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843节

换做是刘丽军取得政治斗争的胜利,一定会把敌对势力所有人清除出自己的视线,就像当初对童燕新所做的那样。党部长很清楚,也许刘丽民才是干脏活的人,但是没有刘丽军的默许,刘家没有人敢玩火!

和党飞燕复杂的心情不同,唐德海几乎是看导师的眼神看向邓书记,没错唐副县长把邓华当成自己仕途上的导师。从坐冷板凳的副主任科员,到现在的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级跳一共只有一年时间不到!

只有唐德海自己清楚,所谓的才华不过是一枚鸡蛋,没有适宜的温度孵化不出小鸡仔。即便孵化出小鸡仔,如果没有合适的环境,也不要以为小鸡能够茁壮成长。

而邓华书记的出现,首先发现自己这只怀着蛋的母鸡,然后给了他最适宜的环境和土壤,更是在成长的过程遮风挡雨,否则老唐早就被风风雨雨的打败了,怎么可能走到今天?

想起当初防贼一样防着小邓县长,高霓娜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当时的自己好幼稚,还以为每一个领导接近美女下属都不怀好意。事实证明邓书记不一样,真的不一样。

“……万盛县取得的成绩,是全县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邓华的声音响彻会议室,“但是我们不能只看见成绩,不可否认万盛地理环境没有优势,科学技术和人才没有优势,矿产资源和工业基础没有优势。我们万盛有永不言败的精神,有一颗追求幸福生活的心,从干部的群众,要始终保持追求幸福的赤子之心,只有这样……”

讲话一遍遍被掌声打断,在场的所有人都清楚,已经调任市委组织部干部处处长的邓书记,离开已成定局。说不上哪一次讲话就是告别,因此大家非常珍惜和邓华在一起的时间。

特别是今天的讲话,几乎带总结性质,更是让所有人的心猜测,邓书记是不是要离开?事实上眼下邓华和离开没差什么,只不过挂着书记的名义,几乎不参与县里面的事情,包括人事安排也仅仅是听一下汇报。

但是万盛县的干部从不因为邓华不在而轻忽,连副科级干部的调整都要跟书记汇报备案,这也是邓华想要离开的原因,他不想当一个太上皇一样的领导,更不想成为万盛干部崛起的障碍。

常委扩大会结束,邓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凌华和唐德海联袂走进来,凌县长亲自动为邓华倒水:“书记,去项目工地看看?”

经过冬天繁忙的施工,万盛县各工地频传喜报,这些邓某人都心知肚明:“一定要限定安全生产这条红线,坚决不允许万盛县出现豆腐渣工程,不管多久不管我去了哪里,是要出现豆腐渣工程,我会追究到底!”

“请书记放心,施工质量有市县两级安监部门负责,同时按照您的要求,从德国请来专业安监公司执行国际标准的安全生产监督,绝对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跟在邓华身边久了,唐德海自然知道老领导关注什么,邓华点点头:“那就好,下一任县委书记是什么样的人还不好说,只希望大家不要用钻营的段干事业,要有一颗平常心,要把老百姓的事情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不是把官帽子放在首位,相信万盛县就会越来越好!”

凌华郑重承诺:“请邓书记放心,不管谁来担任县委书记,我都会配合他!党政争锋的事情不会在我这边出现,我在任内甚至下一任内,都会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我、德海同志都会珍惜万盛县取得的成绩,我们会把您开创的局面继续下去,绝对不会让这么好的发展会付诸东流!”

政府一二把表态,让邓华很满意,现在的政府班子异乎寻常的团结,特别是唐德海和凌华之间。两个人简直珠联璧合:“好!有你们携合作,相信万盛县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邓书记是要离开了,两个人都明白,唐德海忍不住问:“您要去哪里?只是在干部处,似乎不影响兼职县委书记,而且您在书记位子上时间太短,现在卸任会影响很大的。”

第1623章 木匠做枷自作自受

有过前世网络大潮洗礼,邓某人很清楚自己弱点在哪里,2年出生的他爬得太快,还不到十岁已经是资深处干。假如被有心人传到网上去,势必会引发众多网友的声讨,甚至很有可能会引发人肉搜索。

如果那样的话,自己的诸多秘密都将大白于天下,像小黄豆的存在,东方姐妹的存在,还有国风实业的诸多超常规崛起。那些真正的世家子弟都无法保有自己的秘密,不要说邓某人,区区一个暴发户的儿子。

没有经历过网络时代,没有人会对网络舆情产生敬畏之心,但是从网络时代生活过来的邓某人,却很清楚这一点。因此他当初没有拒绝黄祺铭的召唤,没有一丝对县委书记宝座的留恋,如果有人对自己产生怀疑,谁知道会不会发现重生的事实!

这是自己人生最大的秘密,绝对不允许任何人触碰的秘密,连父母亲都不知道,妻子、前妻和情人都不知道的秘密。所以小邓同志想要低调一点,低调到让所有人忘记自己的存在,否则在永都县不会息事宁人。

也许在外人眼,市委组织部干部处处长很醒目,可是在小邓同志看来,处处长也不过如此吧。大隐于朝的道理还是懂的,在市委关小小的处级干部不显山不露水儿的挺好。

在县区的主官不到十岁挺吓人的,但是在关单位二十几岁的处干比比皆是,不到十岁的副厅级干部也不是没有。万盛县的干部不懂,但是邓华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邓书记没有到各个工地上去视察,而是选择直接返回市委组织部。也许很多人喜欢在璀璨的焰火谢幕,可是邓华知道绚烂之后带来的种种困扰,聚光灯下的人生,绝对不是重生人士想要的。

回到组织部第一件事就是递交辞职信,黄祺铭愣住了:“辞职信?你要辞去万盛县县委书记的职务?你不会不知道县委书记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你觉得兼职对你带来困扰,我可以允许你回到万盛,以那边工作为主。”

就冲这句话,邓华已经很满意,很显然黄部长不是刻意针对自己,只是看自己的能力。不过越是如此,小邓同志离开的心情越迫切,好东西大可不必一个人都占了,很多时候懂得放才是智慧。

“谢谢部长的爱护!”邓华笑道,“万盛县的工作已经步入正轨,换一个人去主持工作更好,我喜欢开创性的工作,不喜欢日复一日的重复,那样的人生未免太过无聊。”

居然拿出这么一个奇葩的理由,黄祺铭被气乐了:“还是第一次有人跟我说县委书记的工作很无聊,也只有你能把县委书记的工作搞到程序化,让整个万盛县变成一架器,只要不停止供给能源,就会按部就班运转是不是?”

没想到黄部长猜到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没错从到任万盛第一天开始,邓华就在追求程序化万盛。当初被王志坤挖来川渝市,不是想让他搞好区区万盛,而是要找到一个模式,一个让各个贫困区县摆脱现状的模式。

而小邓同志的选择就是从人事制度入,毕竟工作是由人来干的,只有良好的人事制度,保障优质人才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地方经济高速运转,只要运转正常的地方政府,怎么可能没有进步?怎么可能继续贫困?

邓华讪笑道:“您也看出来了,之前在万盛县采取的一系列动作,就是要把它变成一架器,一架按照法制法规按照科学模式运转的器。现在那边有凌华和唐德海,只要调去的县委书记不是太折腾,万盛县就能继续蓬勃发展下去。”

还真是敢想,连黄祺铭都不得不佩服,眼前的年轻人敢想敢做,偏偏还做到了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的万盛县,就像是一部器,一部按照邓华既定轨迹运转的器。

而且小邓同志还为万盛县选好了继任者,很多时候黄部长都不敢相信,眼前的小家伙不到十岁。就凭他在选人用人上的智慧,连黄部长都不得不赞一个,谁说只有老人才能看透人心的?

很多时候,黄祺铭甚至怀疑,小邓同志的身体里,是不是住着六十岁的灵魂!幸好黄部长是无神论者,很多时候怀疑不过是自我解嘲的模式罢了,否则邓某人真的很危险。

如今黄部长把邓华当成自己的学生,看向他的眼神带着欣赏和满意:“组织上会好好考虑你的想法,上午市委常委会上讨论过你的考核分级制度,感觉很有开创性。特别是优秀和良好干部的分级,让我们看到我们事业的未来,这段时间先整理一下这项政策。”

“是!”自己的设想能被市委常委会认可,这是邓华最开心的事情,“我会丰富考核分级制度,争取把各级干部的考核分级制度都弄出来,包括科级干部、司局级干部和省部级干部。至于各项考核指标,会严格按照组织原则衡量,会细分到每一项工作目标。”

不要小看考核分级,看似简单的优秀、良好、一般、差和很差五级划分,其涉及到各项指标繁复异常。绝非现行制度下简单的gdp指标衡量,恰恰是因为这一点,才会让黄祺铭和王志坤看重。

黄祺铭站起身绕过办公桌走到邓华身边,单扶住小邓同志的肩膀:“干部考核分级制度很重要,市委组织部已经向组部汇报,申请在川渝市范围内搞试点。相信上级部门一定会批复我们的申请,也就是说试点工作会如期展开,你要做好挑重担的心理准备。”

挑重担?回到组织部是要低调的呀,如果真的搞干部考核分级制度试点,自己会成为全国组织干部瞩目的对象,不要说低调,搞不好会成为天空的月亮,被所有人盯着看。

第1624章 黄部长的态度

小邓同志还不至于那么猖狂,去挑战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的底限,尽管在万盛县取得一点成绩,可是那成绩人家当你是成绩就是,不当成绩啥也不是,充其量说一句本职工作罢了!

体制内干部终究要有敬畏之心,特别是对顶头上司,说是敬畏之心也好,保持最起码的尊重也罢,这是职场人必备的常识。何况小邓同志不过是小小的处干,平常黄祺铭根本不用搭理他,两个人之间的落差不是一般的大。

现在黄部长亲自召见安排工作,真的是有点受宠若惊,邓华郑重道:“感谢黄部长对我的信任,我会做好充分的准备,把干部考核分级制度试点搞好。不过这件事似乎超过我可以承受的极限,能不能您亲自牵头负责,再从组部找人辅助,我只充当策划?”

充当策划?黄祺铭眼睛一亮微微点头:“好!不居功不自傲,分享政绩是美德,太谦虚未免太过矫情城府太深!我会向上级申请,你先做好当前工作,等着组部的消息吧!”

身为市委组织部长的黄祺铭,很清楚组织工作的政策进步意味着什么,就算干部考核分级制度不是开创性的,仅仅是拥有试点执行者的名头,也足以让邓某人进入高层的法眼,这是很多干部梦寐以求的事情。

偏偏的小邓同志似乎不在意这一点,他甚至要把政绩向外推,黄部长不知道邓某人要掩盖自己重生人士的事实,只是觉得此人知进退,懂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而这常常是年轻干部缺乏的性格。

尽管不可能完全屏蔽星光闪耀的效果,最起码会有人分享试点的成果,相信那些没有政绩渴望晋升的世家子弟,绝对不会放弃这样的会,这才是邓华想要的结果!

干部考核分级制度算不上首创,但是用考核分级制度划分干部层次,划分后备干部等级,为干部储备工作服务,这在官场是首创。开创性工作不是那么容易的,当邓华正式展开工作的时候,才感觉到头大。

说实话当初弄这个,只是灵一动想到的办法,那是城垣县几位干部给他的灵感。可以说只是不成熟的想法,在小范围内搞还不算什么,一旦真正要形成规章制度化,难度相当的大。

仅仅是科级干部的考核标准,就是一项大工程,有人际关系处理,有责任单元的完成情况分析,有在岗时间的衡量标准,有对政策解读能力的分析,有工作执行力的展示,还有是否有开创性工作能力,等等林林总总数十项考核指标。

比方说是否有开创性工作能力,有些工作到底是开创性还是盲目冒进,是需要时间检验的。比方说执行力,永都县政府县长助理、县局局长蒋海英,那位一身痞气,匪号永都县水龙王,码头上暴力执法的头头!

这样的干部算是执行力强大,还是工作简单粗暴、没有原则不讲究方式方法?很多时候一件事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解读角度,而干部考核分级制度,却要在短时间内为某个干部下结论,这就会产生诸多问题。

也就是说想要让这项制度得到完美执行,首先下去考核的干部没有私心,其次考核人员有足够的辨人识人能力,不至于被地方干部制造的假象迷惑,可是做到这一点岂是那么简单的?

如果不是江上遭遇那么多的罚款,如果不是突然袭击前往永都县,如果任凭永都县县委县政府准备五日,整个永都上下呈现一派祥和局面,就连邓华自己也不敢说,就能识破永都县干部为他布下的迷局。

首节上一节843/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