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青云路 第673节

昌山县旅游开发公司正式成立了,魏鹏飞成为了昌山县政府派驻旅游开发公司的副经理,魏鹏飞这个戏法变得让他原来文化局的领导和同事一个个都是目瞪口呆,原来在文化局坐冷板凳的一个毛头小子,竟然一下子占据了如此重要的位置。

昌山县的好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旅游开发公司刚刚成立,昌山县交通局和武水县交通局的预算和可行性报告就已经都拿了出来,于俊楚在江右省要的财政拨款也有了眉目,只不过凌安国在湖东省和峪林市要的拨款还没有得到答复。

为了拨款的事情,凌安国往江城和峪林市跑了几趟了,不过省里和市里的态度都是在推脱,都说现在资金紧张,没有多余的资金投入到昌山县修路的项目中来。

其实,这也是很正常,你一个县里修路,省里凭什么给你拨款,你这又不是省里计划内的交通项目,是你县里自己想修的一条路,要是哪个县想修路都找省里要拨款,那还不乱套了?

至于市里,市长任贵胜最近对昌山县是一肚子火,他自然更加不可能给昌山县的修路项目拨款了。

市里好像还有人在说风凉话,你们昌山县不是有本事吗?上一次修昌峪公路都没要拨款,而是找私人财团借的钱,那你这次再找别人借啊。

有的人更说,要想富,先修路,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你们昌山县已经修了一条公路了,还找省里市里要钱修路,有点太贪心了吧,也该发扬风格,把有限的资金让给别的县,让别的县也发展发展吧。

这话说得也不错,湖东省不算一个经济发达的省,峪林市也不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市,资金是十分有限的,而需要改善交通状况的地方却又太多,他们不拨款给昌山县,凌安国也没什么话好说,他也没什么别的本事,只能是天天向市里磨,向任贵胜反映这条公路对昌山县的重要性。

可是任贵胜才不管那些呢,他一口咬定没钱,这让凌安国也有一些无可奈何。

苏星晖便出了个主意,他让凌安国先向旅游开发公司借上一千五百万,先把世界银行的哈克特请来,展开贷款流程再说,反正旅游开发公司的投资不可能一下子投进去,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这一千五百万抽出来也没什么问题。

当然,这笔借款还是要以县财政做抵押,要付借款利息的。

苏星晖的提议,旅游开发公司的几个股东当然不会拒绝,这一千五百万的资金划到了县政府的一个修路专用账户上来,解了昌山县的燃眉之急。

苏星晖马上就给哈克特打了电话,哈克特答应,在三月初就到昌山县来。

就在这时,昌山县却发生了一起意外事件,这就是在昌山西南部的大石乡的一家采石场,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安全事故,采石场爆破时,炮工计算的药量出了问题,爆破威力太大,炸出的飞石四散而落,飞出了很远,有一块飞石飞到了附近的村子里,击穿了一户人家的茅草屋顶,正好砸在一个人的大腿上,当场就骨折了。

这起事故还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只伤了一个人,而且在打中人之前,被屋顶卸去了大部分的力道,也偏离了一下方向,要不然打中身体其他部位,那就不是一个骨折那么轻松的事情了,很有可能会出人命。

其实,这种事件本来并不稀奇,以前昌山县的采石场就时有发生这样的安全事件,一年总有几起,采石场都是赔点钱了事,一个人也就几千块钱,对于他们来说算不得什么大事。

这一次本来也不例外,这家采石场赔了几千块钱给那个伤者治伤,这事应该就算是过去了,可是这一次村子里有个愣头青,硬是把事情闹大了。

这个愣头青名叫岳耀华,是个退伍军人,他一直对这家采石场深恶痛绝,因为采石场爆破的飞石时不时的就会飞到村子里来,粉尘漫天,让村子里的老百姓不得安生。

这一次飞石砸中了人,岳耀华便叫上了村子里的几十个年轻人,把采石场的门给堵了,逼着他们停工了。

他们堵采石场的门,采石场的人当然不干了,这家采石场也是有后台的,他们有几个股东都是县里的干部,于是,他们叫来了几车人,跟岳耀华他们对峙了起来,械斗一触即发。

乡派出所的民警接到了报案,赶到了现场,不过他们才几个人,显然难以阻挡这么大规模的械斗,于是,他们向县局请求支援,而大石乡的领导也都来到了现场。

县公安局局长谢林生接到大石乡派出所的民警汇报之后,深感事态严重,他立即向薛兴原和凌安国做了汇报,薛兴原和凌安国便立即跟谢林生一起赶赴了现场。

如果真的发生了这么大规模的械斗的话,那他们是要负责任的,那后果太严重了。

谢林生在向薛兴原和凌安国汇报之前,已经向现场增派了警力,因此,在他们三人赶赴现场的时候,现场的情况比刚开始好了一些。

当然,他们看到的情况还是比较危急,双方加起来总共一百多人,中间是几十名警察把他们隔开,而附近村子里的老百姓也在不停向现场聚集,他们群情激愤,情绪十分激动,高喊着要让采石场停工。

这也是他们长久以来的积怨集中爆发,一家没有任何安全措施和环保措施的采石场,对周边的村民伤害确实太大了,不是在那种环境下生活的人可能是不能理解的,但是对这些村民们来说,他们对此是深恶痛绝的。

薛兴原虽然有些跋扈,有些刚愎自用,可是他在昌山县的威望还是无与伦比的,他一到现场,就让大石乡的领导赶紧把村民们劝回去,然后他在问清了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之后,当场宣布让这家采石场停工。

薛兴原的话让现场的村民们发出了一阵欢呼声,在乡领导和村干部们的疏导下,他们也是慢慢散去,最后,只留下了岳耀华和另外十几个年轻人。

岳耀华一点儿也不怕薛兴原,他直愣愣的对薛兴原道:“你说停工他们就会停工吗?他们会停几天呢?”

大石乡党委书记王重发对岳耀华道:“你说话不能无礼,这是我们的县委书记,他说停工,就一定能停工。”

不过岳耀华还是看着薛兴原,他的眼神里满是怀疑,为这家采石场的事情,他们以前也不是没有举报过,可是每次举报,顶多停工一两天,就又开工了,这让他不得不怀疑。

薛兴原道:“请你放心,这一次他们停工整顿,如果不能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整顿到符合要求,是不可能重新开工的,如果没有做到,欢迎你们到我们县委大院去做客!”

岳耀华这才将信将疑的说:“那我就相信你们一次了。”

看着岳耀华带着那十几个年轻人离开了,王重发这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他让薛兴原到乡政府去坐,可是薛兴原却板着脸看着他,这让王重发背上的汗都下来了。

薛兴原盯着王重发看了几分钟,这才说:“这件事情,你要给我一个解释,为什么这种违规开采的采石场,你不管?”

王重发心中叫苦,我管得了吗?这个采石场背后可是有县领导的,不过这话他显然不能说出来,他只能低着头,一言不发。

薛兴原等了一会儿,没等到王重发的回答,他点头道:“好,你没有什么要向我解释的是吧?好,那我先回去,你自己给我查,你们乡还有几个这样的采石场,你全部给我停工整顿,在安全设施和环保设施上不能达到国家标准,不许开工,如果还有开工的,我唯你是问,你这个书记也不用干下去了!”

说完之后,薛兴原转身就走,凌安国和谢林生也跟着一起离去了。

薛兴原回到县里之后,雷霆震怒,他叫来了县里相关部门的领导,把他们狠狠的训斥了一顿,然后让他们展开一次安全、环保联合大检查,全县凡是不符合国家安全和环保标准的采石场,一律停工整顿,不得循私。

第631章 经验之谈

这一天,凌安国在薛兴原的办公室里跟他谈了很久,他对薛兴原说:“书记,这一次我们一定要下定决心,凡是整顿不合格的采石场,一律不能开工了,这一次幸好是只伤了一个人,要是出了大事,这对县里现在大好的形势,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的。”

这个道理薛兴原当然也知道,现在县里可以说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旅游开发公司,两条通往县外的路,在全县开展的畜牧业,还有其它确定投资的企业,如果江城肉联集团的五亿投资确定落地的话,那今年昌山县的外来投资说不定能够达到近十亿元。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昌山县历年来引进外来投资加起来也没这么多啊。

要是因为采石场的事情闹出了什么大乱子,影响了这些投资的落地,那他薛兴原会失悔不迭的,失去了这一次的机会,昌山县下一次等到这种机会,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

不过,真的要下定决心彻底的让这些采石场进行整顿,薛兴原也还是有一些犹豫,毕竟这些采石场背后都是有背景的,具体是哪些人,他心里也有数,他在县里的耳目还是不少的。

可以说,县里的领导、中层干部,至少有一半人跟县里的这些采石场有利益纠葛,这就织成了一张网,一张无处不在的网。

这张网刚开始的威力不算大,所以薛兴原也没放在心上,可是随着时间推移,这张网上牵涉到的人越来越多,牵涉到的利益越来越巨大,就连薛兴原都不得不忌惮了。

这一次的安全事故,差点儿闹出群体事件,薛兴原气愤之下,作出了让全县的采石场停工整顿的决定,不过他的本意还是让这些采石场背后的人有所收敛,算是敲打敲打他们了,要彻底让他们整顿,这样的决心还是不好下的。

哪怕薛兴原在昌山县一言九鼎,可是如果真正触犯了这么多人的利益的话,这样的反弹力度他也得惦量惦量。

上一次整顿货车超载的事情还好说,并没有动摇这些采石场的根本利益,只要能开工,还是有钱赚的,只不过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可是这一次就不一样了,让他们停工的话,那是直接断掉了他们的财路了。

薛兴原以刚愎自用而著称,不过刚愎自用也意味着他的性格果断,他这么果断的性格都犹豫不决起来了,证明这件事情牵涉还是不小的。

就在凌安国跟薛兴原谈话的时候,昌山县的几位县领导聚在了县委副书记兼常务副县长石荣怀家里打麻将。

石荣怀也是昌山县的一个老牌县领导了,他虽然不是昌山县人,可是却是邻县达山县的人,在昌山县已经工作了近三十年了,现在跟昌山人已经无异了。

石荣怀在昌山县当然也有几个采石场的股份,这一次整件事情的导火索,大石乡的那个采石场里就有他的股份,他的姨外甥也在采石场里担任保安队副队长,跟岳耀华那群人对峙的人,有一半都是他姨外甥拉过去的流氓混混。

首节上一节673/19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