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小侯爷当家 第372节

“老臣参加殿下。”纯阳王也行礼。

“起身。”

“你们怎么会一起来?”李洛若有所思的问,“莫不是你又个跟踪我了?”这句话问的是纯阳王。

纯阳王哈哈大笑:“这不是跟着跟着就跟习惯了吗?不过,你倒是厉害,把我也骗到过去了。也好在我跟着去了,才有收获,不然凭他们三个,只有逃跑的份。”

“什么收获?”李洛好奇了。

暗木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只不过,人被逃跑了,因为那个暗器冒出了烟雾。但是我们看清了他的长相,是归义侯秦阅兵。”

秦阅兵?李洛相当惊讶:“那个烟雾是利用药材融合接触空气产生的反应来制造的,他秦阅兵有这个本事?”一个秦家的庶孙,怎么可能。不过也是,当时秦尚书手中不是也有这样的烟雾弹吗?是因为以前的烟雾弹没有用玩,还是制造烟雾弹的人还在?

“要马上告诉皇上,全国通缉他。”李洛道。

“嗯,我进宫。”顾郡辰道。

“不,你受伤了,还是我进宫吧。”让顾郡辰进宫,回来又是各种委屈。

“那我呢?”纯阳王道,“是不是也有我的一份功劳?”一个老头子,就像一个讨着要糖的小孩。

李洛点头,对纯阳王露出笑容:“这次真的谢谢你。”

“如果你能叫我一声祖父,那就值得了。”纯阳王道。

“叫与不叫,都改变不了我们的关系,你何必执着这个?”李洛反问。

纯阳王先是一愣,虽然眼中流露出了惊喜。他哈哈大笑了起来:“本王懂了,本王回府了。”叫与不叫都改变不了他们的关系,李洛的意思是,他们血缘的关系是改变不了的。所以,等于间接的承认了他这个祖父。

看着纯阳王高兴的离开,李洛叹气。作为一个心理年龄永远是二十五岁的青年,小侯爷压力很大,上要顾虑幼稚的祖父,下要顾虑呆萌的伴侣。这人啊,就是不是太能干了。哎……又叹了一声气,小侯爷进宫了。

御书房

“秦阅兵?追杀你的是秦阅兵?他现在逃了,你想要全国拘捕他?”照宁帝摇头,“不行,我这边已经有计划,不能打草惊蛇。”

“皇叔的意思是?”李洛听不懂,什么打草惊蛇的计划?

照宁帝解释:“老二和秦阅兵的关系,你们都知道吧?”

“是的,秦阅兵为二皇子所用,这次他在我回京的路上埋伏,暗卫易容成我的样子引他离开,却不知纯阳王黄雀在后。”李洛想着,又觉得好笑。

“纯阳王和洛儿关系倒是好。”照宁帝道。

李洛一震,不知道照宁帝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试探吗?觉得他和纯阳王勾结?还是认为太子府拉帮结派?“纯阳王追着我好多年了,他说我脑子聪明,就是武功不够好,想收我为徒”

哈哈哈……照宁帝大笑:“老王爷年纪虽大,心态却很还年轻啊。洛儿,老二已经招供了,他招供了自己和秦阅兵的关系,秦阅兵如果从纯阳王手中离开,十有八九会去找老二,朕已经把御林军安排进了老二的府邸,所以静等消息就是了。如果全国拘捕秦阅兵的话,估计他不会藏起来,而不会来京城。”

“臣知道了,还是皇叔考虑的仔细。”如此,就等结果。

“对了,老二在说起秦阅兵的时候,还说起过一件事。他说护城河涨水,是秦阅兵告诉他的,接下来还有地动。”照宁帝道,“关于地动的事情非常严重,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恐怕京城会变成墓地。而且地动会造成人心惶惶,但你如果把大家移到其他地方,结果地动没有发生的话……这件事你怎么看?”

李洛心头一紧,地动就是所为的地震。他隐隐已经有些了解算卦之术了,是因为星象、地理、五行、八字来算的一种术法,跟现代的周公解梦、瞎子算命等各种算法有异曲同工之处,这种术法不能说不准确,就像护城河涨水这就是非常准确的。

护城河涨水是地势的关系,也是地球表层发热等等众多因素形成。而从护城河涨水就可以看出,地球表层非常的不稳定,再引发地震并不奇怪。

“我相信地动会来。”李洛道,“虽然没有证据,但是护城河突然涨水,说明了地底下非常的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地动的说法宁可信其有。”

“可是地动却是不能说的,否则人心惶惶。”照宁帝道,“而且地动的寓意也不好,如同护城河涨水,如果传出去会对国家对朝廷都不利。”

“这简单,我们想个办法,让大家搬迁就是了。”李洛道,“就是办法得名正言顺,说的好听一点。”

“你可有办法?”照宁帝问。

“一时之间还没想到。”李洛如实回答,“待我回去和太子商量之后,再来稟告皇叔。”

“去吧。”

李洛才离开皇宫,京兆府尹进宫面圣。

“石碑?什么石碑?”照宁帝问。

“微臣已经把石碑画下来了,是在水灾村子的上游发现的,距离护城河河岸不远的地方,如果不是水流干了,还发现不了。”京兆府府尹道。作为京兆府府尹,东郊京卫营去东郊村子帮忙的时候,他也马上过去了。“这是被还是京卫营的将士发现的。”

照宁帝拿出纸张,看着上面的图案。很普通的石碑,一共两块,分别刻着字。一块石碑刻着天佑我朝,一块石碑刻着千古名君。不管说的是现在已经登基的照宁帝,还是说祭神的太子,都是极好的预兆。本来,护城河涨水发生在太子祭神的时候,虽然事后顾郡辰利用自己被刺杀的事情,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但时候肯定还会被提起,对太子的名声肯定会有影响。

但是现在,如果说护城河涨水是为了出现这两块石碑,这寓意就不同了。“马上把这件事传开,知道的人越多约好。”

“诺,微臣马上去办。”京兆府府尹也觉得这是个好消息。本来水灾已经人心惶惶了,现在有了这个寓意,大家就会把护城河水灾理解为上天的安排,目的就是为了惊现石碑。而且护城河的水灾非人力可以设计,所以大家也不会怀疑石碑的真实性。

京兆府府尹离开之后,照宁帝问海公公:“这件事你怎么看?”

“这个……老奴不知道。”海公公道。

照宁帝笑了声:“你相信这个?”照宁帝军营出生,杀戮无数,他自然不信这种迷信。虽然祭神也是极其迷信的,但这是传统,我无法改变。

“陛下的意思是人为?如果是人为,会是谁?”海公公问。

“退一步讲,发现这两块石碑,对谁有利?”照宁帝问。

海公公想了想:“对皇上有利,对在祭神的太子也有利。”

“当时太子祭神,天降大雨,护城河涨水,水流东郊村子,造成水灾。这些都是一瞬间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谁会做出对朕或者对太子有利的事情?”照宁帝再问。

海公公没想到。

“当时,在那里的还有谁?”照宁帝提醒。

海公公恍然大悟:“您说的是小侯爷?”

第341章 大皇子计划

“可不就是他吗?在那种情况下,会担心太子被护城河涨水的舆论印象的,从而马上做出反应的,除他之外,朕想不到别人。”照宁帝说着,又笑了。“李洛啊李洛,朕这一生做的最对的一件事,就是把李洛指婚给郡辰。郡辰困住了李洛,李洛愿为他心系华国。而同样,郡辰愿为他不顾子嗣,他们之间没有空隙,连成了一跟线,如果断了,剩下的半根因为不构长,能做的事情就有限了。”

“小侯爷之聪明,非常人能及。但也是陛下有先见之明,才能让小侯爷为华国所用。”海公公道。

首节上一节372/60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