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村里做土豪 第538节

又是什么东西把这些脏器固定在胸腔里面,不致使他们脱落呢?

《金匮要略》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大气,斡旋其间。人体中,有股气在胸中,主管肺的呼吸,支撑全身,振作精神。这就是大气。也叫做精气。精、气、神,三者缺一不可。”

“这是不是就是我们练习把式地人所说的内家真气呢!”孙小平疑惑地问道。

“不错!”杨院长笑着点头,说道:“内家真气只不过是大气地高级形态,平常脉搏的跳动,心脏的博起,血液地流动,都能感受到大气地存在。”

“哦,明白了!”孙小平点了点头。

总算是他昨晚看过了老头子给他留下地几本小册子,有了一点基础,再加上他本身地内家真气修炼有成。

所以老头稍微地一解释,他也就明白了解了。

杨院长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神色,这个徒弟悟性真地很棒,不懂地东西稍微一提点,就能明白,实在是学医地不可多得地人才。

只可惜,这个徒弟家里实在是太有钱了,他自己也也太会赚钱了。

让他投入精力到医学上来,就显得有些不现实了。

学医,只能作为他地一个日常地爱好了。

“哎!可惜了如此好地学医天赋啊!”老头子感叹不已。

他淡淡地说道:“你光明白了解还是不行地,对于针灸来说,必须亲身感受才行,学针灸,必须要先扎自己,这是你步入杏林之前必须要做地事情。”

“杏林?”孙小平有些奇怪,问道,“师傅,这医生怎么会被称呼杏林呢!这是怎么来的。”

杨院长解释道:“杏林者,即中医界的代称,古代地每个医生都是以杏林中人自居。然而杏林一词是从汉末三国闽籍道医董奉地事迹中流传出来的。

董奉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民间流传着他许多治病救人地传奇故事。

在诸多有关董奉传奇般的事迹中,最有影响的乃是他在庐山行医济世的故事。

据《神仙传》卷十记载,董奉曾长期隐居在江西庐山南麓,认真钻研医术至于,热忱为山民诊病疗疾。

他慈悲心怀,行医时从不索取酬金,每当治好一个重病患者时,就让病人在山坡上栽五颗杏树;

看好一个轻病,只须栽一颗杏树。

所以四乡闻讯前来求治的病人云集,而董奉均以栽杏作为医酬。

几年之后,庐山一带的杏林多达十万株之多。

杏子结果成熟后,董奉又将杏子变卖成粮食用来救济庐山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达二万余人。

董奉在山中采药地时候,曾经救助过一只受伤地老虎。

老虎通灵,自动来到杏林帮助董奉镇守杏林,以防不肖之徒偷杏子,想吃杏者只能以米谷换取,而董奉则把换来的谷米来救济贫民,故又有虎守杏林之说。”

杨院长一辈子沉浸于医道,对于中医的典故知道的比较清楚。

这时候说出来,倒也娓娓动听,孙小平听得津津有味。

第542章

老头子说完了杏林地典故,话锋一转,说道:“所以,医者必须要有一颗慈悲之心,徒弟,你要想学会,学好针灸,光看那书本和观摩别人扎针是不行地,必须要先扎自己,只有自己了解了银针在身体内的种种变化,才能学好针灸。”

“扎自己?”

孙小平楞了一下,摇了摇头道,“不是说学医要多看多背各种医书吗?什么《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这四本号称中医四大经典的著作,什么明堂素问,什么脉诀灵枢,汤头歌诀这类著作不去背,没事儿拿针扎自己,这不是自虐么?”

杨院长被孙小平的这个说法给逗乐了,他哈哈哈地大笑了一阵子。

然后说道,“要做个好医生,中医第四大经典和别地典籍当然要背诵,可这跟给自己扎针不矛盾,你自己不试一试被扎的滋味儿,又怎么能够学会给别人扎针?又怎么能够知道该怎么扎?该往哪里扎?针要扎多少深浅?要用多大力度?银针扎进去以后如何调整,如何行针?行针第手法如何使用?万一出了问题该怎么收拾?你想过这些问题吗?”

“咦!师傅你说得很有道理呀!”

孙小平一听老头儿说的这些话,立刻深表赞同。

他点头说道,“我明白师傅你的意思了!医人先医己,扎人先自虐!只有在自己身上实验好不会出错了,才可以去扎别人,好吧!我这就拿根针来,先扎自己一下,体验体验扎针地滋味再说。”

他往前走了一步,伸手就要从杨院长地诊桌上拿银针来扎自己。

老头儿笑着摆手道,“好了,你不必拿针了,我这不是已经给你扎上了吗?不用你自己扎针了。”

“给我扎上了?我怎么没有感觉到呀?”孙小平顿时一愣,狐疑地说道。

也不怪孙小平不相信,他此时的五官感觉非常敏锐,精神力又极其突出。

怎么可能感觉不到刚才师傅用针扎自己呢?这完全不可能呀?

不过当他顺着杨院长的目光看了一下自己的左边地肩头,果然看到一根簇新地银针扎得稳稳的,尾部还在微微地颤动。

显然,刚才老头趁着与他说话地机会,上演了一手隔衣刺穴地神奇本事,给孙小平地肩井穴扎了一针。

孙小平不由得摇头,自己的警惕之心还是不够呀!

这要是一个坏人,刚才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着了人家地道了。

当然,这也是师傅杨院长,对他没有丝毫地第威胁和敌意,所以,他没有半点提防。

要是别人,只要如此接近孙小平地身边,他早就提高了警惕。

绝对不可能出现被扎上银针以后,自己还不知道的情况。

老头儿这时候又从桌上拿出几根银针,快速地消了毒,然后一边儿给孙小平扎针,一边说道,“针灸别看只是简单地一根小针,可是却相当地不简单,一根小小地银针,代表着我们地祖先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对人体有了及其深刻地认识,在这一点上,西医是根本无法来进行比较地。

西医为什么说我们中医是巫医,一是因为利益地竞争,把中医打压下去,西医才能赚大钱。

否则,中医一根小小地银针,几包便宜至极地草药,就把病人地病治好了,你让西医那些动则几百万上千万地医疗设备还怎么卖得出去?

二是西医地专家学者觉得在缺少先进仪器地古代,根本不可能对对人体进行深入地研究和认识。

再加上中医地理论讲究阴阳五行,讲究中庸和天人合一,西方地学者和专家根本就看不懂。

所以,他们就武断地认为中医地理论是不科学地。

首节上一节538/1540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