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1291节

别的不敢说,这个什么祁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场的各位还是知道的,看着名头响亮,省属公办农业类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什么国家特有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单位、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全国职业教育种植类专业示范院校。

真正可以拿到台面上的东西不多,去去专科学校能有多大号召力?在大学扩招的今天,上本也不过是钱的问题,专科学校么?

只要你参加高考,只要你不是白痴,科成绩过一百五十就能上学了,也就是说每科平均分超过二十二你就是专科学校的一员。

一个好学生一科成绩就是一百四五啊!科一百五十的学生就能进入的学校,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大学?用大学这个词真的是糟蹋了!

在场各位不会知道,未来学生争夺有多激烈,有些学校甚至给教师提成,介绍一名学生到专科院校上学,就能获得百到一千五不等的回扣。

说白了就是卖人头呢!不过眼下还是享受人口红利的时候,十年后华夏独生子女政策后遗症凸显,从小学到高都有招不满学生的现象出现。

更不要说处于教育生态链不利地位的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专家的张传军,自然知道祁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不值钱!

正因为祁连省穷,特别是广大农牧地区穷得很,那里的学生上不起大学还是专,他们考上985都有因贫辍学的,更不要说什么专院校。

因此张传军很难相信邓某人的诚意:“邓华同志,办学不是儿戏,搞职业教育需要诚心诚意,更需要真金白银的付出,而收获却未必稳定。”

哈!这个还真吓唬不到邓某人:“张副厅长,我虽然没有你专业,但是我在淮阳省清远市也是搞过职业教育的,职业教育最值钱的不是别的,恰恰是那些学员,那些掌握了一技之长的学员!”

当年的邓华,没少当人口贩子,再古城县搞职业教育培训,然后把培训成功的产业工人“卖给”发达地区的企业,当时获利不菲呀!

那是古城县教育局赚到的第一桶金!张传军眼睛亮了,看来小邓同志真的懂职业教育:“还有一点疑问,进入职业教育学校的,恐怕绝大多数都是贫困生,这一点你怎么解决?”

这个才是关键,大家都知道咋回事,家世好的学生花点钱就能进入本,谁也不会到职业学校读书,毕业后能干啥?

家庭环境好的孩子,一个个心比天高,总觉得自己是未来的世界首富、未来的大领导大干部,谁愿意到职业学校读书?

也只有穷人家孩子,才会想着掌握一技之长,而这些要学习职业技术的,家里供一个学生简直要了命,他们连小学学费都凑不齐,更不要说职业技术学校的学费。

像计算专业,那是需要每人一台计算的,而工艺美术学院的学生,仅仅是各种写生、雕塑需要原材料,就能让祁连省的贫困家庭破产!

若干年后,那个悲催的母亲带着孩子走上绝路,就是因为没有希望,整天为了一口饭劳心劳力,多少人相信那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华夏?

而祁连省就是这样贫困的地方!邓华正色道:“职业培训不只是学生的事情,更是社会问题,未来的华夏最缺乏的不是顶尖人才,恰恰是缺少匠师级工人,而我们的学校就是要培养专业的匠师。”

狂妄!培养匠师?匠师不是那么容易培养的,可以称为匠师的人才,更多是有天分的,没有天分你一辈子都是产业工人,或者说一辈子都是流水线工人!

流水线工人想要出人头地难,这是你的天份决定的!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是至理名言,首先你要看看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才。

口如悬河夸夸其谈的,很可能适合推销、营销、人际交流甚至是诈骗和传销,身强力壮脑回路简单的,凭力气也可以养家糊口,在商业不景气的时代,靠力气吃饭是最把握不至于赔钱的。

还有脑洞大开创意无限的,可以给人当智囊,充当咨询师。但是咨询师未必就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真正把企业搞起来的,首先要有强大的执行力。

没有执行力的人,搞企业只能是半途而废,就像古人说的,书生造反年不成,无非是执行力不成,纸上谈兵或者嘴上谈兵还成,干实事差了点。

现在邓某人却说要培养专业的匠师,张传军没有反驳:“邓华同志还没说资金问题如何解决,毕竟一旦改制合资办学,国家的拨款恐怕就要停滞了。”

这才是关键,邓华微微一笑:“一部分资金可以由校董分摊,按照股份多少分摊,一部份资金找用工单位要,极少一部分学生出,他们还可以向学校申请信用贷款,只要将来偿还贷款就可以。”

良心办学!大家听出来了,这个学校真的是为了贫困生办的,最贫困的学生甚至可以贷款上学,也就是说家里不出一分钱,贫困生也可以到这边来上学。

可是找用工单位要钱?靖立新插嘴道:“用工单位会给钱吗?”

“给不给钱要看我们学生的水平!”对这一点邓华有过经验的,“只要我们狠抓教学质量,只要我们培训出足够优秀的产业工人,甚至培训出匠师苗子,相信那些用工单位会抢破头的。”

抢破头?其他人很难理解这话,毕竟当今不是用工荒的时代,而是就业压力问题,秦川新区立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解决祁连省的失业问题。

秦川市人口众多,可是这边的企业数量着实有限,这边很多学生毕业就是失业,当时为了解决失业率高企不下的问题,才着考虑新区建设。

只是这个项目所托非人,结果非但没有解决就有问题,甚至还把几位领导给弄下岗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年轻人不错!张传军的眼神变了,从之前的质疑变成了欣赏:“终于相信你是要教育扶贫了,秦川新区有你这样的干部,化新城战略一定可以实现!”

第2413章 房家

教育扶贫啊,可是这家伙怎么感觉像是奸商啊?不过小邓同志所说的教育扶贫,让陶副省长兴大增:“你是代表谁谈话?”

“国风慈善基金!”邓华道,“基金会决定在祁连省展开教育扶贫,恰好和我的构想不谋而合,因此打算投入巨资搞一个专业学校,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打造成教育集团,也许在不久之后会上市。”

国风慈善基金?陶凯自然知道这个慈善基金是咋回事,更知道掌控慈善基金的是兰书记掌上明珠,没想到兰家为了邓某人下这么大资本。

在陶副省长心目,这个项目就是兰北上为邓某人量身打造的,就是要为他积累政绩,如此想并不奇怪,毕竟多少世家子弟下来都是会带着项目的。

说起来这样做对地方上有益无害,实际上在地方干部心目,祁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软实力不值钱,但是那片土地值钱啊。

如果校园真的留给地方政府,那可是一巨额财富,学校占地面积1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98万平方米,按照现价十个亿有了吧?

至于说剩下的教授、图书馆藏书和教学设备,加在一起价值几何?一两个亿撑死了,现在作价五个亿赚了,绝对是赚大了,陶凯感觉自己最近财运亨通啊。

刚刚捡了二百亿美金的大便宜,这边又送来一个十几亿的项目,不是财运亨通是什么?

之前寰宇建设集团挖了一个坑不假,不过那个坑把他们自己弄进去了,坑进去集团公司从境外弄来的巨额资本。

假如这个坑不被刘枫教授等人戳穿,顶多年五载的,寰宇建设集团投入的二百亿美金,就会作价上千亿卖出去。

其商业地产项目会占大头,也就是说寰宇建设集团免费拿地开发,让后把开发出来的新城全部卖掉,这期间政府拿不到钱还要出钱买地建设。

相当于外人在你家的一亩分地搞建设,开发出一个大商城出售摊位,却和你一毛钱关系没有,回头你想要回来充当行政管理好说,花钱买呀!

现在小邓同志的项目和寰宇建设集团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能够走到现在的位子,陶副省长的智商足够,自然明白教育扶贫的意义所在。

不过老陶也没有马上答应:“这件事意义重大,我要向省委省政府汇报,但是请基金会的同志放心,社会办学祁连省无条件支持!”

支持就好!告别陶副省长出来,来到楼下看见房益寿居然在擦车,虽然已经是九月旬,可是秋老虎还是很热的。

洪武皇朝被擦得锃亮,还不错!回到车上时间还早,邓华看看表按动按钮放下前面的封挡:“房益寿去你家!”

“什么?”房益寿一呆,擦车抹布差点掉地上,“去!去我家?”

钟林点点头:“是,邓副主任要了解身边工作人员家庭情况,走吧!”

路上钟林介绍道:“房益寿母亲是秦川市教育局发展规划处副处长王怡霞,父亲是秦川副校长特级教师房福兴,岳父祁冬生前是秦川市教育局副局长,岳母金梅是秦川教导主任特级教师。”

书香门第呀!邓华最佩服有化的人,前世今生他都算不上化人,初肄业生是他一辈子抹不去的印迹,遇上这样的书香门第真的很想见识一下。

首节上一节1291/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