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 第91节

彭远征犹豫了一下,答应下来。

到这个时候,彭远征才知道,这辆车和这个司机隶属于冯伯林所在集团军的驻京办。军队上的驻京办与地方政斧的驻京办有些类似,不过规模更大,也有编制,还兼具兵站的功能。集团军里的人来京里办事,一般都会免费住在驻京办。而因为集团军的班子领导的家基本上都在京城,所以这个驻京办还有为领导服务的部分功能。

这是一座四层的小白楼,门口悬挂着某某某部队驻京办事处的牌子,还有两个士兵守卫。内部的车辆,自然是畅通无阻,彭远征跟着司机停下车进了小楼,去了司机的宿舍。

司机是一个志愿兵,比普通士兵待遇好多了,他一个人住一个单间,房间内有电视和电话,还有读力的卫生间。

司机打开电视,又给彭远征冲了杯热茶,笑着问道,“彭科长,要不要洗个热水澡?”

彭远征摇了摇头,“算了,你忙你的,我稍稍休息一会就走!”

…………早上七点多钟,彭远征估摸着冯家人应该起床了,就给冯家打了一个电话,然后就让司机把他送了过去。

生活区门口,冯倩茹修长婀娜的身子裹在厚厚的军大衣里面,带着一顶浅灰色的鸭舌帽。寒风呼啸,她的俏脸冻得通红,看样子已经等了有一段时间。彭远征跳下车来,从车上提下自己带着的两个大包,然后向司机挥手告别,这才向冯倩茹笑着招呼道,“倩茹!让你久等了!”

“远征哥!”其实冯倩茹早就看到了彭远征,只是她的神色有些复杂,站在原地犹豫了片刻,微微有些失神。

彭远征并没有察觉到冯倩茹神态的异样,他提着两个大包走了过去。

冯倩茹脸上的复杂之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柔和的微笑,她伸过手去,“远征哥,我来帮你拿一个包吧——呀,这么沉的包,你带什么东西了?”

彭远征笑了起来,“不用,我自己提着就行。也没带什么东西,就是带了一些新安的土特产和小玩意儿。”

“昨天晚上堵车,回来晚了。”

两人很快上了楼,进了冯伯涛家。冯伯涛夫妻和孟霖笑吟吟地坐在客厅里向彭远征招手,彭远征放下手里的包,走过去跟母亲和大伯、伯母问好。说了几句话,把昨晚路上堵车的事情简单说了说,彭远征就打开随身的包,从里面取出了他给冯家长辈带的礼物。

新安虽然是老工业城市,但也出产一种江北省里有名的泥塑。新安泥塑发源于五百多年前,在前清王朝时发展到巅峰,而在民国时期就逐渐走向衰落,只在民间残留一些老艺人还坚持着这门手艺。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市委市政斧开始大力挖掘和扶持这种民间艺术,将之作为一种地区文化特色品牌来进行培树,所以从1980年至今的十几年间,新安泥塑大放异彩飞速发展,形成了产业化。

这一次来京城过年,彭远征也没什么好带的,就提前通过黄大龙让信杰企业旗下的一家泥塑加工厂,定制了一批彩色泥塑,作为自己给冯家长辈的新年礼物。

彭远征给冯老的是一尊九龙驰骋,九匹天龙翱翔云端神采逼人,寓意非凡。而给冯老太太的则是一尊富贵观音,慈善和蔼,脚踏祥云,栩栩如生。更值得一提的是,观音主像边上还附带着眉清目秀的金童玉女,玲珑剔透姿态传神。

给冯伯涛的是船型彩塑,船上有人物形态各一,船下有激浪卷浮,而船身则一往无前任凭风吹浪打纹丝不动;三叔冯伯林的则是虎啸山林,一只猛虎摇头摆尾威猛无比,昂首长啸威慑百兽……冯家的长辈和晚辈,每人都有,包括冯伯林的儿子冯远华和女儿冯琳琳。

同样的泥塑,但不同样的寓意,符合每个人的身份。

由此可见,彭远征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冯伯涛望着摆满了一茶几的泥塑,持着属于自己的船型彩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远征啊,你这孩子还真是有心了。你的礼物,我们非常喜欢,很好!”

“新安泥塑不错呀,远征,你有心了。等下午你爷爷和奶奶过来,看到礼物,会很高兴的。”宋予珍在一旁捏着彭远征送给自己的“竹林”彩塑,仔细端详着,很是高兴。

“一点小玩意儿,大伯和伯母不嫌弃就好。”彭远征笑着回答,然后又从另外一个包里掏出一个更加小巧的泥塑来。这是一个站在云端上的仙女,眉目如画,气质高洁。她向下俯视着,手中的兰花指微微起了一丝弧度,华丽的衣裙褶皱乃至被风吹拂的青丝、嘴角那丝若有若无的出尘微笑,都刻画得非常传神。

彭远征将这个泥塑递给了冯倩茹,笑道,“倩茹,这是给你的,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我时间比较仓促,也没有来得及精挑细选。”

冯倩茹俏脸微微涨红。她探手接了过来,眸子里闪烁着一丝异样的光彩想,心里却起了淡淡的波澜:他送这样的仙女泥塑给我,莫非是……一念及此,她心里幽幽一叹,脸上却浮起微笑来,点头道,“谢谢远征哥,我很喜欢呢。”

不能不说,彭远征送的这个小东西,很符合冯倩茹的“口味”。当然,这在冯家的长辈眼里,又成了另外一种“味道”。

冯伯涛向宋予珍望去,夫妻两个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们有意要撮合彭远征和冯倩茹,两人的感情越好,他们越是高兴。冯倩茹虽不是他们的亲生骨肉,但从小养大当成了掌上明珠,如果能嫁给自己的侄子亲上加亲,依旧留在自己身边承欢膝下,夫妻两个是无比欣慰的。而这,也正是冯老爷子的心思。

作为冯家的嫡长孙,彭远征的婚姻其实是不能自主的。这一点,彭远征自己暂时还没有意识到,因为他还没有考虑自己的婚姻问题。

彭远征娶什么女子进门,必须要经过冯家的考察和冯老的点头审核,否则冯家绝不会接受。以冯家的门风而言,冯家嫡长孙的媳妇,必须要各方面条件比较合适、也比较出众。所谓合适,就是出身了,最起码不能太差。所谓出众,就是品貌端正,百里挑一。

而冯倩茹则是冯老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冯家的家教很严,各方面的培养下来,冯倩茹在豪门第三代里也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品貌端淑。如果没有彭远征的存在,冯倩茹将来基本上也是嫁入其他豪门,作为政治联姻;而彭远征认亲之后,冯老就做了决定,让冯倩茹跟彭远征走在一起。

这也算是一点私心。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家养的孩子知根知底,放心。大抵就是这么一种心态。

其实,彭远征根本就不知道冯倩茹是冯伯涛的养女,更不清楚,自己的婚姻已经被冯老爷子“赐婚”指定了婚姻对象,由不得自己掌握了。与彭远征不同的是,冯倩茹心里早就有数了,只是心里非常不舒服。她感觉在冯家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外人,这么多年了,还是没有真正被冯家接纳。

这种感觉很微妙,与彭远征无关。对于彭远征,冯倩茹当然是不排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彭远征的优秀越来越明显,因为知道自己与彭远征并不是真正的堂兄妹,她心里没有涟漪和异样是不可能的;但她接受不了,自己被一向疼爱呵护自己的亲人当成货物一般送出去。

嫁给彭远征,自己跟古时候的童养媳还有什么区别?

无论是冯老夫妻,还是冯伯涛夫妻,都忽视了冯倩茹的敏感、脆弱和自尊。在他们看来,孙媳妇和孙女儿也没什么不同,一样的对待和爱护,该叫爷爷还是叫爷爷,何乐而不为呢?

孟霖多少知道一点。这些曰子以来,宋予珍陪着她,冯倩茹在学业之余,也常去疗养院看她。对冯倩茹,孟霖是满意到不能再满意,只是她总觉得,冯倩茹这孩子心思比较重,她会同意和接受冯家的安排吗?

孟霖有些不确定。

(未完待续)

100章 大胆进言 位卑亦能忧国

100章大胆进言,位卑亦能忧国彭远征洗了个澡,在客房睡了一个上午。而宋予珍母女则开始忙着艹办晚上的年夜饭,孟霖因为腿脚不方便,也帮不上什么忙。吃过中午饭,冯伯林夫妻和冯伯霞夫妻都带着孩子过来了,自是一番寒暄不提。

冯伯霞、宋予珍、张岚几个冯家的女人在厨房里忙碌着,彭远征则陪着冯伯涛和冯伯林、赵庭在客厅说话。至于冯远征、冯琳琳、赵海南这些年轻的第三代,因为对彭远征和两位父辈的谈话不感兴趣,就躲进了小客厅去打游戏机。

不多时,冯老夫妻到了,众人一起将两位老人迎进家门,这才又坐下开始叙话。

冯远征打了一会游戏,出来见彭远征端坐在客厅里陪着爷爷和大伯三叔及姑父赵庭谈笑风生,不由暗暗嫉妒。他默默走过去,站在了一旁。听了一会,实在是感觉插不进话去,这才悻悻离去。

冯老跟两个儿子、女婿和孙子谈的是最近热门的改革开放话题。长期以来,因为苏国和东欧剧变,国内的反对派呼声甚高,包括一些高层领导,都对改革开放产生了怀疑,争议颇多。虽然最近因为伟人南巡讲话而结束了这场争论,但局部的质疑声音还是有的,只是不再成气候。

无论前世今生,彭远征都是坚定不移的改革派。

只有改革开放,国家才有出路,闭关锁国,只能是死路一条。虽然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体制僵硬、[***]丛生、收入差距等等,但不能因此就否认改革开放的巨大作用。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经济发展,而没有经济发展,国家就仍然处在一个落后的层面,纵然大家都在吃“大锅饭”,又有什么用呢?

况且,公平从来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世界上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正视和有效地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问题,确保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避免权力[***]。当然这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涉及到非常敏感的话题,彭远征只能在心里想想,不敢说出口来。纵然是面对自己的爷爷,他也不敢。

这是一个巨大的禁忌,绝对不能触碰。

彭远征把自己的观点用平和的语言阐述出来,冯老默默点头,冯伯涛和冯伯林、赵庭则沉吟不语。

“爷爷,大伯,三叔,姑父,我觉得呢,改革开放最大的好处就是发展经济、推动了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不仅表现在物质生活的改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还表现在人的思想开放脑子灵活,相对于以往几十年人的僵化和生硬,这种变化是翻天覆地和革命姓的。”彭远征轻轻道,“所以我认为,改革开放利大于弊,出现问题解决问题,但不能因为存在问题就否认和回避改革开放的巨大价值。”

彭远征望着冯老的神色,暗暗咬了咬牙,又道,“抛开体制不说,不论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都是第一位的。不能为了保护体制而否定改革开放,这不是理由。”

冯伯涛眉梢一挑,他扫了彭远征一眼,因为他觉得彭远征这话有些大胆了。

首节上一节91/6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