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令:开局抄诗就名扬天下 第177节

博得了喜欢吃鱼的老兵们的好感。

蔬菜不便于储存,从出发第五天开始,一天三顿除了鱼还是鱼。

连续吃了十多天的炖鱼,也是吃够了,老兵们直觉满嘴都是鱼腥味。

直到李牧做了一顿烤鱼之后,整条船上的人都惊为天人,原来鱼还能这么做。

更为惊讶的是,做鱼的人竟然是一名儒家子弟,大周的威武侯爷。

也唯有老兵们见怪不怪,就算哪一天李牧把飞机拉出来,他们也只会觉得这是常操。

......

第251章 途中

青洲到南洲,万里水道,皆是穿梭在崇山峻岭之中。

以明台峰为界,过了明台峰,到南洲城码头这一段,便称为江南道。

进入南洲,天气就没有北地那么寒冷,午后的阳光照耀下,甚至还有一些燥热。

“侯爷,前方应该就是明台峰了。”彭三刀指着前方一座巍峨的山峰道:“卑职已经问过船老汉了,到了江南道,再行五天,就能到南洲城了。”

青山绿水间,临近江南道,千米宽的河面上,来往船只逐渐增多,多以货船商船居多,更有一些鱼舟在江面穿梭。

两岸偶尔能看到掩映在青山绿树间的临江村落。

自古江南多富庶,江南道连接南洲十一郡,富饶繁华,不亚于京都。

无论是粮食,还是布匹亦或是香料,丝绸,茶叶,瓷器,玉器等都属于南洲十一郡的产物。

因此也引得四海商人趋之若鹜。

整个大周有百分之三十的税收,均来自南洲。

如此人杰地灵的地方,佳人才子更是数不胜数。

无论是赚钱,还是游玩,南洲都属于一个好去处。

“侯爷,鱼处理好了。”吴二带着老兵们提着鱼和烤鱼架子从船尾走了出来。

李长生目光从江面收了回来,大袖一挥,笑道:“架子桌椅都支起来,看侯爷给你们大显身手。”

老兵们分工明确,开始忙活起来,还不忘拍自家侯爷一个马屁,“侯爷出手,自是不凡。”

不到半盏茶的时间,一切都准备好了。

一个两米长的烧烤架子,通红的炭火燃起,上面铺着一层钢丝铁网。

李牧手一挥,木桶中处理好的鲜鱼飞出,整整齐齐的落在铁网上,引得老兵们哄然叫好。

商船三层的阁楼中,此时的狐裘女子换上了一身淡绿色的衣裙。

裁剪得体的衣裙,勾勒出她玲珑的曲线。

青丝高挽,肤若凝脂,黛眉凤眼,给人一种成熟典雅的美。

风陵渡相遇后,李牧得知狐裘女子要去京都,正好到南洲这一段水道顺路,也就一起同行了。

“小蛮,外面怎么了,这么热闹。”声音依旧轻扬婉转。

“小姐,外面李侯爷正和那些护卫伯伯们钓鱼比赛呢。”

小蛮从阁楼外快步走了进来,笑嘻嘻道:“毫无意外,又是李侯爷赢了,而且李侯爷又亲自开始烤鱼了,我们也下去吧。”

丫鬟小蛮想起上次吃的烤鱼,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你呀,就是一个小吃货。”

女子放下手中的账本,起身走出了房间,看向甲板。

老兵们坐在椅子上眼巴巴的看着,不时喉头一阵涌动,自家侯爷站在烧烤架子上烤着鱼。

这样的景象,大周怕是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吧。

不多时,随着一层层的酱料刷上,烤鱼的香味弥漫开来,勾引着老兵的食欲。

“咕咚,咕咚...”一个个吞咽着吐沫,眼睛都快蹬出来了。

船家老汉,和水手们在船舱中都闻到了香味,直吞口水。

“小姐,我们快下去吧。”三层楼船上,丫鬟小蛮忍不住催促道。

女子看了丫鬟一眼,迟疑了一下,还是迈开莲步,朝着楼下的甲板走去。

女仔名叫白依依,就是靖北县锦绣楼的东家,但她并不是靖北县人,而是京都人士。

家庭关系有些复杂,事关人家私事,李牧也没多问。

只知道是一个寡妇。

在一艘船上同行了半个月,虽然白依依为了避嫌不经常出来,但因为之前靖北县的事,李牧对这名女子的感官还是挺好的。

“白姑娘,来的正是时候,鱼刚刚好。”刚下楼,清朗的声音就传来过来。

“依依见过侯爷。”白依依朝着李牧一众老兵轻轻一礼。

正在烤鱼的李牧,笑道:“白姑娘不用客气,请坐吧。”

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

但这艘商船不大,当初在风陵渡被吴二直接包了下来,整条船上,除了李牧众人,就只有船家和白依依一行人,倒是不用太过避讳。

鱼考好了,剩下的自然交给老兵们装盘。

李牧和白依依一桌,丫鬟小蛮和鱼家女一桌,老兵们三三两两聚在一桌。

“真香。”一名老兵也不嫌烫,一筷子就夹走了半条鱼,三口两口直接下肚,忍不住感慨。

“嗯!”另外一名老兵附和,赞叹道:“好吃,侯爷,您这手艺,真是绝了。”

“这一辈子能吃上侯爷烤的鱼,也算值了。”彭三刀和其他老兵们不同,小口吃鱼,在喝一口酒,满脸享受。

船舱后的白依依的四名护卫也只能闻着香味儿流口水。

小姐丫鬟能去,他们可不行,资格不够。

“侯爷真是不拘小节。”白依依看向眼前的青衫年轻人,声音婉转,富有磁性。

“呵呵。”李牧微微一笑,问道:“白姑娘指的是哪方面?”

白依依很美,这样的女子,李牧只见过一人,就是荒原上那名神秘女子,高倾城。

只不过给人感觉不同的是,高倾城孤傲,冷清,雍容华贵。

而白依依有着成***子的风韵,举止谈吐优雅,落落大方。

但李牧发现,自从领悟浩然正气之后,他的心好像不容易受到波动。

“都说君子远庖厨,但侯爷好像一点也不在乎。”白依依声音依旧成熟魅惑。

“哈哈。”李牧爽朗一笑,看向白依依,开口道:“白姑娘我想你理解错了。”

“哦?”白依依娇颜上露出了疑惑之色,“侯爷有不同的见解?”

李牧喝了一口酒眼神明亮,看向她,微微开口道:“因为我不是君子呀。”

“......”白依依本来还一副侧耳聆听的样子,听闻李牧的回答顿时愣在了当场。

可当她抬头望去的时候,却发现前者明亮的双眸中闪过一丝捉狭之色,瞬间明白了过来,幽怨道:“侯爷开玩笑了。”

这么多年,走南闯北,什么样的青年俊杰没见过。

表面谦谦有礼,但看向她的眼神中,都带着或多或少的欲望。

白依依从未有过像眼前年轻男子这般清澈透亮,不含一丝杂质的眼神。

李牧很洒脱,没有这个时代读书人,上位者的孤傲。

那种感觉她也说不好,就是与众不同。

对任何人,他给人的感觉都是如沐春风。

她曾见李牧和船家老汉在月下对饮,谈笑风生,没有丝毫作伪。

也许,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写出那么磅礴大气的诗词吧,白依依美眸中闪过一抹异彩,暗自想道。

如果李牧知道白依依在想什么,肯定大呼惭愧。

......

第252章 归来

南洲。

这座大周朝最繁华的商业之城,富裕之都。

这里没有北地的严寒,没有西疆的酷暑。

也没有京都庙堂之上的刀光剑影,尔虞我诈。

有的只是精致,繁华的市井生活,山水如画般的雅致。

江水长流,白云易逝。

五日后。

午时,南州城码头。

百里长的南洲码头,比之青洲码头还要繁华,还要大。

一艘艘巨大的客轮,货船,商船渔舟停泊的码头上,来往客商络绎不绝,各色人等川流不息。

码头上的伙计们和水手们热情洋溢,吆喝声,叫卖声充斥整个港口,让人仿佛置身于另外一个世界。

来往人群中有衣着华丽的商贾,穿着华丽服饰,趾高气昂的富家公子,官宦子弟,或衣着朴素,步履匆匆的普通人。

也有携带家眷的来此游玩的达官贵人。

偶尔还能惊鸿一瞥,轻纱遮面,身材姣好的的年轻女子......

这种热闹的景象,让人心情舒畅,对生活充满的期待。

港口边,一条条街道纵横交错,街道两旁商铺房屋林立,街边店家酒旗飘扬。

一艘不起眼的商船靠近码头。

十余匹高大神俊的黑色战马尤其引人注目。

有识货的商人只需一眼,就能看出此战马出自北地,而且是军中战马。

再看牵马之人,领头一名年轻公子哥,身后皆是气息彪悍的残疾老兵。

“侯爷,这就是南洲吗?”

这正是李牧一行人,行驶了二十天水路终于结束,总算是落地了。

至于白依依一行人,五日前到达南洲境内的时候,就在金陵郡下了船,转乘马车去了京都。

一群老兵们看着眼前繁华的景象,睁大眼睛四处观望着,不停感叹,“真他娘的繁华。”

首节上一节177/24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