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青云路 第1092节

但是,朱峻峰就算知道他们不会跟自己为难,也不可能把他们拒之门外的,所以现在他手头上的机动包厢就派上了用场,这几个包厢,他是永远不会随便订出去的,哪怕用不上也不能得罪人。

朱峻峰将一行人带进了一间门上挂着“东海厅”字样的豪华包厢,这间包厢面积不小,足有几十个平方米,里面有一张硕大无朋的桌子,可以坐得下二十来人,他们一行人也就十几个人,完全坐得下。

朱峻峰让一行人坐下,又跟聂鑫、冯岚都打了招呼,然后问罗卓义道:“罗总想要吃点什么菜?”

看到这个包厢,罗卓义知道,这是海龙堂最好的包厢,这让他感觉很有面子,他今天请这几位教授和几位县长吃饭,自然要最好的包厢了。

他也不要菜单,就点了几样海龙堂的招牌菜,然后又询问了一下客人们的意见,几位教授都没什么挑剔的,他们说随便就好,而苏星晖跟他们十分熟悉了,知道他们的口味,他根据几位教授的口味又点了几个菜。

这一次,对于几位教授的到来,苏星晖确实是非常重视,因为这一次几乎是要在整个崇津县境内搞生态农业,涉及到的耕地面积达到了上百万亩,如果搞得成功的话,能够创造的GDP可能高达数十亿,那个时候,光是农业方面创造的GDP就顶得上以前崇津县好几年的GDP了。

当然,这还是个远景目标,但是苏星晖看得到崇津县农业方面的巨大潜力,而且如果崇津县的生态农业成功的话,那将会起到巨大的示范效应,为在别的地方推广生态农业提供模板。

这个计划,他也说给了柯志方听了,柯志方同样对崇津县的生态农业非常重视,因为只要崇津县的生态农业成功,那么整个扬澜湖区都能够以此为模板开展生态农业,这对整个江右省的经济发展可以说找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江右省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如果地方领导没有那样的能力,想要强行发展工业,效果不一定会好,但是以江右省良好的自然环境,要发展生态农业,是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的。

如果生态农业发展得好,未必比强行引进工业企业要差,而且环境会保护得更好,何乐而不为?

所以,苏星晖这一次对几位教授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他专门让聂鑫和冯岚两人陪同他们去崇津县临湖各乡镇考察,就代表了他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而他也就对今天的这场接风午宴非常重视,虽然几位教授都是他的老朋友了,可是他也要用这样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尊重,也让聂鑫他们看到自己的姿态。

点完菜后,朱峻峰亲自去了后厨,安排厨师长亲自做这一桌的菜去了,乐少博走的时候跟他说过,在崇津县得罪谁都行,但是一定要把苏县长的关系搞好。

第1058章 太胆大妄为了

不一会儿,朱峻峰便亲自带着服务员上菜来了,今天他给这个包厢上的菜都是他让后厨的厨师长亲自做的,而且他是亲自守在厨师长身边,看着他用最新鲜的食材制作出来的,直到厨师长把所有的菜都做好,他才带着服务员上菜来了。

这一上菜,他就把所有的菜全都一次性上来了,除了罗卓义他们点的菜之外,他还奉送了几个菜,也都是他们海龙堂的大菜,这样的贵客,他怎么巴结都不过分,别说送几个菜了,而且罗卓义他们的消费很高,利润同样很高,送这几个菜也算不了什么。

话说海龙堂酒楼在崇津县开张一个月,营业额非常令人满意,每天的营业额都没有低于十万的,而朱峻峰也得到了乐少博的表扬,这让他很有干劲。

等菜全都上齐了,朱峻峰又亲自拿来一瓶提前醒好的红酒,给客人们倒起酒来,由于是中午,几位教授年纪又都不小了,所以中午就没上白酒,而是让他们喝点红酒助助兴。

给每人都倒好了红酒之后,朱峻峰这才说:“大家请慢用。”

说完之后,朱峻峰便带着服务员出了包厢。

罗卓义首先端起自己的酒杯道:“来,我敬大家一杯,欢迎几位教授到崇津县来!”

大家一起喝了一口,罗卓义给他们介绍着桌上的菜,这些菜都是比较清淡的,正适合让年纪大的人吃,而粤菜讲究的就是不使用过多调料,让菜肴原汁原味,充分发挥食材的本身滋味,今天这桌菜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个特点。

饶教授吃了几口菜,点头道:“嗯,这里的菜手艺很不错。”

罗卓义道:“要是饶教授觉得好吃,那咱们天天到这里来吃。”

饶教授道:“那也没有必要,我们这些人啊,天天吃山珍海味也不行,还是家常菜最好了,有的时候,到山里去做研究,天天吃红薯不也过来了?在这里吃,消费太高了。”

苏星晖当然了解饶教授了,他不是那种贪口腹之欲的人,更不爱慕荣华富贵,这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他说这些话,完全是发自内心的。

他端起酒杯道:“来,三位教授,还有这几位兄弟,我敬你们一杯,欢迎你们到崇津县来,崇津县的生态农业发展得如何,就要靠你们几位了。”

大家又都是举杯,跟苏星晖喝了一口。

苏星晖对这几位教授和研究生的态度,聂鑫和冯岚都看在了眼里,他们自然也不敢怠慢,他们也是频频向他们敬酒,顺便也向他们请教一下,该如何在崇津县发展生态农业。

虽然他们从来没有来过崇津县,可是对于湖区的一些种植业和养殖业,他们经验也很丰富,要知道湖东省的湖也不少呢,虽然没有一个湖比扬澜湖的面积大,可是把所有的湖加起来,那比江右省所有的湖加起来面积可要大上不少。

所以,在席间,几位教授就开始说起了他们这方面的经验,他们的经验给了聂鑫和冯岚许多启发,特别是冯岚,她还是第一次分管农业工作,虽然她也出身农家,可是对这生态农业也是很陌生的,她现在正处于学习和适应阶段,所以她听得非常认真。

在这样融洽的气氛下,这桌接风宴也是尽欢而散,吃完了饭,苏星晖首先在县委招待所给饶教授一行人安排了房间住宿,本来他想让饶教授他们下午休息的,毕竟他们远道而来,路上辛苦了,可是饶教授他们却不肯休息,他们跟着罗卓义去了金溪乡,去参观了罗氏集团的农产品加工厂。

罗氏集团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的技术储备还是很雄厚的,在这方面的技术,就算是江城农业大学,也有可以借鉴之处,所以几位教授也想带着研究生们在这里参观学习一下,这也算是一种提高了。

因为罗卓义他们委托江城农业大学研发的一些技术里面就包括农产品深加工方面的技术,以求能够把附加值进一步的提高,所以罗卓义自然也不会敝帚自珍,他高兴的带着几位教授和他们的学生去了金溪乡。

苏星晖让聂鑫和冯岚全程陪同,他自己就没有去金溪乡,他的事务还是很繁忙的。

下午,刚刚上班,成敏行便来到了苏星晖的办公室。

成敏行现在已经是新任的崇津县审计局局长了,从一位股级干部,到一位正科级干部,他只用了一年时间,他心里知道,是苏星晖信任他,重用他,才给了他这样一个能够完全发挥出他的所学的平台,因此,他对苏星晖充满了感激,他决心要用出色的工作成绩来回报苏星晖。

今天成敏行来见苏星晖,他的手上拿着一份报告,这份报告很厚,一到苏星晖的办公室,成敏行就把报告交到了苏星晖的手里。

苏星晖接过报告,翻看了起来,他看得很仔细,也很认真,差不多看了半个小时才把报告看完。

看完之后,苏星晖抬起了头,他的眼中充满了怒火,他问道:“你这份报告里都是真实的数据吧?”

成敏行坚定的点头道:“都是真实的数据,都是我亲自带队审计出来的。”

苏星晖怒道:“这些人,实在是太胆大妄为了!”

苏星晖怒气勃发,他的用在茶几上重重的拍了一下,发出了一声巨响,不过成敏行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他只是静静的看着苏星晖。

今天成敏行拿来的这份报告,是一份崇津县审计局对去年抗洪抢险之后国家下发的各种救灾款、扶贫款和退耕还湖补偿款的使用情况的审计报告。

这一次的审计工作,是从去年年底就开始的,由于这些款项涉及到了全县几乎所有的乡镇村组,所以一直进行了两个多月,经过两个多月的辛勤工作,今天成敏行终于拿出了报告。

这份报告上显示,在发放救灾款、扶贫款和退耕还湖补偿款的过程当中,发生了多起贪污挪用事件。

当然,这还只是初步的审计结果,要想定性,就必须要纪委介入,直接对当事人采取强制措施,进行调查了。

但是苏星晖相信,成敏行审计出来的结果,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失误了,这些人真是太胆大妄为了,这么大的洪灾,他们居然都敢对救灾款进行贪污。

苏星晖对这些胆敢贪污救灾款的人,是深恶痛绝,不过在成敏行面前,他还是压抑住了自己的怒火,他翻到报告上的一页道:“袁义禄贪污了一万多?”

成敏行点头道:“从现在已经掌握的情况看,确实是这样的。”

袁义禄,一听这个名字,应该就是跟县委书记袁义福有关系的人。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袁义禄是袁义福的弟弟,他是袁义福的家乡南湖乡袁家汊村的村支书。

大家一定会奇怪,为什么一位县委书记的弟弟只当了一个村支书,其实这也并不算奇怪,因为袁义禄从小就没怎么读过书,他读书读不进,字都不认识几个,所以当什么大干部他当不了,他当上村支书,当然都是沾了他哥哥的光。

当然,如果袁义福非得把他弟弟给抬上去,让他弟弟当个科级干部还是没什么问题的,不过袁义禄自己倒没有什么当大官的兴趣,他的兴趣就是在自己村里作威作福,因此,在袁义福成为县领导之后,他求着袁义福让他当上了袁家汊村的村支书。

首节上一节1092/19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