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624节

“求大追星是政治白痴惯用的伎俩,无非是想要吸引眼球,营造眩目的政绩!”邓华丝毫没给女人留情面,贾思怡的脸一下子白了,“抱歉啊我没有针对贾主任的意思。从任何角度来说,搞林浆纸一体化工程都不可取。说是带动山民致富,难道说仅仅充当竹林的采伐工就能让山民脱贫致富?可以断言,林浆纸一体化工程最多辉煌五年,之后势必陷入到资料短缺的境地,如果仅仅是一个企业陷入困境也就罢了,搞不好将会造成重大的生态灾难,我想这一点黔州省的领导应该深有体会!”

吴海洋叹口气:“小邓没说错,偏偏官场的白痴或者说故意的白痴太多,他们智慧关注短期效益,只要五年的辉煌,足以推举某些人上位,至于紧随而至的生态灾难,谁会放在心上?”

官场只有聪明人没有傻瓜,难道说那些决策者真的看不到若干年后的弊端吗?就像十年后华夏的房地产之殇,当政者很清楚有能力购买房子的都是什么人,却依旧任由房地产价格疯长,无非是先放水养鱼然后再捕杀。

他们怎么可能不清楚华夏普通老百姓对居者有其屋的渴望,可是为了自己眼前的利益,为了获得超高的gdp数据,依旧会铤而走险。不看重自己前程看重老百姓利益的干部有几人?

第1169章 邓宗云的责任

程丹眼带着憧憬的目光:“我仿佛见到家家织布户户纺纱的场面了,民俗秀场那边的竹制品销售火爆,如果池水的竹产业能打入四大民俗展示秀场,一定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小邓的理念一定能够实现。”

“我也是这么想的,”邓宗云苦笑,“打算春节回趟燕京城,和民俗秀场那边沟通一下,争取成为供货商。只是还需要小邓的帮助!”

赵海琅诧异道:“小邓也不是万能的,他能帮你什么?”

“我们邓市长早就惦记上了,”贾思怡似乎根本没在意刚刚邓某人的话,重新恢复笑容满面,“古城县毕竟是邓华同志的家乡,那边的竹产业也是邓华同志一打造的,邓市长要请一些熟练的工匠做师傅!”

邓华哈哈一笑:“这个不是问题,不止可以从古城县延请师父,还可以让池水的竹制品登陆民俗大市场!”

“洪氏集团的民俗大市场?”金峰眼前一亮,“小邓,洪氏集团你也可以说上话?”

刘兆基笑道:“老金孤陋寡闻了,洪氏集团是小邓在古城县的招商引资成果,洪氏集团在燕京城的民俗大市场好像也和邓华有点关系,还有江滨市的洪武汽车集团,都是小邓同志的,你说洪氏集团和小邓关系如何?”

居然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大家看向邓华的眼神都有点不同,岳敏学摇摇头:“小邓,你知道我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找洪氏集团几次吗?当初江滨市的汽车产业园计划迟迟不能付诸实施,我们就想把洪氏集团引进洪江市。可惜洪氏集团吃了秤砣铁了心,感情人家和你早有勾搭,难怪会对我们的优惠政策不理不睬。”

“呃其实选择江滨市是洪氏集团自身决策的结果,”邓华尴尬一笑,“江滨市重工业基础雄厚,产业工人底蕴十足,成立汽车产业园没有任何障碍。相比较而言,选择江滨市的确比洪江市有更好的基础,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老岳翻个白眼:“胡说八道!谁不知道一家超大型企业对当地产业拉动作用?如果洪武汽车集团入驻我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省市两级政府和我的管委会,一定会倾尽全力打造一个产业基地,而不是像江滨市那种勾心斗角!”

“你确定?”邓华似笑非笑看着岳敏学,后者一呆,“老岳你说的都是期货,等到你说的配套项目健全,洪氏集团从国外收购来的先进技术、专利和产业工人技术人员,恐怕都已经成为落后的代名词。江滨市虽然经济发展滞后,但是在重工业基础上有着深厚的底蕴,大街上行走的十个人倒有五个是产业工人,老岳觉得洪氏集团选择哪里更合适?”

一听邓华如是说岳敏学无话可说,邓宗云挥挥:“小邓我们兄弟不客气,民俗大市场的入场资格交给你了,请师傅的事情你也帮着联系,肯定不能让那些来池水的师傅吃亏。当然,如果古城县的竹加工企业有兴,也可以来池水建厂投资,池水会给予等同于外商的待遇,不管投资的规模大小!”

六年前的古城县还是国家级贫困县,六年后已经成为资产输出地而不是单纯劳务输出地,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于当年邓华和黄玉英的一系列举措。正是邓华借鉴前世的诸多项目,为古城县的老百姓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只有六年前到过古城县的人,才知道那里的变化有多大!

有一点无法否认,古城县超六十万的人口基数对于一个资源贫瘠的山区来说,压力太过沉重。六年来仅仅是依靠当地有限的资源,已经让古城县的经济发展即将达到新的瓶颈。

这一点邓华很清楚邓宗云同样清楚,老邓绝对十个人才,虽然没有邓某人的前世经验,却有足够的精明。和古城县相比池水经济发展滞后很多,几乎相差一个世纪的样子,但是池水的资源特别是竹林资源是古城县的几倍。

出让池水的资源,吸引古城县先富起来的一帮人来投资开发竹产业,可以说是双赢多赢的举措,仅此一项足见邓宗云的智慧。

“来投资不是问题,”邓华很欣赏邓宗云的急智和胸襟,“有一个前提,池水的社会治安状况必须得到根本改变,连市长的人身安全都无法保障,我不想也不敢让那些无依无靠的老百姓出现在这里。”

孙立军翻个白眼:“小邓不想做直说,何必难为老邓?五百年前没准是一家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池水的治安状况不是老邓可以解决的,看看晚宴上那些领导,一个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我没看出来谁的心思真正在经济建设上。如果父母官都不能为老百姓的前途着想,不能为地方经济建设着想,那里也就没有了任何前途!”

“小邓的要求没有错,”程丹深吸一口气,“如果小邓随随便便让古城县那帮人踏上这片土地,我都会瞧不起他。我们同学情深不假,却不能牺牲别人的利益,如果治安状况得不到根本性转变,谁来生命安全都成问题,怎么可能会安心生产?”

邓宗云点点头:“小邓的要求不过份,我会在最短时间内整治社会治安,一定要让池水拥有一片晴朗的天空。等到池水社会安定人人安居乐业的时候,我才会走出去招商引资,而不是让那些商人跳进火坑,我邓宗云做不到那么自私!”

“够爷们儿!”赵海琅一仰头,“说实话和老邓小邓同学是我的荣幸,如果没有你们做对比,真以为自己是天下最优秀的……”

“现在才知道自己一无是处是吧!”

“呵呵呵呵!”

大家都爆笑起来,赵海琅挠挠头:“也没有那么不堪吧?”

第1170章 如此拆迁补偿

在座各位都清楚,找到问题症结不难,解决问题才是关键。邓宗云面临的任务很艰巨,远比大家想象的更艰巨,虽然邓宗云是官方任命的市长,可惜他的影响力也仅限于市政府大院,想要政令畅通不是一般般的难。

池水典型的黔州省地形地貌,平原地区极少,到处都是科斯特地貌。科斯特地貌在外人看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是上天鬼斧神工的杰作,在黔州省老百姓的眼,却是剥夺了自己种地产粮的权利。

眼前一大片平整土地让大家看着相当惊讶,常务副市长兼平坝镇党委书记游赫飞一脸骄傲:“这是市区附近最大的一处坪坝,为了筹建造纸厂市里已经准备年之久,为了获得坪坝的老百姓的支持,市委市政府帮助他们全部转为城镇户口,解决了拆迁工作的老大难问题。”

“大大气魄!”邓华微微一笑,“仅仅是解决了城镇户口,给了多少现金补偿?不知道那些拆迁户接下来的生活怎么安置?年了,他们被安排在工厂上班?还是政府有其他行之有效的办法,可以让当地原本富足的老百姓不像那几个人一样!”

顺着邓华的目光看过去,一帮衣衫褴褛的老百姓远远的看着调研的青干班学员,那里有一群民警维持秩序。不用问,邓华问到了点子上,池水干部的脸色都很难看,本来想要炫耀一下招商引资的准备工作,没想到被问道痛处。

“咳咳!”韩志来恍若没听见邓某人的话:“这里已经做到了通一平,只要有企业投资,马上就能开工建设。为了这块土地市委市政府下了大力气,花费不菲,仅仅是平整土地就用去上千万元……”

赵海琅问:“我们很想知道年前给予老百姓的拆迁补偿是多少?那边穷困潦倒的老百姓,还有角落里一排临时搭建的木板房和帐篷,是不是就是这里的原住民?既然这里是池水市郊最平整的一块土地,是不是说这里曾经是池水的菜篮子米袋子?这里原住民也应该很富足吧?”

池水的干部一下子无话可说,邓宗云叹口气:“卢强军市长在世的时候,这里的老百姓就天天上访,据说拆迁给予老百姓的补偿,仅仅是农转非,没有一分钱现金。因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只能是在城里打零工捡破烂,有的不得不走出去要饭。五年前平坝镇是池水最富裕的地方,城市心的商业街也无法相提并论,池水的商业状况远不如菜农。”

“咳咳,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镇政府付出远不止于此,”副市长兼平坝镇镇长吴六海是个粗豪的家伙,一身肥膘估计足有二百五十斤,“池水一个农转非需要万块,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镇政府没有要老百姓一分钱,全部免费转成红本!”

程丹咬着嘴唇,几乎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话:“你们征收老百姓的耕地、宅基地还有住宅,居然没有现金或者实物补偿?那些老百姓年来就住在简易房里面?看上去简易房也不是政府统一搭建的吧?如此‘负责任’如此‘爱民如子’的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镇政府,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简直是骇人听闻!”

场面很尴尬,池水干部没想到青干班的学员一个个牙尖嘴利,虽然有些事做的不地道,可是黔易市拆迁补偿一向如此。给农民办个农转非已经是天大的恩惠,他们还想要什么?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游赫飞和吴海六就是因为有力的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才会被提拔半级,游赫飞更是成为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海洋眯起眼:“卢强军同志的死,是不是和这块地拆迁有关?能不能那些老百姓迁怒于卢市长?”

“没有根据的话不要乱说嘛!”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强皱皱眉,“各位都是后备干部培训班的精英,怎么可以捕风捉影呢?卢强军同志和平坝镇拆迁没有一点关系,为了解决平坝镇拆迁户的生活问题,还动用国家扶贫款,为此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当时平坝镇的老百姓为他请命来着。强军市长追悼会上,平坝镇的老百姓全部到场,从八十岁老人到四五岁的娃子,没有一个缺席!”

邓华摇摇头:“老邓,你任重而道远呐!”

大家都看出来,池水的干部根本没把老百姓的生死放在心上,一个最富裕的坝子变成穷困潦倒的所在,还有比这更荒诞的拆迁移民吗?如果不能解决平坝镇老百姓的生存问题,邓宗云搞好社会治安只能是一个幻想!

几千甚至上万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的老百姓,如今还没有到穷途末路的时候,万一连家里最后的积蓄都花光,他们连最起码的粥都喝不上一碗的时候,这些人将成为池水社会治安最大的隐患!

“官逼民反吗!”

赵海琅一向语不惊人死不休,副书记李桥脸一板:“小同志,你也是燕京党校的学生,说话怎么可以如此没边没沿?党员干部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如此说话难道你就不怕承担后果?”

“哈哈!有啊有!”邓华一阵大笑,“做得说不得,做的没事反倒是说出真相的承担后果?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说实话老邓,我对你的前途不看好,这里的领导干部一个个继承了夜郎自大的传统,更是自私自利到极点,根本没考虑过老百姓的死活,难道说这里不是华夏的土地?”

吴六海恼了,一脸横肉哆哆嗦嗦,似乎随时要出教训小邓同志:“你特么说什么呢?再胡说八道老子让你横着走出池水信不信?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老子也是堂堂的国家干部副市长,收拾你分分钟的事!”

第1171章 故意肇事

谁也没想到今天的调研会变成这样,按照池水领导的想法,无非是炫耀一下招商引资的准备工作。可惜邓华等人根本不按常理出牌,直接抓住拆迁工作的弊病,让市委市政府一班领导异常尴尬。

韩志来冷哼一声:“吴六海!你想干什么?还以为这里是你的平坝镇吗?身为国家干部法律法规且不说,最起码的待客之道应该懂得吧?你书读得少不等于没有教养,再敢胡说八道给我回家反省去!”

很明显韩书记在指桑骂槐,在场的随便出来一个都比吴六海读书多,这家伙一看就是社会底层出身的混混头子。那一脸横肉,随时想要大打出的架势,无不彰显这一点。

首节上一节624/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