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青云路 第157节

陆正弘用赞许的眼神看了苏星晖一眼,然后说道:“好啊,这个主意很好,咱们猛虎岭乡是全省农业改革的试点单位,这个农业改革,不光是要建设物质文明,也要建设精神文明,只有做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硬,这才是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啊!”

记者们奋笔疾书,把陆正弘的话记录了下来,摄影记者也频频按动快门,把陆正弘站在书架前的样子给拍了下来,这个时候陆正弘说的话,都是领导指示,是一个字都不能错过的。

陆正弘转身对着他身后的那些地县领导说:“今天大家既然跟着我来了这里,就好好看看,咱们农村改革应该朝着什么方向进行,我认为,以后上俊全县,峪林地区全地区,甚至湖东全省,都应该向猛虎岭学习。”

那些地县领导都点起了头。

陆正弘笑道:“这个阅览室办得很不错,这是他们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下面,我们再去看看他们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吧。”

众人跟着陆正弘一起走向了特种养殖场,陆正弘来过这里一次,养殖场建在什么地方他很清楚,也不需要人带路,就来到了特种养殖场。

特种养殖场一片六畜兴旺的景象,陆正弘走进养殖场,随意的向方有财和赵忠福问了一些问题,比如养殖场每个月的出栏量有多少,销售额有多少,纯利润有多少,能够给村里的村民带来多少收入等等。

方有财和赵忠福也是提前做过功课的,他们流利的回答了陆正弘的问题,让陆正弘非常满意。

陆正弘满意的不光是他们能够流利的回答问题,他满意的是,这个养殖场能够给村民们带来可观的收入,而且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以后能够带来更多收入。

那些地县领导许多都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养殖场,他们没有想到,在上俊县最落后最偏僻的一个乡,竟然办起了这么一个颇具规模的特种养殖场,每年还能创造这么多利润,这让他们也是啧啧称奇。

也不是没有人看到过《峪林日报》和《湖东日报》刊登的那篇文章,不过对于他们来说,那只不过是报纸上司空见惯的那种歌功颂德的文章而已,并不会太让他们在意,他们也没想到那篇文章上面写的东西竟然真实的发生了。

看过了养殖场,陆正弘在方有财几人的带领下,又去了杜仲林的苗木基地,对这个杜仲保护林,他也是很感兴趣的,这是全省第一个杜仲保护林,不但能够在十几年以后给猛虎岭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带来的社会效益也是不可小觑。

这可是一个国家级的一级珍稀植物的人工保护林啊,只要以后它顺利成林了,不但在全省范围内,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都将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来到了苗木基地,罗平带着几个他的研究生,和一些村民一起在察看苗木的生产情况,方有财远远的就喊道:“罗教授,罗教授!”

罗平看到来了这么多人,他带人从苗木的行间走了出来,方有财跟他介绍道:“罗教授,这是省委的陆秘书长,他是来咱们这里视察的,麻烦你向他介绍一下苗木基地的情况吧。”

罗平一听这是省委秘书长,便向他点了点头道:“秘书长,你想知道些什么情况?”

陆正弘和颜悦色的向他问起了苗木基地的一些情况,罗平一一作答,最后,他兴奋的说:“秘书长,我们很有信心在五年之内把这里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杜仲保护林基地。”

陆正弘高兴的点头道:“很好,你们辛苦了!”

罗平笑道:“我们一点儿都不觉得辛苦,相反,我们在猛虎岭发现了这么多的珍稀植物,这里是一个天然的宝库啊,能够在这里搞研究,我们只感到幸福。”

听了罗平的话,大家都是哈哈大笑起来,也只有这些专门研究植物的科研工作者,才会如此以苦为乐啊!

这时,从山坡上走来几个人,等他们走近了,陆正弘惊喜的喊道:“子卿兄,你怎么也在这里啊?”

原来,走过来的是瞿子卿、陈翰修、夏竹,还有两个当地的老农,这时,瞿子卿也看到了陆正弘,他也喊了一声:“是陆秘书长啊!”

陆正弘上前握住了他的手道:“子卿兄就别这么叫我了,你怎么也到这里来了?”

瞿子卿道:“还不是省里要搞全省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成就书画展,我们也接到了任务,要交作品,所以我们就到这里来写生、采风,找灵感啊!”

陆正弘有些不解:“那为什么要来猛虎岭呢?”

瞿子卿指着苏星晖道:“过年的时候,我们在江城认识了小苏,他的字写得好,画也画得很不错,所以我们跟他很谈得来,他那时邀请我们有空到猛虎岭来玩,所以这一次我们就借机会到这里来了啊!”

陆正弘大笑道:“原来又是因为这小子啊,嗯,不错,这小子的字和画都很好,我看了也很喜欢,也怪不得你们跟他谈得来呢,要不然我们也不会这么巧,在这里碰上了。”

第145章 欣欣向荣

也怪不得陆正弘这么高兴,瞿子卿是他的老朋友了,在他坐冷板凳的那几年,也只有瞿子卿与他往来最密,他还经常开导陆正弘,包括给陆正弘写的那幅字也是很有深意。

可以说,陆正弘能够度过那段艰难的岁月,跟瞿子卿的开导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的,瞿子卿称得上是他的良师益友。

可是在陆正弘被重新启用,并且一跃而为省委常委、秘书长的时候,瞿子卿却从来不去找他,他由于工作越来越忙,也没时间去找瞿子卿,两人的关系反而疏远了,这让他有时候想起来会觉得十分遗憾。

现在能够在野猪沟村相逢于道左,这让陆正弘怎么能不高兴呢?

陆正弘高兴之下,称苏星晖为“这小子”,这却让后面跟着的一些人骇然变色,能够用这个称呼,说明苏星晖跟陆正弘之间的关系远远比他们想象的要亲密得多啊。

陆正弘又问瞿子卿道:“这一位是?”

陆正弘指的是陈翰修,瞿子卿介绍了陈翰修的身份,陆正弘当然也是听说过陈翰修的名字的,他说了“失敬”,然后又笑着说:“夏竹,你是在跟这两位老师学字画吗?”

夏竹没想到陆正弘还记得自己的名字,她红着脸道:“是啊,两位老师一个教我写字,一个教我画画。”

陆正弘点头道:“好好好!”

他转头过来对大家说:“大家可不要小看了这位漂亮姑娘,她是一位竹编工艺大师,她编的竹编画一幅可以卖一千多块钱,她不到一个月就能编出一幅,这可比咱们的工资高得多了。”

身后那些地县领导不禁哗然,照这个价格和速度,这个小姑娘一个月的收入比他们的工资高好几倍呢。

夏竹连忙道:“陆大叔,我还算不上工艺大师呢。”

陆正弘道:“你宋阿姨上次看了你编的那幅《竹乡秋韵图》,她说你已经够得上工艺大师的标准了。”

陆正弘的话让夏竹既高兴,又有些不好意思。

陆正弘又对身后那些人说:“夏竹不但自己编竹编画编得好,她还在村里的竹编厂负责教其他人编竹编呢,现在他们竹编厂每个月创造的产值最少都是一两万,这个数字每个月都还在增加中,这可都是她们这些妇女创造出来的,很了不起吧?”

对于这样一个小村庄来说,这些妇女们一个月能创造一两万的产值,真的是相当不容易了,在许多乡村,妇女都只能被称为半劳力呢,她们创造的价值能够达到男人的一半就算不错了,可是这里的妇女创造的价值却比许多地方的男人还多。

像夏竹,她创造的价值更是抵得上几个拿工资的人了。

于是,这些人都是点头称是,这一次,他们也是心服口服的。

陆正弘又问夏竹道:“夏竹,你父亲现在还好吧?”

夏竹点头道:“让陆大叔关心了,我父亲现在情况越来越好,医生说再休养一两年就能丢掉拐杖了。”

陆正弘开怀大笑道:“好好好,那就好!”

跟瞿子卿几人说了几句话,瞿子卿道:“陆秘书长你去忙吧,我们去写生去。”

陆正弘点头道:“那你们去吧。”

告别之后,陆正弘到村子里去转了转,他又到上次去过的那两位老人家里,只见他们家门前贴着一副大红春联,走进家里一看,墙壁上已经是粉刷一新,看上去比上一次要亮堂得多了。

那两位老人坐在了椅子上,样子看起来也比上一次要健旺得多了,他们见家里进来了人,连忙站了起来。

陆正弘道:“老人家,坐下吧,你们还认识我吗?”

首节上一节157/19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