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611节

把雨涵妹妹从港府折腾过来似乎相当错误,廖宇峰分明看见妹妹眼那一丝温柔。小女孩在廖家一向冷面孔示人,从来没有过小鸟依人的感觉,而此时却出现了,身为过来人自然清楚意味着什么。

想让廖雨涵充当沟通的桥梁不假,廖宇峰绝对不想把妹妹拱相送,在哥哥的眼妹妹是完美的。别看刚刚还在训斥小丫头,实际上廖宇峰极其溺爱妹妹,从小到大廖公子都是一个称职的兄长,更是一个堪称完美的护花使者。

如今刚刚绽放的小花居然有被人摘下的嫌疑,让廖公子极度不舒坦:“咳咳,邓主任公务繁忙,感谢今天接受我的邀请,感谢邓主任给我答疑解惑。你放心,今天的谈话我会和几位长辈沟通,让他们放心大胆投资,今天就到这儿?”

“好,”邓华擦擦嘴站起身,伸握住廖宇峰的,“其实应该我谢你才是,如果不是你找上我,真不知道怎么样向各位解释,怎么样让各位安心。”

不得不说廖宇峰虽然心性不被邓某人看好,却绝对是一个称职的商人,很多时候趋利避害也是商人最明智的抉择,这一点未可厚非。今晚的交流是邓某人渴望的,甚至比那些商人更渴望沟通,有些事偏偏无法主动。

对于那些犹如惊弓之鸟的商人来说,如果小邓同志找上门去一一解释,恐怕只能是适得其反。商人们一向不惮用最恶劣的想法看社会,在他们看来华夏的政策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而官方的解释只能会越发引起他们的不安。

“哥哥你先回去吧,我要去看看小黄豆和邓馨雨!”廖雨涵跃跃欲试,“好久没见到两个小家伙,小黄豆又胖了吗?邓馨雨头发长了多少?能不能扎辫子?”

廖公子脸一黑,尽早结束小聚就是害怕两个人有太多的交流,没想到会适得其反:“咳咳,已经很晚了,去那边多有不便,明天再去……”

“讨厌啊!”廖雨涵咬着嘴唇,“孙倩姐那里我还没去打招呼,怎么可以如此失礼呢?今晚我要和孙倩姐秉烛夜谈,明天还要赶飞回去,没时间了呀!”

廖宇峰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早知道邓某人想要找自己谈,何必一定要把妹妹折腾来?瞧雨涵妹妹的样子,恐怕看孩子看孙倩都是借口,和姓邓的多呆一会儿才是她真正想要的:“咳咳,那个我陪你……”

第1144章 安排

对于小邓同志来说,现在身边都女人们已经很让他头疼,兰馨自从吴公子出事后,一直呆在港府不回家,一副断绝关系的架势。还有吴凤姣时不时表现出来的情感,让邓某人深深有种负罪感。

至于说东方姐妹那边,已经成了邓某人心里的伤,不能带给女人一点安全感和幸福感,小邓同志忽然发现自己不像个男人!此时的邓公子绝对不想再增加负担,什么债最难还?无疑是红颜知己的感情债呀!

廖公子感受不到邓某人的忏悔,相反感觉到邓公子的威胁,对妹妹的威胁。廖雨涵出落成大美女那一刻,似乎每一个靠近妹妹的男人都成了廖宇峰防范的对象,此时的廖宇峰回到少年时代,变成那个妹妹的守护神。

小丫头似乎感觉到什么,一被关爱的幸福让她很开心:“那就一起好了,邓华哥哥家里很大,房间很多。那几次过来,姐姐妹妹们都是各自一个房间,邓华哥哥在楼下客房,今晚你们兄弟也秉烛夜谈好罗!”

两个大男人相视无语,小丫头究竟是真单纯还是小坏?邓华也不好拒绝:“廖公子请吧,哪天你回去摆满月酒千万不要忘掉我,廖老回到港府后我还没有前往拜访呢!”

高科技工业园升格已经是进行时,所有人都在为小邓同志前途猜测的时候,李宗毅书记把邓华找到办公室,拿出一份件交给他:“燕京党校后备干部培训班的入学通知书,准备一下去充充电。”

“这就走?”邓华真心放不下工业园,那里投入太多的心血,尽管两大工业园的同事都已经有了安排,可是一想起清远市企业改制试点的结局,还有去年二轻工业园的落后,邓华一直耿耿于怀。

李宗毅笑了:“谁也不可能包打天下,很多时候学会放下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去年小刘教授重返燕京党校充任客座教授错过了,那个人绝对是大智慧,不过你也可以去他工作过度地方走走,这几天我给你放假。”

“刘枫教授?”对于小刘教授的名头,官场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小邓同志充其量也就是在江滨市小有名气,而那位不过年长他四岁的天才,却已经是华夏官场首富很久了。在关注刘教授的时候,邓华甚至怀疑,那位是不是和自己一样,也是重生人士!

看看刘教授走过的路,年纪轻轻上燕京大学,随后出国留学两年,回来后成为燕京党校最年轻的讲师。可是在他刚刚获得副教授职称的时候,居然毅然放弃燕京党校优渥的条件,前往穷乡僻壤任职乡党委书记。

说实话邓某人可不想到乡下去受苦,小邓同志从小到大生活条件堪称奢华,在古城县的时候东方怡县长曾经有意让他下乡。也正是在乡党委书记的任上,刘枫同志做出一系列成就,让穿越人士的邓某人都相当钦佩。

在以后的工作,更是精彩纷呈,从松港市到教育部,从兴远县到同兴市,可以说刘枫同志一路走来的辉煌,让很多明星干部黯淡无光。就连自诩能人的邓华,也不得不承认,刘教授真正体现出知识就是力量。

和小邓同志剽窃前世的做法不同,那个小刘教授明显是洋为华用,把很多国外的东西经过借鉴之后变成自己的。那位被成为官场调-教师的刘枫,刚刚在燕京城被人泼了一盆污水,据说要到珠江市任职,有那么一瞬间,邓某人想要去珠江市见见刘教授。

李书记点点头:“没错,就是刘枫同志,小刘教授比你年长四岁,在经济建设和党建上,组织制度建设上都有不小的贡献。比方说前段时间组部推广的《基层党校教材》,就是他在兴远县倡导并付诸实施,已经成为全国党建最重要的基础教材。你还年轻,路还很长,和刘枫同志相比,你在理论知识上的欠缺会制约你的发展空间。多读书读好书,也要取得必要的学历认可,这些都是党员干部必备的条件。”

很显然,李宗毅是在为小邓同志的长远打算,也许邓某人有点小聪明,可是真正在工作,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没有相应的凭很吃亏。就像当初的剽窃事件,如果他邓某人是大学生,还会被人当成是剽窃者吗?

“谢谢校长!”邓华深吸一口气,校长说的没错,自己还年轻,“我一定会珍惜学习的会,好好充实自己,在以后的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果然是个聪明人,李宗毅越发欣赏邓华,原本以为年少得志会舍不得现有的成就,没想到会如此听话。其实李宗毅不是没有考虑过邓华会拒绝自己的好意,如果那样李书记也不会强制他去党校学习,只是从此邓某人在李校长心目的地位将会下降不止一个档次。

小邓同志没有让李书记失望:“两大工业园你是做了贡献的,江滨市市委市政府不会忘记你,即将离开你还有什么请求尽管说,我会尽可能满足你的要求。”

“我,”邓华一顿,本来想说没什么要求,可是两个班子的同事在他眼前闪过,“我只希望市委市政府可以公正对待高科技工业园和汽车产业园的领导,不要上演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戏码,不要让那些为两大工业园创业付出艰辛的干部,流血流汗又流泪!”

“哈哈!”李宗毅笑了,果然是一个讲义气的小家伙,虽然不符合华夏官方的价值取向,事实上哪一个领导不喜欢重情重义的干部,“放心吧,经过创业艰辛,他们都已经成长为优秀的干部,走到哪里都是人才。”

邓华像是放下一块石头:“谢谢校长!”

“不用谢我,”李宗毅摆摆,“为国家选贤任能本就是我们的职责,之前和黄书记沟通过,周益铭将会出任高科技工业园的新任管委会主任兼党委书记。其他的人事调整,也会以管委会原有干部优先的原则,我们不会让优秀干部吃亏,更不会让别有用心者掌控高科技工业园!”

第1145章 常委会上

199年八月末,邓华回到燕京城老宅,几天来和同事们不停喝酒,让酒量如海的他也感觉到头疼。不是一顿两顿,而是一顿接一顿喝酒,每一顿小邓同志都是主角。

所有人都知道他善饮,都可着劲灌他酒,大家的热情让他根本无法拒绝。也许高科技工业园和二轻工业园的结局让邓华放心,这几天他也没拒绝大家的好意。

周益铭主任和同事们之间的关系,似乎也因为几顿酒宴而融洽起来,这正是邓华想要看到的结果。老周很清楚,如果没有之前邓华为自己引荐黄书记,副厅级距离他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更不要说炙可热的高科技工业园的主官。

如果是之前城北区的经历让周益铭洗脱了一身的浮华,那么此次高科技工业园的任职,给他带来脱胎换骨的感觉。那个为一次升迁沾沾自喜的周益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周主任,更多关注工业园的未来。

此次高科技工业园升格,本来是乔明英筹划已久的一次夺权行动,可是没想到最后时刻除了差头。在向组部推荐管委会主任人选的时候,省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记胡炳乾跳出来提名周益铭!

胡炳乾之前任职团央书记处副书记,此次来兴安省任职接替杨辰东一直很低调,很少在常委会上发表意见,一副我是来学习的模样,乔老爷没想到关键时刻会和自己做对。

老乔皱皱眉,早有张骏心领神会:“周益铭同志虽然是一步步走上来的干部,在经济建设能力上稍显不足,任职县长期间建树有限。而且刚刚调任城北区区委书记,频繁调动对干部不负责任,也是对地方老百姓不负责任。还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嘛!”

“我调阅过周益铭同志的卷宗,”胡炳乾显然有备而来,“该同志在教育局长位子上表现殊异,在任职副县长期间很好的履行了职责,任职县长时间过短,无法做出有效评价。”

“高科技工业园是兴安省经济建设的排头兵,是兴安省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是兴安省向外开放的窗口!”刘辉郑重道,“工业园的带头人必须要选好,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不能让高科技工业园重蹈二轻工业园覆辙。沿海沿边经济区把我们远远甩在了后面,知耻而后勇奋起直追是兴安省唯一能做的,我们走不起弯路!”

斜一眼急于插嘴的刘副省长,胡炳乾续道:“益铭同志在担任江滨市市委督查室主任期间表现优异,刚刚成立的市委督查室很好的履行了职责,甚至超越市政府督查室和省政府督查室的表现。横行江滨市二十年的吕家五虎,就是在周益铭同志领导下成功侦破,还江滨市一个郎朗晴天!”

“高科技工业园的带头人,应该更多关注经济建设而不是政治斗争!”张骏面无表情说,“作为兴安省新兴的经济体,它还很稚嫩,经不起一点折腾,不建议一个喜欢搞运动的去执掌工业园。”

省政府的几位似乎对工业园势在必得,几乎一句一反驳,唐薇部长看不惯了:“搞经济建设谁也无法和邓华同志相提并论,作为两大工业园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应该更适合现在的位子!”

“邓华同志太年轻,”刘副省长和张骏一唱一和,“年轻人有闯劲有干劲,有一句古话别忘了,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凭着一股子生猛劲头打下江山不难,如果说邓华同志还能守住过去的辉煌,呵呵!”

唐薇冷冷一笑:“恰恰是邓华那样的年轻人,创造很多老同志都做不到的事情,张副省长和刘副省长都是兴安省的老人,怎么没见二位有他一半的举措?只听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年轻人栽树前人摘桃子,还真是奇闻,滑天下之大稽!难怪杨副书记临行前说过,兴安省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让人才发挥的土壤!”

省政府位对唐部长的话置若罔闻,胡炳乾微微一笑:“说起今年江滨市经济建设的奇迹,我们可以越过两大工业园,看看接下来增长最快的是哪里。恰恰是江滨市经济建设一直垫底的城北区!省政府的几位领导应该比我更清楚,城北区的经济崛起和区政府无关,是周益铭同志和邓华同志力排众议,在工业园周边打造一个隐形的小园区,那里已经成为城北区的经济增长点!”

乔老爷脸色有点难看,城北区的变化省里边不可能视而不见,只是没想到会在此时成为助推周益铭上位的动力。在位领导看来,那里不过是邓某人的小技俩,是工业园妄图吞并城北区的小动作,对此老乔乐见其成。

事到临头居然不是那么一回事,让乔明英恼火异常,煮熟的鸭子居然飞了:“我不同意周益铭担任高科技工业园的主官,从能力到资历都不合适,对于高科技工业园,省政府有更长远的考量。”

“我说几句,”李宗毅轻咳一声,“说实话高科技工业园升格对江滨市来说既喜且忧,升格是对江滨市过去一年间工作的肯定,可是升格之后女儿嫁出去了呀,做父亲的很伤心!”

“哈哈!”刚刚沉寂的气氛终于放松一些,要说谁对高科技工业园的继任者有发言权,绝对不是省政府的位领导。可以说高科技工业园的崛起,和省政府没有一毛钱关系,到现在乔老爷还欠着和邓某人的赌注呢!

工业园毕竟是在李书记上兴旺起来,没有人可以否定这一点,只是乔老爷隐约感觉到,自己似乎有点操之过急了。今天省委几位似乎结成了同盟,此时决定工业园的带头人,显然不是一个好时。

首节上一节611/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