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令:开局抄诗就名扬天下 第237节

回到家中,经常训斥自家的老爹或是家中长辈,说话也都和和气气。

以后的路,只要不犯大错,定然是平步青云。

因为他们有个共同的老师。

那位名满天下的李侯爷。

张礼亲自坐镇京都。

徐迁带着二十余名书院弟子分布在京都境内的各个郡城。

大战多次,灭了不少诡异。

这段时间以来,倒是安宁了不少。

虽然诡异依旧存在,但没有像之前那般横行肆无忌惮。

佛门的谋划胎死腹中,虽然落空。

但梦魇的威胁依旧还在。

......

京都的冬季并不算寒冷,但在今年却显得格外的萧瑟冷清。

天还未黑,街道上已经是空荡荡的,偶有行人,但都行色匆匆。

雄伟的城门,高大而一望无际的青砖城墙,古朴而威严。

蕴含着亘古的岁月沧桑感。

一队黑骑在城门下停顿了许久,才在威武城门守卫恭敬的目光下策马而入。

街道上的商铺都已经关闭,整座城池陷入了沉默中。

“啪嗒啪嗒。”

马蹄踩在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上,声音在冷清而宽阔的街道上传荡开来,很是突兀。

冬季的天黑的很快。

最后一抹夕阳落下,天就已经暗了下来。

一间间商铺中的伙计正在快速的收幡关门。

见到街道上一队黑骑都不由看了过去。

但也只是打量了两眼,便匆匆关闭店门。

街道两旁店铺的灯笼没有一丝灯火,在寒风中来回飘荡。

偶有几盏灯火亮起,但很快又熄灭。

偌大的城池瞬间安静了下来,寂静而沉闷。

京都城很大,内有宫城,皇城,是皇家所居住的府邸,守卫森严。

外又分内城和外城。

内城所居住的是大周最有权势,最有钱的一批人。

而外城才是京都最繁华之地,东西南北按天干地支,共有一百零八坊。

有官员,豪商巨贾,市井百姓,异域客商,什么人都有。

可谓是鱼龙混杂。

皇城中,除了几个地方有微弱的灯光透出,漆黑一片。

一道身影在黑暗中轻车熟路的穿过重重宫门,停在了亮着灯火的御书房前。

守在门口的一名青衣小太监问清情况后,便迈着小碎步快速走进了御书房。

一直垂首站在天武大帝身后的大太监赵默听到脚步声抬头看向门口。

那名青衣小太监朝着他使了使眼色,赵默迟疑了一下,看了看正皱眉看奏折的天武大帝,还是悄声无息的走了过去。

皇宫中规矩森严,如果是重大的事情,小太监就直接禀报了。

只有一些拿不定主意的事,才会先告知赵默,再由他决定要不要打扰天武大帝。

赵默走近后,小太监才轻声开口道:“公公,暗影司传来消息,李侯爷已经到都城了。”

“那位李侯爷?”赵默疑惑了一下,脱口问道。

“公公赎罪,是小的没有说清楚。”小太监连忙低头告罪,继续道:“就是威武侯,李侯爷。”

“威武侯……”赵默愣了一下,瞬间反应过来,没有在意小太监前面的话,急切问道:“几时进的城?”声音略微大了一些。

小太监还未开口,龙案后的天武大帝皱了皱眉,放下手中的奏折,抬头问道:“赵大伴,何事?”

“陛下。”赵默转身,快步走上前朝着天武大帝恭声道:“宫外传来消息,李侯爷已经进城了。”

朱雀大街,是一条从外城的正南门直通宫城正门天子门的中轴线。

总长二十余里,与天上的子午线相对应,顾又称天街。

长胜门外。

十余骑人马停在了十字路口。

进了长胜门便是内城。

“侯爷,现在去那?”吴二忍不住低声问道。

一群人正是风尘仆仆的李牧和一众亲卫老兵。

他们在这里已经驻足一刻钟了。

长胜门的守卫都不时飘来警惕的眼神。

李牧环顾了一眼静悄悄的外城,又看了看天色,有些犯难,现在这个时间觐见天武大帝明显不是时候。

不去的话,得找个地方先安顿。

看着街道两旁门窗紧闭的客栈,李牧侧身幽幽开口,“你们在京都可有相熟的好友?”

“啊?”

亲卫老兵们愣了愣,互相对视了一眼,吴二试探性的问道:“侯爷这是?”

彭三刀独眼中闪过智慧光芒,“侯爷的意思是找个落脚的地方。”

第329章 威武候府

天***晚。

宽阔的街道上除了偶尔巡街的武侯,已经是空无一人。

李牧带着亲卫老兵在街道上已经被好几波武侯列行检查了。

行至了一刻钟的时间,愣是没找到一家开门的客栈。

思前想后,李牧也没有想到可去之处。

相熟的人倒是有,但这样贸然的打扰总归是不妥。

堂堂一个名满天下的侯爷,流落街头,回到京都竟然连个落脚之地。

这说出去还不得让人笑掉大牙。

好在这样的窘境并未持续多久。

长胜门内,数盏灯火摇曳。

李牧正欲打马让路,一道尖细熟悉的声音响起。

“前方可是李侯爷。”

李牧疑惑了一下,定眼望去,这才看注意到,数名青衣小帽的太监正快步的朝他走来。

说话的正是曾在荒原有过一面之缘的太监,小喜鹊。

“小喜子见过侯爷。”小喜鹊喜笑颜开的上前见礼。

见到熟人总归是件开心的事,李牧跳下战马,微笑打招呼,“公公别来无恙。”

“近来一切安好,小喜子有劳侯爷挂念。”

见李牧开口问候,小喜子心生感动,真诚道:“侯爷近来可好?”

一群小太监面露诧异微微抬头,好奇的看向那道大周最负盛名的身影。

李牧的名声很大,哪怕他们久居深宫都是如雷贯耳。

宫中的贵人们,经常都会提起。

想不知道都难。

“还不错,初到京都就见到公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李牧哈哈一笑,丝毫没有把小喜子当作下人去看待。

太监是最卑微的一群人,也是最让人看不起的一个职业。

他们伺候在皇帝身边,虽然文武百官对他们很客气,但那也是表面上,骨子里还是看不起的。

李牧神情语气温和,不像是客气,给人感觉更像是见到多时未见友人的喜悦。

小喜鹊脸上的笑意更甚,李牧的客气让他很有面子,下巴轻扬,得意的环视了一圈周围的小太监一眼,仿佛在炫耀着什么。

而那些小太监们也很给面子的露出了惊讶之色,这小喜子平日间不显山不露水的,没想到面子这么大。

李牧也没点破,寒暄几句之后,疑惑道:“公公这是有公务要忙?”ap.

小喜子满足了虚荣心后,一拍脑袋,恭敬回道:“侯爷一路舟车劳顿想必极为幸苦,陛下派小喜子前来知会侯爷一声,可先行前往候府歇息,明日在进宫。”

“侯府?”李牧愣了一下,册封的时候怎么没说啊!

见李牧疑惑,小喜鹊赶忙解释道:“侯爷贵为咱大周的一等侯,当然有自己的府邸。”

“当初奴婢去北境传旨的时候还没选好地方,所以就没提。”

“如今侯府已经修建好了,就在内城,奴婢这就带侯爷去。”

小喜鹊一边说着,一边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侯爷,咱儿边走边说。”

“劳烦公公亲自跑一趟了。”李牧笑容灿烂,侯府,听起来应当不会差。

有地方去,这就很好。

内城,青云街。

街道两旁古树参天,起码有上百年的历史。

不知道是什么品种,哪怕是寒冷的冬季也是一片葱茏。

整条街道很宽,很长,只有寥寥三座府宅。

最中间一座最为大气恢弘。

青砖铺地,红瓦遮檐。

高大朱门前,两对一人多高,足足数千斤重的石狮伫立在两边,雕塑得栩栩如生,极尽威严。

首节上一节237/24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