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592节

大家的目光都看向小邓同志,后者笑道:“谁说商业区只需要一个综合性商城了?”

“啊?”大家面面相觑,蒋雯璐眼珠一转:“是啊,商业项目同类别只接受一家,现在的商业形态没有八种也差不多了,如果每种都来一个,啧啧,还真就有点多了呀!”

党朝阳想了想:“按照工业园现在的发展势头,十年内容纳八家大型商业地产项目,的确不算少,这里毕竟不是商业心,也没有大型批发商城。”

“在港府有一种商业模式很有意思,”蒋雯璐看出来,邓某人绝对不会安于现状,“座落于东涌的东荟城名店仓由几家大公司合资持有,是正宗的名牌折扣商场。场内云集80多个国际品牌,提供全年至折极具吸引力的折扣优惠﹔宽敞的空间、天然的采光设计、整齐排列的货品及试身服务,为商场营造悠然写意的购物环境。场内设有六屏幕电影院及1间食肆,且毗连共有440间客房的诺富特东荟城酒店,设施一应俱全。”

邓华很欣赏蒋雯璐的反应速度,不愧是见过大世面:“没错,一定要把工业园商业区打造成一个迥异于传统商业态势,一定要有新意,引进世界最先进商业理念,让商业区不止成为江滨市的亮点,更是关东省的亮点,甚至全国闻名。谁说工业园一定就是工厂林立,空气、河流、环境污染遍地?我们的工业园,就是要打造一个景观园林,就是要打造一个人工旅游景点,让这里成为江滨市的一景,十年后这里会成为江滨市的标志和骄傲!”

“真的真的能做到吗?”戴艳慧眼睛里充满了憧憬,“如果真的做到了,仅仅是如织的客流就可以给工业园创造巨大的效益,难怪主任要在铁东湖投入巨资。如果山水相依,购物徜徉之余,还有各种游乐设施,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精美食品,各具特色的餐饮服务,想想就让人兴奋,难怪那么多人要投资商业地产!”

陈士路忽然发现,和君程比起来,小邓主任的想法更有前瞻性,而君公子更多的是仿造已经成功的经验,凭借强大的世家资源,把剽窃做到尽善尽美,甚至超过原创者,就像阳庐市那个工业园。

第1102章 谭氏集团

似乎现在的状态也不错,说实话当初被君公子扔在工业园,陈士路心情糟糕透顶,如果不是他的心态足够好,恐怕早就和邓某人斗得不亦乐乎。如今陈士路有点感激君公子,没有和邓某人共事过,绝对想象不出他的能力有多强。

陈士路相信,只要邓某人在工业园管委会主任的位子上,势必能够实现他刚刚说的一切:“不止国际品牌折扣店,还可以从岭南那些专门承揽出口产品的厂家,引进订单外的尾货。那些完全按照订单生产的产品,执行国际品牌的标准,只是在生产过程有一些瑕疵,销售的价格却是天壤之别。”

“在欧洲旅游的时候,那些老店对游人特别有吸引力,”党朝阳一脸回味,“我们建设商业圈的时候,是不是引进一些百年老店加盟?比方说燕京城的烤鸭、津门市的包子麻花,川渝的火锅、南楚省的腊肉?有了这些老店,无形会提升商业圈的底蕴,会营造一种化氛围,让人们在购物之余,感受一下华夏饮食化的博大精深!”

何慧眼前一亮:“不只是华夏美食,还可以吸引国外美食,比方说意大利面条,比方说法国大餐,还有江滨市比比皆是的俄罗斯西餐厅。古城县的民俗大市场也可以引进过来,当初邓华同志倡议建设大市场的时候,谁也没想到它最强大的生命力在都市,而且越是现代化的都市,民俗产品销售越火爆!”

一项项提议一个个奇思妙想,此刻的管委会很是热闹,邓华乐得清闲。一个人的思想总是有限,即便他是重生人士,可以尽情剽窃来自前世的创意,总有疏漏的地方。

眼前的场面无疑是他乐见其成的,只有全体班子成员都在为工业园未来打算,才能让工业园的未来更美好。只是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高科技工业园,还是要以高科技为主嘛,否则入驻的商家厂家享受那么多的政策,很难向上面交代!”

不等邓某人说话,蒋雯璐一扬眉:“什么事高科技?全新的商业模式是不是高科技?难道说高科技只是航空航天工业?只是那些生物工程产业?只是微电子产业?高科技产业园,重点不在高科技而在于产业,不要拿高科技说事,挂羊头卖狗肉的多了去,又有几个比工业园更有前景更有经济效益的?”

“我们的工业园不负高科技产业园的名义!”戴艳慧冷冷横一眼阴阳怪气的鲍向东,“截至目前工业园没有引进一家没有科技含量的企业,没有一家有可能给环境造成污染的企业。仅仅是我知道的,工业园已经拒绝十几家那样的企业,已经落户的企业,没有一家不是把最有前途的项目引进来,这些已经很说明问题。”

党副主任冷哼一声:“如果高科技工业园取得的成就依旧不能让鲍向东同志口的领导满意,我找不出兴安省还有哪一家可以做到?或者鲍部长举出一个例子?”

“咳咳!”鲍向东没想到自己会招致大家的反对,瞄一眼同样冷冰冰的陈士路,老鲍木木地说:“提个醒,我只是提个醒而已,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什么时候工业园都不能违背建园初衷,一定要引进有科技含量的……”

邓华没有理会老鲍,不能因为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很高兴大家畅所欲言,以后管委会就是要形成群策群力的氛围,每一个人的思想都有闪光点。只要我们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相信工业园会有一个光明灿烂的明天!”

商业地产项目的招投标,从一开始就已经进入决战阶段,那些商人远比管委会的各位领导更着急。众多的公关队伍出现在江滨市,他们不止对管委会的领导进行公关,更是对兴安省的领导进行高强度大密度公关。

谁也没想到,工业园仅仅是一个征活动,已经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此前施舍大亨花费巨资,却像是打水漂一样,没有任何说得过去的收获。

就连春节期间乔老爷亲自率领的招商引资团队,造成的声势也很有限,据说仅有十几亿美金的意向协议。很多人都清楚,所谓的意向协议没有任何约束力,甚至都不会有道德上的约束。

很多人猜测,那十几亿美金的意向协议,搞不好是乔老爷羞刀难入鞘,找人帮忙才扯来的遮羞布!而高科技工业园的成就,简直是省政府招商团偌大的讽刺,让乔明英在会议上从来闭口不谈招商引资工作,实在是丢不起那人!

如果说上年度招商引资工作爆发性增长,是邓某人人脉的一次爆发,印尼华侨谭念祖先生把谭氏纸业集团有限公司迁移到高科技工业园,就值得商榷了。

仅此一个项目投资,总投资就高达十五亿美金,而同样前往东南亚招商的乔省长,可是空而归的呀!相比之下,邓某人简直是乔老爷最恶心的下属,每一次都能让顶头上司丢尽颜面!

江滨市民间甚至有传言:“市长不如副处长,省长同样是白给!”

种种风言风语,不是小邓同志想要的,却也不是他可以掌控的!邓华在全新的工业园餐厅招待谭先生一行:“热烈欢迎谭先生归国创业,背靠世界上最具潜力也是最大的市场,谭家一定不会后悔!”

几个月前谭念祖先生还以种种理由拒绝来国内投资建厂,当时的理由是谭氏纸业产品行销欧美,国内没有高端用纸市场,回国发展不符合谭氏纸业的利益。短短几个月时间,国内没有太大变化,可是东南亚的社会环境急剧恶化,让谭念祖没有选择。

“惭愧惭愧!”谭先生涨红了脸,“谭某人现在是丧家犬,企业迁移来江滨市不得已而为之,让各位见笑!”

第1103章 一团烂麻

“谢谢!”谭念祖没想到邓某人如此维护自己,廖光福老先生没说错,小邓主任果然是厚道人,“能够在邓先生治下投资,是谭家最正确的决定,我敬邓先生一杯!”

邓华赶紧站起身双举杯:“谭先生太客气,您是工业园的贵宾,更是我的长辈,怎么能让您敬酒?折煞我了,还是我敬您老,我杯您随意!”

要说喝酒,军人出身的邓某人速度超快,以往都是在将就别人。谭念祖没想到邓某人会耍赖,不等他拿起酒杯,人家杯酒全都见底了:“啧啧,邓先生我我实在是,话在酒里,我也干了!”

“主任,石市长来了!”

邓华赶紧站起身:“谭先生、廖公子请稍坐,石市长亲自前来我去迎接。”

“哦?”谭念祖来江滨市之前,和廖光福沟通过,很清楚石市长在江滨市意味着什么。要在江滨市生存下去,和上层搞好关系是必须的,这也是商人的生存之道,“石市长亲自光临是老朽的荣幸,我们一起出去迎接!”

事先早就跟石景忠打过招呼,只是省里边临时有事,这边只能是先开席。石市长满面春风走过来,双握住谭念祖的:“欢迎谭先生来江滨市投资建厂!”

“我是被邓先生的诚意打动,”谭念祖感激地看一眼小邓同志,“去年九月邓先生在港府给我发过邀请,半年来我们一直保持沟通,从来没有过一个领导干部会如此细心周到,来小邓先生治下投资放心!”

很多人都以为邓某人的招商引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任谁人脉关系都不是无限的,没想到刚刚开春就吸引如此巨额投资,让石景忠相当满意:“邓华同志是我的学生,他能让谭先生信任有加,我这个做老师的与有荣焉呐!”

谭念祖是石景忠上位以来第一位重量级投资商,如果不是乔老爷临时征召,石景忠绝对不会让自己缺席的。不止如此,纵观江滨市改革开放以来,还没有过一次性投入超过十亿美金的大,谭氏集团已经超越廖氏集团投入的规模。

“之前对国内市场认识不足,”谭念祖被东南亚的局势吓坏了,那些明显带着官方背景痕迹的打砸抢,让他心有余悸,之所以选择回国不是因为市场,“春节前后和廖老在国内走一圈,才认识到华夏的发展变化,回来晚啦!”

一直拉着谭念祖的落座,石市长殷切地说:“回来了就好!我们热烈欢迎大家来江滨市投资建厂,华夏处在蓬勃大发展的时期,会远比西方世界要多,市场远比东南亚更大。最主要华夏政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不会让任何人任何组织破坏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请谭先生放心,也请每一位在江滨市投资的朋友放心,我们保障每一位投资商的利益,不会让任何一位朋友受到伤害!”

虽然石市长说得情真意切,可是在座的各位投资商,偏偏有一种错觉,石景忠不靠谱!没办法,江滨市短短一年多时间,领导像是走马灯一样换人,着实让人放心不下。

邓某人不一样,虽然远比市长大人级别低,却是廖老介绍的。小邓同志从淮阳省到江滨市,一路走来没有过坑投资商的恶行,那些已经入驻工业园的外商也证明一点,并不是引进来就被当成猪宰杀,而是真正被邓某人当成是朋友。

今天宴请谭先生,廖宇峰作陪,解决廖家在东南亚的产业问题后,廖公子就要来江滨市坐镇。廖家近一半的产业迁移到江滨市,还有远东地区正在大幅投入的资金,廖家经济活动重心已经从东南亚转移。

作为廖家的继承人,代理在江滨市的全部项目也是顺理成章,石景忠转向廖公子:“廖家是第一批来江滨市投资的商人,如果廖老身体情况允许,我邀请老先生多来江滨市走走。关东虽然冬季气候寒冷,却是很养人的地方,听说廖老战争年代曾经是抗日将领,我们欢迎他来江滨市定居!”

“谢谢!”廖老之前的淮阳省之行,石景忠不可能不知道,廖宇峰很清楚石市长更深层次的含意,“家祖现在家乡,大概过了端午节来江滨市,届时一定登门拜访。”

石市长做事八面玲珑,对每一位投资商都一视同仁,就连几位代理人也都很客气。不过刚刚结束两会的石景忠,最近事情缠身,仅仅是坐下吃几口饭喝几杯酒就不得不离席,如此一来几位投资商反而对石景忠稍有好感。

邓华送石市长上车,石景忠招呼他坐上后座,深深吸一口烟:“江滨市一团乱麻!”

没想到石市长会和自己说这个,其实从来没有地市级主政经验的石景忠,第一次执政就在省会未免有点勉为其难。他和君程不同,毕竟底蕴远没有君家强大,最主要石景忠的上位和君市长的黯然落幕,任谁都看出来一股子阴谋的味道。

黄强和李宗毅那边,石景忠更是没有可比性,那二位都有超级强大的实力,上面的认可。石景忠的性格有点多疑,省委党校校长的学生虽然谈不上遍天下,却也是遍及兴安省。

小邓同志不过是其之一,还是时间最短的那种,问题是石市长没有利用好师生关系。换一个人也许早就在江滨市打开局面,而不至于泥足深陷,也难怪石市长为难,除了高科技工业园和二轻工业园是亮点,江滨市确实有点乱。

“吕希民余虐未清,经济上没有头绪,企业改制更是停滞不前!”石市长早没了在外商面前的意气风发,“如果不是高科技工业园太弱小,我希望你来市里边给我当参谋。”

给石校长当参谋?开玩笑,一个生性多疑却又耳根子偏软的领导,自己给他当参谋恐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在邓华看来江滨市要比黄强初来乍到的时候好太多,经过蒋市长一系列动作,吕希民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

首节上一节592/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