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潜规则 第41节

赵一局长轻轻地咳嗽了一声,有些严肃地看着大家说道:“同志位,大家刚刚说的都有道理。但具体采取哪种方式好,我们不能简单地进行界定。我认为我们要考虑这次的岗位情况、备用人选情况等因素,根据这些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决定,才能找到最适当的方式。”

见到在座的其他局党组成员认真地听自己指示,有的还轻轻地点着头,赵一局长非常满意这样的效果。毕竟自己是党组书记,是江南局的一局之长,自己说的话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他们这些副手是不敢轻易提出异议的。

这是官场的潜在规则之一,虽说制度规定得很清楚很具体很细致,但在实际工作中,又有哪个副手敢对自己的正职说什么。毕竟所有的副手都只有建议权,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一把手身上。

因此,只要是在官场上打混的人,他们都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应该说;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什么场合不能说什么话。官场上的成功人士,一定会把这些握得炉火纯青,艺臻化境。

在官场上说话,要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身份,什么身份就说什么话。如果不注意身份,随意说话,哪怕你说得再正确,出发点再好,那你也将在无意中得罪很多人,有时甚至还会惹祸上身。毕竟“祸从口出”,老祖宗的教诲千万不能忘记。

就这样,以赵一局长为首的江南正气管理局党组决定,这次八个副处级领导干部,采取民主推荐的方式进行选拔。赵一局长一锤定音后,他们又商量了一些具体细节,包括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由赵一局长亲自担任,成员为所有局党组成员;具体工作由人事处负责,纪检监察全过程监督。

赵一局长最后强调道:“干部提拔是大事,我们既要对组织负责,也要对个人负责。因此,我们考虑问题必须全面,必须确保所有的程序,所有的规定都合理、合法、合规。请史权处长辛苦一下,根据此次党组会议精神,今天晚上在局OA上把这个公告发布出来。”

就这样,晚上九点正,江南正气管理局《关于民主推荐提拔副处级领导干部的公告》,由人事处长史权起草,赵一局长亲自签发,在江南正气管理局自动化办公系统(OA)上正式发布了。

第一个看到这个公告的是机关后勤保障中心主任董昕。下午局党组会议一开始,董昕主任就得到内部消息,知道此次党组会议研究的主题是什么。因此下午他没有出门,一直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等候消息。

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直到晚上八点多,他才等候到会议的最后结果。陪同董昕主任等候的还有马志兵,下午离下班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他就被董昕主任叫来,一起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局党组会议的结果。

但那位透露给董昕主任内部消息的领导,最后强调结果要以OA上的公告为准,并告知人事处长史权现正在草拟公告。因此虽说已晚上八点多了,肚子早就饿得不行了,但董昕与马志兵二人并没有离开,而是坐在办公室里不停地刷新OA上的公告。

在没有看到正式公告之前,他们还不敢将悬着的心放下来。他们最怕的就是采用竞争上岗方式,只要不是竞争上岗,马志兵就有希望。因为马志兵高中毕业后就去当兵了,文化程度低。如果采用竞争上岗,他没有任何优势,第一轮笔试就没有办法通过。

当天晚上,江南局的干部职工,与董昕马志兵他们一样,坐在电脑旁边等候消息的还大有人在。第二天上午一上班,龚仲看到这个公告后,从电脑上查阅记录中发现,当天晚上就已经阅读了这个公告的还有五十多人。

龚仲知道,这个公告发布出来后,江南局的部分干部职工,又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人欢喜有人忧。但这些与龚仲没有任何关系,自从树大明等人搞出来“黑山事件”的帽子,紧紧地扣在了他的头上后,龚仲就失去了与这些“好消息”有缘的资格。

第七十三章 拒之门外

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第二天上班以后,江南正气管理局干部职工从局自动化办公系统中看到了这个公告,一时之间议论纷纷,群情激昂。人们根据那八个职位情况,分析哪个希望大点,哪个将成为命运的宠儿。

还有一部分人则冷静地分析,将八个职位及竞争方式结合,分析其中有没有“萝卜与坑”现象。当然,有些议论是公开的,有些议论则是私下的。毕竟在一个机关里,人们早就明白了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祸从口出的道理是不能忘记的。

上午十点多,有一位同志偷偷来到龚仲的办公室,说道:“龚主任,这次你应该有希望了吧?与你一起竞争上岗的那些人,早就提拔完了。现在江南局科级干部中,从能力从资历从人品来说,能与你比的没有几个了。”

龚仲微笑着回答道:“呵呵,这次肯定没有我的机会,因为树大明等搞出来的案子还没有最后了结。”自从前二次以这个理由,剥夺将自己竞争上岗的权力后,龚仲就冷静地感觉到此次将会同样如此。

那人有些不解地问道:“黑山司法部门不是早就作出了结论,那案子与你没有任何关系吗?你不要自己这样想自己嘛,你应该理直气壮!本来你就与这案子没有任何关系,更何况你还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不听是他们的事。

“你是被树大明他们冤枉的,局领导应该给你平反,应该澄清事实真相,应该为你挽回政治影响。我感觉到前二次就没有办法了,但这次嘛,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再将你排除在竞争大门之外。”

龚仲当然明白他的意思,自从“黑山事件”暴露出来后,他什么样的情况都遇见过。龚仲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微笑着回答:“谢谢关心。要真的能够这样,那我将感激不尽。但据我的了解与分析,现在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那人有些气愤地说道:“你真的是太冤了!明明冤枉你了为什么不能纠正?这是对你的不公正,是你对你的漠不关心!”龚仲微微一笑,说道:“这是我的命,命中注定有这一劫,我早就想开了。”

那人听到龚仲这样说,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摇了摇头走了。由于这个问题是目前江南局最禁忌的问题之一,不但涉及到局党组对“黑山事件”的处理政策,更涉及到局党组怎么了冤枉龚仲这个“难”。

毕竟在第一次案情通报会上,局党组向全省系统正处级领导干部通报:“这个案子是树大明、龚仲、方建军、方丽红他们四个人一起搞出来的。”

但现在事情过去快二年了,事实证明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而江南局党组却对此没有任何说法。江南局的干部职工都心知肚明,但大家不敢轻易议论什么,相互之间一起时都自觉地回避这个问题。

现在竞争提拔副处级领导干部的公告一出来,这个平常与龚仲关系并不是很密切的人,就到办公室来与龚仲说了这些。而且还说得慷慨激昂,但又有谁知道他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呢?

因此,龚仲心里不禁多了一个心眼,只是非常理智非常客气地回答着,并没有与他说一些实质性的话语,毕竟人心隔肚皮。在机关里如何人云亦云,轻易相信别人口中的话语,可能真的会发生你被卖了还在帮着数钱的现象。

俗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更何况是在江南正气管理局,这个诚信严重缺失的非常时期。先不管那人的真实心意如何,如果龚仲听了他的话,心里气愤不过,一时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去找赵一局论理,或发一顿牢骚,那仅仅除了图个嘴巴上的一时之快,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其实龚仲不知道的是,当天晚上局党组会议上,就是否让龚仲参与此次副处级领导干部竞争时,局党组成员也曾意见不一致,最后还是党组书记赵一局长一锤定音,直接将他排除在竞争大门之外。

事情是这样的,当竞争方式定下来后,在座的局党组成员又商定了几个具体细节。最后赵一局长问道:“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还有没有我们没有考虑到的其他问题?”

待其他局党组成员纷纷表示没有什么问题了,人事处长史权站了起来,非常谨慎地请示道:“赵局,这次龚仲怎么处理?”毕竟前二次已将龚仲排除在竞争上岗大门之外,如果不问清楚,他这个做具体工作的有些不好操作。

但史权处长问得比较策略,他没有直接问“让龚仲参加竞争”或“不让龚仲参加竞争”,而是问“这次龚仲怎么处理”。虽说问的目的是一样,但却给人的感觉却不一样。

史权处长是列席局党组会议,他在会上是没有发言权的。但他是人事处长,干部提拔的具体工作由他负责做,他必须把一些具体操作上问题搞清楚,以便应对一些特殊情况。

史权处长清楚地记得,“黑山事件”发生后,曾有过二次副处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龚仲理所当然地报了名,但最后资格审查时,龚仲没有被通过。赵一局长指示史权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史权处长电话将龚仲叫到他的办公室,有些复杂地对他说道:“龚主任,根据局党组的指示,你与黑山事件那案子还没有了结,现在不适宜参加竞争上岗。具体情况我不清楚,请你多多理解。”

望着龚仲离去的背影,史权处长有些复杂地摇了摇头。刚刚自己传达取消他参加竞争的资格时,龚仲眼中流露出的尴尬与失望,史权处长敏感地捕捉到了。但他没有任何办法,除了同情与理解外,史权处长也不好多说什么。

现在史权处长话一出口,会议室里立即出现了短暂的沉默。大家都没有说话,房间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史权处长立即知道,他可能问的不是时候。其实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前,史权处长也想到了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是没有想到会这样严重。

过了一会儿,局党组成员伍钢副局长说道:“树大明搞黑山事件之前,曾告诉过龚仲,但龚仲没有及时报告局党组。当时如果龚仲报告了,黑山事件就不会发生了。在黑山事件没有了结之前,我认为龚仲不宜参加竞争上岗。”

伍钢副局长是局党组成员中年龄最大,排在第二位的局党组成员。他的发言常常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树大明是他多年的朋友,但现在发生了这样的情况,他内心对龚仲是特别痛恨的,就是怪龚仲没有报告,让树大明这个老朋友面临牢狱之灾。

伍钢副局长发言后,第二个接着发言的是副局长朱水流。他是从岭东局交流过来干部,平时与龚仲没有什么接触。“当时龚仲没有报告,说明他政治上不成熟。我同意伍副局长的意见,现在不宜考虑龚仲的提拔问题。”

第三个接着发言的是局党组成员中排在第三位的纪检组长毛勇。他是龚仲多年的领导,曾与龚仲一起在白水局工作。当时毛勇是局长,龚仲是办公室主任兼任会计。对于龚仲的为人与能力,毛勇是非常清楚的。“黑山事件”发生时,毛勇正交流在外。毛勇回来后,曾侧面过问过此案子。

现在看到前二位局党组成员的发言对龚仲不利,毛勇知道不能再顾虑其他了,立即接着说道:“据我了解,当时树大明只是对龚仲说了一个机会,并没有说具体情况,也没有告诉龚仲他一定会做。龚仲曾提醒过树大明其中存在的风险,并明确表示不能做。”

说到这里,毛勇组长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而且事实证明,树大明他们是避开龚仲做的,他们做时龚仲并不知道。我认为这一次可以考虑让龚仲参加竞争止岗,毕竟这涉及到一个干部的政治生命问题。”

毛勇说完以后,会场上又出现了一时的沉静。局党组有五位成员,现在已有三位发言了,但意见明确相左。还没有发言的是洪继宗副局长,以及党组书记赵一局长。按常规,不到最后环节,赵一局长是不会发表自己的意见的。

史权处长不禁有些后悔,没有想到自己提出这个问题后,会让局党组陷入到这样的局面。说心里话,史权处长也只是想到前次自己传达局党组的指示,取消龚仲竞争上岗的资格时,龚仲那伤心失望尴尬而一时心软。

大家都将目光转移到了洪继宗副局长的身上。洪继宗副局长知道自己不发言不行了,躲是躲不过去的。他与龚仲没有任何感情,平时只是从董昕、张晗瑛、方丽红那里听说他的情况。龚仲是否参加竞争,说实话洪继宗副局长是无所谓的。

但现在问题是有二种意见摆在面前,他必须作出选择。是支持伍钢、朱水流副局长,还是站在毛勇组长一面。在五位局党组成员里,洪继宗副局长资历最浅。但洪继宗副局长是总局派下来的干部,平时大家还是很尊重他。毕竟他身份有些特殊,以后还是要回总局去的。

洪继宗副局长沉吟了一下,最后说道:“我认为上面三位局领导的发言都有道理,让龚仲参加竞争说得过去,不让龚仲参加也事出有原。我看还是请党组书记赵一局长最后定夺吧。”洪继宗副局长考虑再三,居然玩起了“太极推手”,最后将球抛到了赵一局长那里。

赵一局长见此,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我看这样吧,不管是参与者,还是知情不报者,但他们都是这个案件的当事人。在案件没有最后了结之前,龚仲暂时就不参加竞争止岗了。”

赵一局长的话,就是局党组的决定。在座的其他几位局党组成员,当然不会再说什么。就是纪检组长毛勇,也只是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毕竟他想关心一下龚仲,但赵一局长不采纳,他当然不会再争取了。毕竟以前的教训放在那里,没有必要为了龚仲又与赵一局长发生冲突。

就这样,龚仲因为“黑山事件”当事人身份,与这次民主推荐无缘。这也是龚仲因树大明搞出“黑山事件”后,第三次失去这样的机会。

第七十四章 酒不醉人

民主推荐公告发出后第三天下午,按照规定的程序,由江南局全省系统副处级以上干部,包括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还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人员,对全省科级干部海选投票工作在江南正气管理局综合大楼五楼多功能厅正式开始。

首节上一节41/1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