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打卡签到 第443节

所以大齐朝准备一步到位,直接册封陈玄策为青阳神君。比之水君之位又要更进一步,这要花费巨大的朝廷气运之力,也亏得陈玄策本身就有大功德在身,大齐朝的花费可以降到最低。

“不知陛下又所求何事呢?”

神君之位,这都已经是三品的青敕正神了。

一国都城的都城隍才能及上,很多名山大岳大江大河的封神也不过是如此。

青阳湖岸畔一座驿站。

陈玄策直接显露真身出现在礼部侍郎面前,后者身上浓郁的红尘官气根本不能妨碍了陈玄策,他身上浓厚的功德之光足以叫他直面一国之君。

“自然是平衡佛道两脉了。”

礼部侍郎乃是齐皇心腹,说话极其的敞亮。

“佛道?”

陈玄策立马明白了齐皇的意思,这就是要他来做个靶子,把佛道的注意力全吸引到自己身上,用他来平衡佛道势力,好减轻自身的压力。

“大齐国势鼎盛,龙门道、少清宫、大佛寺纵然势大,比之大齐怕也不成气候,何以废如此大致周折?”

“尊神太过小看了佛道了。彼辈纵然为人道龙气所克制,但此克制一如水火,人道一弱则佛道必强也。”

说白了就是齐皇从长远角度来考虑,才决心不惜花费国运也来扶持陈玄策的。

何况土豆红薯的出现也大大增强了大齐的国运。

这一出一进,大齐国运实质上也并没什么削弱,甚至还赚了不少便宜呢。

因为神道的崩溃,地方上的孤魂野鬼和精怪妖物日益增多,短时间里大齐自然压制的下,大齐现下正处鼎盛之时么。但长此以往下去,大齐还不要落得隔壁大越那般的下场啊。

这是一项不断在流血,不断在耗费大齐实力和国运的事情啊。

以大齐军兵武者或是佛道两脉等去镇压总不如以神道去镇压,前者是大齐在流血,后者则是佛道不断的在增强自己的影响力。

佛道强了,朝廷可就弱了。

这些年里,不但隔壁的大越为大齐上了好好一课,那南方的大宁西面的大宋,可也都是大齐的好老师啊。

这两国一崇佛一崇道,都把国家搞得一塌糊涂。

至少于齐皇眼中,他是绝不希望看到佛道大肆的影响朝政,甚至是操纵朝政的。

虽然他很清楚世上无有千年不败的王朝。大齐现在正处于鼎盛,但有盛就有衰。

大齐之前的大成,大成之前的大虞,那都是例子。

可能延缓一日就是一日啊,就是他这一齐皇的职责啊。

思来想去,齐皇想出的法子就是扶持陈玄策这个负有大气运的新神,如果能重建神道,重建往日的天地秩序,那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孤魂野鬼和妖魔精怪的良策。

齐皇不觉得陈玄策会拒绝他的橄榄枝。

后者与龙门道的冲突已经印入齐皇的眼中了,陈玄策又怎么会拒绝呢?而且他的血亲还建在。

===第三百五十二章 庆州神道===

陈官庄这段日子不知道有多么风光呢。

陈玄辉靠着这股清风是直接跳到郡城做上了户曹,虽然只是一个八品官儿,但对比他此前一个小小秀才言,可也算是一步登天了。

陈元龙、陈广修、陈元海则一个个挥舞着银钱正大肆的对外并购土地,朝廷赏赐的银子啊。

只有陈元孚家还算安静。

只不过没人觉得他家是真的低调罢了。

因为陈元孚在这回的封赏之中吃到了最大的一块饼,不止他本人被封了一三品金紫光禄大夫,陈母被封了诰命夫人,就连陈大陈二,还有陈家的祖上三代人,全都封了官。

所以陈元孚一家是低调不去来的。

哪怕他们都要闭门谢客了,但各路登门的贵客还是接踵而来。

陈家还根本就不能拒绝。

骤然间被捧上了一个如此耀眼的舞台之上,陈元孚和两个儿子只能秉着‘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信条,哑口无言了。

而事实上这些纷纷登门的贵客也真没几家人看得起他们父子的。

这些人除了是打个照面之外,更多的‘看’陈玄策的脸面。

而饱受刺激的陈元孚父子回到家中就只能更加严格的要求下一辈人了。

陈清雅看着被打屁股的弟弟,自己小手也不由的摸了摸屁股。

这些日子里她的生活好了很多可不是在土豆红薯成熟了之后才好起来的,之前几个月就已经转好了。穿戴上还是与原先一样,可吃喝用度上却是天与地的差距。

可是家中长辈的严格要求也叫她很刻骨铭心,打屁股的事儿她也遭过的。

炼气习武。

早在几个月前陈家的转变就已经开始了。

不管是陈父陈母还是陈大陈二,那都是不重要的,重用的也就是陈家的几个小辈了。

那有道骨的就修道,没道骨的就练武。

陈家老二借着自己在外投做小买卖的机会,是大把的药材不断的采购,然后再有陈玄策安排人手悄悄的送往陈家。

连同一车车的肉食。

也就是陈玄策在陈家外头设立了几个阵法,不然啊,陈元孚家早就成为明星了。

一个乡下的小地主家,天天肉香药香不断,这能正常吗?老百姓的眼睛是明亮的。

这种放到过去陈丫丫是做梦都想不到的好日子,它好不好?那的确是好。

首节上一节443/5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