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833节

其实对姜洋这个秘书黄部长很欣赏:“实践出真知!希望你下去之后脚踏实地,多听多看多问多学习,少一些主观臆断多一点科学决策,少一些闭门造车多一点因地制宜,少一点偏听偏信多一些集思广益。那天找邓华同志谈话的时候他就说过,处级干部是华夏党员干部的脊梁,是干部的流砥柱,希望你成为处级干部的佼佼者!”

“谢谢部长教导!”姜洋向黄部长深深一鞠躬,“我一定不忘您的教诲,一定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学习在工作进步,争取向您递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目送姜洋出门黄祺铭笑了,他没想到邓华进入状态这么快,刚刚到任一天就有这样的效果。换一个人恐怕还要有段时间适应,而邓某人则是大刀阔斧强势推动工作开展,不愧是川渝市历史上最强势的县长啊!

只是万盛县的县委书记人选用谁?毕竟处的工作量相当大,即将展开的干部考核事关后备干部人选,对川渝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选人用人,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如此一来邓某人根本无法兼顾万盛县的县委书记责任,不过眼下万盛县的情况还真实有点特殊。明明缺了一把,那边运转的效率相当高,仿佛一架磨合了很久的器,而打造器的那个人已经成了组织部最年轻的处长!

有那么一瞬间,黄祺铭想要把姜洋送到万盛县,可是这一年来,万盛县已经换了几茬干部,如果还在那边动刀,搞不好经济建设的大好局面会被打破的,也许保持现状才是最好的选择?

黄部长纠结的事情和邓某人无关,处调研考核干部各有分工,根据回避原则小邓处长选择个和他没有关系的县调研考核,川渝市一共十五个县剩下的八个县交给位副处长。城垣县位于小江上游地区、川渝东北部,地处省交界处。

南与万盛县、江风县毗邻,东北与西秦省接壤,西与巴蜀相连,城垣县为绿色生态药材示范县,获得过生态气候明珠、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名县、天然富硒农产品之乡、绿色生态板栗之乡、蜜蜂之乡等荣誉称号。

众多光环在身,可是和万盛县毗邻的城垣县并不富裕,也仅比邓华来到之前的万盛县强那么一点。跟邓处长下来调研考核的是,干部教育科科长桑权,副主任科员李忠、康明,科员汪强、丁辉。

城垣县县长杜令兵很热情:“邓处千万不要客气,有什么要求尽管提,从生活到工作,城垣县从上到下全力以赴配合组织部同志的工作!”

第1602章 城垣县考核

毕竟老杜是小邓同志的党校同学,其实杜县长没想到邓某人会成为组织部处处长,转眼间从同学变成调研考核的主角,一时之间心里未免有点别扭。

城垣县的领导显然了解过邓处长的喜好,招待宴真正的四菜一汤,而且没有酒水!干部教育科的干部案子腹诽,以往组织部的干部下来,走到那里都是前呼后拥,和小邓处长下来档次直线下降啊。

杜令兵举起茶杯:“午餐不喝酒是邓华同志定下的规矩,今天我就以茶代酒敬老同学、邓处长,祝你在组织部的工作一帆风顺,祝你在城垣县的工作万事大吉!”

万事大吉?这个提法有点特别呀,城垣县的干部有点摸不准县长的态度,和杜令兵的热情相比,县委书记高山态度有点冷,高书记似乎在审视小邓处长。

邓华混不在意别人的想法:“感谢杜县长的祝愿,这杯茶也恭祝大家,不是说没过二月二都是年么?我就算给各位同志拜个晚年,祝大家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别人搞不懂这一对儿党校同学在说什么,高山隐约猜到一点苗头,杜令兵希望小邓同志在城垣县安安静静,而小邓处长似乎做出了承诺,老高暗舒一口气。

说实话高山书记对此次考核还是颇有些警惕,换做其他人高书记很欢迎相当欢迎,毕竟考核干部有很大可能意味着升迁。县里干部的升迁,也就意味着一把县委书记的政治正确,问题是主持考核的邓某人是杜县长的同学呀!

老高真心害怕邓某人折腾,既然做出了承诺,高山书记也就放开心思:“邓华同志在万盛县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诸多执政理念值得城垣县借鉴,此次邓处长到访还请多多指教!”

此次来城垣县考核的对象有四人,他们是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孙智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白虹,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门怡芳,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苗祥东。

宴席上被考核对象都有点拘谨,这也是人之常情,像白虹已经五十出头,几乎是最后一次进步的会,说不紧张纯属骗人的。邓华一扫在党校谈笑风生的样子,一顿饭下来仅有那么几次敬酒,以至于饭局有点压抑。

开始杜令兵还想要调动一下气氛,可是班子里的两位女性都是被考核对象,让她们根本无法发挥。以至于饭局越来越冷清,偏偏邓某人吃饭速度那叫一个快,不等别人吃什么样,他已经放下饭碗了。

主宾居然吃完了,让主桌上各位东道主有点尴尬,邓华很随意挥挥:“各位不必看我,还请冷部长把全县副处级干部档案送到宾馆,回头我会找各位同志谈话,抱歉啊一路奔波有点累,先去休息一下!”

说完话起身就走,高山书记连山闪过一丝怒色,杜令兵面现尴尬,可是最起码的礼数还是要有的。大家送邓华到住处,这里是正常的标准间,进门后直接把各位请出去,咣当关上门!

城垣县的干部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哪里得罪了这位年轻的组织干部,县委办公室主任苗祥东迟疑一下:“是不是规格有点低?”

大家很清楚苗主任说的是什么,杜令兵冷哼一声:“换一个人不好说,邓处长绝对不喜欢豪门宴席,估计是对今天大张旗鼓的欢迎不满。算啦都回去吧,回去干好自己的工作,没有通知不要来打扰组织部的干部,嗯智强书记,这里的安保工作你来安排!”

“请县长放心!”孙智强眼闪过一丝喜色,“不会让任何人妨碍组织部同志的休息和工作!”

县委书记高山有点气闷,小杜同志有点谮越了呀,这里他才是真正的一把,他居然越俎代庖!可是高书记还真不好说太多,此次考核干部人是老高的嫡系,也只有政法委书记孙智强地位超然。

正所谓关心则乱,高书记真心害怕个铁杆下被查出什么,那样绝对会影响自己在城垣县的权威,搞不好真的要被杜令兵喧宾夺主了。

老高已经有点后悔了,后悔带领十几台车迎接到县界,本以为邓某人少年得志会喜欢讲排场,没想到见面后小邓同志一直都不苟言笑。

还是党校同学的杜令兵了解邓某人,刚刚的排场的确有点大,幸好听从杜县长的意见,没有把全套宴席搬上来。苗祥东轻声问:“书记,餐厅剩下的那些酒菜……”

苗主任说的不是残羹剩饭,而是之前准备的豪门宴席,那是为了招待市委组织部干部特意准备的宴席!和刚刚大家吃的那一顿相比,一桌成本价都要超过午餐的全部,更不要说事先准备的名烟名酒。

招待市委组织部干部无疑是县委办的事情,因此苗祥东按照相应规格准备,上菜的最后时刻杜令兵发现问题,结果只上了四菜一汤,否则今天乐子大了。

高书记不耐烦的挥挥:“随便处置吧,留到晚餐早就臭了!”

说完话高山背着走出去,杜令兵叹口气,十几万块钱的饭菜又要打水漂了!房间里邓华并没有休息,之所以逃离城垣县那帮干部,不是矫情而是不想在虚头巴脑浪费时间。

虚情假意的迎来送往,一向是邓华的弱项,凡是能避开的他都会尽量避开,此刻的小邓处长在翻看县里面送来的资料,最主要就是政府工作报告。

他要看的政府工作报告不只是公开本,还有从档案室找来的其他几个本,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有不同的本。不同本的报告有不同的编写组完成,全国从上到下都是如此,只不过不同本的差异有限。

但是今天邓华见识到了不同,城垣县政府工作报告有五个本,其四个本差别有限,除了歌功颂德吹嘘上年度政绩,就是下年度定一个低得离谱的数据,等待明年的超越。

第1603章 书生意气丁凤鸣

第五个本政府工作报告着实给了邓华惊喜,这份政府工作报告,倡议城垣县加入到振兴能源集团计划、参与到万盛县乡村网店计划、大力开发山林经济,成立山货交易市场、货运物流市场,把俗称城垣土鸡的城垣山地鸡打造成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凭邓华对杜令兵的了解,这份意识超前甚至有点激进的报告,注定会被杜县长淘汰。果然杜县长在五份报告选择了最平和的一份,如果把五年内的报告摆放在一起酒会发现,除了年代不同数据微乎其微的差别,几乎是翻印本!

就像前世网上晾晒的某报纸面,十年如一日,保持那么久也怪难为人的,总算是历史传承么!想了想邓华拿起电话拨打出去:“黄部长我是邓华!”

“哦?城垣县有事?”

黄祺铭自然知道邓华在干什么,其他部门的干部考核都安排在四月以后,邓华却是迫不及待的展开。部里几位领导很不满意,认为小邓同志准备不够充分,甚至有应付差事的嫌疑。

班子里甚至传出某些评价,认为小邓同志太年轻办事不稳当,不过黄部长却是对他充满信心。邓华道:“我想在干部考核增加一个名额!”

“那是你的职责范围不用请示!”黄祺铭微微点头,小邓同志还是很有分寸的,“我很期待你添加的干部!”

不止黄祺铭期待,邓华自己也很期待,按部就班找各位常委谈过话之后,迎来县政府副县长兼办公室主任丁凤鸣。他就是那份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者,只是可惜没有被县委领导班子采纳。

看着巴蜀大学财经副教授在读博士的丁凤鸣,邓华开门见山:“资料显示凤鸣同志是挂职科技县长,挂职期满后没有回巴蜀大学继续执教,而是选择留在城垣县,我能知道你的真实想法吗?”

呃!丁凤鸣一呆,不是要谈四位考核对象的情况吗?小邓同志不按牌理出牌:“来到城垣县之后才知道,书本上的知识如果不能和实践相结合,根本无法给人民群众带来切实的利益。只是挂职两年,我对城垣县的贡献着实有限,除了充当杆子似乎再也没有其他作用了。”

“不甘心?”

有的人,换一个人不会发牢骚,而眼前的在读博士却呈现出不一样的书生意气,邓华笑了,他喜欢真实的干部。见惯了脸上戴着面具的官场面孔,难得有一个敢说心里话的。

丁副县长点点头:“不甘心!特别是邓华同志短短一年时间,给万盛县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我更加不甘心。此前我是彻头彻尾的评论者,在我看来没有经过高等教育的干部,很难在工作有所作为,甚至把贫困地区惨淡现状归结于基层干部素质不高。可是邓华同志的表现给我上了一课,原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错的!”

j(); “你在拍我马屁?”邓华更乐了,这位书呆子气十足,说话根本不在乎接受者的感受,“说实话很受用,初毕业生被博士生拍马屁,简直让我受宠若惊!”

没想到丁凤鸣脸色不变:“抱歉邓华同志,我一向喜欢直来直去,也因此得罪过不少人,但是我信奉老子说的: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良知告诉我,但凭本心做事,何必在意他人枉评?”

首节上一节833/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