转,发现这个消息真的很假,但为什么当时自己完全没想到呢?

几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与表情中看出了同一句话:

“码的,肯定又是那种稀奇古怪的天赋!”

几人觉得已经发现了问题,再待下去也是无用,不如就此离开。

几人对李初行了一礼,说出几句大概意思是“今日恩情暂且记下,日后有机会定然回报”的话。

言下之意就是溜了溜了,我不掺和了还不行!

“且慢!”

李初叫住几人。

“怎么,这位朋友还有事情?”

几人之前刚说过恩情日后回报,接着就有一人面色不善,其他人脸色也不怎么好,以为李初想对他们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

“几位大哥,你们就这么走了合适吗?”

李初幽幽说道。

“怎么,你还不想让我们走嘛?不走,陷入他人的陷阱中可能就是性命不保!”

李初见这几人发现不妥想溜,也是大概知道这影响他人心智的天赋看来不是那种强行扭转简单粗暴型的,而是潜移默化,如同“绝对潜行”一般屏蔽他人的某种心理。

这种屏蔽只要事先得知,便能通过其他方法来避免。

比如“绝对潜行”的“密闭空间下有人存在可能行”的屏蔽,这边便可以通过给自己下个暗示周围一定有人来做到破解。

可以避开那密闭的空间,将其范围扩大到周围。

之前姚志贤便强化了这种认知,认定李初定然存在,因此才会有出手试探一事。

至于两者都在一个密闭空间的问题……

“你们这么走了,就不怕消息散布者号召其他人以你们会泄露消息之类的理由将你们打杀在此吗?”

几人陷入沉思,随后露出后怕,同时一个个对这种情况感到惊恐。

“看来这种屏蔽很可能是屏蔽他人思考更多可能性,让一个人变得缺根弦,只去思考下意识的可能性。这几人刚才很明显便是下意识只思考了成功逃走的可能性,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

李初心中思索。

“猜这么多作甚,现在并不是战斗,贴近后查看一番不就知道了吗!”

李初再次装备上“绝对潜行”在人群中穿梭。

李初之前的猜测可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查探并且推测他人的天赋信息正是每个强大修行者的基本功。

李初拥有“天赋之门”可以完整查看他人天赋,但那是在与他人十分接近的情况下才可以,气海境只有五米的距离。

一旦真的发生战斗,除了体修,力修之类的近战流派修行者,谁会一股脑的往李初身边突进?

不能靠近便不能得知详细的天赋信息,然后李初因为不清楚他人的天赋信息从而阴沟里翻船?

所以李初锻炼自己推测天赋信息的能力并不是无用功。

已经醒悟的几人突然发现李初在他们眼皮底子下消失不见,心中暗道侥幸,还好刚才李初叫住他们时没有直接翻脸,否则李初有这么强大的隐藏能力能够成功逃脱,他们可就不一定了。

李初在人群中穿梭,一一查看每个人的天赋信息。

这些散修的天赋大多都是“初等肉身增幅”“初等火焰掌握”“初等隐匿掌握”这种对战斗力有帮助但又不大的天赋。

强大的天赋早就被宗门收下,适合副职方面的天赋也能很好的挂靠宗门获得培养,因而这些散修的天赋类型有些单调也就不足为奇了。

终于李初在口号喊的最响亮的两个人身上找到了对应的天赋。

“天赋:风言风语。”

“天赋:推波助澜。”

第十五章:风言风语+推波助澜=降智光环?

“天赋:风言风语

等阶:二阶

效果:①主动,消耗灵气,天赋者对少数人说话时极大增强语言感染力,使他人信以为真。

②被动,天赋者的话语经他人传播后可以增强他人对天赋者所言之语的信任感。

备注:①当前等阶为二阶,该少数人判定为一百及以下。

②话语传播范围在一千人以内随人数增加信任感增加,超出后信任感不再增强。

介绍:杀人诛心,越是小范围流传的传言越是有人对此深信不疑!”

“天赋:推波助澜

等阶:二阶

效果:①主动,消耗灵气,天赋者可选择一些流传的话语与言论增强其可信度,并使听说传言者只去思考下意识的最大可能性,忽略更多可能性。

②被动,该言论影响越大,知晓人数越多,对信任言论者思考可能性屏蔽能力便越强。

备注:①当前等阶为二阶,同一时间只能选取两段言论影响。

②言论影响在千人之内效果持续增强,大于一千则无效果。

介绍:一种言论的大兴,定然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李初看着这两个天赋的信息,表情微妙,觉得这两个天赋还真是般配,这两名天赋者合作也真是完美。

这两个天赋的配合在某种程度上能达到降智的效果,针对人心的侥幸心理,能做到种种可怕的事情。

这群如同降智一般狂热的寻找原野独老遗迹的散修不正是最好的例子?

他们心中有侥幸,他人发现了遗迹却没有能力打开,因此求助他人。

他们心中侥幸,遗迹发现者想要更多,害怕太阴圣地等大势力之人会杀人灭口,杀人夺宝。

他们心中侥幸,找到遗迹后他们一定会是最大的赢家。

这些散修不是没有心思缜密之人,但是人总有一种侥幸心理,除了一些极度悲观之人,任何人想事情第一时间都会往好的方面想。

这种侥幸心理,正是这两个天赋所影响的,也正是这两个天赋者所利用的。

在这个环节中不需要每一环节都进行强化,如果太过巧合反而会让人下意识察觉不妥,真真假假才更让人心中侥幸,觉得自己真是睿智。

实际上,他们还真是很“睿智”!

李初将两者的天赋与天赋开发信息都复制下来,这种以言语来影响意志的天赋还是很有价值的,不管是研究价值还是实用价值。

李初一直跟着这支队伍前进,听着耳边传来种种类似“大家加把劲,宝藏就在前方”“宝藏,美女,修为,长生都会有!”的话语。

李初的意识能够感觉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潜移默化的试图影响他的意志。

可惜,李初不仅仅算的上意志坚定,他还有更多的意志不在这里,而是在太阴圣地。

很明显这个距离已经超越了两个天赋能够作用的范围,虽然天赋信息中没有明说。

要知道李初是在“绝对潜行”的状态下,一般的探查手段都察觉不到李初,但是这两个天赋很明显是大范围的无差别作用,而且是作用于意识之上。

“也不知道这两个天赋者有没有对影响之人的感应能力,如果有的话这两个天赋用作侦查将会极其好用!”

毕竟一个人能隐藏自己的身形,呼吸可以隐藏,气息乃至灵魂波动都可以隐藏,但是意识想要隐藏就太难了,除非你将自己的思维呆滞成石头,可是那样如何兼顾肉身与灵魂的隐藏?

那怕没有感知能力,李初也要开发出来!

李初一直跟随队伍,想看看“风言风语”与“推波助澜”的天赋拥有者想把这些散修引到何处,他们哪来的自信自己布置的陷阱能够一举坑杀近百散修?

或者说真的有遗迹存在?

李初心中猜测,他也想看看这两者的组合最高能达到何种程度,那怕知道所有信息,但是实际效果还是要经过试验观察的。

这两个天赋很明显不好试验,在太阴圣地试验先不说有多大效果,被人知道了直接打死都说不定。

这种影响意识的天赋或者术法如果不是对敌人使用或者提前向他人说明是很遭人忌讳的。

李初盯着那两个天赋者,听着他们嘴中喊出种种极富煽动性的话语,那语言感染力,那感情叫一个饱满,描绘的大饼那叫一个引人入胜,李初觉得两人不去说“相声”都可惜了。

一个捧哏,一个逗哏,语言能力强,再加上天赋甚至可以开一个“你不笑算我输”的专场。

一个人听到自己认为好笑的事情时第一反应便是笑,虽然不少人自控能力强,还要考虑现实中的种种场景、情形,比如严肃的场合大笑很明显不符合气氛,心中大笑不已,面上却要不动声色。

在太阴圣地开个小场,再告知所有人天赋的效果,听“相声”之人还能锻炼自己的意志,在玩耍中修炼岂不是美得很?

修行者也是人,大部分人如果能玩耍着修炼,绝对不会去枯燥的修行。

一件事再有趣做多了也会有疲倦感,会有兴趣消退的时候,修炼自不例外,更何况修炼可是数十年数百年乃至数千年如一日。

或者去当个学院老师,对学生进行洗脑式的灌输学习至上的观念?

这样想想,这两个天赋貌似很有前途,毕竟言语的力量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

李初随着队伍一路奔袭,之前拜托影响的几人眼神有些迷离狂热,似乎有再次被影响的迹象,但是一个个不是咬舌头,就是掐自己来抵抗那种影响。

“在到达目的地时然后离开,那个时候这些人可就顾不上你们了,这样你们自然逃得性命。”

李初对他们提醒到,这几个人还是为他推测天赋信息做出些许贡献,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吧,反正对自己没什么影响。

“嗯嗯嗯!”

几人连连点头,不用李初提醒他们也知道那时候是最佳的逃离时机,但是他们又怕坏了李初的事被李初记恨,被李初盯上可就是才出虎口又进狼窝。

现在李初既然放过他们,那还有不赶快答应的道理?

很快,他们一行人到达一个山谷之中,山谷中藤蔓蔓延,枝条掩映间似乎有一座建筑群若隐若现,有部分建筑看的分明,那是因为遮掩阵法已经失效。

真的是遗迹?

李初有些犹豫,要知道在圣地的判定中至少要神意境修为才能领取探索遗迹的任务,因为遗迹的布置者最低都会有神意境的修为,气海境连自己的修炼资源都不足,那来的财力建什么遗迹。

李初看看依然大喊大叫的两名天赋者,决定还是跟着他们两个好了,只要不贸然进入遗迹问题应该不大!

李初因为“天视地听”看的无比遥远,那些散修自然没有这种能力。

越发靠近遗迹后,那些散修发现了遗迹的身影,整个队伍狂热气氛更甚。

李初也感觉到那种干扰意识的能力变得越发强大。

“看来不仅仅是人数增加会提高两个天赋的作用威力,受影响之人影响程度越深也会提高天赋威力。”

李初心中暗道,他越发觉得这两个天赋有不小的潜力。

“也不知道融合后会融合出什么天赋?”

李初突然冒出这个念头。

首节上一节44/42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