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245节

还别说,这句话最管用,现场一下子安静下来,老支书咳嗽一声:“那个谁,先把刘狗剩的名字写到黑板上,大家继续提名。不管是谁,只要有提名,就有权利出现在黑板上。当不当选,谁说了也不算,一会儿比着来,大家伙儿决定!”

没有人反驳老支书的意见,立马有人站起来:“我提名自己!”

“你自己是谁呀?”

“哈哈哈!”

众人大笑,那位一瞪眼:“谁不识得我黑头?谁问的?你要是不认识俺,老子让你长长记性,出来吧!”

这个粗鄙的汉子,让东方怡很不喜:“这就是村霸?”

“算不上村霸!”邓华摇摇头,“张黑头很实在一个人,家里穷不假,为人不错,经常干些帮寡妇挑水,村妇种地的活计,女人缘还不错,男人么,就有点不喜。”

这算是什么好人!东方县长越听越觉得别扭,感情是一个和邓公子相媲美的浪荡子!狠狠瞪一眼邓公子,这家伙是不是故意的,怎么总在耳朵边上说话,怪难受的!

选举出来的家庭,一个个曝光在黑板上,有曾经有过劣迹的,有酗酒的,有超生的,有不孝敬父母的。种种不足都被曝光,转眼间,下面再一次吵做一团。

那些被曝光劣迹的,一个个大姑八大姨全都站出来,和那些竞争对象展开口舌大战!混乱的场景,让东方怡皱皱眉:“这样是不是太不尊重人了?”

老支书摇摇头:“县长,这些条件在老百姓的心目有杆秤,村里面的大事小情,没有人不知道。这样的程序,让那些落后分子受到教育,对以后的各项工作很有促进作用。比方说计划生育政策,比方说曾经违法受到专政的,比方说那些不养老的。”

“项目不是扶贫吗?”东方怡显然对下面的工作方法不理解,“既然是扶贫,当然哪一家最穷,哪一家优先!”

邓公子虽然不懂农村工作,但是对村上的做法相当理解:“县长,山里人很注重现实,如果这次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获得项目,比方说那个超生四个孩子的家庭,那么等于是鼓励其他人也超生,这样下面的工作很不好做。”

东方县长沉思半晌,才感叹道:“村上有村上的实际困难,相应的工作方法也是必须的,看起来,各项工作一定要因地制宜,而不是一刀切!”

足足两个小时,终于完成了项目家庭的评选,有几户不满意村上的结果,直接到县太爷面前投诉。一个看上去五十多岁的小老头,满脸沧桑,脸上的褶子,几乎可以夹住苍蝇!

小老头站在东方怡面前:“东方县长,我家口之家,一顿米饭都吃不起,为什么不给我们项目?难道说不是扶贫吗?这是村里的歧视,我要上访!”

“村上的决定也是大家的决定!”东方怡听了邓华的解释,并没有为穷人主持正义,有时候并不是穷人就有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如果单纯因为说告状谁占便宜,无异于在助长某些人的嚣张气焰。

东方怡说话很温和,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我想,既然村上大多数村民都认为你们不合适,最好还是反思一下,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只是县长的温和,似乎让小老头胆气壮了很多,梗梗着脖子,涨红着脸:“还不是因为我家没儿子,他们欺负我家断了香火!”

东方怡一愣,邓华可没有那么好的耐性,或者说他更了解这些强词夺理的家伙。邓副书记脸一沉:“口之家?几个孩子?几个是超生的?如果继续超生,不要说吃米饭,恐怕吃草根都没有那么多!”

“我就是不服!”小老头可不是那么好说服的,强辩道,“我家五个女娃子,到我这一辈没有了传宗接代的,我怎么面对列祖列宗!”

第444章 逆向白条

“可是可是,我家再没有项目扶持,就要饿死人啦!”小老头不依不饶,堵在东方县长面前,一定要县太爷给个说法。很显然,小老头知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的道理,想要避开村上这帮领导,直接让东方县长施压。

跟在小老头身后的几个家庭,也都关注县长的反应,恐怕只要东方怡松口,每一个都会没完没了。邓公子站在东方县长身边,像是保镖一样,阻止这些人过渡接近。

女人可是有洁癖的,连老百姓房子里的味道都受不了,更不要说这几位身上的味儿!小老头大概有几个月没洗澡,身上一股子难闻的臭味,熏得东方怡一个劲皱眉,捂鼻子还怕影响不好,只能是强忍着!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杨二尕可没有那么多的忌讳,嘴黑着呢,“你一窝一窝生娃子,自己有不事劳作,只让女人干活养家,就凭你也想要项目?我都怕项目交到你里,转眼被你卖了!”

几个没有项目的家庭,都围在东方怡身边,百般辩解,渐渐地东方县长听明白了。尽管村上的分配不是那么合理,却也是在维护一种特殊的规则。

的确,像那兄弟不养活老人,如果这样的村民也能捞到项目,让村上的工作真没办法进行下去。不能不说,有时候村民那种朴素甚至简单得令人发指的工作方法,反而有奇效,应对村上的家长里短。

最终东方怡没有反对村上的分配方案:“刚刚的选举过程我都在旁观,程序公正,原则性很强。各位的困难我也理解,但是,村上考量的很对,如果你们不能改正错误,就算是去省里上访,我也不会支持你们!

现在你们最后的会,就是参与到民俗工艺品生产竞赛来,以小的投入换来第一桶金。天无绝人之路,杨家岭之前没有这些项目,大家也活着。现在有了这些项目,大家要活得更好,而不是垂涎于别人的项目,忘记自己的本份!”

和村里人讲道理,有时候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每一个人都讲道理,哪还会有那么多烦心事!不过这边东方县长一表态,邓副书记立刻出,挡开前来告状撒泼放赖的家伙。

这些人,不怕你官大,就怕你不给他说话的会,他们讲起自己的歪理,绝对可以让大学教授哑口无言。这个时候就需要邓公子出场,护送东方县长几位,挤出重围。

杨家岭项目告一段落,东方县长一行留下一地鸡毛返回县城,虽然此次有着诸多的不满意,实际上结果还是不错,没有一项政策是完美无缺的,众口难调。

刚刚回到办公室,县供销社主任肖元帅找上小邓主任:“邓主任,下面很多乡村开始上交民俗工艺品,供销社的资金不足以收购全部的产品,怎么办?”

忙着倒水的邓华一愣:“联系银行信贷,不是蓝部长和吴主任的事情吗?肖叔叔,银行那边,小侄实在是无能为力,您可以去找蓝部长。”

“别提那两个女人!”肖元帅不耐烦的挥挥,“我去找她们好几次了,总是推阻四的,一点也不爽快!幸好是县长安排的任务,要不然说不上那两个女人会拿什么话交待我,也就是一个唱高调的货!”

邓副书记有点傻眼,有些事不是你多干了就会被人接受,如果兰部长和吴主任的分工他插上一脚,后果会很严重。有些人自己干事不行,但是假如你掺一腿,就会被视为对他的不尊重。

从打这二位上任,那股子针对他邓某人明显的敌意,就让邓公子很小心。一个是县委领导,一个是顶头上司,这二位都不是他可以得罪的。

邓华皱皱眉说道:“肖叔叔,要不您去找乔副县长想想办法?”

“唉!”肖元帅长叹一声,“邓华,叔叔知道你也不容易,可是老肖实在是没办法了呀!我找他们谁,都给我踢皮球,根本就没有一点解决问题的诚意。你也知道,想要从银行贷款难如登天,可是收购民俗工艺品意义重大,最主要不是想让老百姓吃上一口饭吗!小邓主任,就算老肖求你,替那些吃不上饭的村民求你!”

这话一说,邓华脸色变了:“肖叔叔,您千万不要这么说!”

和蓝姗部长、吴莎莎主任相比,邓华毕竟是土生土长的古城人,对这里的山山水水有着深深的感情。对那些质朴的山里人,更是充满了爱意,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没有接受马毅的邀请,前往关东,而是执着的守护着这片土地。似乎,没有亲眼看见这里的乡亲们摆脱贫困,是他心的结!

在地上连续转了几个圈,邓副书记一咬牙,总不能因为两个女人不做事:“也罢!肖叔叔,其实可以用供销社的名义,到商户那边预支收购款,但是有一点要坚决注意,绝对不能多批次赊欠,只能是收购一茬结账一批。”

肖元帅眼前一亮,冲邓华竖起一根大拇指:“不愧是古城县的小诸葛!好小子,叔叔算是服了你了!成了,我也不去麻烦那些官老爷,也不去找那些财神爷,咱爷们儿自力更生,做一回买办资本家成不!”

对于肖经理来说,不是没干过打白条的事情,这种事老肖常干。只是这一次不行,此次供销社承担的,实际上是救灾的重任,每一年的春荒,对于古城人来说,都是一次灾难。

这种时候打白条,哪怕是晚一天给付老百姓粮油,肖元帅也无法原谅自己。邓公子的提议,让他茅塞顿开,打白条不只可以面向老百姓,同样可以面向商户哇!

“肖叔叔,”邓华冲肖元帅一抱拳,连连作揖求恳“您可千万不要出卖我!有人问起,这个法子就算您老自己想出来的,记住没?”

第445章 非法集资?

其实邓华并不想采用这种办法,这种借用商人的资金进行先期周转,看上去是无本买卖,时间长了,会出大问题的。邓华相信在肖元帅任上不会出现什么事,但是他的继任者呢?

肖元帅是一个有点保守的老干部,行事稳健甚至有点迂腐,这种事在他上不会出问题。如果有一天,老肖离开了供销社,后来者急功近利,用商人们聚集的资金干别的,而不是收购,那样会出大麻烦!

随着华夏各种投资渠道健全,某些人的胆量也打起来,有胆大的领导干部,居然挪用扶贫资金以至于救灾资金,妄图在股市上大捞一。

这种事时有发生,只是眼下古城县的情况就是如此,资金处处捉襟见肘,乔斌和蓝姗还都不出头,让他去找银行岂不是否定了人家县委领导的能力?

别看是符合广大群众利益的大好事,只要邓华这么做了,可就把人给得罪死了。不管蓝部长还是乔副县长,都不会感谢他邓某人伸出援助之,这种费力不讨好的蠢事还是不要干了!

首节上一节245/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