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1189节

当年和自己同级别的处干,已经成为高高在上的存在,依旧是处级干部,可是谁能说邓某人的处干跟她一样?

此次调研第二站是万盛县,奇怪的是巴到了县界居然没有人迎接,这就有点尴尬了,作为万盛县曾经的一把,居然没有人到这里迎接,简直是打脸啊!

陪同下来的彭珊冷冷道:“万盛县的干部还真是遵纪的模范呢,据说邓华同志在职期间规定,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也不允许到市政界外迎接。”

话里话外的酸意,任谁都听得出来,邓华没有和疯女人计较的想法,他了解万盛县干部胜过市委组织部任何人,女人根本无法离间双方的感情。

斜一眼酸溜溜的彭副处长,芮蕊笑道:“这一点和刘枫教授有异曲同工之妙,据说刘教授每一次离职都选择悄悄离开,就是不想扰民呢。”

一直到了县城门口那座桥,一溜台车等在桥头,见到巴即刻启动,在前面引导车子前行,有点冷啊!

这下子连唐一笑都奇怪了,女人下来调研不止第一次,却头回见到这样的迎接:“这是万盛县的规矩?连招呼都不打,直接带着去县政府?有意思!”

哼哼!彭珊冷笑道:“骄兵悍将!”

这是有多大的怨念啊?其他人都无语了,一定是此女下来的时候遭到冷遇,这才会如此抱怨的,不过小邓同志却不为所动。

车子驶入县委大院,还是到任时候的大院,只是这里已经物是人非,邓华当先走下车子,引导车辆上的人早早守在门口。

现任万盛县县委常委、县委书记杜令兵,县长凌华以及其他班子成员,按照班子排名顺序等在门口,杜书记堵在门口紧紧握住邓华的:“老同学!终于肯回来看看了!”

“有你在我放心!”

曾经的班子成员,一个个上前和老领导打招呼,调研室的干部明显感觉到,这些人发自内心的热情,更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这种尊重绝非多跑几里路体现出来的,邓华笑着和干部们一一握,转过身介绍,“这几位是前来验收的同志,调研室成员吴越、师同海、唐一笑、徐晓峰、涂海、芮蕊、钱康!”

没有级别没有职务,只有简单的人名,一帮人再次见识到邓某人的不同,杜令兵和县委副书记、县长凌华等人上前相见。

进入政府大礼堂,全场数百名干部齐齐站起身,热烈的掌声席卷而来,这绝非简单的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欢迎。

每一双眼睛都热切的看向邓华,彭珊微微冷笑,芮蕊和唐一笑明显感觉到,身为美女的她们,居然没有邓华有魅力。

离开后第一次返回万盛县,邓华的内心也很激动,他站在主席台上一遍遍鞠躬敬礼,掌声足足响了五分钟之久!

还是杜令兵敲敲麦克风终于止住了掌声:“今天是邓华同志回家的日子,一年多时间里,我们这些留守干部是不是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们自己心有数,人民群众心有数,万盛的山山水水和六十年前牺牲在这里的先烈心有数!”

参加过很多次干部大会,避免不了那些麻木甚至倦怠的面孔,可是在这里看到的,却是一张张充满朝气的面孔,一个个精气神十足的样子。

这一点很难!就算是省市两级领导下来,也不敢说每一个干部都这么全神贯注,大家关注的不是讲话的杜书记,而是关注他身边的邓华。

那一双双热切的眼睛,让人心暖洋洋的,没错就是暖暖的。其实按照小邓同志的意见,连干部欢迎大会都不需要,可是万盛县的干部不答应啊。

如果现任班子不搞一次欢迎大会,搞不好会被下面干部群众唾沫星子淹死的,毕竟邓某人在万盛县的人气太旺了。

还以为是自己的发现,发现干部群众热切的目光,芮蕊斜一眼唐一笑,只见女人好奇的看向台下,似乎在寻找什么人:“找什么?有熟人?”

其实芮蕊很清楚,唐副秘书长和自己一样,好奇小邓同志在这边到底有多大的号召力,在老百姓心目有什么样的地位。

两个人都是职场精英,很清楚那些气氛、欢呼都不过时形式主义,很容易造假的,但是干部大会上大家的表现却是最真实的呀!

第2263章 吹捧大会?

别的不说,仅仅是干部群众的热情,就让调研室的干部惊讶不已。彭珊见不得小邓同志骄傲,恨不得立刻离开大会现场,只是身为陪伴的干部走不开呀。

其实女人很清楚,黄川明部长让自己充当陪同干部,是蕴含深意的,问题是女人钻牛角尖,极度反感小邓同志的种种。

干部大会简短而热烈,散会的时候全场起立,向离开的领导们行注目礼,只是唐一笑和芮蕊发现,每一个人的目标都是邓华,已经离开大礼堂掌声依旧经久不息!

回到县委常委会议室座谈,唐一笑首先发言:“经历过很多会员大会,见识过那种弄虚作假的场面,今天万盛县的干部让我知道,想要让人民尊重你,首先要给老百姓带来实利!”

万盛县的干部会心的笑了,没错,邓某人在万盛县时间不长,但是给万盛县老百姓和干部带来的转变是全方位的。

小邓同志空降万盛县的时候,这里是国家级贫困县,当他一年后离开,万盛县已经成为川渝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明星县。

仅仅是一个振兴能源项目,足以让万盛县躺着享受巨额的利税,相当于此前全年财政收入的十倍,足见邓某人带给地方经济的巨大变化。

最主要是让老百姓获得实利,每一个项目都有老百姓参与其,山村特种种养殖项目更是惠及全民,眼下万盛县的药材已经成为全国品牌。

“不要怪我们老百姓势力,而是大家需要生存,首先就要吃饱饭饿不死,要发展的前提是生存么!”

没错,老百姓生存权才是第一位的,唐副秘书长算是说到点子上,只不过很多地方干部无视基层群众死活,只顾着自己钻营升迁。

就像之前的刘丽军等人,他们除了自己搂钱不管别人死活,大修厂变成了万盛刘家的私人产业,刘丽民更是成为万盛县一霸。

这些干部指望他们为民谋福利?那是做梦,不是说他们不知道老百姓生存权的必要性,而是更专注于自己的私利,只要升迁只要自己搂钱方便,哪管他人死活?

唐一笑看一眼邓华继续道:“邓华同志一举扭转了万盛县落后局面,带给这里老百姓的不只是实利还有未来的理想,没有理想的人生和行尸走肉何异?”

没想到唐副秘书长还有讲段子的潜力,她身边芮蕊忍不住笑了,不过想想也在理,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思想,对未来的憧憬决定你的人生。

只有动物才只需要填饱肚子,人之所以高贵,就是因为有梦想有理想有追求,而邓某人在万盛县发掘的,就是老百姓的理想、梦想和追求。

他带给万盛县的,不仅仅是带领老百姓走上富裕路,更是带来全新的理念,让老百姓的目光穿越大山,看向整个川渝乃至全国,有些人甚至看到了世界。

凌华县长笑道:“相似的话我们听邓书记讲过,正因为秉持这样的理念,白鹿镇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干部,才会被邓华同志发现并发掘出来,万州县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赵军同志就是其的佼佼者。”

这位当初的万盛县县委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亲眼见证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巨变的过程,那简直是一场梦,一场不愿意醒来的梦。

现在梦醒了,万盛县已经变得更加美好,以至于让他这个老万盛县人都不敢认了,如果是自己走出去一年半载,重新回到这里,绝对认不出还是那个贫困县。

要说凌华对邓华的景仰,真的像是黄河之水滔滔不绝,自己曾经奋斗多年渴盼多年的梦想,在小邓同志得以实现,而他是亲历者更是参与者!

这足以让凌华感到自豪:“万盛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党校校长乔艳华同志、县委常委纪委副书记王冰红同志等,一批从白鹿镇走出来的干部,都已经在全新岗位上发挥着光和热。”

一个个名字在刘丽军时代,都是明珠蒙尘被发配到白鹿镇,不管在那边做出什么样的政绩,完全被当时的领导班子成员无视。

这种对人才的压制甚至是践踏,在万盛县形成一种怪异的氛围,实干家没有晋升的希望,那些吹捧送请的干部,不断晋升掌控权柄。

这样的场景不只是在万盛县出现,在华夏的诸多地方,只要是有官场的地方,都会存在这样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干部群众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甚至这种不合理现象已经蔓延到警方甚至军方,这是一种遗祸无穷的风气,政绩不再成为升迁的标准,那些卖官鬻爵的却大行其道。

咳咳!邓华双下压:“不好意思打断一下哈!之前的干部大会已经成了吹捧某人的大会,今天我们是来考察验收改革成果的,我们的成果是干部本身,就是说要从数据模型的对象开始,比方说唐德海同志。”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兼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唐德海,无疑是邓华来万盛县的最大发现,这位当年被搁置冷板凳九年的干部,成了火箭干部的典型。

首节上一节1189/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