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巅峰 第1645节

这让柳擎宇对田跃军的交际能力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对于他的厚脸皮也是真正有了见识。

苏国瑞看到柳擎宇来了,并没有感觉到意外,直接笑着站起身主动伸出手来说道:“擎宇啊,真没有想到,你竟然成了我的小师弟了。”

柳擎宇十分热情的和苏国瑞握了握,同样笑吟吟地说道:“苏书记,说实在的,我还真没有想到,您竟然是我的师兄。”

这时,唐老从书房里走了出来,满脸得意地说道:“国瑞啊,你是不知道,一开始的时候柳擎宇这小子还不愿意拜我为师呢,这个关门弟子可是我连哄带骗给拐回来的。”

苏国瑞顿时哈哈大笑起来:“老师,您真是越来越有童心了。”

虽然嘴上这样说着,但苏国瑞看向柳擎宇的目光却少了几分戒备。

虽然苏国瑞和田跃军聊天的时候满脸笑容,让人如沐春风,实际上,到了苏国瑞这个级别,还有什么事情是他看不穿的呢?他早就知道有田跃军这么一个人,也曾经听说过田跃军的一些事情,只不过他对这些事情并不在意。民不举,官不究。

但是现在田跃军既然主动找到自己,苏国瑞也想要近距离观察一下这个田跃军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外界传言为虚,而田跃军确实有很有能力,符合他的用人标准,看在大家都属于老师的门下,苏国瑞自然会重用于他。但是如果实事相反的话,那么苏国瑞自然不可能用他。但是前期的接触肯定是少不了的。

苏国瑞并没有从老师那里得知柳擎宇的存在,二是从田跃军那里知道的,还知道柳擎宇成为了老师的关门弟子,说实在,他当时第一个想法就是柳擎宇是不是想要通过老师搭上自己这条线。

不过这个念头很快就被苏国瑞给否定了,因为他非常清楚柳擎宇的真实身份,更清楚柳擎宇到底是一个多么骄傲的人,要想让他通过这种拐弯抹角的方式来和自己套近乎,基本上没有可能。而且柳擎宇到了江南省之后虽然一开始表现得十分低调,但是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通过巧妙的权力制衡很轻松的完成了两件大案要案的办理,这已经充分展现出柳擎宇在江南省打算大刀阔斧大干一场的决心和魄力。

他刚才一直在思考着柳擎宇拜师的真实意图,此刻听到老师的话之后,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柳擎宇是被老师拐骗过来的。

苏国瑞彻底无语了。不过这让他对自己的老师更加的尊敬。

自己的这位老师是一个真正做学问的人,和社会上那些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挂着一连串荣誉头衔光环的所谓的专家教授学者相比,自己的老师才是真真正正的专家。

这时,唐老笑着看了苏国瑞一眼说道:“国瑞啊,你别看柳擎宇现在只有三十多岁的年纪,你比他大了20多岁,但是我可以肯定的说,不出半年,柳擎宇在儒学的造诣绝对不会比你差,不出一年,他绝对会超过你。”

苏国瑞立刻抬起头来,双眼之中充满了强烈的战意,目光坚定地说道:“老师,我还真不服气,也不相信。”

唐老笑道:“不服气?这很正常,这就是你的性格,你们可以较量一下,我当裁判,如何?”

苏国瑞笑着看向柳擎宇说道:“我没问题。柳擎宇,你呢?”

柳擎宇苦笑着说道:“师兄,我现在的水平肯定是不如你,还希望你手下留情啊。”

苏国瑞摆摆手:“擎宇啊,不要自谦,俗话说的好啊,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咱们现在可不是上下级领导的关系,咱们是文友,文斗无父子,今天是第一场,半年后咱们进行第二场文斗,一年后进行第三场,看看老师的判断到底准不准啊。”

“好了,你们可以开始了。”唐老直接说道。

“好,既然我是师兄,那我就先提问吧,擎宇啊,孔子是从伦理政治角度提倡‘中庸’的第一人。他在《论语·雍也》中说:‘中庸之为徳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亦是将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作为衡量君子的标准之一。

但是,在普世价值观不同于古代的今天,人们对于中庸的认识早已偏离了古人的伟大构想,许多自由主义者甚至直接将中庸与‘无所作为’相挂钩,用来进行质疑和批判。那么,儒家的中庸之道到底是什么呢?它又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呢?

谈谈你对中庸之道的理解吧,顺便回答一下我刚才提出的那些问题。”

听到苏国瑞提出来的这个问题,唐老顿时神采飞扬,对于自己这个大徒弟,他现在是相当的欣赏,苏国瑞能够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是一个为政高手。儒学之道对于为政者而言,相当有指导意义。但是,同样是学儒学,出来的人却千差万别,关键是看你对儒学的理解、辨识、吸收的强弱。

柳擎宇听到孔子的这个问题,眉头立刻紧皱起来。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问题。

柳擎宇的大脑中飞快的闪回着《中庸》书中关于中庸的论述,过了一会儿之后,才缓缓说道:“孔子推许中庸,但却未在《论语》一书中给出中庸明确的含义,这引起了后人的各种猜想和解释。在《论语》中,仁出现了107次,而中庸仅出现过一次,然而,如果仔细研究孔子的仁礼义信之间,可以看到不少中庸之道的影子。

我认为,中庸之道的最高境界是‘中和’之境,孔子之孙子思在《中庸》一书中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有焉。’”

听到柳擎宇听到中和,苏国瑞的脸上露出了诧异之色,看向柳擎宇的眼神中流露出了浓浓的兴趣。

柳擎宇接着说道:“我认为,中庸之道虽然存在一些弊端,但却也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举个例子吧,现在很多人都说我们华夏对外交往的时候似乎总是处于一种被动不利的局面,甚至经常会吃亏。但是在我看来,我们华夏的外交那才是真正的智慧,更是中庸之道的完美体现。

在冷战时期,我们华夏就处于美苏两大国之间,夹缝中生存,战战兢兢。然而,老一辈外交家们却智慧地利用了大国之间的竞争,成功地在‘两弹一星’上实现了突破,重新树立起了大国的威望。

当今的国际形势极为复杂,我们华夏虽然拥有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工业基础,但是各种各样的国际势力对于我们华夏的强大始终抱有着戒备的心理,时刻防备着我们。而我们华夏则充分运用了中庸的智慧,主张和平,反对以武力解决问题。我们的诚意在国际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国际地位也大幅度的提高。

我相信没有人会忘记,当美国身陷中东乱局的时候,我们华夏却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把稳定、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把我们的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仲裁案中,我们平和应对,无过不及,以和为贵,亦可为攻,亦可为守,攻守自如,轻描淡写之间化解外交困局,扭转局势。”

柳擎宇说到这里,唐老已经鼓起掌来。

苏国瑞却是表情平静,淡淡地问道:“柳擎宇,难道你的回答就只有这些吗?”

第2307章 突发事件

柳擎宇摇摇头:“当然不止这些,我刚才只是说了中庸之道的好处。

而中庸思想是建立在封建制度的‘仁’‘礼’之上,其本身并不是绝对的完美的,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和复杂性。中庸的思想中包含了调和折中的内涵,在应用中可能会导致力量过于分散,使得一些利多弊少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最终只能改良以折中的方案。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比如说在对一些官员违规违纪问题的处理上,我们就不能中庸,既然是违纪了,就必须要受到法律的严惩,不能因为他的身份和背景就有所宽恕。

所以,我认为,对于中庸思想,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中庸在新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柳擎宇说完之后,笑着看向苏国瑞:“师兄,我说完了。”

苏国瑞像看着怪物一样看着柳擎宇,良久之后,这才使劲点点头说道:“好,非常好,柳擎宇啊,从你能够将这个问题回答得如此圆满可以看得出来,你对于儒学还是很有研究的,那么我最后在提问你几个问题,如果你能够将这些问题回答出来,今天这局就算是平局,你看如何?老师,您看你?”

柳擎宇苦笑着点点头,他知道,以自己目前的水平要想向苏国瑞反击肯定是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性,毕竟自己对国学和儒学虽然喜欢,但是下的功夫太少了,这一次只能被动的接受苏国瑞的提问。虽然心中不爽,却只能接受,不过柳擎宇心中已经开始琢磨了,等到半年之后,自己一定要钻研出一些自己的东西去难住苏国瑞。

唐老笑着点点头说道:“好,国瑞的这个提议不错,我同意,擎宇,你呢?”

“我也同意。”柳擎宇很爽快的回答。

“好了,我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儒家对于为政者在进退之道上是如何阐述的?”说完,苏国瑞充满期待的看着柳擎宇。

这个问题比起中庸之道更有难度。考察的是研究者对于儒家思想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柳擎宇笑了:“师兄啊,你考的这个问题还真问对人了,我这个人别的不行,但是记忆力却是超强的。

《论语·卫灵公》记孔子还曾说:‘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公冶长》有孔子的话‘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理解孔子的进退出处的态度:‘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

我认为,韩愈在《争臣论》中的论述比较到位:‘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想,这句话应该是对儒家进退之道最佳的解释了吧?”

柳擎宇说完了,客厅内一片安静。

此刻,不仅仅是苏国瑞,就连唐老都被柳擎宇这超强的记忆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给震撼住了。

其实,理解儒家思想并不困难,只要有一个好老师、自己再认真学习和研究,肯定能够理解很多东西,但是,如果要把那么多儒学典籍里的内容全都背下来,随时取用,这就考验人的功夫和大脑的记忆力了。

首节上一节1645/17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