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真觉得丧尸很弱吧 第576节

这种人必须要提前处理,那喷枪足以控制走廊。若是不小心的话,就是满身的小钢珠。

第三枪干脆利落得多,正中三号目标左脸,一个叫威廉姆斯彼得的脑袋顿时炸裂。

时间好像再度开始流动。全身解黑,穿着防弹背心的救援小组立即冲入现场。

“这里是组长,完成屋内搜查。三名嫌犯已经死亡。武器检查完毕,危险解除。我重说一次,危险解除。”

克里斯蒂娜闻声,把手持无线电交给那名欲言又止的老警长,带着副官消失在楼道之中。

今天已经够糟了,丢掉两个年级的四个课时不说,还被迫见证了一次漏洞百出的进攻作

战。

“老天!”

这是贾德达内尔加入SWAT一年来,首度遇到实际开枪的场合。还没等他出声感谢,就发现帮助他发现目标、射击的人消失了。

第九卷 喧嚣的世界 : 第一百零八章 一日之晨

电视荧幕里,激烈枪战的亲历者正以不舍情绪却略带颤抖的语调描述事情的经过。位于亚特兰大的电视新闻总部,欣赏的却是事件的实况录影带,摄影师将会得到新闻部部长的一纸褒扬信。

这卷录像里各种噱头应有尽有:戏剧性、死亡、华丽的精准狙击,肯定是今天平静的晚间新闻中的头条,第二天辰时的报纸头版以及所有频道的新闻中重复播映。

而且主持人小姐还会严肃地警告观众,这则新闻的画面可能会令人不安……以确定观众知道下面的节目将会有特别血腥的场面出现。

由于会重播好些次,几乎没有人会错过这段新闻。

克里斯蒂娜端着杯牛奶,打算喝完就上床歇息。至于落下的课程,很自然地就挪到了某两个周六的早间课时。

对于打算好好享受休息日的学员们来说,这个消息无疑是晴天霹雳。

但这对于身为教师的她来说,这就是一种无言的快乐。

补上丢失的课时,那是多么天经地义的事。

急促的电铃在楼下响起,这大半夜来电话肯定不是雪莉或洋子。至于墨菲,她们两人三十分钟前才结束通话。

那么,这通电话肯定是某人为白天发生的激烈枪战而来。

“喂,你是谁?”

“语气这么冲?”

克里斯蒂娜闻声连连道歉:“抱歉,将军。”

“这么晚被打扰,正常人都会感到厌烦。”

“谢谢您的理解,长官。”

“我这里有那么点风声,有人认为你今天的行为值得拿一枚勋章,以表彰你的英勇行为。高兴吗?”

“呃……长官,我受宠若惊,但我也有点困惑。我相信我不应该得到这份荣誉。”

“对,我知道,但我不理睬。”埃里克院长顿了顿,继续说道:“我正要和你讨论关于教学进度的问题……”

等到电话挂断时,已经步入深夜三点。

克里斯蒂娜伸着懒腰,上楼扑倒床上,就着连绵如潮水般的困意迅速进入安眠之中。

早上六点三十分钟,她勉强从床上爬了起来。马里兰州东岸十里开外,橘红色的太阳自树林后冉冉升起,她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拉开窗帘。

洋子应该已经准备好早餐了,抱着这个念头下到客厅时,才想起来她早就被NSA找去主持工作了。而雪莉则在几十公里外的BSAA办事点干活。

接下来,她撕开速溶咖啡的包装袋,用开水冲泡之后便坐在餐桌旁发呆。直到温度降到合口时,克里斯蒂娜才从困意的禁锢中挣脱。

“真遭。”

看到自己在镜子里的模样,不禁骂了一下,看起来实在是糟糕透了。

低头发现空酒瓶依然摆在柜子上,克里斯蒂娜的头又痛了起来,回想昨晚,埃里克一边絮絮叨叨地说,她一边记下关键内容。口渴时顺手开了两罐。

好在实际上只喝了一瓶半,而不是整整两瓶。

若是洋子发现的话,或许又要被唠叨很久。

外行人通常都不太了解,一般情报机构有多么依赖新闻媒体。克里斯蒂娜听过洋子说这些行内笑话。

她说搞情报和跑新闻有许多共通点,而且功能有

些类似,只是情报单位不必考虑消费市场。

克里斯蒂娜进一步深思彼此之间的差异,记者通常不用花钱买消息。

他们的秘密消息来源无论是透露何种消息,通常都是由良知或愤怒所驱使;当然也有些毫无良心的鬣狗,喜欢设下圈套去诱骗某些人说出某个观点。

任何情报员都知道,前者由内心情感驱使吐露的消息最可靠。没有比愤怒或原则更能让人泄露各种珍贵资料。

而后者顺着话头向下说的内容,大多都有个人加工色彩。

在洋子的悉心调教下,她也学到如何一眼就看出那一条新闻值得细细品读,并要特别注意日期。

中东已然稳中求乱,伊拉克的消息总算有稳定下来的趋势,多方的谈判即将进行,希望谈判能让那片饱经战火的土地迎来和平。

作为曾经在那里奋战斗过的人,克里斯蒂娜希望那个地区能得到自己应有的和平。若是那样的话,将会有多好。

她相信这是绝对可能的。

东西双方的冷战自她还未出生就开始了,现在已成为历史。

过去谁会相信红色帝国会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呢?

克里斯蒂娜看也不看地为自己再来了一杯咖啡,类似醉宿的情况容许她这样做。

除此之外,影响世界恐怖袭击潮流的技术也在不断迭代。从虐杀、爆炸、毒气,演变为传播生物病毒等。

回到过去给别人说,十几年后会变成现在这样,有谁会相信?

现在回想这些转变真是令人惊讶,克里斯蒂娜心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人著书讨论这段时期的巨大变化。也许学术研究的论文已经开始了吧?

她想着便取来电脑,利用学院赋予她的权限去阅读那些大作。

但无论如何,

关于几十年前那荡气回肠的历史,或许要好几代之后,才能盖棺定论。

翻过版面,目光快速扫过大小标题,直到一个名叫“伊欧尼亚”的名字展现在她眼前。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个小地方应该是在东欧。那是个非常小的国家,在红色帝国解体后被刻意划分出来的小地方。

而新闻的内容则是,这个毫不起眼的小国陷入了内乱。已经有迹象表明,叛乱势力得到了外部支援,但支援内容是什么,就无从得知了。

说实话,这种地方发生的事能登上报纸,只能证明编辑和记者为寻求新闻素材而做出极大的努力。

克里斯蒂娜放下报纸,将它折叠起来垫在桌上。从一旁的微波炉中取出热好的食物,报纸最后所履行的职能就是当做成为餐巾纸。

填饱肚子后,总算不像先前那样,令她感到不舒服。

八点出头,她已经洗漱完毕,穿戴整齐。带上公文包和军帽,出门时便看到接她的车子刚好驾上车道。

想到司机比她早起,克里斯蒂娜多少感到有些困扰。

如果昨天将军没有接着祝贺的由头,她或许早就已经完成每日的晨练了。

“早安,中校。”

司机面带微笑粗野地打招呼。克里斯蒂娜进入后座,因为后面伸脚的空间比较宽敞,如果需要使用电脑的话也非常方便。

唯独这样做对中士有些不礼貌,但在上车前,她已经回了礼。

“嗨,凯利。昨夜过得怎么样?”克里斯蒂娜答道。

“安静的一晚。”凯利接下来说,并将车子驾上正途。

“很好。”

第九卷

喧嚣的世界 : 第一百零九章 研究工作

凯利说得没错,昨天夜里的确没有发生值得注意的事件。因为大多数人都被重磅新闻夺走了注意。

克里斯蒂娜拿出公文包,他们开到半路上,她已经看了部分学生的作业,并且还做了一些批注。

“今晚要去探望普尔曼女士和孩子们吗?”

“对。”

这是克里斯蒂娜每月的例行探望,普尔曼是海军资深军士长(E8)辛克莱麦克的遗孀。

在辛克莱死前,她曾许诺要照顾辛克莱的家人很少人知道这件事,更少人知道辛克莱在哪一次任务中阵亡但克里斯蒂娜这样做,可以给自己带来极大的安慰。

普尔曼先进在华府与安纳波利斯之间已拥有一家小商店,收入相当不错而且稳定,再加上亡夫的抚恤金以及克里斯蒂娜利用资源设立的一笔足以供应六个小孩念到大学的教育基金。

最出息的大儿子已经念完大学,不过由于孩子很多的缘故,也不知道何时才能等到最后一个毕业,最小的女儿现在才刚脱离纸尿布。

要说基金这件事,还是前任上司林戴尔上校出的主意。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利用资源,那就将个人名望从本队伍开始培养。

虽说这样会出问题,可凭借性别的优势会将这份影响降到最低。

就效果来说,其实还不错。

“那些流氓有没有来继续骚扰她?”

只见凯利转头对她裂齿而笑,眼神里透露的光彩对于两人来说都很熟悉。

数月前,普尔曼在她的支持下,盘下这家中型超市时,两地边界混乱地带的混混就开始找麻烦。

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普尔曼才跟凯利这个与亡夫同样服役于DEVGRU的老军士诉苦。

后者马上给这些混蛋一点小警告,从物理上和他们打成了一片,没想到这些白痴事后根本不当回事。

其中有些痞子甚至不理

会这番警告,也许认为凯利只是个下班后管闲事的条子。

于是凯利和同样在附近担任联邦警察的朋友进行了说服(物理)工作,直接从对方的老大开始,挨个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以至于现在这帮流氓不敢出现在这一带。

凯利想到这里不禁会心一笑。也许那些痞子从此会换个营生方式……

他微微侧头看了眼后视镜里专心批阅课业的中校,最开始见到她时,还以为只是个普通异想天开的“普通”军官。

“孩子们的情况如何?”

“中校,你也知道,我并不太关心孩子们的学业。不过,他们之一又有两个正在准备升学考试……中校?”

“什么事?”

“请恕我直言,你看起来昏沉沉的,必须要休息一阵子。”

“这话说得……”

克里斯蒂娜本想叫他不要多管闲事,但对朋友不能说这种话,尤其是对方还算是个交情不错的人,况且他说得一点也没错。

“医生说得通常都没错。”凯利又提醒道。

首节上一节576/9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