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养殖 第89节

但现在a竟然就抽给了他一瓶净湖液,而且是黑科技高效杀菌,会留下对鱼苗有好处的生物,这很好。

抽到第二个礼包,竟然和第三个一样,都是“精缩鱼料”2份,所以一共四份。

字面意思很好理解,精缩版的鱼料,可以直接投入湖中,鱼苗自己会闻着气味觅食。

这就很轻松了。

所以,他振臂一呼,要去湖里撒鱼苗去。

他提着两个水箱,父亲也提着两个,剩下一个王睿提着。

在他后面的是王思齐,这丫头决心要当王睿的跟班,再然后就是大黄狗。反正周恒出门了,它就一定要跟着。

这浩大的队伍,就这么出发了。

家里的小鸡已经慢慢走入正轨,现在除了晚上还要多起来看看之外,倒也没别的费力的地方,无非就是磨人一些。

白天倒只要喂些细米和喂水就可以了。

小鸡不用出窝溜达,只要在它们的窝棚里呆着就行了,最多一天扫一遍鸡粪。

有周瑛过来帮忙,李芸莲的确轻松很多,起码夜间起来看小鸡,她们可以一个起上半夜,一个起下半夜,相对就比较睡得好些。

主要还是女人心细一些,所以这份功劳必须算她们的。

小鸡不须太费力了,所以周恒又去买回小鱼苗,家里也很欢喜。

仿佛只要是他做的事情,家里就能完全信任一般。

龙溪湖比他们村的地势要低,低很多,所以一路是各种下坡,有些都是完全没路的,走得要非常小心才行。

这还好是天晴了,要是下雨天,估计又湿又滑,都不能走人了。

周恒感叹:“爸,等这批鱼长大卖钱了,咱们把这里修个路吧,修个正经的楼梯坎,走起来也舒服一点。”

周发强笑笑,鱼苗才这一点点大,你都计划卖鱼了怎么花钱了!

他说道:“到时候再说吧。”

等有钱了,肯定就能修这修那,修好一点喽。

随手拆开一个水箱,上面写着“土步鱼”,这叫法周发强没有听过,于是问道:“这是个什么鱼?”

周恒给他解释:“这鱼有来头啊!以前只有野鱼,卖得相当贵,这几年才实现人工繁殖,那种鱼贵得不得了。”

他给父亲讲了一段传奇故事。

民国时期,当局者需要宴请外宾,当时请的是南方名厨师掌勺烹制美食,做的菜是色香味俱全。

其中有一道佳肴,名叫“青龙豆瓣汤”。这道菜,菜绿、“豆“白、汤清、鲜美异常,其“豆瓣“之嫩,堪称一绝,食者无不惊奇。

于是,那外宾就好奇的问,此“豆瓣”是什么豆做的。

大厨被叫上来回话,原来这“豆瓣”其实不是真豆瓣,用的乃是步鱼双颊上的两块腮帮肉;众所周知,腮帮是鱼呼吸时活动最频繁的部分,因此最活最鲜。

最会品尝鱼的美食家,第一口一定是先品那里。

一条步鱼,也只有那么两小片半月形的、宛如“豆瓣“的腮帮肉,要制成这碗雪菜“豆瓣”,没有几十条步鱼及精巧的制作技作技巧,是不可能的。

这道名菜,上世纪70年代叶帅陪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来华访问时,当地东道主也曾进呈。

第四十九章 忠犬

就这样一个小传奇,听得周发强连声啧啧,他当然知道,皇帝挑粪用金扁担这个是笑话,但哪里知道,有钱人的玩法,真是不一样。

那土步鱼的鱼腮被挑掉了,剩下的部分怎么做菜?

缺了腮的鱼,怎么能成菜上桌呢?

就算是片成鱼片,也得刚好有人点那道菜才行啊!

连王睿都听得惊呆,连声咋舌,说道:“古人真是太奢侈了,那得多浪费鱼啊!几十条鱼做一碗汤,够我吃一个月的了!”

周恒笑道:“这算什么!你知道古人喜欢吃‘雀舌’吗?一盘子,里面全是装的雀舌,那你说,得杀多少只雀?”

好像唐朝有个诗人,喜欢吃鸡舌?鸡舌才多大一点?随便一盘就至少是三百多条鸡舌,从而就有三百多只鸡没命了。

王睿听得再次咋舌不已,古人的奢侈浪费,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周恒想说,其实或许土步鱼在那个时候,并不太稀少,甚至也不贵,但随着这样大量的奢侈浪费,制作出让人咋舌的珍馐后,野鱼还能有多少存活的?

再加上后来这几十年,各种电鱼、毒鱼、炸鱼的手法层出不穷,硬生生给弄成了濒危野生鱼。

正因为濒危了,所以价值才高啊,物以稀为贵么!

有些地方据说能卖到五百一斤,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而越是价高,越是更加促进了有些人去捕捞。

话说回来,要不是这样抬高了价格,周恒也不会养殖这种极具经济价值的鱼了,世道轮回真是奇怪。

周恒打开了水箱,将鱼苗倒了下去。

丁点大的鱼苗顿时四散开去,游得老远。

他从渔场把鱼苗带回来,直到投放进水,总共才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而现在很多人也网购鱼苗,想必最快的快递,也不会有这么快。

而每多耽搁一小时,估计也会对鱼苗产生极大的损伤,会影响成活率。

不过,和养鸡一样,从小鸡到成鸡,也不会完全百分百成活率的,总会多少折损一些。

水很清,这些小鱼苗即使游得很远了,还能看得很清楚。

周恒顺便把“净湖液”倒入水里,给父亲讲解了这个的作用,让他多少了解一些,湖水杀菌的原理。

周发强听着听着,有点不明觉厉的样子。

首节上一节89/667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