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青云路 第1759节

因此,曹元皓觉得自己已经快疯了,他为什么要过这样的生活?

曹元皓的生活不怎么如意,在工作上同样不怎么顺心,翁景曜和范宜春都不怎么听他的,他最重要的两个权力,就形同虚设,他几乎一分钱的好处都捞不到,当这个常务副市长还有什么意义?

他又不敢跟孙振华说他要调回去,他才来了嶙山不满一年,连镀金的效果都没有达到呢,他就要调回去,孙振华不得骂他个狗血淋头?

所以,曹元皓只能是在嶙山打熬着了,他希望赶紧熬过这两三年,赶紧换个地方去当个市长,这就是他现在最大的指望了。

曹元皓现在的感受,苏星晖并不关心,曹元皓搬到了常委楼,苏星晖也就放心了,曹元皓可以出丑闻,但是绝对不能在市政府招待所里出丑闻,那样对苏星晖也是一种抹黑。

过了几天,翁景曜来向苏星晖汇报,他说现在市政府招待所的风气已经强得多了,再也没有人反映市政府招待所有什么乌七八糟的事情发生了,而且市政府招待所现在的服务质量又有所提升,住在那里的客人都说很满意。

苏星晖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这个栾思红在经营上还确实是一把好手,看来也真的是要好好做生意了,不过就算如此,苏星晖也不大希望她继续承包市政府招待所的经营权。

这样一个尤物,而且是带着强烈风尘气的尤物,在市政府招待所这样的地方,太不合适了。

当然,苏星晖也不会因此而给栾思红参加招标设置一些什么障碍,他对翁景曜说,只要招标工作公平公开公正就可以了,不管是谁最终中标,都是可以接受的。

翁景曜会意的离开了,苏星晖的胸怀让他佩服,他还从来没有见过一位这么年轻的领导有这么宽广的胸怀呢,看来,这位苏市长,前途无量啊!

这些事情都是在暗中的较量,谁也不知道,在市政府,这些天还上演了一场如此精彩的戏码,市长和常务副市长之间进行过一场明争暗斗,其实,这样的戏码每天都在市委市政府上演,只不过普通老百姓从表面上看不出来而已。

生活还是在继续,嶙山市的发展也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就停止脚步,七月下旬,嶙山至唐川的国道全面竣工通车了,这对嶙山市来说,也是一件大事了。

嶙山到燕中的高速公路也在紧张的施工当中,不过要全面通车,至少还需要近两年的时间,所以,嶙山至唐川的国道通车,对于嶙山的交通也是一个大大的提升,以后从嶙山进出到燕中市,速度都会大大提高。

据测算,之后从嶙山到燕中,所用时间至少会缩短一个小时以上,这就是一个相当大的提升了,因此而带来的经济提升也是不可估量的,至少从外面运往嶙山的货物、原材料的数量也会大大增加,这当然会提高嶙山经济发展的速度了。

因此,以嶙山市委书记钱建安、市长苏星晖为首的所有市领导,都参加了嶙山至唐川国道的竣工通车仪式,在这个仪式上,他们高度评价了这条国道对嶙山市的重要意义,也高度称赞了现场施工的工人们。

在锣鼓和鞭炮声中,钱建安和苏星晖等人用剪刀剪断了红绸,一辆货车缓缓驶上国道,开向了唐川方向,所有人都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

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抗震公益小学

时间一晃就来到了八月,玄武科技、恒星微电子和tjd科技等几家企业的一期工程先后竣工投产了,这对嶙山市来说,当然是一件大事了,这是嶙山市投资最大的几个企业了,他们能够产生的gdp,几乎都顶得上以前嶙山市所有的gdp了。

这就更别说他们能够带动起的一个产业的gdp了,这几家企业都带来了大批的配套企业,这些企业加起来,产生的gdp已经可以超过嶙山市去年的gdp了。

所以,嶙山市的市领导几乎都出席了他们的竣工投产仪式。

于锐志、侯文海、侯文昌、许小光等人也都来到了嶙山,参加了他们的竣工投产仪式,当然,也包括玄武科技、恒星微电子和tjd科技的所有高级管理人员,也都来到了这里,一时间,嶙山市是风云际会,济济一堂。

跟于锐志一起来的,还有于若秋,于若秋把她的女儿也带来了,她的女儿已经有一岁多了,现在能够喊妈妈,还能够走路了,特别可爱,长得跟于若秋特别像,不过就是气质不像,她的头发有一些自来卷,还特别爱笑,所以看起来跟个洋娃娃似的。

他们来的这一天,苏星晖在家里请他们吃了一顿饭,苏星晖可是很少会在家里请谁吃饭的,不过于锐志兄妹、侯文海兄弟还有许小光都不是外人,他自然要在家里请他们吃顿饭了。

席间最受欢迎的就是于若秋的女儿孟小雪了,她并没有按照孟家的字辈取名,她是下雪的时候生的,所以取了这个名字,大家都非常喜欢她,特别是牛牛,坐在这个小妹妹身边,小雪吃不了什么东西,他就带着她玩,两个人倒是玩得很开心。

吃完饭之后,大家坐在了客厅里,牛牛带着小雪也在客厅里玩,客厅里开着空调,很是凉爽,大家也都是其乐融融的。

于锐志告诉苏星晖,他这一次是从川西赶回来的,苏星晖倒是知道于锐志去川西做什么的。

于锐志和于若秋兄妹俩一直都致力于慈善事业,在不少贫困山区都捐建了一些公益小学,前年的时候,有一次他们跟苏星晖谈天的时候,苏星晖谈起了川西那边,他说川西那边很多山区都很穷,也需要帮助。

苏星晖还说,川西那个地方,到处都是大山,而且地处地震高发地带,那里的乡村小学都比较简陋,不少都是危房,如果发了地震的话,那对那里的孩子们,一定是灭顶之灾,他说于锐志的慈善基金会可以考虑一下川西,在那里修建一些专门防震的校舍。

苏星晖这样说,当然就是因为明年就是震惊世界的川西大地震发生的年份了,苏星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挽救一些人的生命。

苏星晖知道,他不能直接预言明年会发生这场地震,那样的话,不但不会有人信,而且他也会在地震发生之后,被人进行切片研究,研究他是不是外星人。

而且,就算他预言了地震的发生,而且人们也信了,又能怎么办呢?地震波及的范围那么大,涉及的人口几乎上千万,难道把这些人都迁移走?这明显不现实嘛,他还不如采取一些实际的行动,来有效的减少伤亡人数。

而如何减少伤亡人数呢?最有效的办法当然就是修建抗震的房屋,而且不能修得太高,质量一定要过硬,这样是最有效的减少伤亡的办法。

在川西大地震里,造成伤亡最多的就是学校,因为当时正是上课的时间,学校里的学生来不及跑出去,学校的校舍房龄都比较长了,又不是专门抗震的房子,所以几乎全都倒塌了,而学校里的孩子们绝大部分都被压在了倒塌的校舍下面,造成了大量的伤亡。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地的老百姓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抗震防震的知识普及或者是培训,地震一来,他们手足无措,这样自然就不能有效的减少伤亡了,事实上,有不少伤亡也是二次伤害造成的。

因此,苏星晖提前两三年就巧妙的影响了于锐志兄妹俩,让他们去那边修建抗震性能好的校舍。

于锐志之前捐建学校最多的地方就是湖东了,这是因为于老的老家就在湖东,他对那里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不过现在湖东的发展非常好,所以很多地方的教育投入都很大,说起来,川西这个地方更加需要公益学校。

于锐志也派人去川西进行了考察,他了解了那里确实处在地壳断裂带,是地震的多发地带,而那里的山区之贫困也让他震惊,那里真的是太穷了,那些学校的校舍都十分简陋破旧,已经确实是到了不得不修的地步了。

既然这样,于锐志就按照高标准,在那里开始修建公益学校了,他按照地震可能最大的排名,在川西选了十个县,每个县的每个山区乡镇都修建一所公益学校,同时包括中学和小学,每所学校的投资都在一百万以上。

于锐志的标准就是结实,他让施工方保证,哪怕是十级强震,都不会把房子给震垮,就算震垮了,也不能马上就倒,至少要有一段缓冲时间,而且不能直接塌下来,要让下面的人有躲避的空间,不至于被水泥预制板直接砸到。

于锐志第一批一共在川西修建了八十多所公益学校,他还亲自到川西去了几次,这是为了监督施工质量,既然他要做慈善,就一定要做到位,所有的细节都要做到最好,要不然就砸了自己的牌子。

这八十多所公益学校,花了他近一亿的资金,不过现在一个亿的资金对于他来说,算不了什么了,别说他自己有钱,侯文海、侯文昌兄弟,禇征,韩向东,许小光,米修远,谢茂强这些人还有他的不少企业家朋友每年都给他捐钱,他们每年捐的钱加起来就有好几亿了,完全够花了。

于锐志做事雷厉风行,这八十多所学校去年就全部建好了,而他从去年开始,又扩大了自己修建公益学校的范围,总之,他的公益学校一直都在修建当中,现在总共完工的公益学校已经有近两百所了,遍布川西多个贫困县的山区里。

除了公益学校之外,于锐志发现有一些山村里的危房也不少,于是他又捐资帮这些人修缮了危房,有的甚至给他们进行了重修,重修的房子也是严格执行抗震标准的。

当然,他做慈善,并不是让别人享受的,所以他这一次捐资修建的公益学校,包括那些房子,都只是以结实为标准,其它的配套设施并不讲究,他这也是为了让他投入的资金能够产生最大的效益,这也就是边际效应了。

对于贫困山区的人们来说,结实就已经足够了,结实,遮风挡雨,这就满足了他们所有的需求,要想把日子过好,那不是靠慈善就行的,那还需要当地政府和老百姓们的努力。

说起来好笑,有不少公立的慈善机构都希望于锐志能够向他们捐资,让他们来主导修建这些公益小学,不过于锐志自然太知道这些人是什么德性了,如果把钱给他们,那就等于是打了水漂,所以于锐志断然拒绝了。

如果是别人做慈善,这些公立慈善机构一定会百般阻挠,不让他们取得做慈善的资格,事实上,在中国,私人做慈善确实是需要非常严苛的资格审查的,不过于锐志自然不成问题,以他的背景,没人敢质疑他。

最关键的是,于锐志的慈善基金会并不公开向社会募集善款,他们的基金全都是企业家自发捐献的,所以那些公立慈善机构对于锐志也是无可奈何,只能看着于锐志花出去的大把银子眼馋。

其实,现在这些公立慈善机构的口碑还没有崩塌,普通老百姓对他们还是很信任的,不过于锐志对他们自然是再了解不过了,他做慈善这么多年,跟这些人打交道也不少。

于锐志知道,他们修建的希望小学,偷工减料很严重,而他们的管理人员铺张浪费的现象也很普遍,贪污挪用善款的现象也是常事,试想,于锐志又怎么可能把自己的钱交给这些人呢?

钱没了是小事,但是钱没有用到该用的人身上,这是于锐志接受不了的。

所以,于锐志宁愿请一些专业人士帮自己打理慈善基金会,而且他在慈善基金会上面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他已经把这个当成了自己最大的事业。

反正于锐志现在的投资遍布各个领域,而且都是苏星晖给他指点的,个个都是能够产出大量现金的奶牛,而且用不着他操心,自然有他的合作伙伴或者下属打理,他只要把慈善事业做好就行了。

当然,于若秋也一直都跟于锐志站在一起,做这项事业,她打算等小雪大了一些之后,便复出跟于锐志一起专门做他们的慈善事业,这样的事业,让他们有着巨大的成就感。

首节上一节1759/19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