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1954节

“在近年来的公务员档案检查,发现有些公务员的年终考核不仅记载内容空泛,而且一些长期不上班、多年吃空饷的人也被评为优秀。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缺乏平时考核的数据支撑,一些公务员在八小时以外,即使违反党纪,也照样考核合格。”

跨界了张家妹子!何江昊有点郁闷,张部长连纪委工作都要参一脚,这就有点不厚道了。你把所有的问题都说一遍,让后面的何书记还说什么?还有什么好说的?

这么优质的两项规定,注定会在纪委和组织部门大放光彩的,凭什么被你一个人全都独吞了呀?最起码给别人留一口吃的吧,独占蛋糕的行为是可耻的,何江昊喝一口茶斜一眼邓华,这家伙倒是老神在在的。

王秘书长有点辛苦,他不只是要听会,更是要把面前的资料要点编辑一下发出去。这几乎是在直播这场会议,至于直播给谁只有王勇光自己知道,第一时间获悉情报,对某些人来说真的很重要。

有些东西必须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刚刚王秘书长就落后一步被张部长抢先了,结果就是两项规定成了省委组织部的武器!应该被自己拿在的,老王后悔自己反应慢半拍,如果两项规定拿在自己,肯定是不一样的效果。

只可惜没有后悔药,也没有会重来一次,王秘书长只好乖乖的履行职责。于承瑾比他聪明多了,下面有专门的会议记录,没有必要自己动的。

老于走过去拿起来翻看一下:“整理一下给我打印一份,要邓华同志全部的讲话内容,要尽可能完整详实准确!不、打印十份吧,张部长何书记都要,还有勇光同志以及省政府办公厅!”

这么严重这么郑重其事?负责会议纪要整理的干部赶紧动,两个人对照自己整理的讲话稿互相印证,最恶心这种现场发挥演讲,没有稿子信马由缰乱说一气,恐怕连邓某人自己都忘记了,之前讲过什么。

但是作为会议记录,两个人却不能有任何偏差,幸好有会议录音。省政府办公厅毕竟能人辈出,这里秘书出身的还真不少,整理稿件虽然有点难度,却也难不住大家。

张部长的声音铿锵有力:“由于缺乏平时的行为记录,评判一些公务员的工作时缺乏硬杠杠,无法做到优选优。一些公务员在各方面表现平平甚至很差,但档案记载却很漂亮。这样的考核不仅无法体现公务员的真实表现,也承担不起正向激励、选拔优秀干部的职责。”

省委组织部长为今天的会议盖棺定论了?段弘毅看到了于承瑾的做派更加抑郁,很显然于副省长非常重视邓某人的讲话,才会要求会议整理复印会议记录。

说实话老段没有如何看好邓某人的讲话,在他看来小邓同志搞出来的两项规定犯了大忌,因为两项规定针对的是绝大多数人,法尚且不能责众,你小小的副厅级干部,弄出来的东西就要影响到绝大多数领导干部?

不只是痴心妄想更是会把自己弄到绝大多数人的对立面,这样的做派是要把自己玩儿死的,这一次邓魔王恐怕是踢在铁板上了,得罪祁连省绝大多数人他还能活下去么?

最少在官场内变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吧?要说作死段弘毅只佩服邓某人,这家伙作死的本事一流,老段已经可以想像得到,以后他邓华在省政府办公厅寸步难行的场面。

不只是张涵表态支持邓华,何江昊同志指关节敲打在桌上:“正如邓华同志所说,反腐、执纪实有必要加强对干部8小时之外的监督,防微杜渐是对干部的一种爱护。不可否认人性是有弱点的,8小时之外充满了各种诱惑,无数的案例说明干部犯错往往是一念之间,来自8小时之外的监督,无形就是请来组织或众人帮助自己战胜诱惑、回避陷阱。”

连省纪委书记都表态了呀!段弘毅秘书长的脸色越发难看,今天的厅务扩大会议,注定要在祁连省内引发一连串的反响,搞不好倒霉的不是姓邓的而是自己,说白了邓某人还是他段秘书长的下嘛!

第3509章 报备?

这才是最坑爹的事情!有一个折腾的下,注定会让段弘毅不断的背锅,就像这一次的两项规定,没有人会认为那是邓某人自己弄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两项规定的政绩是邓某人自己的,偏偏背锅的是他段秘书长!

还有比这更坑的么?一向都是下面干事背锅,上面享受成果享受政绩的。结果到了姓邓的这边全都颠倒过来,段弘毅不知道自己这是几辈子倒霉,才遇上邓华这么一个奇葩下,简直是要命啊!

真真是要命了!老段的已经静音,但是上面显示一个个未接来电,然后是一个个短信质问。就是质问两项规定咋回事,质问为什么弄出这么一个坑爹的规定,质问他段弘毅要干什么!

不是我要干什么的呀,是下面的姓邓的要干什么,已经让老段无力吐槽了。省政府办公厅历届秘书长,段弘毅是最倒霉的一个,即便在全国范围内也找不出比他更倒霉的了,被下如此坑简直是倒霉至极!

偏偏何江昊很享受折腾的邓华:“……如果说官员拥有私隐权,那也应该是有限和相对的。毫无疑问,官员私隐权不能超越公共利益,成为一种制度性要求和共识。一些习惯了权力任性、活动自由的干部,当然极不习惯。这恰恰说明,相关规定填补了空白、抓住了监督要点,8小时之外的报备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啧啧啧!不愧是一对儿最佳p呀!你瞧这边邓某人折腾出来两项规定,何书记立刻全面肯定,更是全面接受还要添油加醋。经过这一对儿组合的打造,两项规定已经让很多人感觉到枷锁上颈的滋味,偏偏何江昊似乎还在加码。

如果说之前张部长仅仅是借助小邓同志的两项规定,全面收紧干部任免、晋升考核,那么到了何书记这边,两项规定就变成了具有杀伤力的凶器,随时可以向干部八小时以外下的刀。

这两把刀握在何江昊的,就像是到了超级刀客一样,分分钟可以一刀致命的。最起码在祁连省范围内,何江昊的刀足够锋利,只看他以后向什么人头上砍去。

难受的不只是段弘毅,会议室内很多干部都感觉到了强大的威压,如果八小时以外都要被纪委监管,这个官当不当真的没有意思了呀,搞不好钱没捞到还会把自己玩儿进去!太吓人了!

仿佛是回应干部们内心的质疑,何江昊的声音越发宏亮:“俗话说受不了蒸汽熏,就别进厨房,既然从政,有时就得让渡一部分权利,比如私隐权。现代社会的基本准则之一便是:完整的个人私隐权只适用于一个国家的普通公民,对于该国担任公共职务的人而言,他们的个人私隐权必须牺牲一部分,担任的公职越高,牺牲的部分越多。”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有了危感,包括主席台上的各位,包括王勇光和于承瑾。尽管于副省长自我约束力很强,但是他也不敢说自己八小时以外很干净,最少高大上场所的消费是避免不了的。

招待外宾招待商人招待上官,各种招待宴招待娱乐招待旅游,总不能请投资商到路边摊吃饭吧?总不能带着上官去台球室打台球吧?总不能跟外商到闹市区逛街吧?

但凡需要于承瑾出面招待的商人和官员,那都是到了一定层次的,人家根本不可能到寻常场合消费娱乐。其实于副省长只是陪伴而已,真的只是陪伴,于承瑾甚至不接受事后商家馈赠的礼物,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廉洁奉公。

但是这些所谓的廉洁,还是跟某些人有一点差距的,像邓华同志、刘枫教授那种有钱人,明目张胆的花自己钱消费。于承瑾没有那么多钱,就算比普通人富裕一些,也拿不出那么多的钱消费高档场所,那些钱只能是官家出,那是必须的招待费。

现在招待费似乎不再是领导干部高消费的遮羞布,要被何江昊把这层遮羞布彻底掀开,这样的两项规定杀伤力太强。连于承瑾这样的干部都难以接受,更不要说其他人,像荀志敏之流连请大明星都是公款消费的,一旦被两项规定钉死,恐怕荀部长距离下课只剩下一丢丢的距离了!

“若是普通公民,当然不必申报个人财产,一定级别的官员就得申报。若是商人,工作之余想怎么享受都可以,只要不违法规,而官员则不行,到哪里赴宴、都有哪些人、为何要赴宴等,都应如实报告。我们要自觉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不能什么饭都吃、什么酒都喝、什么人都交、什么话都说。其实,如果官员洁身自好,管住自己的和口,遏制住贪欲的心,八小时内外一个样,还怕什么监管呢?”

如果当官这么的受限制,时时刻刻都要被人监控,当官还有什么意思?当官就是要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那是一种理想状态的口号,现实生活多少官员可以做到?分之一还是四分之一?

恐怕四分之一都没有,毕竟人性是自私的,每个人天性都是以自我为心。只不过一部份人的确可以战胜小我,可以在工作摒弃自己的贪念,以大公无私的精神净化自己的灵魂,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但是这样大公无私的干部,在祁连省还真的不多见,大家早就习惯了把自己和家人利益摆在首位,有便宜不占是混蛋!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人人为我我也为我才是常态!

如果世间全都是我为人人的雷锋叔叔,他也就不会成为一个人类社会的标杆,连外国人都要尊敬他。就是因为他战胜了心的私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不得不承认,战争年代和红色年代之前,雷锋精神和雷锋叔叔,是当时华夏社会的主流。那个时代物质基础很差,大家没有什么物质上的追求,大家追求的是理想是思想境界是个人情操。

但是在商品经济社会,物质极大丰富,各种享受各种娱乐各种诱惑摆在领导干部面前。此时还能拒绝诱惑的,真的少之又少,每一个能够拒绝诱惑的都是伟人!

第3510章 再立新功?

最少有成为伟人的素质!何书记喝一口水继续道:“如果官员在8小时之外有问题,其在报备时肯定不会实话实说,这和腐败官员不会主动申报巨额来源不明财产是一个道理。换言之,这种申报不会对行得端做得正、坦荡磊落的干部构成心理压力。而问题官员往往心虚,若申报与实际大相径庭,就容易露出马脚。”

很显然何江昊是铁了心要推动两项规定落地生根了,问题是哪一个官员不心虚呀?特别是在贫困地方当官的干部,把当官作为自己改变命运的渠道,改变家族命运的渠道,不只是要追求青云直上,更是要追求经济上翻身的效果。

所谓的经济翻身,最主要的体现不就是出入高档消费场所,被人当成爷一样尊重么?如果当官还要吃地摊买地摊,游戏也仅仅是在家里麻将,谁还去当官?

最起码王勇光是不会当这种官,每天都有各种危存在,每天都要担心辖区内会不会出事。操着联合国秘书长的心,却赚着刚刚维持温饱的钱,这种工作谁愿意驱赶谁去干,反正老子是不乐意干。

不只是王勇光不乐意干,台下那么多的干部,很多人都不乐意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在这些不愿意干的干部心目,人生在世追求的不外乎钱权二字,钱和权是分不开的,有了权自然也就享受到金钱的乐。

一无所有谁还当官?段弘毅看着上一条条短信欲哭无泪,如果不是何江昊在场,就算仅仅是张涵部长在场,他都要跑出去打电话,向所有人解释两项规定跟自己无关啊。

现在一个超级大的屎盆子扣在头上,老段想要撇清自己怎么可能做得到?说实话老段真的有逃离的渴望,他不知道会议结束后,会面对什么样的场面,不知道没想到会不会上门兴师问罪!

偏偏何江昊似乎还觉得不给力,他还在继续加压:“报备本身也是一种约束力,它提醒干部们别试图在办公室之外就自由天地!官员隐私不是筐,甭把什么都往里面装。公众而言不会对官员的正当收入犯红眼病,但如果官员涉嫌权力腐败,或是进行权色交易,就绝不是个人私事,反腐败恰恰是要挖掘滥权丑陋、惩处权力龌龊,反腐是全天候的。”

反腐是全天候的!这句话成为今天的会议注脚,也成了邓华同志想祁连省发出的宣言书,省政府办公厅的领导,全程观看了邓某人的专场表演,大家恨不得扑上去把他拽下来一顿暴揍!

但是他们注定不能得逞,张涵部长和何江昊书记的肯定,让小邓同志提出的《日志式管理模式》必将正式形成件,提交给省委常委会审批。

会议结束何江昊、于承瑾、王勇光和张涵来到小邓同志的办公室,而不是省政府秘书长的办公室,还把秘书长关在门外。这叫什么事么,段弘毅背锅不说,还被人剥夺了诸多的权利,难不成姓邓的要取而代之?

小邓同志还真没有那样的想法,就算是想也白想啊,毕竟两个人有着巨大的位阶差。一个只是刚刚上位的副厅级干部,一个确实资深副省级干部,那是做梦都弥补不了的差距。

何书记也不拐弯抹角:“把你的两项规定整理出来,把今天的会议内容整理出来,这些要传真给纪委监察部,想必组部需要两项规定,务必要详实务必要用词准确。”

旁边王勇光瞄一眼于承瑾,后者拿着一份复印件:“这个是会议整理记录,我看邓华同志没有原始稿件吧?还是看看这份记录,我们一起整理一下,斟词酌句把章弄出来,省政府也要省委那边同样需要!”

首节上一节1954/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