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幻林场 第42节

  林晓静头一次看到这么慌乱的冯天策,忍不住笑出了声。林支书狐疑的看着自己的女儿,又瞧瞧自己身上,说道:“静静,咋笑成这样?爹身上的衣服也没毛病呀。”

  “没事,没事!就是突然想起了一个好笑的笑话而已。走了,爹,回家吧。”

  林晓静还是笑个不停,那家伙怕是“做贼心虚”咧。

  回到家,林晓静看和她娘打了声招呼,便被推出了厨房。她就顺手洗了几个蟠桃,坐在堂屋里一边看电视,一边吃。

  “天策给的这个什么特贡蟠桃可真好吃,爹,你也来尝一个。”

  林支书只要一闲下来,左手一杯茶,右手一根烟,那是必须的。他看到闺女递过来一个蟠桃,就赶忙掐灭了手里的烟,接过来咬上一口。

第八十三章 虫害

  “嘿,这个桃子是好吃,我都从没吃过这么好的桃儿。静静,你刚才说啥?这叫特贡蟠桃?天策这小子从哪儿搞来的?”

  平时不爱吃水果的林支书,三口两口吃完了手里的桃子,还有点意犹未尽。

  “天策说是他朋友送的,他又给了我一些。”

  一会的功夫,林晓静这都吃了两个,要不是考虑到等会还要吃饭,估计她能把洗好的这一大盘都吃光。

  “你们父女俩也真是的,马上就吃饭了,还吃啥桃子。赶紧,洗手吃饭。还有静静,不是我说你,你下次回来之前记得先打个电话,晚上我都没准备什么菜。”

  静静妈王春兰端着炒好的菜出了厨房,看见父女俩人在吃桃子,就有点不满意。心的话,哪有吃饭前吃这么多水果的?

  “知道了,娘!一会你也吃个蟠桃,真的非常好吃,不骗你。好了,开饭喽......”

  ..........

  冯天策和林支书父女俩分开,跑出去一段路,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跑什么呀?又不是做了贼?我和静静这么慢慢相处下去,要是有了结果,她家里人那一关还不是迟早得过?真是没来由的自己吓唬自己。”

  可已经走出这老远了,也不好再回头。只是这么一来,他走回家还兜了一个大圈子。

  第二天,吃过早饭,林晓静真的就来帮着冯天策收拾屋子。

  里里外外都打扫一遍,还把他换下来的外衣都给洗了,拦都拦不住,搞得冯天策有点不好意思,

  “静静,好不容易有个休息日,还让你受累。下次回来,可别管这些事喽,平时我自己也经常收拾的,不用每周都打扫卫生。中午留下来吃午饭吧,我去抓只鸡,屋里有刚做的风干腊肉,还有一只兔子。”

  “好啊,天策,中午我来做。让你也尝尝我的手艺。鸡就别去抓了,烧兔肉,再有两样蔬菜就成。”

  林晓静做饭的手艺还不错,是跟她娘王春兰学的。

  “那也行,我去收拾兔子,你自己先吃两个蟠桃吧。”

  “还吃呀?不吃了......从昨晚到现在我吃了好多个。不过,天策,你给的这蟠桃真好吃,还养人。你有没有发现我今天的气色就比昨天好一些?”

  林晓静昨儿睡的也早,而且睡眠质量还很高,早上起来洗了脸照镜子,就发现自己的脸色有点红润,不再是一味的苍白。

  “嗯。是比之前的气色好看一些。静静,你其实没必要让自己那么累,学习和工作可以先顾一头。我这里还有一些上好的金花茶花瓣,你可以泡茶或者泡水喝,一会儿我给你拿一些。”

  冯天策倒不反对林晓静求上进,只是不想让她太拼而已。

  中午,一道红烧兔肉,两样青菜,外加一盆芙蓉竹荪汤,既简单又有营养。关键是吃饭的人心情好,吃起来就格外的香。

  “唉,吃的好饱,回头胖了还得减肥。”

  林晓静嘴上说怕长胖,可刚才吃饭的时候,可没见她少吃。冯天策心里偷偷的笑,女孩子是不是总有点口不对心呢?

  林晓静休息了好一会,帮着收拾好饭桌厨房,便准备回家。就在这时,林支书和另一个村干部郭新民风风火火的走到敞开的院子门口,大声喊冯天策。

  “天策,赶紧跟我们走一趟,山上发现多处松毛虫发生基地。”

  冯天策和林晓静从屋里快步走出来,对于松毛虫这种害虫,二人都很清楚,那可是松林的大敌,搞不好成片的林子都能全部枯死。

  大青山这一片,曾经也经历过毁林再人工造林这么一个阶段。山上的树种多是单一树种连片种植的,便于管理。

  但这就有个问题,单一树种的林地,比如松树林,一旦发生病虫害,几乎就是爆炸式的蔓延,发展极为迅速。

  “有德叔,郭大哥,你们先别急,慢慢说。你们现在发现了几处松毛虫的发生基地?”

  其实冯天策的头皮也有些发麻,松毛虫这种害虫,专吃松树的松针也就是叶子,很短的时间就能给你啃食干净,然后松树就会枯死。

  他自己承包的六千亩林地中,松树类的占比也很高的。

  “天策,我们知道你是学林学专业的,所以我和林支书才来找你。你先和我们去看看,然后咱们再想对策?”

  郭新民三十出头,是一个个子不高的壮实汉子。他曾经在林业站干过一段时间,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还是有一些基本常识的。

  “好,有德叔,郭大哥,我这就和你们山上去看看。”

  冯天策心里也有些焦躁,松毛虫的发生基地一旦多处形成,那么大面积的虫害很快就会爆发。

  松毛虫发生基地就是松毛虫的原始生长点,这些地方的微观环境,一定是有利于这种害虫的繁衍生息的。防治松毛虫,最好的办法的就是堵住源头,尽快消灭发生点的成虫、幼虫和虫卵。

  “行,赶紧走吧。静静,你先回家歇着。”

  林支书知道闺女这半天都在冯天策这里玩,但现在有正事,就只能把她赶回去。

  “爹,郭大哥,天策,我也跟你们去看看。要是病虫害不好控制,我还可以向林业局求援。”

  林晓静对于这一方面也算半个行家,她既担心村上的林地,也担心天策的林地,回家也不踏实。

  “那就一起走吧,松毛虫这玩意可不好弄,咱山上好多年没遇到过了。”

  林支书颇有感慨,山林一怕火,二怕水,三就怕病虫害。造林难,可这三条遇到那一条,都有毁林的危险。

  几人顺着桃林,先往西面的山上走,那里有一大片松林,都属于村上的集体林地。最先发现的松毛虫发生点,也在那边。

  “有德叔,郭大哥,静静,你们看,这些虫子不光是产下了密密麻麻的虫卵,而且有不少已经孵化成熟。”

  在这片松林里,冯天策不用仔细寻找,就看到了一片区域很大的松毛虫发生点。有一些松树上已经布满了虫卵和幼虫,成熟的松毛虫已经开始向周边迁移扩散,形势不太妙啊。

第八十四章 两难的选择

  “要不咱们赶紧打药,虽说打药有污染,可是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不控制住虫害,大青山上所有的松林都会被毁掉的。”

  郭新民显得很急躁,一开口就让用“终极武器”。

  林支书没啃声,冯天策和林晓静都同时摇头。不是这个办法不可行,是太不可行了!

  “爹,郭大哥,喷洒化学药品那是最后的办法,不到万不得已,轻易是不能用的。药物污染是要过很多年才能慢慢消退的,如果用了的话,咱村上申请的生态原产地认证,绝对批不下来。”

  林晓静知道,斜谷村的生态原产地产品认证,已经走到了最后的程序。只需要来人采样,做出生态环境分析报告,这事儿就成了。

  但现在喷洒药物,采样分析必然不合格。

  “是啊,静静说的对。即便不考虑认证的事情,打药的效果也没那么好,不见得能控制住虫害。”

  冯天策知道的更多,松毛虫虫害,那是所有搞林业的人的噩梦。它对于松树林、柏树林等等,都是一种很难根治的致命威胁。

  防治这种虫害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种植单一树种林地,首选当然是种植针阔叶混交林。这也是为什么冯天策自己从一开始,就要进行树种改造的重要原因。

  他在自己的林地,间伐之后,都是按照针阔叶混交林的模式,进行树苗的补种的。

  但那是长期效果,对于眼前的危机却没有帮助。

  “那生物防治呢?能不能控制住灾情?”

  林晓静提出的生物防治,就是引进益鸟吃虫子,引进赤眼蜂吃虫卵。办法是个好办法,但成本高,见效慢。还是那句话,不见得能控制住虫害的蔓延。

  冯天策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了一番各种防治方法的利弊,几人都沉默了下来,一时之间还真没有快捷、高效的手段。

  “有德叔,郭大哥,静静,咱们先下山。静静可以H县林业局这方面的技术人员联系一下,请他们给予一些支持。郭大哥,你去县里、市里找一下化学药品的货源,作为最后一个选项。另外,我回去再多想想,明天咱们再合计,定下来一条思路。反正得有行动,不能眼看着虫害爆发。”

  这种事情不能犹豫,明天必须要拿出一个解决方案,从方案到实施还有一个过程,所以冯天策让几人分工先做好准备。

  “嗯,都听天策的,我们先下山。镇林业站那边我已经给王站长打过电话,他明天一大早就带人来。”

  林支书赞许的看了一眼冯天策,这孩子平时话不多,关键时刻还是很有些章法的。

  几人往山下走,在桃林处冯天策就和他们分开。他担心他自己的林地,尤其是几处连成片的松林,不知道情况如何。

  绕过半山坡的木屋,他直接走到就近的一片松树林。这一片林地,也是他当初采摘桃花菌的地方,其中以落叶松和马尾松居多。里面虽然也夹杂了部分后来补种的阔叶乔木,但这一片是改造力度最小的。树种相对要单一一些。

  “天策,咱的林子里有松毛虫了。”

  走进松林不远,冯天策就看见刘玉柱领着一个人也在巡视。他还没来得及说话,柱子就先喊了起来,看样子也是发现了虫害的苗头。

  “柱子哥,有才,我就是为了松毛虫的事情上山来的。你们查看了几片松林?情况严重吗?带我去看看,咱们边走边说......”

  和刘玉柱在一起的男子,岁数和冯天策差不多,身材高大魁梧,叫张有才,是“屠夫”张有志的弟弟。

  松毛虫的扩散很快,之前见到的松毛虫发生基地,看规模冯天策就知道这次的虫害很严重。他心里火燎的跟着刘玉柱二人来到了发现虫子的地方。

  这里,并不是松林的西面,而是松林的东北面,靠近玉屏峰,已经到了高坡位。

  “天策,就这里最厉害,其他的地方我们只看见了零星的虫子。”

  刘玉柱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五六棵马尾松,冯天策走近一看,松毛虫的数量还真不少。有的,已经开始产卵。

  “柱子哥,你知道咱村谁会养蜂不?”

  益鸟,一时半会儿很难搞来大批量的。但是,赤眼蜂可以人工养殖繁育,周期也不长,想想办法,倒也能派上用场。

  “天策你不知道?有才的大哥,张屠夫会养蜂,只不过他养了几年的蜂,没赚着啥钱,后来才不弄了。”

  冯天策上中学就离开了村子,一年回来那么两趟,他哪会清楚这些。再说了,养蜂人的外号偏偏叫“屠夫”,谁能想得到?

  “那这样,有才,你现在去找你大哥。就说,我有事要请教他,麻烦他到我半山坡的木屋来一趟。”

  “好,天策,我现在就找我哥去。”

  张有才应了一声,一溜小跑去找人。冯天策和刘玉柱继续往松树林的中心地带搜寻。

  “天策,往里走,几乎看不见松毛虫了,是不是这些祸害还没来得及迁移过来?唉,光靠赤眼蜂也无法全部消灭这些害虫的,要是喷药,树林里的野生菌和药材就彻底废了。”

  松树林的中心地带,春天可以采到大量的桃花菌,秋天可以采到雁来菌,是块不可多得的宝地。一旦喷洒了化学药品,污染了环境,恐怕很多年都再也见不到这些山珍的影子。

  野生菌也好,竹荪也好,其生长都对环境有着极高的要求。一旦环境不再适合,就不可能再长出来。

  “嗯,柱子哥,我的想法也是尽量不要用化学药物。”

  冯天策很赞同刘玉柱的说法,斜谷村这几角旮旯,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优良的生态环境。要是山上的生态遭到了破坏,那可就真的变成了“穷山村”。

  在他来说,他宁可损失上千亩的松林,也不愿意污染这片山。

  “咦?这倒有些奇怪。天策,这片松林的中心区域莫非是松毛虫的禁区,居然一只都看不见?这里还有好多的雁来菌哦......”

  冯天策略一观察,就在脑海里勾勒出了一幅简单的地形图来,这一片地儿,是他之前为了催生野生菌,喷洒过空间井水稀释液的地方。

第八十五章 禁区之谜

  空间井水的神奇作用,冯天策到目前也只知道其对于促进植物生长有着非凡的效果。

首节上一节42/278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