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纹身的少年 第45节

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军医答,“X日凌晨2点30左右。”

老王装模作样地点头道:“恩,比山下的集体死亡提前半个小时,看来导致两人死亡的因素跟村民是一样的。”

然后又赞叹地看着那个军医道:“高手啊,我以前听老师说,那些道行高的老法师不需要仪器,光从尸表特征变化就能准确地推断尸体死亡的准确时间,误差不超过1小时。”

那个军医谦虚地说道:“这也要看时间长短,时间太长的话就没法那么精确了。人体在死亡二十四小时内尸体变化是最明显的,可以精确到分钟……以我的经验判断,这两句尸体虽然死亡超过两天,但是彼此相差不会超过10分钟。”

张教授点了点头,然后眼神碰到靳国强,两人不约而同的望向山顶,导致秦汉村近诡异死亡事件的元凶就在上方。

为了安全考虑,靳国强先派一组身穿生化服的队员上去勘测,确认空气质量和大气辐射没有问题之后,再通知下面的人上山。

当下一部分人留下处理尸体,另一部分人在靳国强的带领下登山。

登上了山顶众人不仅大皱眉头,陈瑞希口中深蓝不见底的湖泊并未出现,眼前湖水呈现一片黄橙色,似乎被山泥冲刷过一样浑浊不堪。

临近山坡的隘口处,几株大树枝叶枯黄,竟有种北方秋冬的萧瑟之气,岸边靠近湖的植被也都大多枯黄色。但是高处的一些树木仍是葱葱绿绿,上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老王啪啪拍着大腿,这小子还是没跟我们说实话。

------------

第五十章:归队待命

众人爬到山顶,却发现眼前残败的景象与陈瑞希所描述的大不相符,老王感觉智商又被愚弄了,当场暴躁地捏起拳头,准备下山揍陈瑞希一顿。

张教授道:“陈瑞希应该没有撒谎,这种现象可能是当晚发生的突变,陈瑞希在放下最后一个炸药包之后再没注意湖水变化,当晚事故发生后也受了太多惊吓,估计他在这边躲了两天,也没敢走出去观察。”

众人顺着张教授的手势看去,在远处的一处平台下面,有一顶黄色的登山帐篷。旁边遗弃了一堆生活垃圾,想必受到惊吓的陈瑞希和精神崩溃的王娟就是在这里捱了两日。

张教授又举目四望,自言自语道:“近几日无风无雨,这湖水却像发了一场大洪水一般浑浊,而且从周围的地貌来看,应该不至于有如此多的泥沙,为什么会浑浊成这样?真是奇怪……”

靳国强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调出这附近一个月之内的气象记录。送给张教授,抄录我一份。”

老王抽了抽鼻子道:“老李你是不是放屁了,怎么一股臭鸡蛋味儿。”

梓杨气的差点一脚把老王蹬进湖里去。

张教授道:“你说的是硫化氢?我也闻到了,不过下面的两具尸体和村民并没有硫化氢中毒的症状,而且尸体的血液中并未检测到硫化氢成分。”

工作人员在四处忙忙碌碌的采样封存,张教授又询问能否在深水中取水样本。靳国强表示深水探测需要专业人员和大量的设备,仍旧需要一两天才能到位。

张教授点点头,双手背在身后绕着水边慢慢踱步,两个学生紧紧跟在他身后。

靳国强忙碌地指挥手下进行必要的样本采集,以及安排人处理半山腰那两句尸体。

梓杨和老王以及小黑三个人什么忙也帮不上,又不能随意走动,只能闲在那里发呆。

不一会儿指挥部传来命令,除了留下现场检测的工作人员之外,其他人都归队。

几个小时之后,在指挥中心里众人看到了一个失魂落魄的老人,过去两个小时里,秦祥和不知道经历过什么,容颜似乎瞬间苍老了很多,坐在那里似乎一尊枯木。

老人中间丧偶,膝下无子,秦祥林和陈瑞希是他最亲的侄儿和外甥,他从小看着他们长大,看着他们出息,本来他把山村未来的希望寄托在这两个大学生身上,现在一个死了,一个被关押,对他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将军道,“你们回来之前已经跟老人说明了现在的情况,这么大的变故下,老人一时半会还没反应过来,只是坐在哪里不吭一声。”

张教授点了点头。这个时候让他静静地在那里不去打搅,应该是最好的安慰了。

靳国强小声问:“要不要带他跟陈瑞希见个面?”这个铁汉做事雷厉风行,但是此时却展现了柔情的一面。

将军不语,看来是默认了。虽然他戎马一生,见过了太多的生死,但是人又孰能无情?

在村支部里两人见面了,一直表现坚强的陈瑞希一下跪倒在二舅的跟前,双手抱着两腿痛哭。

而一直面无表情,木木呆呆的秦祥和也是老泪纵横,嘶着嗓子喊:“这是咋的了,这是咋的了,造的什么孽啊!!!”

众人不忍再看这画面,纷纷退出屋子,在院子里默不作声。

过了一会儿指挥部传来讯令,这里的工作告一段落,山顶和湖里的采样工作已经安排专门的部门去完成,搜集的大量采样将进行进一步的化验。深水探测人员也将在半日内将赶到,进行后续的探测工作。

目前搜集到的样本和数据要进行后期处理、分析,需要一些高精的仪器设备才能完成,这里的条件没法满足。因此相关人员和资料运回省城继续研究。

接下来会有专业的队伍处理剩下的工作,当然,这些已经不是梓杨他们能参与的了。

靳国强来到他们的帐篷,问他们是否愿意跟随直升机回去,其实这是客气的说法,本身运送他们出山就是将军的命令。

与来时的落魄不同,这次出山,一干人坐的是那架米-17运输直升机。飞机上除了梓杨等人之外,还有大量的采集样本。

张教授特别问了下靳国强,直升机是否能从天池顶上飞过,要观察下山顶全貌。

靳国强示意驾驶员在山顶上盘旋了半天后才正式返程。

在返程途中突然又接到上级指示,因为事件的机密性和敏感性太高,所有队伍和人员不必返回省城,直接在县城就地展开后续工作,需要的人力和设备不日即将运到。上级已经安排人在县城专门开辟了指挥所和研究中心。

指挥部临时辟出的地点是一个废旧的纺织厂,由于经济效益不好已经倒闭,现在厂房附近已经有一批武警在站岗,全是新的面孔,靳国强的那批人不知道去了哪里。

厂房虽然废弃,但是里面建筑林立,看得出鼎盛时期规模也挺大。

上级已经在厂房里搭设了临时的冷藏室,化学检验室,样品检测室,还有几台梓杨从来没见过的电脑。

这个地方还专门设置了隔离室和无菌实验室,甚至临时宿舍里也是都安排的井井有条,看来上级想的很周到,这里应该是在第一时间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作为指挥中心的后备方案之一。

不日,相关的采样材料和尸体样本,化验需要的各种仪器就通过卡车、直升机等浩浩荡荡地运送进来。

看到这些梓杨才明白上层的真正用意,这种规模的行动如果在省城这种地方,早就被媒体和好奇的路人给捅到网络上去了。

在这种人口只有几十万、相对落后的小县城,媒体说不定就那么几家,上级一打招呼,没人敢胡言乱语,相对来说更容易控制。

隔壁老王倒是没有体会到上级的真正用意,反而挖苦靳国强道:“没想到军队认真起来,效率还是挺高的嘛!”

因为张教授还要参与接下来的工作,所以梓杨跟老王他们作为“随从人员”也不能走。出于保密的需要,厂房实行军事化封闭管理。

接下来的日子就乏善可陈,所有人只能住在临时宿舍里,吃喝都有专门的人运送进出,虽然不再是军粮,但是也算不上可口。结果没出来之前,他们只能在厂区里枯等,连走路都有人监视,娱乐更谈不上了。

老王感觉自己是被软禁在这里了,只能祈祷张教授一帮人尽快研究出结果来,不然在这被囚禁个一年半载的,青春都给耽误了。

靳国强作为军事方面的负责人,在更科学更专业的领域也插不上手,而且现在外边站岗的是常规部队,他们的小组已经召回,他在这里竟然也显得有点多余。

首节上一节45/5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