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718节

几乎每天都被农云埔骚扰,极大干扰邓某人的生活工作,本来家里外面多头跑就很辛苦,偏偏农书记来添乱。他不得不调出肃州市申报的项目:“煤电产业基地发展规划?”

肃州市煤层气探明储量600亿立方,煤炭探明储量60亿吨,占淮阳省煤田储量的5%以上,开发潜力巨大,是国家规划的1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全市已发现矿产28种,其已探明一定储量的有1种,现已开发利用的有11种。从现有资源情况看,该市的资源以能源、非金属矿产为主,保有储量大,主要矿产地分布集。

不过煤电产业想要在高技术产业司立项无异于天方夜谭,看来农云埔想要国家对高新产业的政策,至于说上面说明项目反而不那么重要。只是邓华看不上能源消耗型产业,何况根本不符合国家对高新产业的定义,难怪农云埔在地方上名声不怎么样,太急功近利。

想要钻空子的不只是农云埔,高技术产业司掌控国家最优惠的政策,很多人把这里当成唐僧肉。可以说这里已经成为发改委的热点,甚至是全国关注的焦点,假如煤电产业基地立项在高技术产业司立项,地方上将获得巨大的政策优势,而农云埔作为操作者也将获得重大的政治利益。

当农云埔再一次找上来的时候,邓华认真告诉他:“农书记我很想帮您,支援家乡经济建设是我的理想,只是您的项目不符合高技术产业司的相关规定,不符合国家对高技术产业的定义,也不符合优惠政策。当然肃州市的资源优势明显,也许您到能源局立项会更好,实际上清远市的市委书记廖晶同志也许可以帮到您,您看呢?”

“呵呵!”农书记脸上木木的,眼下廖晶那个女人恰恰他的竞争对,上面要提一个副省级干部,正在考察的就有廖晶和农云埔。农书记得益于下面诸多干部折腾,更是得益于大学生村官计划试点。

问题是作为市委书记的老农,自身的政绩太弱,被下属的光环笼罩。拿得出的大概就是农云埔的年纪,可惜官场年纪不是优势反而是劣势,何况廖晶的后台足够硬实。

其实廖晶最大底牌不是世家,而是那个半途而废的企业改制试点,君鸣重新启动试点后,给清远市带来巨大变化。上面不是瞎子聋子,很多事都掌握在,农云埔的后台递过话,如果没有拿得出的东西,恐怕再也没有会了。

恰恰是因为这个,农书记才如此尽心尽力争取项目:“我们不谈工作不谈工作,谈谈你的理想,我很欣赏邓华同志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如果你愿意,可以在不远的将来到肃州市挂职县长,不知道邓华同志有没有想法为家乡服务?”

筹码不可谓不大,只可惜农云埔太看轻邓华的智商:“谢谢农书记,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从古城县出来我的命运已经不属于自己,未来的生活里,我会服从组织的安排,任何地点任何环境都不是问题。”

“呵呵,小邓同志很不错!”装!真能装!农云埔的笑那么假,如果是自己下的副处早就给他一耳光了,“那就先这样,改天我请邓华同志吃顿便饭,一定要赏光,哈哈!”

邓华很有压力,东方怡跟他说过,西部开发司司长周宇很可能会再进一步,那时候小邓同志就要遭殃了。周宇是廖晶的前夫,两个人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而小邓同志和廖晶之间的关系似乎也不是什么秘密。

一想起身边有一位强大的情敌,邓华真的有点头疼,仅仅是西部开发司的周宇对他威胁有限,但是成为副部级巡视员可就不一样。邓华改变不了双方之间的位差,却也不会束待毙,周司长已经明确表示要给他一点颜色看看。

周司长也不是没有对,高技术产业司的司长田建辉上位的呼声很高,只是周宇的家世让他有着先天性优势。而且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重视程度日渐增加,相比之下创新在华夏永远不是主题,那些媒体上的炒作毕竟只是炒作。

“官方本的风投?”田建辉看着上的策划案,看着邓华找到的《大学生无息贷款助学计划》和《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计划》,这两份计划加上《贫困地区教师远程培训计划》创造了一个官场传奇。

份策划案给当年政治上已经频临死亡的梅舫带来新会,战胜一直想要踩着他上位的陈玉春,终于执掌教育部。之后的梅舫部长已经成为异军突起的政坛新星,梅舫的崛起成为四九城一个传奇,更是成为世家谈论的话题。

可惜有些事不是那么容易复制的,剽窃别人的创意,很多时候会死得很惨,田司长皱皱眉:“这是刘教授的创意吧?”

“很仰慕刘枫教授,一直无缘相见!”邓华微微一笑,“无息贷款计划公益性更强,创贷计划不够主动。高技术产业司新兴产业二处搞的风投计划,以二者为蓝本,在其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出击寻找有价值的创业计划。特别是新兴产业计划,比方说方兴未艾的网络公司,比方说软件创新工程,比方说电脑的华夏芯,比方说汽车的华夏芯,还有飞行器的华夏芯!”

口气够大,田建辉很清楚风投的危,身为海归的田司长,对海外风投了解颇深。不过境内外环境的差异,让田建辉不敢冒险:“风险无法掌控,策划案不具备操作性!”

早就想过这个可能,越是在和周宇竞争的关键时刻,田建辉越要求稳。官场争锋很多时候不是看你有多大创新,有多么勇敢,而是看你能不能不犯最起码少犯错误,对会不会犯错误。

第1366章 《华夏创造》

对于发改委来说搞风险投资显然不具备操作性,发改委更想成为旁观者政策的制定者而不是参与者,特别是高风险项目责任的承担者。副司长新兴产业二处处长仇广慢悠悠喝茶,仇副司长同样不看好该项目,只是不想被人诟病打压新人,才把项目交给田司长决定。

仇副司长关注的不是项目本身,而是提出项目的邓华,一个小小的副处级干部,从底层几乎是一步登天进入发改委极其罕见。通常只有司局级干部才从地方上调任,按照官方说法是培养干部的大局观,地方上厅级干部执掌一市大权,想要再进一步需要的就是部委关历练。

眼前的小家伙副处级就来到发改委还真是莫名其妙!邓华蛊惑道:“策划案不会以风投的名义进行,而是用扶持新兴产业的名义,组建一个由新兴产业二处指导,地方政府、国有私营企业、境内外银行和投资者组成的投资公司。这个公司不会用发改委出一分钱,但是我们要掌握投资的方向,甚至可以掌控具体投资的项目!”

似乎很有意思,很显然这是为自己量身打造项目,邓华很聪明把策划案涉及到的风险转移,使得该项目具有创新性却没有相应的风险。眼下田建辉迫切需要政绩,却绝对不允许有风险存在,只是邓华为什么如此不遗余力?

假如真的像邓华所说,连仇广都要动心,可惜在仇副司长看来,那不过是一个大大的肥皂泡罢了。谁有钱投给你?地方政府一向只是要钱,从来没听说过反哺央的,即便是地方信托构,那些人把财权掌控死死的,谁愿意拿出钱来放在别人钱包里?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田建辉即便不是阴谋论者,只是这个项目一旦实行好处显而易见。田司长没有考虑项目的可操作性,那个是策划者的事情,而田建辉只负责掌舵:“为什么?”

“因为我年轻!”正视田司长犀利的眼神,邓华拍拍策划案,“没有上大学是我一生的遗憾,但是那些上了大学却不能发挥所长的大学生未免是教学资源的浪费。华夏人足够聪明,他们不缺乏创造性思维,欠缺的是一个发挥的舞台。《华夏创造》创业计划,就是要让有创业激情的人和团体,发挥出最大潜能,避免有梦想的年轻人背井离乡,到美国去创业!”

“咳咳!”仇广横一眼邓华,这小子说话一点也不讲究,这不是在明目张胆批评华夏的制度么?身为国家干部说话一点没有分寸,仇副司长的心已经给邓华贴上标签,不成熟不稳重的标签!

尽管理由无厘头,田建辉偏偏很喜欢,更多的是田司长需要一个拿得出的创意:“我会考虑,资金问题怎么解决?没有钱这个项目没有任何意义,谁愿意投资?毕竟风险太大!”

“谁投资谁受益!”邓华扬头道,“我们先扶持短期见效的项目,积累一定经验和资本后,扩大投资范围和规模。不需要太长时间,五年《华夏创造》名声闯出去,一个个项目产生的效益,资本就会滚雪球一样扩张,最重要能够扶持起一批创业型企业。”

田司长皱皱眉,对于田建辉来说五年时间有点长,和周宇的竞争迫在眉睫,老天恨不得找一个天上掉馅饼的项目。仇广看出来田司长动心了,说实话仇副司长很不愿意对这么一个不靠谱的项目表态,但是善于察言观色的仇广已经明白田建辉的心。

仇副司长放下茶杯问:“有信心吗?新兴产业二处是全新的构,运作模式上有点创新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决不允许盲目上马。我们要为国家负责,要为投资的地方政府和企业负责,更要为发改委的荣誉负责!”

“问题有困难有,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邓华信心十足,筹措资金不是什么难题,只要有好项目,“争取在个月内资金到位,如果程序顺利,99年上半年孵化第一批企业,在99年底之前产生效益!”

浮夸!这是田司长给邓某人的定义,不过溺水的田建辉也没有否决:“我会找主任要求立项,先期准备干起来,就以新兴产业二处层干部为主体,由你负责该项目的策划运作和具体实施。”

可以说田司长选择了最明智的办法,把全部都交给邓华意味着最大限度降低风险,万一出事那是邓某人的职业行为和他无关,如若成功则是他的决策成功。在部委关工作过久,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敢承担责任,偏偏还对政绩异乎寻常的渴望。

不过邓华不以为意,本来他也没想过获得太多的支持,最重要有事做。从异常繁忙的黔易市、河池来到发改委,仅仅是几天时间已经让他快生锈了,不适应是很多从地方到部委关工作干部的感觉。

很多人选择融入到死水微澜的环境去,在沉寂适应消磨,邓华不想适应,他要寻求改变:“请田司长、仇副司长放心,我会尽快完成干部组成,尽快联系资金注入,尽快寻找第一批项目。”

有田司长主动出面,立项不是难题,田建辉点点头:“好,我等待你的好消息!”

不需要太多,只要有田司长和仇副司长的首肯足以,最怕的就是坐在办公室整天被下面的市长书记围着要项目。短短一周时间,邓华组织人把详细的操作流程搞出来,田建辉办事效率很快,难怪会成为周宇的竞争对。

发改委第一次如此迅速审批一个项目,估计上面也是看好一个既不需要财政部投资,又能壮大国内产业创新的新兴基金模式。有好处自然忘不了自己人:“校长,有这么一件事,您看……”

“华夏创造?”李宗毅敏锐感觉到项目的可行性,“市里边资金不是很宽裕,你和刘凤鸣联系,我会和他交待。汽车工业园了不得,是江滨市最有钱途的单位,相信洪武汽车集团也会乐于参与。”

第1367章 老朋友

“哈哈我可是无利不起早!”李校长打道,“河池干的不错,政法工作不好干,就在于某些人把政法工作当成交换利益的工具。张锵案件说明这一点,处理的很好,据说一审死刑?就是要让犯罪分子受到惩处,绝对不能让国家的法律形同虚设,绝对不能让某些人成为法外之民!”

校长的夸奖和鼓励,让邓华很满足:“谢谢校长,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身为政法系统干部,维护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是我们的职责。我们要为身上的警服增辉,为头顶的帽徽添彩!打击罪犯维护正义,是每一个政法系统干部的义务和责任。”

放下电话稍等一会儿,才给刘凤鸣打电话,刘凤鸣没想到邓华会找上自己:“谢谢邓处想着老战友,刚刚李书记已经交代过,让汽车产业园务必做好华夏创造的资本运营。汽车产业园会尽快派人上京,和新兴产业二处商讨合作事宜,初步预算会有一亿资金投入。”

“好气魄!”邓华哈哈一笑,“放心老领导,一定不会让你的钱打水漂,我们一定要赚一大的!”

转眼间有了一个亿,难怪李书记说汽车产业园有钱途,邓华第二个电话打给君鸣:“君市长一切安好?”

“不好,很不好!”君二公子笑骂道,“你小子恐怕是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有啥事快说,少跟我假模假式的!”

之所以找君市长而不是廖晶,邓华想要补偿君二公子一点:“……怎么样?这个《华夏创造》第一资金已经有了,是江滨市汽车产业园投资的一个亿,不知道清远市有没有兴?”

“谁投资谁优先受益?”那边君鸣稍一沉吟,“投资不是问题,资金掌控者是谁?如何保障资金安全?如何保障项目投资的安全?必要的风险共担没问题,关键是怎么样保障额外的风险,比方说管理者的问题。”

还真是敏感,邓华暗暗钦佩,李校长和刘凤鸣是信得过他邓某人:“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新兴产业二处会出面牵头组成董事会,资金管理会让专业人员进行,项目考核也会由专业构进行考察。第方项目考核会是操作模式,同时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管,务必保障项目投资效益最大化安全第一。当然,既然是对创新型企业进行投资,风险还是有的,我们只能在操作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完善项目审查制度,完善监管制度。”

“听上去不错!”君二公子那边沉吟一下,“我会和市里其他领导同志研究一下,争取在最短时间内给你答复,如果你愿意把项目总部设在清远市,我愿意承担《华夏创造》总部写字楼的租金,怎么样?”

这家伙到底是政治世家还是商业世家的公子哥?邓华被气乐了:“还是算啦,总部会在燕京市和沪市之间选择,未来的《华夏创造》资本扩张将会爆发式,清远市的盘子太小,装不下这盘菜!”

首节上一节718/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