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打卡签到 第458节

这种存在自然就沾染不得污秽了。

事实上这金人粘的了沾不了污秽先不提,问题是这污秽根本就落不到金人的身上。

金龙一支龙爪探下,仿佛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把一切的一切全都拦了下。

而后又是一声大吼,龙尾一摆,就宛若神山倾倒,劈头盖脸的朝陈玄策砸下。

陈玄策见状也不觉得吃惊,只从袖中掏出了一串晶莹剔透的圆珠穿成的手链,从中摘下一颗珠子,手指一弹,圆珠发出耀眼的五色毫光,瞬间洞穿了金龙龙尾,直没入了金云中去。

接着陈玄策一掐法诀,就见金云当中一颗神珠光芒大放,仿佛太阳一样,照的整个金云都是一片五色光化。

隐隐之中,一声闷哼传入了他的耳中。

而后又是一声佛号传来,金龙龙首浮出来正对神珠,大嘴张开,一个硕大的光球出现。

光球孕育着庞大的法力波动。下一秒就化作一道仿佛要洞天贯地的璀璨光华,直轰向天空中的神珠。

陈玄策微微一笑根本不为神珠担心。

这可是二十四颗定海神珠之一啊。

虽然他用的是一次性版本的,而且还只是二十四颗中的一颗,但想也足够了。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定海神珠与龙嘴喷出的璀璨光柱,重重碰撞在一起的瞬间,那道璀璨光华就仿佛撞在了石头上的鸡蛋,根本震不动定海神珠分毫;又仿佛是浪花拍打在了礁石上,海浪只有无奈的溃散,礁石安然不动。

(

===第三百六十六章 术与道===

平京城中。

作为大齐的国都,这里的大人物自然要眼光六路耳听八方,那发生在富平江的冲突,早不知道多久就已经落入人眼中了。

皇宫大内。

齐皇看着下头人收集来的信报,脑门生疼生疼,这怎么看都觉得富平江是一片风雨飘摇啊。

就像此前的庆州。

“丞相。你以为这富平江水君前景如何?”

内书房中,齐皇召集了几个朝堂重臣与心腹商议此事,太子和几个东宫属臣列席旁听。

大齐的当朝第一重臣,丞相赵景周这时候捋着胡须自觉的荒唐。

富平江水君这个刚刚登位的新神,竟然一举拉出了这么多水兵,这简直是荒谬啊。南面那位大名鼎鼎的青阳神君手下有这么多的水妖水兵吗?

而且这位也不知道打哪得来的传承,立下了好一方大阵,想必龙门道现如今也有些麻爪吧?

“陛下,臣以为富平江水君必死无疑。”

但赵景周最终还是选择了龙门道。谁让富平江的位置太过特殊了呢。换做他是龙门道的掌教,那就是把老底儿都拿出来,也要把富平江水君给平了。

不然,南有青阳神君,北有富平江水君,这二者联合起来,整个北地的局势都会大变。

龙门道趟平了整个北齐,把之视为是自己的地盘,绝对不允许神道翻盘的。

赵景周的回答并不出乎齐皇的预料,甚至是不出户在场所有人的预料。“朕亦是如此认为的。只是……朕更像知道,这世间还会不会有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金敕正神了?”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心中一凛。

“陛下是以为……”

“不是朕以为,而是这局势如此。庆州事才过去多久?这第二个金敕正神便露出了头角。这都已经有一有二了,那就不会有三有四了?”

“而且现在是金敕真神,日后会不会还有青敕大神,乃至是紫敕的元母帝君?”

齐皇攥紧了拳头,最后说道:“这是不是在意味着,神道即将复苏?”

别看佛道更派系实力绝对压过现如今的神道,可只要神道中真的复苏了几位青敕大神,乃至是三两位元母帝君,那佛道等还是弟弟。

这绝对是一个关键的选择点。

一步走错,哪怕是大齐这种盛世王朝,都有可能一蹶不振,甚至是宗庙坠毁,改朝换代。

因为不管是神灵还是佛道修士,他们全都掌握着一种朝堂众臣很多人都羡艳不一的东西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

大齐纵然是王朝盛世,他齐皇也是一代明君,但他依旧不敢去想想,如果有神灵修士拿着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找上门来,他手下的诸多重臣还会有几个依旧对他保有百分之百的忠诚忠心。

千万不要去考验人心啊。

所以齐皇面对现在的局势,真心有点犹疑不定了。

而刘回到家中后,脸上也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今天被皇帝这么一说话,他心里也有些忐忑不安来了。

神道复苏?

这可是天大的事情啊。

“元章、玄章、明章,你们对道神两派都是怎么看?”

刘三个儿子,长子在东宫为官,次子在刑部为官,只有三子年岁尚轻,还在国子监读书。

“自从神道崩溃以来,如今世道,神祗修士皆以淫祀犯禁,以术法乱世。无论是谁,如果不加以限制,皆后患无穷。儿子不知道神道是否还有复苏如旧时之日,只知道如今之世,神祗修士皆不可取。”

刘元章是刘长子,自然当仁不让的第一个回答,他是一个很正统的读书人。

因为这方天地历来都是神灵显圣的,所以没什么‘子不语乱力怪神’的讲究。明明是真实存在的,一味的去否认对方,这是最愚蠢不过的行为了。而如此愚蠢的学派是新生不起来的。

这方天地的文人雅士归根结底也脱不开一个‘儒’字,但这个‘儒’在眼下天地讲的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不是儒道功法。儒家之所以大兴,与人道紧密结合,那还是因为其学派之中所含的经世致用之术,这是神灵和佛道通通欠缺的。

可现在世间八国,不止北方的燕国成为了佛国,西方的宋国也成为了道国。

刘不止为大齐感到担忧,更为儒家的将来感到担忧啊。

没有了神道压制,佛道两脉就取神道而代之,纵然因为治理生民之事不得不在燕国、宋国留出一些空间给儒家生存,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首节上一节458/5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