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运仕途:我的美女领导 第2217节

迟浩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意间触犯了领导,此刻他还在认真地说出自己对新能源汽车成本的建议。

没有错迟浩说的很好也很专业,可是那些数据名词在面对一个已经少了包容和谦虚的领导,根本就是毫无意义的。

林建政始终都没有说话,他一直在听迟浩的话,只是他此刻听到不是专业性的建议,而是一个下属对领导的无视。

终于迟浩把自己的建议都说完了,林建政才开口问了一句身旁的副总穆方瑞。“穆总,你有什么看法?”

速行工业副总经理穆方瑞,是之前田光明从燕京要来的人,也是一个比较有能力的年轻人。

不过穆方瑞年纪轻轻就能坐在副总位置上,除了能力之外,也是深谙上下级的处世之道的。值得一提的是,穆方瑞作为原东岭省长派系的人,也是唯一没受到处分的人。

这样的一个人,自然是个处事圆滑之人。

“刚才迟工说的那些,我还是觉得过于墨守成规了,压缩成本其实并不难,比如内饰、漆面以及轮胎这些,都是有可压缩空间的。”

穆方瑞说的这些,其实一直都是被国内合资大众玩剩下的东西,在原有价格基础上进行各种减配。如硬塑料内饰,泡沫保险杠等等,这么算下来一辆车最起码能节约个千儿八百的成本。

当然如果还想要将成本进一步压缩,还可以在车身材质上下文章,当然这样做的诟病很明显,车开个三五年就开始腐蚀生锈等等。

穆方瑞的成本压缩建议,说的也很具有专业性,就普遍几处改动,速行s1

的造价成本就降了一万多。

这是个什么概念?那就是卖出一辆速行s1就能多赚一万块,而且这一万就跟白捡的一样。

可是成本下降一万,要填补十个亿的空缺,那要卖多少辆车,显然是不可能在短期填补速行工业空缺的。

成本必须还要进一步压缩才行,而且除了新能源汽车,速行工业所有的产品,包括钢材方面都必须进一步压缩成本才行。

可是压缩成本的代价是什么?无非就是在牺牲诚信与质量,同时也意味着失去市场竞争力。

林建政要在速行工业上走岔路,无疑就是在破灭凌正道的第一自主品牌的规划。其实这一点非常的常见,因为大多数自主品牌都在最后走上这条路,从而彻底走到尽头。

速行工业的未来,在此刻似乎已经没有太多前景了。

“如果真是要这么做的话,我认为速行工业将会重新踏上中海速行新能源汽车的亏损之路。”迟浩再一次声明了自己的观点。

可不就是这样吗?林建政此时的举动,就是再走之前速行新能源汽车亏损,最后面临倒闭关门的老路子,这种举动真的很不可取的。

可是此时的林建政并没有太多地认识到这些,迟浩的那些话在他听来,完全是在质疑自己这个领导,领导是下属可以质疑的吗?

林建政向来是喜怒不于颜色的,他对于迟浩的建议不满意却也没有当场问责,而是用他的领导语气说:“现在各部门都要给我拿出一份压缩成本的方案,一周后交给我。”

“林书记,您这样做很不可行!”迟浩有些激动地站起身子,他之所以如此激动,是因为林建政的决定,将意味着速行工业再无前景可言。

“散会!”林建政已经站起了身子,在他看来迟浩这样的人,已经无需继续留在速行工业了。

第二千二百二十五章 遵循规划

迟浩这个颇有能力的技术型人才,是凌正道当初特意从中海市高薪聘请来的。

当然凌正道能看到迟浩的优点,同样也能看到迟浩的缺点,这个年轻人的性子就是太直,有些时候总是一根筋,处理不好一些人际关系。

对于这些,凌正道肯定是理解的,因为他的性格就是如此,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对迟浩也是另眼相待。

当然凌正道也留了个心眼,他担心或许有一天迟浩对速行工业的一些事情看不惯,所以在与迟浩签订用人合同时,特别标注迟浩十年内不能在速行工业辞职。

其实这个特别标注也并没有什么约束性,凌正道并没有在合同上提及违约金什么的,因为他相信迟浩这个人会遵守契约精神的。

不过合同虽然对迟浩没有约束性,却对速行工业具有约束性。速行工业如果要辞退迟浩这个总工,必须要通过省委李书记同意。

当初为了这事,凌正道特意去找过李书记的。

没有错,这是当初凌正道为自己离开高新区和速行工业所做的准备,他不希望自己离开后,如迟浩这样的人才会被排挤出速行工业。

看着眼前迟浩的用人合同,林建政满脸的铁青。

林建政的权力手腕向来果断,他不想再用迟浩这个人,散会后就通知人事部门,就要将迟浩从速行工业辞退。

不过随后速行工业人事部送来了迟浩的用人合同。

“林书记,要辞退迟工,这件事必须要征求省委李书记同意才行。”人事部的经理见林建政不语,便小心地说明了一下情况。

其实不用那位经理怎么说话,眼前的用人合同就摆在林建政的面前。

“我知道了。”林建政摆手示意人事部经理离开,这会儿他就觉得心里堵的难受。

林建政想要辞退解雇迟浩,必须要争得省委同意,显然省委是不会同意这件事的。

李书记对凌正道非常器重,即便是凌正道早已经不在高新区,甚至还弄了个叛国的名头,可是李书记对他依旧很是信任,毕竟李书记不是糊涂官。

之前有好几次,林建政就高新区和速行工业的问题,都提出过一些变通意见,可是这些意见却都被驳回了,省委的意思很简单,一切按照规划来。

规划自然是凌正道的规划,不得不承认凌正道在这方面的确很厉害。可是对林建政来说,却总是感觉自己依旧被凌正道给压着。

人就是这样,不喜欢被别人压着,尤其是林建政这种人。

现在的凌正道可以说对林建政没有任何的威胁,可是不知道是不是林建政心里作怪,他总感觉凌正道一直就是临山市高新区,仿佛自己这个区委书记只是个替代执行者而已。

这样不是很好吗?一切按部就班地来,也不需要林建政多费什么心思,可是还是那句话,人总喜欢自己难为自己。

这个世上其实并没有多少人会处心积虑的害你,大多时候都是自己作的,这一点包括凌正道在内,他要是没有和叶霜搞在一起,也不见得会远走海外。

没有办法,人活着就是各种作,不同之处在于作的大与小罢了!

林建政现在没有回头路,他要洁身自好,就必须要尽快填平速行工业的空缺。他不想做一个贪污腐败,挪用公款的贪官,他知道那样不会有好下场。

可是那些贪官又有几个从一开始就是贪的呢?其实是很少的,大多数贪官都是层层相连,想见好就收?那也要看别人同意不同意。

说起来当贪官有时候真的比当个清官还要累。

林建政走的最错的一步,就是不应该去陷害凌正道,又借用沈国荣的关系顺利进入高新区,结果一不小心就上了贼船。

也不知道林建政如果知道,其实他什么也不用做,只需要等个一年半载的,凌正道选择辞职顺便荐举他,那他还不是顺理成章地坐在现在的位置?

聪明反被聪明误,其实很多时候眼前的利益,那真的不叫利益。

首节上一节2217/22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