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打卡签到 第158节

“凭什么不能拉拢先天?我贾家少了女儿吗?”

勋贵之家的闺女,联姻联亲,这都是理所当然的。

“亲事?”

贾赦贾敬猛地一省。

“对啊,亲事。我怎么没想到呢。老太太果然是老太太。”

陈玄策已经是先天了,下意识的就让他们忽略了年龄。当然他们印象中这人也是很年轻,但这个年轻已经是一个符号了,而不是具体的岁数。

事实上陈玄策现在才十七岁。

贾赦兴奋了。

贾家当然不缺女儿,可是论谁个的年龄合适,那非迎春莫属了。

自己要是有了个先天之境做女婿,那可太有作为了。

一旁始终没有插话的贾政默算了一下自己闺女的岁数,黯然的摇了摇头。迎春年龄比薛宝钗还大,而探春的年龄比黛玉还小。

迎春配陈玄策,这年龄上是最好不过了。

“此事宜快不宜迟。待我明……,明日还是不行,就待此事后再去林府吧。”

贾家这可才死人,岂有现在去说亲的道理?

而且这事儿必须要在林如海跟前过一手的。

贾家人要撬自家姑爷的墙角,固然是有些不好看,但从另一个侧面看,如此的陈玄策不也真就成了林如海的亲戚晚辈了么,这也没什么不好的么。

反正贾赦只要想到‘先天之境’这四个字,就觉得这脸面什么的全可以丢的。

贾母看着一脸欣喜都遮掩不住的出去的贾赦叹了口气,“如是可以,老婆子我是真不像把他这个孽障拉进来啊。”

“婶子安心。赦弟这些年都安分得很,今上不会看不到的。”

贾敬沉寂了的神态终于有了一些好转,另一边贾政想开口又觉得没话说,最终是默默退出了荣庆堂。

回到王夫人院子里。与之说起了这种事,王夫人先就不满了。

“怎么会是迎丫头?”

“除了她还能有谁?”年龄正相当。

“老太太不是一直想把迎丫头给元姐儿……”

“休要再提此事。”

贾政一听到王夫人提及元春,立刻满脸的不愉快。

送女儿入宫他本来也觉得没什么的,但这么多年都过去了,还不见元春出头,贾政内心的这点小心思早就散的干干净净。只想着来年元春到了年龄,便把女儿悄悄的接回府来。

日后如果还能寻个姻缘那是最好,如不能,就养在家中做姑奶奶是了。

王夫人对自家闺女进了皇宫多年却始终不得志,心中就已经很难受了,现在听老太太把迎春这个为元春准备做帮手的人都要嫁出去,那岂不是要放弃元春了,心中又是心疼自己女儿,尤其气苦凄苦,再看到贾政的做派,心中如同刀割,手帕捂住嘴就低声呜咽了来。

“罢了罢了。”

贾政也不愉快,但他觉得自己实在没什么好跟王氏说的了。

后者哭哭啼啼的是在埋怨自己不疼女儿吗?

自己的女儿自己岂有不疼的?

真是岂有此理!

一甩袖子就去赵姨娘处歇息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荣宁二府的……===

贾珍的这番丧事搞得还是很壮观的。

皇帝亦下了旨意,一如原著里贾敬的待遇一样,旨意中以贾家祖宗的功绩加恩于贾珍,所以他也算风光了一把。

光禄寺赐祭,这代表的可是皇帝。

而且能停灵宁府的正堂上,他现在死的比起原著上风光太多了。

等到三日后开丧破孝,贾家的那些老关系纷纷过府祭拜,好一通事结束,亲友渐次散回,只剩贾家族中之人。

按照礼仪,族叔亡,从族侄子族侄女,要穿缌麻(音思)孝衣。

缌麻是丧服名,是次于“小功”的丧服。为“五服”中最轻的一种。

用较细熟麻布制成。泣泪稽首,需服期三月。

是的。别看宁府和荣府那么贴近,实际上从九族五服言,彼此间已经是即将出五服的族人了。

你看,贾演和贾源是亲兄弟,大家一个老爹,下面一辈的贾代化和贾代善这就是堂兄弟,彼此同一个爷爷。然后是贾敬、贾赦、贾政,这就叫从堂兄弟了。

而再底下的大脸宝、贾琏、贾珍、贾环等,这就是族兄弟。已经五服了!

也就是从贾兰、贾蓉这一辈起,荣宁两家就彻底出五服了。

这关系已经很远的了。

如果是平头百姓,除非是离得近,否则治丧的时候露个面就算了。

但地位到了荣宁二府就不同了。

他们两家人都清楚的很,彼此都已经没落了,若是再不抱团取暖,那就要跌的更狠了。

所以荣宁两家的称呼上从来不带‘从’、‘堂’啊这些字。

所以在给贾珍做道场的这些日子里,贾琏及大脸宝、环老三等都需要每日前往宁府穿孝守灵,至晚人散,方回荣府。

首节上一节158/5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