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青云路 第832节

于俊楚空降到武水县来担任县长,对他抱有敌意的人一点儿也不会比苏星晖少,他想迅速站稳脚跟,难度一点不比苏星晖小,而他的切入点当然就是畜牧业和昌武公路了。

畜牧业能够为武水县带来一个支柱产业,而昌武公路将会成为武水县的一条经济命脉,他只要能做好这两件事情,他就能够在武水县站稳脚跟,毕竟他是于家子弟,背景无比强硬,再有能力,有政绩,谁能撼动他的位置?

畜牧业的发展是很顺利的,而昌武公路现在也终于通车了,可以说,于俊楚现在在武水县的地位是无可动摇了,他的威望也确实是如日中天了。

当然,这两件事情都是在苏星晖的帮助下完成的,所以于俊楚是必须要对苏星晖说一声感谢的。

苏星晖笑道:“俊楚兄,不客气,这条公路对咱们两个县都是互利互惠啊,以后咱们两个县还要多多交流,不仅是在畜牧业上,在其它方面也可以进行互补。”

于俊楚道:“星晖啊,我可是知道你的意思,你这是想把我们武水县也绑上你们昌山县的战车啊!”

两人对视一眼,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于俊楚的眼光也很不错,他当然看得出两县之间的合作以昌山县为主导,昌山县位于天岳山脉的中心,只要把跟周边的县区之间的路都修好,昌山县将会成为一个区域中心,这就是苏星晖的野心啊。

李淑琴把菜端出来,喊着“吃饭了”,两人帮着把菜都端了出来,然后倒上了酒,边吃边喝起来。

苏星晖道:“把武水县绑上昌山县的战车有什么不好吗?这对我们都是有利的事情嘛,你们武水县离省会洪州市那么远,洪州能给你们一分钱的好处吗?还不如就跟着我们昌山县混了。”

于俊楚道:“跟省会离得近未必是好事啊,什么政策、资源都是向省会城市倾斜的,省会不吸我们的血就好了,还能给我们好处?你这说得倒确实不错,我们跟着昌山县混也不错啊,到时候我们可以搞一个天岳山脉经济合作区,共同发财。”

苏星晖点头道:“你这个提法好,天岳山脉经济合作区,以我们拥有的资源,这个经济合作区一定大有可为。”

于俊楚道:“所以啊,你还得帮我一个忙。”

苏星晖道:“你要我帮你什么忙?尽管说。”

于俊楚道:“不是要成立天岳山脉经济合作区吗?那我们武水县也不能光跟你们昌山县连起来啊,我也想跟周边的几个县都连接起来,所以我也要修路,那么修路的资金问题我就需要向你求援啊。”

苏星晖笑道:“你这也算是跟我一样,修路上瘾了啊,行,资金问题好说,到时候我把侯氏集团的人直接介绍给你,你直接跟他们谈就行了,要向世界银行贷款也可以,但是都是需要你跟他们谈的。”

于俊楚点头道:“行,只要你把他们介绍给我就行了,我来跟他们谈。对了,你当时是怎么说服你们周边的几个县的县长的?给我介绍一下经验。”

苏星晖当然不会藏私,他把自己是怎么说服达山、幕阳、石阳几县县长的经过毫无保留的告诉了于俊楚,这倒给了于俊楚很大的启发,让他对修成这几条路有了更大的信心。

说完之后,苏星晖道:“俊楚兄,我觉得光是修这样的县际公路还是不够的,你看看能不能利用你在京城的关系,搞一个大项目?”

于俊楚道:“搞什么大项目?”

苏星晖道:“修一条高速公路,从昌山、武水通过,通到粤东省,这样一条高速公路对我们两个县的经济一定是一种巨大的促进。”

于俊楚不由得沉吟了起来,如果这条高速公路能够修起来,对他们的经济当然是一种巨大的促进,可是这个项目要想跑下来有多难,他也是知道的,这主要是因为江右省的地形条件太不好了。

江右省东西南三面环山,境内多山地,多河流、湖泊,地形条件非常复杂,特别是跟东西南的几个邻省的省界全是山脉,武水县处于江右省西北部,跟湖东省交界,而江右省南面跟粤东省交界的地区也是大片山脉,海拔也相当高,这样的地形条件当然对修建高速公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至今江右省还没有修建一条通往省外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第792章 事在人为嘛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想要把这条高速公路的项目跑下来,有多么困难了,这么久都没人能够做成的事情,苏星晖敢于提出来,于俊楚都佩服他的勇气了,他太敢想了。

当然,既然是苏星晖提出来的想法,于俊楚就得好好考虑一下,因为苏星晖创造的奇迹太多了。

于俊楚点头道:“如果能够把这条高速公路的项目跑下来,那当然好了,可是你也该知道,这个项目有多难跑了,不说这条高速公路至少要途经三省,全程上千公里,就说我们江右的地形就太复杂了,这么大的投入该从哪里找资金?”

湖东省途经江右省到粤东省,直线距离至少超过一千公里,而且沿途地形复杂,按照这两年国家修建高速公路的平均投入,每公里的平均成本至少在一千万以上,一千公里就要超过百亿元,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于俊楚觉得自己都有些疯了,他们一个县长,一个副县长,为了两个县的经济发展,在这里谈论着上百亿的大项目,而且还一本正经的,说出去的话别人一定会觉得很搞笑。

不过既然苏星晖是一本正经的说的,于俊楚自然也只能一本正经的回答。

苏星晖道:“事在人为嘛,之前我要修长江大桥,要修高速公路,要引进那家特钢厂的时候,有几个人看好我?可是后来结果怎么样?”

于俊楚道:“那可不一样,你那几次基本上都是在上俊县内的项目,就算是那条高速公路,也是本来就已经立项了,只不过是选择线路的问题,而且这几个项目的投资跟你现在说的这条高速公路也没法比啊,上百亿啊,我想想就觉得可怕。”

苏星晖道:“其实也不需要上百亿那么多,想想办法,还是可以把预算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的。”

于俊楚道:“那你说说看,怎么控制?能控制到多少?”

苏星晖道:“比如我们昌山境内的这一段,就可以跟从峪林市通过的高速公路连接上,你们江右省的一段,也可以跟你们省内南北方向的一条高速公路相连接,进入粤东境内之后,跟湖西到羊城的高速公路相连接,这样一算,是不是就可以省下一大半路程了?”

于俊楚这才明白苏星晖打的是什么主意,如果这样算的话,其实就等于只需要修几条高速公路连接线,把这几条互不相连的高速公路连接起来,加起来可能只需要两到三百公里,这比上千公里听起来就让人好接受得多了。

可是再细细一想,这两到三百公里的连接线,也需要至少三十亿以上的投资,这还是一笔天文数字般的巨款啊。

这还不光是钱的问题,还涉及到协调的问题,这几条连接线涉及到三个省的好几个县,涉及到这么多地区,来建造几条加起来两三百公里的高速公路,把几条原来的高速公路给连接起来,最初的动机只是为了昌山、武水两县的经济发展,于俊楚想想都觉得头大。

这三省数县,该怎么协调?

于俊楚道:“就算这路程少了不少,可是这资金也不是小数目,而且还涉及到三个省的好多地方,你觉得我们有这个本事把他们都给协调好吗?”

苏星晖道:“还是那句话,事在人为嘛,我觉得这件事情还是可以一试的。”

于俊楚这一下来了兴趣,他知道,苏星晖不是个说大话的人,既然他说这件事情可以一试,那就是真有点把握,要不然这话他不会对自己说。

虽然这个项目需要三十亿以上的资金,可是这几年昌山县修路的资金不也花了几亿吗?苏星晖都能筹集到,万一他真把这三十亿弄成了呢?

于俊楚道:“那你说说看,你怎么办到?”

苏星晖道:“你先说说,这个项目对我们三个省是不是都有好处?”

于俊楚点头同意,这个项目对三个省当然都有好处,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无须多说。

尤其是对江右省,这个项目要是真能跑成,那就将是他们省的第一条通往省外的高速公路,其意义非同一般,在实际效果上对江右省的经济发展也将会是非常有力的促进。

毕竟江右省的资源还是相当丰富的,只要交通问题解决了,这里的资源可以运出去,也能够引进资金办厂,比现在这种状况肯定要好得多了。

苏星晖道:“既然对三个省都有好处,那咱们就可以去对三个省的领导进行游说了,湖东省的不用说,我来负责,江右省的你来负责,粤东省的你大伯负责。”

于俊楚愕然道:“为什么要让我大伯负责呢?”

苏星晖笑道:“你应该知道粤东省的柯志方副省长是你大伯的朋友吧。”

于俊楚这才明白苏星晖打的什么主意,听他这么一说,这事还真有点搞头,湖东省内不用说,苏星晖想要说服省领导不是什么难事,江右省里,于俊楚也是有一定把握的,而柯志方是粤东省分管经济的副省长,他如果愿意支持这个项目的话,那粤东省也没什么问题了。

于俊楚道:“就算我们能够说服他们支持这个项目,可是资金问题怎么解决,这可是三十亿啊!”

首节上一节832/19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