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青云路 第223节

薛琴头也不抬的看着书,苏星晖觉得有些无趣,坐了一会儿,便打算起身告辞,就在这时,薛琴抬头问道:“他们都走了?”

苏星晖点头道:“是啊,吃了午饭之后走的。”

薛琴道:“我就知道,他们不走你也不会主动来我这里。”

苏星晖有些尴尬,他讪笑道:“瞧你说的,他们远来是客嘛,总得要陪一陪的。”

薛琴道:“我也没说什么嘛。”

苏星晖主动转移话题说:“你的书有没有什么看不懂的?”

薛琴点头道:“倒还真有。”

薛琴拿着书,向苏星晖问了一些问题,苏星晖都给她讲了一遍,直到她听懂了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两人倒是很有默契的再没说什么敏感话题,给薛琴讲完之后,苏星晖便起身告辞了。

薛琴也没怎么挽留,很平淡的起身将苏星晖送了出去。

在回乡政府的路上,苏星晖走得很慢,迎着迎面吹来的清凉的晚风,苏星晖觉得,自己的心有一些迷惘了,他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使劲摇了摇头,将一些东西强行从脑袋中赶走了。

第203章第两百零三章

熊瑞松和乔大树的两家企业都准备建在乡政府所在的虎头村,这些天,苏星晖也是忙得很,天天都在为两家企业的征地做一些协调工作。

现在乡里和村里的干部在这些事务上也是比较有经验了,因此,这两家企业的征地工作也是进行得比较顺利,虽然也有个别人想要狮子大开口,可是在干部们细致的工作下,最后还是把这些问题解决了。

陆小雅的报道也在《湖东日报》上见报了,这一次她写的又是一篇长篇报道,算起来,这已经是一年里《湖东日报》对猛虎岭乡的第四次报道了。

如果有心人把这几次报道都找出来按顺序看的话,可以明显的看出猛虎岭乡在这不到一年时间里的飞速发展。

当然,在这篇报道中,出现得最多的还是苏星晖的名字,相信很多有心人已经对这个名字有了深刻的印象了。

忙了好些天,到二十四日星期六下午,董建树主动让苏星晖回一趟家,他说苏星晖又是一个月的时间没回家了,干工作归干工作,还是要注意劳逸结合的。

对领导的关心,苏星晖当然是表示了感谢,他也就开着那辆老吉普回了家。

现在上猛公路的水泥路面已经铺设了一大半,只剩下城关镇西边的赵家桥镇到城关镇的不到十公里路面需要铺设了。

在赵家桥镇,苏星晖遇到了许小光,他正在工地上指挥着工人们进行铺设路面的作业。

当苏星晖看到许小光的时候,他都有一些认不出来了,许小光戴着一顶安全帽,晒得乌漆抹黑,跟那些工人们别无二致了。

苏星晖喊了一声“小光”,许小光回过头来,看到是苏星晖,他高兴的说:“星晖,是你呀,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苏星晖道:“我开车回家去,看到你们的工地,问了一下工人,知道你在这里,就想来见见你。”

许小光道:“这一晃咱们有几个月没见了,听说你在猛虎岭干得挺不错的。”

苏星晖笑道:“还行吧,倒是你,现在像个非洲人了。”

许小光笑了起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干这一行,就得天天在太阳下面晒,现在正是夏天,今年夏天又没怎么下雨,肯定会晒黑啊。”

苏星晖道:“没怎么下雨不是好事吗?不耽误工期,又不会有什么大的洪水。”

许小光道:“那倒是,这一年来都算是风调雨顺的,工期没怎么耽误,估计还有两个月,这上猛公路就能全线通车了。”

苏星晖正色道:“小光,你辛苦了。”

许小光有些不习惯,他说:“星晖啊,你突然这么严肃干嘛?我辛苦什么?这不都是应该的吗?”

苏星晖道:“小光,这条公路对县城到猛虎岭沿途三个乡镇的老百姓们的意义太大了,这几个乡镇的经济发展,非常依赖这条公路,只要你们能够如期完工,这条公路沿线,经济一定会很快发展起来的。”

许小光笑道:“你这么一说,我倒觉得我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我很有一种自豪感啊!”

苏星晖道:“你的工作当然是有意义的,这里每一个普通人的工作都是有意义的,咱们国家的崛起,就是要靠咱们每个人的努力工作啊!”

许小光听得胸中激荡,他点头道:“嗯,我一定会努力工作的!”

苏星晖道:“那我就先回县城了,你今天回去吗?”

许小光道:“我前几天回去办点事情,已经回家一趟,今天就不回去了,不是还要赶工期吗?”

苏星晖跟许小光对视一眼,哈哈一笑,然后便跟许小光告别,开上吉普车回县城去了。

回到县城,苏星晖并没有马上回家,而是把车开到了三角塘边,这里是新农贸市场的所在地,如今农贸市场工程已经开工半个月了,苏星晖还没来看过呢,所以他今天就来看一看。

往日垃圾遍地,臭气熏天的塘边已经被清理干净了,塘水也变得清澈了,看起来比原来要舒服得多了。

三角塘虽然只是一口池塘,可是这塘里的水都是活水,因为在这口塘的北边有一个水闸,只要把水闸打开,就可以放进长江里的活水,只要把塘里的垃圾全都捞起来,再放进活水,要不了几天,塘水便清了。

如今工地上已经砌起了一堵围墙,将工地围在了当中,而工地和三角塘之间留了一条七八米宽的路。

苏星晖把车停在了工地和三角塘之间的那条路上,下车进了工地,守门的老大爷问他找谁,他问许海民许总在不在,老大爷说,许总今天正好在工地上,不过要进去的话,要戴上安全帽。

苏星晖便戴上了一顶老大爷递过来的安全帽,进了工地,一眼便看见了戴着安全帽的许海民,他正在一处脚手架下面跟几个人说着什么。

苏星晖走过去叫了一声“许叔叔”,许海民转头一看,高兴的说:“星晖,你回来了!”

苏星晖道:“是啊,我特地来看一看这农贸市场的工地的。”

许海民向那几个人又交待了几句,便转头道:“走,星晖,到项目部的办公室里去说。”

来到了办公室,苏星晖道:“这农贸市场工程的进度很快啊!”

许海民道:“这新农贸市场大概三四个月时间就能建好,到时候就可以开始商业街的项目了。”

苏星晖道:“现在在资金上应该没问题了吧?”

许海民摇头道:“没问题了,宏图房地产开发公司直接把购买老农贸市场的地皮的款项打到我们账上,来抵扣我们修建新农贸市场的工程款,这等于是先款后工程啊,怎么会有资金问题呢?”

苏星晖道:“我刚才回来的路上见到小光了,他说上猛公路还有两个多月就要全面通车了。”

许海民道:“是啊,正好可以赶在国庆节前,算是给县政府献礼了。”

苏星晖问道:“不会因为赶工期而出现什么质量问题吧?”

首节上一节223/19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