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幻林场 第245节

  “有意思,真有意思!”

  冯天策心里顿时闪过了无数的念头,有了这个“物种交换”的能力,以后他就可以在空间里快速的培育植物,然后在交换到外界......总之,他可以有很多项选择,但目的都是尽可能的缩短植物的培育周期。

  反复试验了多次,冯天策对于物种交换,使用起来已经得心用手,他才停了下来。

  “在进行物种交换的时候,会在那个区域起浓雾。一次交换的数量越大,浓雾覆盖的范围也就越大......”

  当他离开石堡准备去庄园的时候,他终于弄清楚了之前突如其来的浓雾是怎么回事了。

  .........

  天黑之前,张有才带着石木匠和他的两个徒弟,到达了庄园。冯天策晚上专门为石木匠一行人设宴,并由张家兄弟作陪。

  “石叔,你刚来先休息几天。我让有才领着你到处去看看,毕竟这边的风景和咱大青山完全不同。”

  冯天策大老远的请人家来,总得尽一下地主之谊。再者,他放在空间小岛上的木材,还需要晾几天。

  “你安排就好,倒不急这两天。天策,家具的尺寸你有计划吗?或者我们还需要去现场量一下?”

  石木匠做事情一贯很认真,既然是定制家具,那么尺寸的问题就不能马虎,最好能先测量一下。

  “尺寸不用现场去测量,我这里有房屋的设计图纸,回头我给你一份。石叔,这几天你们就先住在庄园,回头我在村里给你们找个地方长期住。”

  冯天策发现石木匠,尤其是他的两个徒弟,在自己庄园里很不自在。他便想着回头让乔木森在村里租一套房给他们,刚好也方便他们干活。

  石木匠当然没意见,冯天策就让林管家带他们三人去洗澡休息。

  “有才,你在一号林场工棚附近,给石叔他们搭建一个临时库房,好方便他们干活。另外,由于这一次制作家具的用料木材比较珍贵,一定要安排足够的人手二十四小时值班守护。”

  不出意外的话,这一棵五百年树龄的海南黄花梨木打造的家具,将会是举世无双的。所以冯天策自己也很重视。

  “老板,你放心,绝对出不了差错。那我和我哥先走了,你休息吧。”

  张有才办事很细心,他又详细问了一下临时库房的具体要求,这才和张有志离开了庄园。

  冯天策随后也回到石堡,就一头扎进了空间之中。

  这一次空间进化,除了面积扩大了之外,还有不少好处等着他去一一验证。

  不过,这次进化的好处他都提前知道了,不必再像以前那样,需要他自己去慢慢的摸索。

  空间原生树,在完成了和外界的物种交换之后,已经把所有的信息都传递给他,其中就包括这一次空间进化后的种种好处。

第478章 人员失踪事件

  第478章人员失踪事件

  空间又多了四口井,分别位于东南西北四座山的山脚下。尽管单口井的水量没有增加,但是总量一下子翻了三倍。不过,神奇井水的功效没变,对于植物生长的加成效果还和以前一样。

  东山,南山,西山,北山,四座巍峨的大山耸立,空间的边界依然存在。

  空间里的那条大江,最宽处超过了二十公里,最窄处也有五六公里。而空间小岛所处的位置,俨然成了一个巨型湖泊,小岛的面积则达到了三十平方公里左右。

  可以说,这一次空间的进化带来了巨变。

  “哎呀,我的药田......”

  冯天策猛然想起了湖心小岛上的药田,那里种的都是一些珍贵的药材,比如像野山参等,是他花了很长时间进行培育的。不知道空间的变化,会不会引起连锁反应。

  一瞬间,他就来到了小岛上。如今的小岛宽阔了很多,山脉、平原应有尽有。而之前那一小块药田,就在半山坡的一处空地上,不远处就是岛上原有的那一口水井。

  还好,药田里的草药依然长势良好,没有因为地形地貌的改变而发生任何的变化。

  这座岛已经不算小岛了,三十平方公里的面积较以前的确是宽阔了很多很多,冯天策觉得称呼它为“湖心岛”更加恰当。

  湖心岛上,植被稀疏。现在不光是岛上,就连整个空间里的植被都很稀疏,毕竟整体的大小扩大了这么多。而空间原有的植物数量不会凭空增加,平均下来每一平方公里的植物数量就有点少的可怜。

  因此,冯天策今后又有大把的事情可做了。

  当然,这些变化都是肉眼可见的,看不见的变化却更家惊人。

  这一次空间进化之后,时间流速悄然发生了改变。以前,空间相较于外界的时间流速是十二倍,而湖心岛相较于空间其他地方的时间流速又是十二倍。

  现在,空间相较于外界的时间流速变成了二十四倍,而湖心岛相较于空间其他区域的时间流速,同样也变成了二十四倍。

  也就是说,外界一个月,就等于空间里过去了两年,而湖心岛的时间则过去了四十八年。

  冯天策曾经以为,空间相较于外界的时间流速不会再发生变化,但眼前的事实却彻底颠覆了他固有的想法。

  空间一直进化下去会变成什么样?

  还真令人期待啊!

  第二天,齐修远打电话找冯天策,二人便在庄园里见了面。

  “冯董,那天丛林里大雾,我当时就让所有人都撤了回来。次日又让人用了半天的时间去仔细查看了一番,见没什么异常才又开工。所以,这一次的大雾,大概耽误了咱们一个工作日吧。”

  之前冯天策就了解过,浓雾或者说空间和现实世界的短暂重叠,并不会对人类或者动物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至于齐修远所说的耽误了一天工作时间,那就更不是问题。

  冯天策笑着摇摇头,表示无所谓。然后说道:“你叮嘱所有人注意安全,丛林里不管有什么变化,都先撤离再说。”

  “嗯,我明白。冯董,有件事想和你说一下。今年旱灾严重,粮食等的价格有所上升。我合计着给员工发放一些补贴,你觉得有必要吗?”

  旱灾之后,粮食、副食品、肉类的价格都有所上涨,林场员工的生活成本大幅提高,所以齐修远打算适当补助一下自己人。补贴的数目也不算很大,他计划每人每月补贴二十美元,林场为此一个月大约需要多支出两万美元的样子。

  “这个可以,不过补贴以后也不需要取消了,就算是变相涨了一次工资吧。你立刻着手办,争取当月就发下去。”

  冯天策马上点头同意,近几年的物价也的确是涨了不少。

  “另外,你安排我和沂山县谈隧道工程投资的事情,我已经打电话和他们接触过了。对方的意思是最好让咱们派人去沂山谈,我打算下周周末去一趟。”

  沂山县修建隧道工程需要引入一些资金,无论是冯天策或者齐修远都没当成啥大事。只不过,齐修远想趁此机会回国呆几天。

  冯天策觉得目前也没啥大事,A\B区树木的采伐也已接近尾声,一号二号林场基本上就是日常维护工作,只有少量的补种林木的工作。而三号林场的人工结香,时间跨度比较长,也不急在一时。

  所以他当即同意了齐修远的计划安排。

  午饭后,齐修远回了林场办公室,冯天策来到菩萨河边,独自驾驶小游艇在河面上游弋。

  今天上午下过一阵小雨,天色格外的潮湿闷热。本来能见度不算差的河面上,忽然起了雾,而且大雾很快就弥漫到五公里左右的河段。

  在河上往来的个别船只,都纷纷靠岸,毕竟大家都不愿意在能见度极差的河面上行船。

  冯天策驾驶着小游艇,以三节左右的航速,穿行在浓雾之中。

  这又是一次空间和外界的物种交换,只不过这一次的交换只涉及空间大江和菩萨河的水生物种。

  鱼、虾、螃蟹、蚌类、水蛇、水草、浮游生物.......等等。这当然是一次大规模的交换,因此也是一次短暂的空间重叠。

  只不过前一次空间和豆蔻山脉部分地区的重叠,是空间自发进行的。而这一次和菩萨河的重叠,却是冯天策主动引导的。

  物种交换的好处自不用说,本次空间的进化,就是因为空间和外界的第一次大规模交换才引发。

  这种交换也不仅局限于物种交换,还包括诸如空气、土壤、水质等等两个空间信息的全方位交换。这种行为,是一种有益的行为,空间只会吸收对自己有益处的信息,而会将有害信息排除在外。

  一个小时后,河面上的浓雾渐渐散去,河道又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忙。冯天策便驾驶着小游艇,返回了村庄外河边的码头。

  码头和小游艇一直有专人维护,冯天策下了船就直接驾车离去。他此时有个想法,就是等不忙的时候,他要去世界各地转转。今后会有无数的山林以及河流可以和他的空间进行物种交换。

  但这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建立节点。只有在节点涵盖的范围之内,才可以进行这种交换。

  夜晚,冯天策来到空间的大江岸边。江水奔流如故,但冯天策总觉得眼前的大江有了些不一样的地方。他感觉,这条大江灵动了许多,也生动了许多。

  看来,仅通过一次物种的交换,就使得大江里的水生生物的品种,增加了不少。

  遥想当年,空间里的大江还是一条小河的时候,冯天策为了增加河里的物种,可是在市场里购买鱼苗往里投放的。

  冯天策在心里稍稍感叹了一下,就来到了湖心岛。在岛上,他制作了几盆银杏树的盆栽,他打算把这几盆盆栽当做移动的节点来使用。

  树高八十公分的盆栽制作好,浇灌了一些井水稀释液,冯天策就带着那一棵五百年树龄的海南黄花梨木来到了山脚下的库房中。

  这个库房,属于冯天策的专用库房。不管谁因为何事临时使用了这个库房,过后都得把钥匙交回。

  这棵海南黄花梨木的木料,已经彻底干透。他打算随后就交给石木匠,让他们开始动手打造家具。

  一个小时以后,冯天策又再次回到了空间湖心岛。岛上的几盆银杏盆栽,生长的不错,树高基本上都到了一米左右的样子。

  他只出去了一个小时,而湖心岛上就等于是过去了二十四天,难怪前后会有所变化。

  细细的体会了一下,一盆盆栽作为临时节点使用的话,大概能涵盖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四盆盆栽如果摆放在小游艇上,大概能涵盖二、三平方公里的范围。

  冯天策开心的笑笑,果然和他想象的差不多,甚至还要好过他的预期。

  “非常好!明天没啥事我就驾驶小游艇逆流而上,一直开到洞萨里湖去。”

  短时间内能大量增加空间物种的方法,暂时就只有进行水生物种的交换......而菩萨河尤其是洞萨里湖水生资源丰富,所以冯天策打算带着移动的“节点”,直奔湖区。

  菩萨河发源于洞萨里湖,可以顺着河道直达湖区,还是很方便的。

  翌日。

  冯天策一大早就安排人将库房里的海南黄花梨木给石木匠送去,张有才在一号林场工棚的附近,已经搭建好了一座临时的仓库。那里就是未来石木匠的工作间和库房,白天晚上都有六人一组(并带着十二条牧羊犬)在守卫着。

  然后他准备给齐修远交代一声,就乘船出发,前往洞萨里湖。他这一趟出去也就几天的时间,最多不超过五天。等他回来,刚好齐修远可以动身回国。

  可他这边还没有动身出发,阿宾就打来电话说,三号林场那边出事了。

  三号林场每天都安排有二十人值夜班,毕竟沉香木已经开始人工结香就需要有特别的看护。昨天下了夜班,有三名员工没有跟随通勤车返回,而是先在宿舍里睡了一觉。

  三号林场的宿舍,最多的时候可以容留一百人住宿。但进行人工结香的二百名工人都是每天乘坐通勤车上下班,所以宿舍就全部分配给了日常维护以及值夜班的五十名工人。

  平时,值夜班的工人可以休息一天,大部分都愿意回家歇着。但这三人,早上睡了半天,中午吃过饭就钻进了丛林里面。

  据阿斌说,这三人不仅有很强的丛林生存能力,而且还都是打猎的好手。他们三个就是准备去丛林里玩一玩,顺便打几只野兔子啥的。

  可这三个人进了丛林之后,一夜都没有回来。

  今天早上才有工人向阿宾汇报了这件事情,而且上班时间都过了,这几人也没出现。

  “老板,我刚才打电话报了警,警察说没到二十四小时暂时还不能立案。我打算多带些工人去丛林里找找,行吗?”

  进入丛林找人肯定就要耽误工作,所以阿宾首先向齐修远进行了汇报。齐修远一听是人员失踪这种大事,就让阿宾再给老板说一声。

  “人不见了肯定要找啊!你等一下,我马上赶过去,等我到了再说。”

  冯天策不敢让这些人贸然进入丛林寻人,别失踪的三个没找到,这又再出点别的什么意外。

  放下电话,冯天策也不去菩萨河出航了,毕竟前往洞萨里湖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

  他赶紧喊上斯克杨,就乘坐蜂鸟直升机赶赴三号林场。

  “老板......”

  “老板......”

  除了才下夜班的二十个人,负责日常维护工作的二十七个人在阿宾的带领下,都在等候着冯天策的到来。

  少了的三人,就是失踪不见的那三名员工。

  “大家分成三组,去林场后面的丛林里寻找失踪人员。记得都带齐工具,做好防护,决不允许脱离队伍单独行动。嗯,搜索范围就以林场边界五公里之内为极限,没有找到人就必须返回。听明白了吗?”

  冯天策心里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所以他规定的很严格。

  “听明白了!”

  工人们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好了,出发!”

首节上一节245/278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