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潜规则 第7节

但龚仲来后,以规范财务管理,打破小集团利益为由,向局党组提出了整改方案。这个被许多人遮掩了多年的“平衡”就这样被龚仲打破了,江南局党组不得不将这个问题正式摆在桌面上进行处理。最后由于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问题,以赵一局长为首的江南局党组,不得不以一心一意搞好内部服务为由,忍痛暂时停止了这块业务。

这样一来,不但断掉了他们已执行了十多年的财路,手头上紧了,打牌的小钱也没有了,包里的零用钱也不够了。更让有些人失去了拍马屁的费用,一切都是龚仲惹的祸。不仅马志兵等具体经办人对龚仲有意见,就是中心及物业公司很多干部职工,还有江南局一些从中得到过好处的人,都对龚仲有看法。

现在董昕副主任来后,好不容易重新启动了这块业务,让他们又看到其中的希望。但龚仲又搞什么规范管理,想从这从那的卡住他们。马志兵越想越气愤,继续说道:“董主任,这本来是为了大家的好事,但龚主任不但不积极支持,还处处设置阻力,领导真的不能太纵容他了。”

马志兵是一个聪明的人,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董昕副主任来中心主持工作后,他立即按以往惯用的套路,很快就取得了董昕副主任的欣赏与重用。在马志兵的眼里,没有什么制度规定,没有什么单位利益,一切以满足领导的需要为前提,一切以得到领导的为最终目的。在历届机关后勤保障中心领导那里,马志兵都是最轻松,最实惠,最自由的人。

马志兵的这种为人处世方式,得到了很多人的欣赏。机关后勤保障中心曾有几届领导向局领导推荐他,想提拔他为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副主任。他也曾过五关斩六将,进入了最后环节即任前公示。但考察小组却收到了不少关于他在对外承接工作项目时,存在的一些问题的举报,而且证据确凿。最后,局党组不得不暂缓对他的提拔。

董昕副主任来中心主持工作后不久,有一次将龚仲请到办公室,特意说起了干部提拔问题。问龚仲道:“龚主任,马志兵副总经理到底怎么样?你是财务管理人员,以前在财务处时也曾多次审计过中心及物业公司,对他的为人处世应该比较了解。”

龚仲是一个很实在的人,尽管当时并没有明白董昕副主任这样询问他的真正意图,但还是根据自己的了解,实事求是地报告道:“马志兵副总经理,据我的了解,工作能力有,与领导关系不错,工作也还认真,但就是太贪财了。特别是在对外工程管理过程中,大家对他的一些做法有异议。”龚仲说得很直白,但还是有所保留,并没有说他在对外工程管理中得到了很多好处,虽说大家都知道这事。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人为人处世怎么样,人品怎么样,并不需要真正了解这个人,只要了解他交结的朋友为人怎么样,就能知道一个大概。马志兵的这种思维方式,与董昕副主任不谋而合。他们很快就绞在一起,马志兵与以往历届领导一样,成为领导身边的人。

“要是龚仲也象马志兵这样明事理就好了!”董昕副主任听了马志兵的牢骚后,在心理感叹了一下。最后安慰他道:“马总,你说的这些情况我都清楚。但龚仲这人心眼不坏,只是太死板了,有时搞得大家不开心。你还是要多多理解,我也会找个适当机会,好好开导一下他。”

不管是什么人,当然都喜欢与自己亲近的人,特别是没有条件听自己话的人打交道。这是人的共性,也是人性的弱点。但作为一个领导,特别是单位上的一把手,却不能这样。为了工作,领导者不得不克服自己这些人性的弱点,同时与多种人打交道,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曾花费过大量时间与精力研读过“厚黑学”的董昕副主任,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因此,虽说他心理也不喜欢龚仲,但为了工作,为了自己的政绩,他不得不提醒一下马志兵,口头上维护一下龚仲,为龚仲说一些好话。龚仲与马志兵,都是机关后勤保障中心非常关键的人物,对工作的影响都非常之大。如果搞得不好,马志兵嫉恨龚仲,不管从哪方面说,这都不是他这个一把手愿意看到的。

董昕副主任继续说道:“马总,对外开展小型工程业务活动,你不要因为龚仲的严格管理有太多的压力。龚仲说的收入、支出、利润全部入账,这是局党组的要求,我们要积极配合,多多理解,不要有抵触情绪。现在最关键的是利润率的问题,把握好了这个问题,其他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于是,董昕副主任与马志兵副总经理,为了制订出一个合适的利润率,在办公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沟通与商量。马志兵在这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毕竟搞这项工作已有十多年了,具体的操作方法,一些关键的环节,还有内部潜规则,都有一套轻车熟路的方案。

最后,董昕副主任说道:“马总,你回去后,立即按我们刚刚商定的意见,草拟一个内部呈批件。由我亲自拿到财务处会签后,报请局领导批准后执行。”根据这个方案,董昕他们将上交的利润率设置为百分之十。也就是说,当承接对外工程后,他们就将工程收入的百分之十作为利润上交公司,其他百分之九十就由他们控制,到时用各种费用单据冲销。而公司财务只负责审核这些成本费用单据签字是否齐全,票据是否合法,其他则不属于财务审核范畴。

很快,马志兵起草的这个内部呈批件,由董昕副主任亲自送到了财务处马建设处长手上。马建设处长看完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上交百分之十的利润是不是太低了?”董昕解释道:“局党组同意物业公司重新启动对外业务,主要是为了解决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干部职工福利问题。当然,我们启动这个项目所赚的钱,也不会全部用于中心干部职工身上,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部分行政经费。这个比率,是经过反复权衡,并口头请示局领导后决定的。”

董昕讲的情况,马建设处长没有任何怀疑。现在机关里办事,按规定的程序是从下到上。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是从上到下。上面同意了,再从下到上办理正式手续。特别是一些敏感问题,更是这样。如果你事先没有与领导沟通,就直接将请示递交上去,那将会让局领导处于尴尬地步。因此,在机关里看到的请示什么,都是同意的,没有不同意的,其根本原因就如此。

对于工程项目中所隐藏的利润和文章,作为搞基建工作出身的马建设处长是非常清楚的。董昕副主任解释中,透露出的一些特别含义,他也是心知肚明的。“这个方案我原则上同意,但要报局领导批准后才能执行。还有,工程的成本核算,要按全额成本法管理。具体怎么操作,你可咨询龚仲,他是这方面的行家。”

马建设处长交待完后,就在呈批件上简单地签上了这样的意见:“拟同意,请局领导审批。”董昕副主任立即拿着马建设处长会签的呈批件,直接来到了赵一局长的办公室。赵一局长边看,边听董昕副主任的解释:“赵局,谢谢您对中心干部职工的关爱。这是我与财务处马处沟通后草拟的方案。请您审批一下。”

赵一局长问了一些具体情况后,在呈批件上签了“同意财务处意见”的字样。然后叮嘱董昕副主任道:“这块业务的重新启动,是局党组反复研究后决定的。你一定要吸取以前的教训,注意按好综合平衡,防止小集团利益发生;同时一定要加强管理,确保收入支出全部入账,杜绝违反财务制度的行为发生,不要将好事办成了坏事。具体操作上的问题,多与龚仲商量。”

应该说,赵一局长与马建设处长都是明白人,将可能发生的问题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此,他们都口头上提醒董昕,一定要加强管理,注意综合平衡,防止发生小集团利益行为。只是他们错误地估计了人性的贪婪,或者被董昕的“精细化”服务感动,以致于后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局党组提出的“单位得大头,个人得小头”,还有解决中心干部职工福利的指示,都没有得到有效地贯彻落实。

第十三章 交通经费(1)

对于这个方案的出台经过,特别是马建设处长与赵一局长的叮嘱,龚仲却全然不知,自始至终一直蒙在鼓里。以致于后来龚仲在审核这些项目的成本费用、提成比率、收益分配等工作时,又与马志兵等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此是后话,暂时按下不表。

却说办公室主任这个位置,不管是在哪个单位,都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位置,也是一个矛盾集中的交汇点。更何况龚仲这个办公室主任,他不仅要协助领导处理一些综合协调、督察督办等行政性事务,更要对整个机关后勤保障中心的财务管理负责。一个单位的财务管理,如果全部按正常规定进行肯定很好操作,但又有哪个单位没有一些特殊费用呢?就是一个家庭两口子的开支,有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嘛。

在机关后勤保障中心,人们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在财务管理方面,龚仲是管钱者,其他干部职工是用钱者。所有财务上遇到的问题,人们都习惯了咨询龚仲。而只要人们咨询了,龚仲都会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意见。久而久之,大家都习惯了这种现象,龚仲代表制度,代表单位管钱。所有的支出,只要龚仲同意了就代表没有问题了。

而自古以来,管钱者与用钱者,永远是一个矛盾体的两个方面,他们永远是对立的统一。不管是哪个单位,哪个部门,什么时候,资金都是有限的,而用钱者的欲望都是无限的。这样一来,无形之中,就将龚仲推向了干部职工的对立面。龚仲,就处于这个矛盾体的风口浪尖。但他没有任何退缩,而是站在单位的角度,根据制度规定,凭自己的良心与业务知识,审核着每一个用钱者的每一笔支出。

从董昕副主任办公室出来后,龚仲并没有计较马志兵对自己的过激言行。为了中心的财务管理,龚仲经常要面对一些不理解他的人。对于别人言语中的不尊重,甚至讥讽都习以为常了。现在物业公司承接对外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中,一些关键性的敏感性的问题,既然董昕副主任已有明确的指示,自己按照执行就行了。

但龚仲的命就是苦,一个矛盾解决了,另一个矛盾又来了。现在摆在龚仲面前一件让他头痛的事,就是公务用车交通费用超预算问题。目前,国家对公务接待费、公务出国费和公务用车交通费用(简称“三公经费”),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严禁超预算支出,违者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龚主任,辛苦你框算一下,看我们控制得怎么样?有没有缺口?”在接到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公经费”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后,董昕副主任指示道。

根据董昕副主任的指示,龚仲经过初步框算,发现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公务用车交通费,到年底将超预算三十万元,也就是说将缺少二个月的经费。他立即将情况报告给董昕副主任后,请求领导怎么处理。董昕副主任听了龚仲的汇报后,又详细地问了一些具体情况,然后指示道:“你立即写一个报告,与财务处沟通,争取追加预算。不管怎么样,车子不能停下来嘛,相信局领导会考虑的。”

凭着对机关后勤保障中心情况的熟悉,凭着对部门预算管理的专业知识的了解,龚仲很快就找了几条能让局领导理解,也能说明交通专项经费超预算的客观理由,草拟出了《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关于交通专项经费缺口的报告》,董昕副主任修改了几个他认为不合适的表述字样后,由龚仲将这个内部呈批件正式递交到了财务处马建设处长会签。

应该说,国家对交通专项经费的控制是非常严格的,预算管理也是非常严谨的。每年都下达了专项预算,严禁超预算执行。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根本不可能到位。就拿江南正气管理局来说,每年交通专项经费预算,平均每台车只有三万元,而实际支出最少在八万元左右。三万元的预算就是只加油与购保险都不够,何况还有正常的过路过桥费、停车费、维修费、驾驶员工资、劳动保险等。

这并不是上面的预算下达不准确,也不是单位上管理制度不完善。严格来说,在理想化的前提条件下,三万元的交通专项经费预算,应该还是能够满足公务车公务行为运行的需要。但问题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单位上的公务车并不仅仅只是用于公务行为,而绝大多数是用于非公务行为。这是多年来的习惯,也是公开的潜规则。

我们很多公务车辆,所有权是单位,使用权却归个人。那些单位上的领导,有实权的人物,他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将单位上的公务车据为私有。过年过节,周天周末,还有晚上早晨,甚至工作时间,他们可随意动用单位的公务车辆办自己的私事。于是,老百姓经常看到公务车出现在高档娱乐场所,出在超市菜市场,出现在学校医院,出现在餐馆棋牌室,出现农家乐,出现在钓鱼塘……

而车里坐着的除了我们单位上的工作人员外,还有这些工作人员的老婆、儿子、女儿、父亲、母亲、岳母、岳父、小姨子、大舅子……甚至小三、二奶什么的,都可坐可堂而皇之地坐在单位上的公务车上。试想想,这种情况下发生的用车费用,财政下达的预算又怎么能够满足?就是再翻几番,只怕还是不够。更何况还有我们的一些领导私家车发生的费用,也以单位公务车的名目在单位报销。

要想根本性解决交通专项经费问题,也就是公务车辆私用问题,最基本的出路就是实行车改,按级别实行公务用车补贴。但这条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很难走下去,近几年虽说有些的地方进行了试点,一些激进人士也在各种场合叫嚣,但这么多年却一直没有推广开来,最根本的原因不在老百姓,而是在各级政府、每个单位的领导那里。

既然公务用车改革,目前还没有条件全面积范围执行。那就应该加强公务用车管理,真正意义上的公务用车管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公务车辆私用现象,使财政下达的交通专项经费真正用在公务车辆公务行为上。比如,我们的过路过桥费用票据上标明车辆牌照号,那些领导人员私家车这方面的费用还能挤占财政资金?我们的公务车辆上标上醒目的“公务用车”标记,那些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地点,还能看到我们的公务车辆?

记得我们的一位伟人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只要我们的领导干部,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敢于动真格,不怕伤害自己的个人利益,还什么事情不可解决?想当年公费医改革前,不是有一些领导干部,自己一个人的医疗费用,却是用于全家人看病?甚至全家族看病?当然,医改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但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还是值得老百姓肯定的。

却说龚仲将申请追回交通专项经费的呈批件递交上去后,可能是因为如董昕副主任所说的“车子不能停下来”的原因,也可能是龚仲找的那几条理由真正打动了局领导,还有可能是财务处是龚仲的“娘家”的原因,财务处马建设处长在呈批件上批道:“拟同意追回三十万元交通专项经费,资金从局统筹事业收入中解决。请局领导审批。”

很快,局领导的批示就下来了,同意了马建设处长的意见,追回机关后勤保障中心三十万元公务用车交通专项经费。只是主管财务的副局长洪继宗在呈批件中作了这样的指示:“交通专项经费,属于国家严格控制的‵三公经费′管理范畴,请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加强管理,严格按照下达的公务用车交通专项经费预算执行,以后绝对不允许发生超预算情况。”

龚仲立即拿着经局领导批示后呈批件,到董昕副主任办公室作了详细的报告。董昕副主任从龚仲手里接过呈批件,仔细地看了一下马建设处长与局领导的批示后,有些不放心地问道:“龚主任,现在局财务追回了这三十万元交通专项经费,今年应该够用了吧?”董昕副主任知道,龚仲这人太实在了,他申请追回的预算,肯定是实实在在的数据,据他对龚仲的了解,这里面应该不会有什么埋伏。

“是的,肯定够用了。请领导放心,我在预计11-12月车辆费用时,预留了一定的余地。正常情况下,今年的车辆专项经费肯定不会有问题。”龚仲很肯定地对董主任说道。龚仲是一个很实在的人,但那只是待人处世方面。在工作上,只要是对单位有利的事,只要是不太过分的要求,只要是没有超过最后的底线,他还是知道怎么变通的。此次申请追回交通专项经费时,他根据自己的了解,在平均进度下,预埋了十五万元的余地,防止年底发生特殊情况。

第十四章 交通经费(2)

机关后勤保障中心的主要职能,就是为江南正气管理局机关提供后勤保障服务。是一个纯用钱部门,没有创收功能,所有经费都是预算安排的,没有任何活动的余地。因此,财务管理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每到十一月份,各部门负责人就找到龚仲,提出各种各样的困难,要求追回经费。但作为部门预算管理单位,预算下达后,是具备法律效力的。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想要追回经费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每到年底,龚仲的头就特别痛。

以前,正气物业公司还有对外服务职能,所创收入可适当弥补中心行政经费的不足。但发生树大明事件后,正气物业公司不但暂停了对外服务功能,就是财务收支也被局财务核算得非常死,没有了任何活动的余地。现在虽说恢复了对外承接工程业务,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项工程完毕后,也没有多少结余可用于弥补中心行政经费的不足了。

特别是由于董昕副主任的管理思路,这些部门只管用钱,有缺口就要龚仲想办法解决。大家也习惯了这种思维方式,因此,龚仲除了办公室工作外,很大一部分精力就是财务管理上。现在,成功地追加了三十万元的交通专项经费后,龚仲感觉到今年车辆管理方面,财务上应该没有什么压力了。想到这里,他不禁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只是让龚仲没有想到的,二个月后年度决算时,会计核算中心财务人员询问龚仲道:“龚主任,现在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公务用车交通专项经费超预算十五万元,决算没有办法做下去了。怎么办?”龚仲奇怪地道:“超预算十五万元?没有搞错吧?应该不会啊!”在得到财务人员肯定的答复后,龚仲还是不放心,来到了财务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将近三个月来车辆费用全部查了一遍,确实没有错,超预算十万元多元。

龚仲立即将情况报告了董昕副主任。董昕听了以后,质问龚仲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不是说钱足够用了,不会超预算了吗?”龚仲回答道:“按正常情况,绝对不会超预算。我当时申请追回经费时,考虑了二个因素,一是按前十个月的平均数,二是按去年同期发生数,综合平衡后考虑的,并预留了十五万元的余地。现在超预算十五万元,也就是说,这三个月,超平均数三十万元,平均每月十万元。”

“财务管理归你负责,当时你也保证钱够用了的。现在发生了这样的情况,你要想办法与财务处沟通,请求财务处帮忙把问题解决。”董昕副主任知道情况后,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简单地指示龚仲道。龚仲没有办法,也不好多说什么。虽说财务管理是自己负责的,但他仅仅只是一个办公室主任,与那些科长属于同一级别的干部。自己方式方法对头,别人还尊重你。如果自己问多了点,他们一句“这是请示了董主任的”就打发了自己。因此,平时也只是报账时签个字什么的,其他问题很少过问。

财务处马建设处长知道情况后,非常生气,当面质问龚仲道:“前不久不是刚刚追加了三十万元专项经费吗?现在怎么又有这么大的缺口?你先回去向董主任汇报,将问题查清楚,以文字形式向局领导报告,你就说是我说的。”马建设处长的这种意见,早就在龚仲的意料之中。他没有多做解释,立即回到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将马处长的指示报告给了董昕副主任。

董昕副主任听了龚仲的汇报后,问道:“你是负责财务管理的,每笔费用都经过了你的手,具体原因是什么,你应该知道啊?”龚仲回答道:“我平时只是负责签字,没有注意收集资料,具体是什么原因,现在也说不清楚。”其实,到底是什么原因,龚仲心里是非常清楚的。财务处会计核算中心打电话给龚仲后,他立即去核算中心,将近三个月的费用全部检查了一遍,发现维修费、加油费反常。而且,有几笔大支出没有经过自己签名,财务就付款了。

董昕副主任立即将车辆管理科长诸葛伟叫来,当着二人的面指示道:“龚仲负责,诸葛伟配合,将第四季度的车辆费用全面清理一遍,找出超预算的原因,形成文字材料,向局领导作专题报告。”董昕副主任瞪着一双大眼睛,表情非常严肃,脸上没有任何笑容。龚仲可以感觉到,董昕副主任对于他反映车辆专项经费超预算情况心里是很不舒服的。

诸葛伟,其爱人就是财务处桑一梓。龚仲在财务处工作期间,与她发生过不痛快。因此,到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工作后,龚仲非常注意与诸葛伟科长的关系处理,与他说话时非常小心。诸葛伟听了董昕副主任的安排后,很激动地说道:“我保证积极配合,请董主任放心。怎么查都没有关系,我们都是按规定来的,都是实实在在发生的费用,我以党性保证,里面没有任何问题。”

对于董昕副主任的安排,龚仲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反正领导当着诸葛伟的面安排的,自己实事求是地执行就行了。但他内心深处还是有想法的。当他从财务处会计核算中心知道情况后,立即将近三个月的费用初略检查了一遍,发现里面有很多反常情况。特别是车辆维修费,还有加油费,过路过桥费什么的,都有很多不正常现象。但考虑到领导没有安排自己做什么,他也只好将这些疑问放在心里。

现在董昕副主任当着诸葛伟科长的面这样安排,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查近三个月的交通专项经费情况了。但诸葛伟科长立即情绪激动地申明,其中没有什么问题,并以党性保证。龚仲立即感觉到工作肯定没有这样顺利,刚刚轻松的心情又不禁有些沉重起来。董昕副主任说道:“没有哪个说你有问题!也没有哪个说其中有什么问题!现在只是要向局领导写一个汇报材料,解释交通专项经费为什么超预算。诸葛伟科长,你就不要想多了。”

第二天,龚仲就将自己检查情况,单独向董昕副主任作了详细汇报。最后,龚仲总结性地说道:“董主任,我仔细地将这三个月的费用进行了分析,感觉这三个月交通专项经费大大超出预算,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维修费用不正常引起的。这些不正常情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节上一节7/1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