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青云路 第1024节

苏星晖点头道:“我确实有这个想法,现在每年都担心发大洪水,跟围湖造田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与其年年抗洪抢险,不如退耕还湖,虽然不至于一劳永逸,可是每年的水位都会下降不少,防汛的压力总不至于这么大了。”

袁义福对这个道理当然也想得明白,就算想不明白,他刚才听苏星晖讲解得这么详细,也都明白了,他防汛的经验也是十分丰富的,当然知道退耕还湖利大于弊,而且是远远大于弊。

如果真的要退耕还湖的话,那就是全国都要这么做,那增加的水面面积就不止一千多平方公里了,而是要比这大得多,蓄洪面积增加了这么大,那长江的水位可以降低不少,压力确实要小得多了。

袁义福点头道:“县长,你这个想法确实是好的,不过就是不知道省长会不会同意。”

苏星晖洒然一笑,他相信自己向柯志方提出了这个想法,柯志方一定会重视的,而且会向中央领导提出这样的建议。

苏星晖之所以今天跟柯志方提出这个想法,他就是怕因为自己的重生,湖东省和崇津县的抗洪形势没有前世那么危急了,产生什么样的蝴蝶效应,让本来的退耕还湖不再发生了,那就不是好事了。

今天柯志方来到了这里,正好可以让他现场看一看这围湖造田带来的弊端,他再跟柯志方提出退耕还湖,柯志方就好接受得多了,他只要仔细一想,就能知道退耕还湖带来的好处远远比坏处大。

这样一来,这一世柯志方应该会向中央领导提出这个建议,而这个建议相信中央领导同样会很重视的,这样,退耕还湖应该还会像他前世一样,如约发生吧。

苏星晖抬头看了看正在稻田里忙碌的净堡村的老百姓们,他的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这些老百姓到明年应该就不会再受水患之苦了,他们能够住上楼房,到工厂里去做工,生活应该比现在好得多了。

不过呢,到时候如果真的要退耕还湖了,肯定还是要遇到一些阻力的,故土难离啊,虽然净堡村是几十年前围湖造田造出的村子,可是这里的老百姓在这里已经住了几十年,这里就是他们的故土了。

让他们离开故土,眼睁睁的看着这里再变成一片泽国,看着他们劳作了几十年的良田都被淹没,这是一件让人很难接受的事情。

当然,无论怎么艰难,这件事情也总还是要去做的。

第988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时间进入了七月,崇津县这里雨水变得没有什么规律,不过总体来说,雨水不太多,大多数时候都是烈日曝晒,气温也越来越高,抗洪抢险又变成了一件很艰苦的工作。

长江上游的暴雨还在持续,所以水位一天比一天高,历史同期的最高水位纪录几乎天天都被打破了,所以抗洪抢险的压力还是非常大。

虽然崇津县的堤防质量很好,可是也不可能因此而高枕无忧,所有人都必须睁大眼睛,一刻不敢懈怠的进行抗洪抢险工作。

在烈日下抗沙袋,可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常人哪怕空着手在太阳下晒几分钟,都会大汗淋漓,何况还要背着沉重的沙袋在烈日下奔跑呢?这对抗洪人员的体力消耗实在是太大了。

因此,矿泉水成为了抗洪抢险现场消耗量最大的物资,一个人扛一天沙袋,至少要消耗好几瓶水。

除了矿泉水之外,各乡镇的后勤保障人员每天还要熬绿豆汤送到堤上,以供抗洪一线人员防暑降温,这东西还是能够起到不小的作用的,另外,像仁丹、十滴水、风油精等药物也是必备的。

这一次于锐志他们捐赠的抗洪物资中,有着大量的防暑降温药物,它们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避免中暑,保证抗洪人员的战斗力。

总之,苏星晖这一次在抗洪救灾中的准备是非常充分的,这让崇津县的抗洪抢险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再加上崇津县的堤防确实很坚固,所以在经过初期的恐慌情绪之后,崇津县的老百姓情绪越来越稳定。

而在崇津县的市面上,由于苏星晖及时从外地调集蔬菜等物资,平抑物价,并且及时打击了哄抬物价的不法商贩,所以崇津县的物价一直保持着比较低的水平。

不过在其它地方,就没有崇津县这么好了,柯志方连续跑了好几个长江边的县市,情况都不是很乐观。

去年年底,柯志方曾经下过命令,对全省的堤防都进行整修,不过由于资金有限,以及各地方政府官员的差别,这些堤防整治工程的质量参差不齐,跟崇津县的堤防质量就差得相当远了。

如果是平常年份,这样的堤防有可能还顶得住,可是今年的洪水可是百年不遇的,这样的堤防想要顶住就很难了。

于是,这些县市的堤防连连告急,在巨大的洪峰面前瑟瑟发抖,岌岌可危。

在危急时刻,省政府下令地方驻军上堤参与抗洪抢险工作,军队上堤之后,他们以过硬的作风和战斗力迅速稳住了局面,在他们的帮助下,这些县市顶住了一波接一波的洪峰。

不过,他们并没有沾沾自喜,因为谁都知道,今年的水位还远远没有达到最高点,等到那个时候,才将会是最严峻的考验。

柯志方在这些县市看到了很多感人肺腑的事迹,这些感人的事迹让他也为之感动,可是如果能够选择的话,他更希望每个县市都能够像崇津县一样,安然而平淡的度过一波又一波洪峰的侵袭。

这也许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吧。

崇津县的抗洪抢险中,没有太多抓人眼球的故事,每一波洪峰似乎都是轻轻松松就度过了,根本没有对他们的堤防造成什么很大的威胁,但是柯志方才知道,现在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背后凝聚了苏星晖多少心血。

凡事预则立,苏星晖的准备做得好,崇津县的抗洪抢险当然就轻松了,这都是相辅相成的,但是这一次崇津县就注定不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了。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当然,柯志方也知道,想让每个县市都跟崇津县一样,那不现实,每个人的能力、人脉都不一样,但是提前准备这一点还是可以进一步提升的。

比如江右省的堤防,柯志方准备今年的汛期过了之后,便再次进行全面的整修,要尽力让它们都达到能防百年一遇的洪水的标准,而对于抗洪物资的储备,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真正遇到了这样的洪水,不至于手忙脚乱。

同时,柯志方对于苏星晖提出的退耕还湖的建议越来越重视,退耕还湖现在算是根治水患的一个非常好的手段了,而且其利远远大于其弊。

柯志方准备对中央领导提出这个建议,如果中央领导真的采纳了这个建议,对长江流域的湖泊全面实行退耕还湖的话,那对长江流域的防汛抗洪将会大大减轻压力,因为长江流域被围湖造田减少的湖泊面积是非常大的,如果这些湖泊面积都能够还原的话,像今年这么大的水量,水位至少可以下降几米。

正好,再过几天,南总理就将到江右省来视察抗洪抢险的情况,到那个时候,柯志方将会当面向南总理提出退耕还湖的建议。

柯志方在这些县市也看到了一些不好的东西,比如有的堤防整治工程完全就是豆腐渣工程,有一些县市的领导在工作中也有一些生疏、懈怠甚至怯懦,这让他非常愤怒,他严厉的对这些县市进行了批评。

除了批评之外,他还要求对那些堤防工程质量差的县市进行调查,查出相关责任人,严惩不贷。

总之,整个江右省的抗洪抢险局势还是比较严峻的,柯志方的身上也背负着非常大的压力,他身为江右省一省之长,如果万一发生了什么严重的事故的话,他也是要负责任的,他才到任不到一年时间,就遇到了这样的特大洪水,他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就算没有发生什么重大事故,今年江右省的经济发展本来还不错,却又遇上了这样一场特大洪水,让江右省的经济发展也一下子受阻,这个运气也是相当不好。

柯志方真是庆幸啊,幸好还有一个苏星晖,他的表现实在是太过亮眼了,在抗洪抢险上他们崇津县在全省都是表现最出色的,而在经济发展上,崇津县的表现同样也没耽误,一点儿不比他们在抗洪抢险上的表现差。

如果不是苏星晖到江右省来了,今年的江右省就算是毫无亮点了。

虽然崇津县的抗洪抢险形势还不错,不过苏星晖每天都还是忙到很晚才回家,因为崇津县的日常事务还是没有减少,而抗洪抢险带来的额外事务就更多了,苏星晖不但要处理这些事务,还要经常上堤去察看抗洪抢险的情况,上了堤有时候还要背一下沙袋,他恨不得自己的一天有四十八个小时。

这一天晚上,苏星晖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九点多了,陆小雅都带着孩子睡了,苏星晖拖着疲惫的身体洗了澡,进了房间,陆小雅醒了,她看到苏星晖回了,问道:“星晖你晚上吃了没有?”

苏星晖道:“我晚上就在堤上吃的。”

陆小雅道:“你也要注意身体啊,天天这么晚回来,我看你都瘦了。”

现在的苏星晖确实是变得又瘦又黑,这让陆小雅十分心疼。

苏星晖笑道:“我这已经算不错了,我还能每天回到家里来休息,好多人呆在堤上都不能下堤呢。”

陆小雅道:“反正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你可是我跟孩子的依靠。”

苏星晖点头道:“我知道的,你放心吧。”

陆小雅道:“对了,柯省长今天晚上打电话打到家里来了,他说打你的手机打不通。”

苏星晖道:“今天在堤上呆了半天,接了好多电话,手机两块电池都没电了,堤上又没地方充电,所以就打不通了,我这就给他回个电话。”

首节上一节1024/19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