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小侯爷当家 第167节

这个时候,三皇子来了:“我知道他送了什么。”三皇子来也就算了,手中还拿着圣旨,“我刚从父皇的御书房回来,带来了李洛送给唐令的礼物。”

“是什么?”二皇子上前问。

三皇子拿出圣旨:“圣旨到。”

圣旨?所有人出来迎接,包括在里面照顾客人的承恩侯,还有新郎官唐令。唐令还轻声问:“李鸿结婚的时候皇上赏赐了菜,我结婚的时候皇上不知道赏赐了什么。”

“闭嘴。”承恩侯虽然没什么出息,但是胜在本分,哪里知道养个儿子这么混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收到忠勇侯李洛之呈请,承恩侯世子唐令为西北军捐米三十万斤,朕深感欣慰,特赐唐令为行善大使,予以表彰。”

三皇子念好圣旨,所有人都惊呆了,三十万斤大米?这是什么概念?行善大使,这又是什么意思?“拿进来……快拿进来……”三皇子又吆喝着道。

只见几个内侍抬着一块牌匾进来,牌匾用红布遮盖着,和今日的喜庆非常的相称。内侍拉开红布,牌匾是写着:行善大使,四个字。

在场的人中,有九成的人是认得照宁帝的笔迹的,这行善大使四个字,分明是照宁帝所写其实,这么重要的日子,皇上赐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有赏赐。

“恭喜承恩侯,恭喜唐大使。”李洛首先开口。

唐令傻傻的看着他。

“恭喜承恩侯,恭喜唐大使。”

“恭喜承恩侯,恭喜唐大使。”

“恭喜承恩侯,恭喜唐大使。”

所有人开始道喜。

“李小侯爷,大使这称呼是什么意思?据我所知,我国可没有大使这种官员,使者?也不是。”有位官员问。

李洛解释:“大使等同于大善人的称呼,但是大善人是自封的,不好听。大使是皇上封的,这是荣誉。”

“原来如此,下官长了见识。”

原来如此,唐令顿时觉得自己十分的厉害了。只是……他什么时候捐款了三十万斤的大米?他有这么多的大米吗?

“莫不是这三十万斤的大米,是小侯爷代替唐世子交的?所以方才才说,这是送给唐世子的礼物?”又有官员道。

第172章

李洛刚才伸出了三个手指,联想现在的三十万斤大米,该不会是这个意思吧?可是李小侯爷哪来的三十万斤大米?这不是坑人吗?

“是啊。”李洛大方的承认。

唐令眼眶一红:“小侯爷,原来你对我这么好。”他不缺钱,也不缺权,就缺个名声啊。“李小侯爷一出手就三十万斤大米,真是好大方。”这声音有些阴阳怪气,是秦阅文。

承恩侯世子大婚,怎么可能不叫秦尚书呢?可秦尚书因为齐王遇袭的刺客一案,已经休息在家,秦家人恨顾郡辰,连带着看到李洛,也没有好脾气了。

“秦少爷也可以这么大方的。”李洛回答,他可不管刺杀顾郡辰的人是不是秦家派去的,左右秦家也有对付顾郡辰的心思,所以看到秦家人,他也是没有好脸色的。当然了,人家如果愿意伪装友好的样子,他也是愿意奉陪的。而且秦阅文这种浪荡子,没有什么功名在身也敢到他面前嚣张,简直是活腻了。“这三十万斤大米是我侯府的功勋田种出来的,皇上赏赐的功勋田。”

众人一愣,侯府有千亩功勋田的事情,大家到是一时没想起。

秦阅文冷笑了一声:“功勋田是赏赐,你拿圣上赏赐的捐出去,可真会做事情。”

意思是,借花献佛,也不是你侯府真正大方。

李洛微微一笑:“可不就是吗,既然是圣上赏赐的东西,当然要用之于百姓了。所以啊,我父亲贵为一品侯爵的时候,圣上还赏赐了 1200亩的良田,1200亩良田上丰收的大米60万斤,我全部捐出去了。秦家虽然没有功勋田,但秦尚书正二品的大官,朝廷也有赏赐1000亩的良田,敢问秦少爷,你秦家可要捐多少?”今年大米每亩500斤大米,1200亩的话有60万斤的大米,当然李洛用卖草莓的钱拿出了2000两的银子,交给了李鸿媳妇,60万斤大米全部给西北送去了。加上功勋田的50万斤,一共有110万斤大米了。只不过功勋田的30万斤,他算在唐令的头上了。

其实琼极院现在的存款不少,去年是4万5千两的存款,今年圣上的8000两银子给了,加上去年给的8000两银子还有2000两银子,所以一共5万5千两银子。李洛给存了,每个月有55两的利息,每个月看病铺诚信药店分过来的银子有100两,零食铺每个月有300两的收入,李洛现在每个月妥妥的有450两银子的收入。而且三月和四月这两个月,李洛的草莓都便宜卖,每亩400 0斤草莓、一斤50个铜板这是市场价,但是李洛草莓多就卖的便宜,就当造福百姓。每次草莓一到零食铺,就跟抢疯了似得。

李洛一斤卖40个铜板,一共卖了7000余两,2000两给了李鸿媳妇(因为算是1200亩良田的大米捐出去的补贴)。大米丰收的时候,他动员了侯府和王府的人,根本不用工钱。摘草莓的时候内北郊庄子有二十名下人,也是足够的。

二十名下人一年的月钱加上各种补贴不超过300两,每一亩草莓的本钱是20两银子,50亩的话1000两,加起来1300两。

5000两银子减去1300两,李洛妥妥的还能赚3700两,不过今年的草莓的确是不错。草莓才丰收完,李洛就想着红酒、樱桃、桃子和梨了。不过櫻桃、桃子和梨还得等上三四年,但是没有关系,等到六月份葡萄熟了,等到七月份用草莓地种的西瓜也熟了。

司农大爷说过,一亩地西瓜能产值8000斤左右,古代西瓜的市场价5个铜板一斤,一亩地4 0两银子,50亩的话2000两。而一亩地西瓜的成本是15两,50亩的话成本750两,还能赚1250两李洛光是想,每天都会笑醒。

现在李洛的存款是:5万5千两的固定存款。

活动银子是:3700加上每个月455两的收入减去每个月琼极院100两银子的开销李洛觉得……古代的银子真好赚。

当然,有靠山才好赚。

不然他的慈善食品铺能开得这么安稳?不然他的草莓,他的果园不会出问题?他暗搓搓的开也许还会出点事情,但是人家光明正大啊,拿着皇上的御赐招牌啊,谁敢在老虎头上拔毛。所以小侯爷聪明。

秦阅文被问倒了,众人也吸了一口气,被吓到了。功勋田30万斤的大米,自家良田60万斤的大米,一共90万斤(大家不知道功勋田一共有50万斤大米),西北军十万人,如果省着点90 万斤大米能养上一个月了。

一年早稻和秋稻两次……这李小侯爷一个人能养西北十万大军两个月了。

当然,把大米换成银子,一个月一万两,两个月就两万。

好大的手笔。

众人傻眼了。很多人家一辈子都没有这么多的收入。

“小侯爷……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大理寺卿到了一句。

“的确是,小侯爷真是善心可嘉。”刑部尚书道。这年头,这么善良的孩子还没见过。

“这么用大米捐款,家人不管吗?”有人突然问了一句。

接着有人白了对方一眼:“李侯去世了,小侯爷是侯府的主人,谁管?”

“那……那总还有长辈吧。”那人轻声道。

长辈?说到长辈,有人冷笑:“小侯爷一回京就把他那个继祖母跟前夫生的一家赶出侯府了,长辈……呸,管的着吗?”

“我如果有这样的孙子,把整个家产都交给他了。”不知道谁说了一句。当然,这也只是说说。

可是,大家心跳是真的,一个一个,都在不正常的跳动。

别问李小侯爷为什么捐大米给西北军,人家李侯是从西北军出来的,现在齐王又在西北军。顿时,有几名武将在想,莫不是家里娶个财神爷,整个军队都不愁吃了?

于是,在唐世子婚后的第二天,李小侯爷这个小财神爷的名声,轰动了整个京城。

首节上一节167/60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