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密探 第870节

这也曾经是皇帝最最头痛的人,此人做了二十年的老师,最喜欢就是教训学生。

所以万允皇帝登基后,立刻用很高的待遇,让这位老师回家荣养了。

他今年也快八十了,还真能活啊,没有想到还真的跑来了。

不仅仅是这位左光地跑来了,还有几十名天衍朝的致仕老臣也都跑来了。

还有几十上百名万允朝的官员也跑来了。

这才是正常的,大周帝国养士几百年了,总不能真的连几个忠臣都找不到。

当然这些忠臣未必是忠诚于天衍太上皇,他们同样是效忠万允皇帝的。

而且太上皇年迈体衰,大概命不久矣,所以他们也会选择万允皇帝。

大周也讲究以孝治国,他们当然不愿意见到皇帝做出违背天伦之事。

老梁亲王摸着这根柱子道:“这柱子不错,这柱子不错,我这一脑袋撞上去,不知道会不会裂开啊。”

您老人家这个时候就不要诙谐了。

但这个辈分最高的皇族亲王确实在发出威胁了,如果皇帝苛待太上皇的话,那么他就撞死在这根柱子上了。

皇帝顿时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大哭道:“你们这是做什么?这是做什么?”

“朕就是想要把太上皇接到身边颐养天年,这也有错吗?你们这些老臣不也都在儿子身边,共享天伦吗?”

“这上清宫一会儿又是读书人来闹事,一会儿又是暴民来闹事,一点都不安全,万一要是太上皇有什么闪失,谁承担得起这个责任。”

“你们这些人,是要把朕陷入不孝境地吗?”

然后,皇帝膝行进入无为殿,大哭道:“父皇,儿臣做错了什么,竟然让您如此嫌弃?儿臣只是想要将您接到身边尽孝啊,幕后也无一日不想念您老人家。少年夫妻老来伴,难道您就忍心看到母后孤苦伶仃吗?”

“父皇啊,您要觉得儿臣不孝,那不需要您说话,儿臣现在就撞死在您面前!”

“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皇帝一声高呼,然后猛地一头,朝着无为殿的墙壁上撞去。

“不要……”

“不要……”

南宫错,还有几个太监高手赶紧冲过去救皇帝。

尤其是老太监侯尘,闪电鬼魅一般,去挡住皇帝撞墙。

现在又是道义之争,道德之争。

皇帝选择一头撞墙,也直接扭转了道德优势。

以孝治国必然重要,但是太上皇也不能逼死皇帝吧?

但侯尘还是离得太远了,而其他太监高手,掌握的火候非常到位。

让皇帝成功撞墙,但是又撞得不严重。

可是看上去,皇帝的头也已经破了,鲜血淋漓。

太上皇双目含泪道:“痴儿,痴儿,我已经是方外之人了啊,我一心修道,也只有在这上清宫自在啊。”

皇帝哭道:“父皇啊,儿臣早就在皇宫之内给您修建了一个道宫啊,您住进去依旧可以修道啊。儿臣和皇后,每日还能孝敬您,母后也每天都能看到您,这难道不好吗?”

太上皇道:“三郎啊,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皇宫里面只能只能有一个皇帝,你怎么就不懂我的苦心啊。”

皇帝大哭道:“父皇啊,儿臣的命是您给的,这个江山也是你赐给儿臣的。哪里分什么你我啊,父皇执掌朝政五十年,智慧绝伦,您进入皇宫之后,儿臣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也好请父皇指教训诫啊。”

太上道:“不行,不行啊,皇宫里面只能有一个皇帝,我回皇宫算怎么回事。”

皇帝继续叩首道:“父皇,您如果不答应的话,儿臣就磕头死在您的面前。”

然后,皇帝跪在地上砰砰砰地磕头,很快就鲜血淋漓了。

“你们还呆着做什么?”肃亲王寒声道:“请太上皇开恩,返回皇宫啊。”

顿时,皇帝带来的几十名大臣全部跪下,不断磕头道:“太上皇开恩哪,太上皇开恩哪。”

“太上皇,您回皇宫颐养天年吧!”

“太上皇开恩啊。”

在皇帝的带头下,所有大臣拼命磕头凄呼,顿时上清宫内哭声震天。

皇帝的脑袋更是磕得头破血流,看上去吓人得很。

太上皇双目望天,泪流满面,沙哑道:“罢罢罢,我这个做父亲的,岂能把你这个皇帝置于不孝之境?是我的亲儿子,我岂能见到你鲜血淋漓?伤在儿心,痛在父心。”

这话一出,皇帝心中一喜。

太上皇道:“皇帝,只要你答应我两个条件,我便跟你回皇宫。”

皇帝叩首道:“父皇,您千万不要说这样的话,您是父亲,您的任何话,儿臣都会照办的。”

太上皇道:“第一,今天发生了很多事情,也死了很多不该死的人。但这一切过错都在我身上,你不要惩罚任何人。我在上清宫的这些护卫军队,还有今日冲入上清宫内的金吾卫将领士兵,提督府的将领士兵,皇帝不要惩罚他们任何一个人。”

皇帝道:“父皇啊,张怀和周牧这二人率兵冲撞了父皇,罪大恶极,岂能饶过?还有这六千军队,就算是救驾心切,但强闯父皇的上清宫,同样是大罪啊。”

太上皇道:“千万不要为了我而杀人了,有伤天和。他们犯了错,就让他们弥补,发配他们去浪州吧,参加浪州重建,也帮助赈济灾民。”

皇帝哭道:“儿臣遵旨便是。”

然后皇帝朗声道:“拟旨,鹰扬,张怀,周牧等将本来罪大恶极,但太上皇慈悲为怀,赦免了尔等罪过,你们立刻前往浪州,戴罪立功,即可成行。”

鹰扬将军双目通红,咬牙切齿,望着无为殿良久,足足好一会儿,他猛地一头磕下去。

“谨遵太上皇法旨。”

金吾卫张怀,提督府周牧将军,也跪了下去,道:“谨遵陛下之旨。”

首节上一节870/14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