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青云路 第729节

相比之下,那些级别比较高,年纪比较大,学历比较低的学员,普遍的表现都要差一些,这也并不出苏星晖的意料之外,这样的学员干工作往往凭经验,思想僵化,观念固化,已经很难再接受新东西了。

能在近四十岁的年纪再大幅度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的人,那都是有大毅力的人,伟人说过,活到老学到老,可是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只能说是寥寥而已。

对每天的学员心得,苏星晖拣了一些质量比较高的做了点评,他每隔几天就会跟薛兴原、凌安国、李伯堃和胥玉来几人沟通一下,让他们了解学员们的表现。

秦教授住在这里,倒还是挺惬意的,这里的气候凉爽,比起江城这个大火炉来,不知道住得舒服多少,秦教授人胖,怕热,每到夏天都是他最辛苦的季节,可是自从来了昌山之后,他就如同进了天堂一般。

他每天早上出去散步锻炼,上午看他带来的书,或者去昌山县图书馆看书,下午写写字,晚上跟唐教授下下棋,不知道多么舒服。

这一天,是个周末,恰好闵同从上俊县回来了,他听说秦教授到昌山来了,一定要带秦教授出去玩一下,于是,苏星晖和陆小雅还有魏鹏飞也一起陪着秦教授和唐教授去了一趟大阜山。

青训班每周也休息一天,这主要是照顾唐教授,他毕竟是五十好几的人了,如果一个星期一天都不休息,那他的精力也有一些不足。

闵同让厂里的司机开了一辆面包车,这种车坐的人比较多,空间比较大,也坐得比较舒服,对于秦教授和唐教授这两位老年人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一行人开车来到了大阜山下,这些天,唐教授下午不授课的时候,倒是经常让县委的工作人员带着他到马头镇来转悠,跟马头镇的老百姓聊聊天,看看马头镇的合作社和外来企业,他对马头镇倒是非常熟悉了。

一到大阜山,他就点头道:“这里风景好。”

秦教授道:“这里是不是就是相传李靖读过书的地方?”

秦教授有个习惯,那就是每到一处,都会首先看看当地的地方志,看看当地有些什么人文传说,名胜古迹,他到昌山也不例外,来到这里才一个多星期,他已经到昌山县图书馆看了几次书了,而他最喜欢看的当然就是昌山县志了。

在秦教授看来,看县志是了解一个地方最好的方式了,一个县的地方历史,也是那些正史的最好补充。

而对于秦教授来说,翻看这些县志,也是对他国学素养的最好养料。

因此,一来到大阜山,他就知道,这便是县志所载李靖少年时读书的地方了。

苏星晖点头道:“对,山上有李靖读书堂、洗笔池等景点,还有李母墓,武则天题字的墓碑等等。”

秦教授点头道:“我就喜欢在这种有人文传说的地方玩了,光有风景没有底蕴的话,就没什么意思了,昌山县在这方面还是很不错的。”

闵同让人去买了几张景点门票,然后上了山,其实,如果苏星晖出面,景区肯定会给面子,不过苏星晖自然不会去占这点便宜,所以,今天的全部花费都由大老板闵同承担了。

第689章 遇见个熟人

闵同现在确实称得上是大老板了,他们闵家在猛虎岭的永丰饮料厂有股份,永丰饮料厂现在的销售量越来越大,可以称得上是日进斗金了。

而现在在马头镇的这家矿泉水厂,虽然才刚刚建成投产不久,可是由于现在正是矿泉水销售的旺季,再加上它生产的矿泉水也有着仙人泉的牌子,而品质又丝毫不逊色于仙人泉牌矿泉水,因此现在也是卖得非常火。

闵家投资饮料制造行业,保守估计,他们当初投入的三百万元,现在最少也翻了十几倍了,闵志强当初让闵同参与管理饮料厂,本来只是想锻炼他的能力的,没想到竟然有了这么大的收获,既收获了巨万家财,也让闵同的能力真正得到了锻炼。

现在的闵同,已经跟当初那个青涩的年轻人不可同日而语了,现在的他真正具有了一个企业掌门人的的气质了。

一行人从台阶上了山,秦教授每到一个景点,都能说出跟这个景点有关的一些传说和故事,而且是非常流利的就说出来了,这不禁让人佩服他的记忆力,这么大的年龄了,还有这么好的记忆力,只看了一次昌山县志就能记住这么多东西。

当然,这也是因为秦教授对这些东西有着超常的兴趣,有兴趣才能记得牢。

大阜山景区是昌山县开发得最早的景区之一了,因此游客也是相当多的,在台阶上络绎不绝。

唐教授道:“我每次到你们这马头镇来,都会有一些不可思议的感觉,就在去年,马头镇还是一个贫穷无比的乡镇,可是才只有大半年的时间,你就让它完全变了一个样子。星晖,你真的太了不起了!”

闵同道:“是啊,不但是唐教授您有这样的感觉,就算是我,离开昌山几天之后再回来,都会感觉到这里又变了模样。”

魏鹏飞道:“这就叫做日新月异了,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昌山人,对这个是最有发言权了,现在的昌山县,一个月发生的变化可能比过去一年还多,要是离开这里几个月之后再回来,可能已经不认识这里了。”

苏星晖笑道:“今天是出来玩的,大家就别只顾着夸我了。”

唐教授道:“也不是特意夸你,只不过来到了你的辖地上,看到这么繁华、热闹,有感而发罢了。我作为一个研究经济的,改革开放之后不知道去过多少经济建设搞得好的地方,可是都不如你这里给我的震撼大啊!”

苏星晖道:“唐教授,您这可就太抬举我了。”

唐教授摇头道:“一点儿都不夸张,我去过的地方,要么是自然条件好,要么是政策好,可是你这马头镇什么都没有,你都能够闯出一条适合它发展的道路来,而且一点儿都不靠那些高污染的重工业,还以增加老百姓的收入为先,这真是难能可贵的,我觉得在这一点上,你就胜过了大多数干部了。”

秦教授也点头道:“是啊,这一点就是我对星晖最满意的一点了,他能够把老百姓的福祉放在心上,永远以老百姓的利益为先,这才是一个共产党的干部应该做到的,要不然的话,我最得意的学生却来当了干部,我又岂会这么开心?我巴不得他做学问呢。”

唐教授笑道:“他如果做学问的话,那可就浪费了一个搞经济的天才了。”

秦教授道:“他岂止是搞经济是天才?他如果专心搞学问,肯定也能成为一个大师的。”

唐教授道:“这就叫能者无所不能了。”

苏星晖有些惶恐的说:“唐教授,您就别这么说了,我在您面前谈经济,岂不是班门弄斧?这些天跟您一起给党校的学员授课,我都已经感到很惶恐了。”

唐教授道:“何必惶恐?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我看了你在马头镇创造的奇迹,在很多地方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啊,我想,我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研究,又可以有一个突破了。”

苏星晖道:“这是我的幸事。”

唐教授正色道:“星晖啊,你切勿妄自菲薄,论对经济的理解,你已经不在大多数干部之下了,而你做出的成绩,更是耀人眼目,只要你继续这样下去,你以后一定会有大成就的。这一次你在培训班上讲的东西,就很好,把你的理念传递给了更多的年轻干部。”

苏星晖恭敬的点头受教,其实,这段时间他跟唐教授探讨了很多东西,受益的何止是唐教授,他的受益就更大了,以前他毕竟不是专门学经济学的,在理论知识方面还有一些欠缺,可是这段时间他天天跟唐教授在一起,以他的接受能力,他在理论方面是受益非浅。

一行人谈谈说说,倒是玩得很是开心,这大阜山的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丝毫也不感觉到热,现在大阜山的景区开发也是做得最好的,上山的路都修建了台阶,还修建了不少石凳和亭台楼阁,可以供游人休息,秦教授和唐教授两人稍微感觉到累,就可以坐下休息一会儿,别提多惬意了。

中午的时候,一行人是下山找了一家农家乐吃的饭,因为这里有风景区,游客众多,虽然景区也开办了宾馆、酒家,不过有些游客想要尝尝农家菜,就自己找到风景区附近的农民家里,出钱在这里吃饭,久而久之,这样的农家乐就应运而生了。

这样的农家乐也是苏星晖乐于见到的,这可以让老百姓增加收入,不过苏星晖也让当地的村干部对这些农家乐加强管理,特别是卫生和价格上,不能让游客吃出问题,也不能发生宰客现象,他深深知道,这样的事情对一个风景区的负面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他的前世就不知道有多少著名风景区发生过这样的报道,结果这些风景区的生意大受影响,让当地的旅游业萧条了许多。

除了让村干部加强管理之外,苏星晖还让镇里的卫生部门、工商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定期到这些地方来抽查,务必确保不发生意外事件,因此,这里的农家乐不管味道做得怎么样,在卫生和价格上都还是不错的。

闵同离大阜山近,所以他来大阜山的次数不少,每次陈晓萌来了,他都会带着陈晓萌到这里来玩一下,所以他对这里的农家乐都很熟悉,他找的一家就是手艺最好的一家,几道农家特色的菜肴做得非常地道。

几人坐了下来,闵同点了几个这里的拿手菜,这里的老板和老板娘对他都很熟了,对他十分热情,上菜的时候,分量也特别足。

大家举箸尝了尝这里的菜,果然,味道相当不错,特别是那锅烧得香气扑鼻的土鸡,肉被炖得烂而不柴,比那些养殖出来的鸡好吃得太多了。

还有那一大盘蕨菜炒土鸡蛋,蕨菜绿得好看,鸡蛋黄得诱人,一吃到嘴里,那股子鲜美,真是沁人心脾。

几人正吃得开心,从外面又进来几个游客,他们也没在意,因为现在的大阜山,游客真的不少,他们到农家乐来吃饭,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不过这几个游客有些不同寻常,他们说起了叽里咕噜的外国话,可是他们说的话老板娘却听不懂,他们想点什么菜老板娘也不知道。

苏星晖一听来人说的是外国话,他抬起头来一看,原来是几个高鼻深目的外国年轻人,一个个穿着一身短装打扮,背上背着大大的背包,正是外国那种很常见的背包客驴友模样。

首节上一节729/19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