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潜规则 第12节

机关里有“能者多劳”的说法,也有“做得多问题多”的说法,但却从没有听说过“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说法。龚仲就是一个这样的人,走到哪忙到哪,永远有做不完的事。职责内的事,职责外的事,都会压到他的头上来。但那些好处如先进、表扬、提拔等好事,却永远与他无缘。最后不但得不到什么好处,还会被别人抓住把柄,作为打压他的工具。

车辆安全检查工作刚刚完成没几天,这天下午诸葛伟科长又拿着厚厚一叠材料找到龚仲。说道:“龚主任,我们车辆定点维修企业合同已到期,要按政府采购形式重新招标确定。这是我们车辆管理科草拟好的招标方案,请你在OA上正式报给局领导审批。时间很紧,今天必须发出去。”

龚仲一看那材料有五十多页,涉及整个招标过程,包括招标的步骤、流程、评委、时间安排、评分办法及指标等,就是认真检查一遍都要几个小时,一下子怎么做得成文件发出去呢?“今天只怕发不出去,就是仔细地看一遍时间也不够。”龚仲对诸葛伟科长解释说道。

“那怎么行啊?洪副局长在等着呢,没有及时报上去会挨批评的。”诸葛伟说道。龚仲解释道:“但是,不仔细检查一遍,要是有差错怎么办?”对于诸葛伟草拟的材料,龚仲还是有点不放心的。如果其中有什么差错,自己没有检查出来就报上去了,最后挨板子的还是自己。

“你放心吧,我仔细检查过了,里面应该没有什么差错了吧,时间来不赢了。”诸葛伟听到龚仲这样解释,开始语气还是很肯定的,但最后对于有没有差错,他说着说着心中也没有什么底了。毕竟是五十多页的材料,就是有差错也很正常的。所以,上报出去之前,必须认真进行审核,确保万无一失。这也是龚仲不同意马上发出去,一定要认真检查一遍的原因。

龚仲还是有些不放心,再一次劝说道:“诸葛科长,材料内容这样多,难免有差错。如果不认真检查就报给局领导,万一里面有差错可就交不了差哟。我看还是明天发吧,我晚上回家仔细检查一遍,确保万无一失最好。”诸葛伟说道:“时间真的来不赢了。龚主任,我知道你说的在理,但洪局现正在等着呢。如果现在不报上去,他会批评我们的。”

最后,在诸葛伟的强烈要求下,龚仲请示董昕同意后,没有按习惯检查就在局自动化办公系统上,以拟稿人的名义写了一个请示,将这个方案报到了洪继宗副局长那里。半个小时后,龚仲办公室的电话响了起来,电话里传来了洪继宗副局长严肃的声音:“龚主任吗?请你立即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第二十四章 规范管理(6)

龚仲刚刚一进办公室,洪继宗副局长就生气地责问道:“你是怎么搞的?那个招标方案里尽是差错!”

果然不错,接到洪副局长的电话后,龚仲就估计问题出在这里。他立即认错道:“对不起,洪局长,请您谅解!是我工作不仔细。我马上检查,请您退回给我!”

原来,这个招标方案是诸葛伟他们从网络上下载下来的格式文件。他们根据这个材料框架,修改了一些关键性的因素,如时间、地点、项目、价格等,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将我们自己的要求、条件、说明等加了进去。但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材料多,内容多,有些地方改了,有些地方却没有改过来,就是联系电话都少了一个数字,被洪继宗副局长发现了。

见到龚仲立即认错,没有找任何借口推脱自己,洪继宗副局长的态度也慢慢好了起来。“小龚啊,工作要认真点,不能马虎大意。这是对外的文件,出现差错会影响单位的形象。以后一定认真点,要吸取教训,绝对不能再犯了。”洪继宗副局长语重心长地说道。

“知道了,洪局,这次是我不对,我报给您前没有仔细检查,其中有些差错没有发现。洪局,我保证以后绝对不会这样了。请您放心,我会吸取教训的。请您把这个文件退回给我,我晚上加班仔细检查一下,明天早上上班之前给你,保证再不会有差错了。”最后在离开时,龚仲保证道。

在洪继宗副局长办公里,龚仲自始至终都没有说出这个请示出台的经过,将所有责任都自己承担了。其实,这个材料是诸葛伟科长草拟的,只是根据董昕的管理思路,以龚仲的名义上报的。严格来说,这个材料完全与龚仲没有任何关系。更何况上报前,龚仲也提醒了诸葛伟,还请示了董昕副主任。

由于已经到了下班时间,龚仲回到办公室后,立即给老婆打一个电话,说是晚上要加班,不要等他回来吃饭了。然后就立即进入自动化办公系统,开始仔细检查洪继宗副局长退回来的招标方案。龚仲的性格就是这样,心中不能有任何事。刚刚被洪继宗副局长批评了,如果不把这个方案检查完,他是没有心思下班回家吃饭的。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认真检查,龚仲共发现了十多处错误,不但有错别字、掉字等现象,还有最关键的投标时间,接受投标的地点,领取标书的房间号错误,这些最具体的东西,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的。但诸葛伟从网上下载后,这些关键的地方都没有改掉。就这样,龚仲一直搞到晚上九点多才搞完,然后再按规定的流程,从自动化办公系统上提交给了洪继宗副局长审批。

第二天上午,龚仲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进办公自动化系统,看那呈批件审批得怎么样了。他进入办公自动化系统一看,发现洪继宗副局长已审批完毕,并指示立即按方案启动招标工作。显然,洪继宗副局长是早上提前上班,将方案审批完毕的。龚仲立即将情况告诉了诸葛伟科长:“那个车辆维修定点厂招标方案,洪局已审批完了。他指示我们立即按照上报的方案,启动招标工作。”

龚仲将洪继宗副局长的批示精神转告给诸葛伟后,就没有再关注这项工作。因这些工作都是他的工作,按方案规定的程序,里面没有办公室的工作。过了二天,龚仲在董昕副主任办公室汇报工作。突然,董昕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董昕接过电话,龚仲听到里面传来洪继宗副局长的声音:“董主任,车辆维修定点厂招标工作,具体走到哪一步了?”

“老板,请您放心,我们正在抓紧进行!”董昕副主任说话的语气非常亲切,态度非常恭敬,表情就象电视剧宋江招安后见皇帝时的那副奴才相。非正常程序办理正常工作,必然产生非正常结果。董昕副主任不敢报告真实情况,对洪继宗副局长说得模棱两可。

放下电话后,董昕的气势立即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完全是另外一幅面孔,比川剧中的那些大师的变脸还要炉火纯青,从低三下四的奴才变成了高高在上的领导。他立即将车辆管理科长诸葛伟叫了进来,问道:“刚刚洪局打来电话,问我那招标方案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诸葛伟科长回答道:“没有看到局领导是怎么批示的。”董昕立即将疑问的目光投向了龚仲。龚仲见到如此,立即解释道:“我不是二天前就告诉你了吗?洪副局长已审批了,并要求我们立即按上报的方案正式启动招标工作。”

“二天前你是告诉我局领导已批示了,并要求我们立即按上报的方案正式启动招标工作。但我没有看到正式批复文件,不知道局领导具体是怎么批的,我不敢擅自行动。”诸葛伟说道。

“龚主任,你不知道这次招标工作时间紧,洪局非常关心吗?你怎么不将局领导的批示转交给诸葛伟?你作为办公室主任,难道这起码的规矩都不知道?今后由你统一办理的文件,局领导批示后涉及哪个的就转发给哪个。不然会影响工作的,龚主任。”董昕副主任听了诸葛伟的解释后,立即开始指责起龚仲来。

“董主任,请示、报告类文件可以转发,但内部呈批件却没有办法转发,这是自动化办公系统上设定的;局领导的具体批示,只有拟稿人、审批人和公文管理员可以看到,这也是自动办公系统设定的。那个呈批件我是晚上加班改好的,洪局是第二天早上提前上班审批的。我原封不动的将洪局的指示口头转告给了诸葛伟科长,并告诉他按上报的方案立即启动招标工作。诸葛伟科长当时也没有说要看局领导的指示嘛。再说,如果你想看局领导的具体指示,可以找我或公文管理员。”龚仲解释道。

龚仲明的是解释情况,实质上是在申诉。首先,车辆维修定点厂招标工作是车辆管理科诸葛伟科长负责,这项工作应该是他为主进行。但现在因为董昕的工作思路问题,方案的上报工作由龚仲负责,才造成了这种被动局面,这是根本原因所在。其次,诸葛伟科长想看局领导的具体批示,应该主动找龚仲或公文管理员要,而不是坐等生意上门。龚仲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知道他诸葛伟想要什么东西?

“我认为我的工作都是按程序做的,我没有任何问题。现在这项工作没有按时启动,不是我们车辆管理科的责任。”诸葛伟不同意龚仲的意见,向董昕副主任申诉道。但他也没有明确指责龚仲,只是强调自己是按程序做的,自己没有任何问题。龚仲没有再申诉什么,事情明显摆在那里,谁对谁错明明白白,根本不需要自己再说什么了。

董昕副主任思考了一下,说道:“现在没有追究哪个的责任,你们就不要争执了。现在的问题是要立即行动起来,根据洪局的指示正式启动招标工作。龚主任,你立即将洪局批示的呈批件打印出来交给诸葛伟科长,作为他们正式启动招标工作的依据。以后局领导的具体指示,你要及时转发给有关人员;不能转发的,就打印出来交给对方。”董昕副主任表面没有批评哪个,但从他的说话中还是指责龚仲有不到位的地方。

不管是哪个单位哪个部门,每个干部职工,都有自己的工作职责。在职责范围内的事,他们都应当按单位的规定积极主动努力完成。如果因为特殊情况,可由别人帮忙完成,但这毕竟只能是特例。江南局五百多位干部职工,都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在自动化办公系统上草拟文件,然后由本人所在单位负责人审批上报或发布。这是自动化办公系统设置好的,也是正常的工作程序。

但在机关后勤保障中心,董昕副主任却以保障公文质量为由,以手上的权力强迫龚仲承担了全中心三十多位干部职工的发文工作。这不仅剥夺了全中心三十多位干部职工在局自动化办公系统中办理公文的权力,影响了机关后勤保障中心正常的工作,更增加了龚仲个人的工作量,还对龚仲个人带来了负面影响。这次车辆招标方案的呈批件,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缩影。

因此,我们的领导干部,在凭借手中的权力开展工作时,一定要能听得见不同的意见,一定要按规定的程序开展工作,一定要按正常的程序开展工作。如果出于某种目的,违反常规强迫下属做一些不符合常规的工作,这不仅会影响单位正常的工作,也会对相对人造成较大的伤害。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利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对上一幅奴才相,低三下四;对下却趾高气扬,高高在上。他们听不见不同的意见,容不得不同的意见。凡不符合自己意愿的,或与自己对着来的,不管对错,不管原则规定,一律凭借手上的权力进行打压。

老百姓说的“在机关里,没有对错,只有成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党的民主政策是好的,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却走了样。“家长制”作风,是几千年封建思想的余毒,也是国人的劣根。在权力失去监督的情况下,那些手中紧握大权的领导们,他们大搞“一言堂”,完全忘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真正含义,断章取义,只知道集中,忘记了民主,个人说了算。

有高高在上的领导,就有低三下四的部属;有低三下四的部属,就有高高在上的领导。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符合辩证法的原理。因此,我们不能单方面责怪那些逢迎拍马之辈,因为有喜欢他们这样的领导。同理,我们也不要单独责怪那些高高在上的领导,因我们有这样低三下四的奴才,他们愿意为了自己的某些利益,愿意去充当这样的奴才,将那些领导捧得高高在上。

第二十五章 知错不改

佛说:一叶一乾坤,一花一世界;哲学家说:物资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情感专家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以从一个人的眼里看出他内心的世界;恋爱专家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古人说:爱屋及乌。

这些古人、学者、佛家、哲学家讲的这些话,其中最基本的含义就是:人是有感情的,人的眼睛看世界,都是带着有色眼镜的。因此,古人教导我们,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伟人们也叮嘱我们:正确处理好集中与民主的关系。这也就是同样的风景,在不同人的眼里,看到的景色是不一样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

这一年的五月,江南正气管理局迎来了和风细雨的春天。根据工作需要,江南局党组决定提拔了二批十名处级领导干部。毫无疑问,这十名被提拔的处级领导干部,是命运的宠儿,当然也是他们努力奋斗的结果。在行政机关里,采取什么方式提拔领导干部,国家有明确的规定,如组织提名,如民主推荐,如竞争上岗。但具体采取什么形式,国家却没有明确规定。因此,每次采取什么方式提拔,则大有文章可做,则关系非常微妙。

据说,这次提拔处级领导干部,江南正气管理局党组五位成员之间,经过激烈的斗争,多次开会反复讨论研究,在全面权衡之下,最后局党组成员才意见统一,决定采取二种不同的方式,即组织提名与竞争上岗。竞争上岗的方式还是如往年一样,非常简单也非常顺利,首先是发布公告,然后是报名、资格审查,接着是笔试、面试,最后是局党组决定、任职前公示、下达任命文件。

董昕副主任也在此次竞争中,顺利丢掉了那顶戴在头上的“副”字帽子,被提拔为机关后勤保障中心主任,正式解决了处级领导干部职务。这样一来,从他调入机关后勤保障中心,以副处级身份主持工作,经过不到半年的努力,为局领导精细化服务,比照顾自己爹娘还用心,做牛做马的,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得到了局领导的认可,成为江南局最年轻的正处级领导干部之一。

以组织提名方式提拔的二名副处长,都是三十出头的女同志。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年轻漂亮,娇艳可人。而且平时与局领导走非常近,也就是说是属于进入了局领导私生活中的人员。据说,当时局党组只准备了一个副处级领导干部岗位,但最后决定人选时,却发生了激烈的斗争,而且双方都不让步,甚至在局党组会议上拍了桌子。赵一局长没有办法,最后才决定增加一个岗位的。

却说龚仲看到竞争上岗的公告后,立即积极响应,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了一个岗位,以最快的速度将报名表填写好后交到了人事处。过了二天,龚仲在办公室突然接到了人事处长史权的电话,要他立即去人事处一下。龚仲接到电话后,不知道史处长此时找自己有什么事。但他没有多想,立即以最快的速度来到了史处长办公室。

待龚仲坐好后,史权处长微笑了一下,问了一下此竞争上岗报名情况后,说道:“龚主任,你能积极响应局党组的号召,报名参加竞争上岗,这是不错的。但是,因为树大明等人的案子还没有了结,局领导指示,在此处理期间,你不适合参加竞争上岗。此次竞争上岗你就不参加了。请你多多理解。”龚仲连忙说道:“没关系!没关系!我理解!我理解!”

最后,龚仲是怎么离开人事处的,史处长还与他说了些什么,他什么不记得了。龚仲没有向史权处长申诉什么,他知道,不让他参加竞争上岗,肯定是赵一局长的指示。只是龚仲感觉到气愤的是,以前局党组公布说,树大明案件是他们四个人一起搞的。虽说对他的伤害是巨大的,但他还可以理解的,毕竟当时的情况很复杂,江南局相信他的人不多。局党组作出错误的判断,还是有其特殊的背景的。

但现在时间过去一年多了,经过黑山公安部门、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侦破,案情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慢慢浮出水面,事实的真相慢慢还原了,龚仲也从原来的“当事人”身份中慢慢解脱出来。大家都知道树大明等人冤枉了龚仲,树大明、方建军、方丽红为了各自的利益,违背良心说了假话。真相大白后,虽说不希望局党组给龚仲一个什么说法,但至少应该从行动上予以纠正。

现在让龚仲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在明明知道自己是被人冤枉的情况下,在明明知道冤枉了龚仲的情况下,以赵一局长为首的局党组,不但给一个什么说法,反而还剥夺龚仲参加竞争上岗的权力。虽说参与竞争上岗了,并不一定能被提拔,但这至少是一种政治待遇,是一种对龚仲的认可。现在剥夺龚仲的这种权力,实质上就是还在错上加错,不承认司法机关认可的事实,宁愿牺牲龚仲的个人利益,也不愿意认错。

古人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组织,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那些当官的,能真正做到这点,确实不易。现在的那些领导们,坐在台上马列别人时头头是道,但事情一旦到了自己身上,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以前,龚仲一直认为,赵一局长是一位非常不错的领导,虽说管事细了点,心眼小了一点,但相对以前的局领导来说,还是非常难得的。

因此,当龚仲听到一些非议赵一局长的话时,他还不时从正面为赵一局长进行解释。“人无完人嘛。赵一局长最少解决了几十位家属子弟就业问题,以前的局领导只管自己的家属子弟,几时管过老百姓的子弟就业?赵一局长为江南局干部职工和系统内所有处级干部,每人解决了一套住房问题,并主持完成了江南局整体搬迁工作,以前的局党组没有吧?”

但现在明明知道在冤枉了龚仲的情况下,还剥夺他参加竞争上岗的权力,龚仲对赵一局长的印象一下子改变了,感觉到自己看问题还是不准确。难怪别人说现在的江南正气管理局,有一股不正常的风气,那就是好大喜功,报喜不报忧,干部职工之间难得听到一句真话;活跃在局党组身边的,都是一群逢迎拍马之辈,真正有能力的能做实事的却默默无闻,根本得不到局党组的肯定与重用。

龚仲不禁想到了前不久发生在江南局的一件怪事,当时他还有些不理解,现在却终于有些明白了。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国考是全国第一考。每年公务员考试时,那可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好多人挤破了脑袋,千方百计都想进入公务员队伍。听说竞争最激烈的是,曾有六千多人竞争一个工作岗位。这一方面说明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艰难程度,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公务员岗位的重要程度。

可是在江南正气管理局,这个中央驻地方行政执法机关,却有一位新进公务员,考入江南局工作后还没有一年,就主动辞职走人了。走时还情真意切地给赵一局长写了一封万言长信。这一特殊事情,当时在江南局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人痛惜,有人婉惜,有人惊讶,有人感觉不可理解,还有人觉得那那子不懂事。

要知道,从成千上万的竞争者中,打得头破血流地走过来,现在却要这样轻易放弃,不可惜是假的。当那孩子向人事处递交辞职报告后,人事处长史权立即电话告知了他的父母。他们从乡下火急火跳地赶来后,人事处长史权说道:“只要他愿意,我们同意他收回辞职申请。”

可怜天下父母心!二位老人立即来到儿子的办公室,双双跪倒在儿子的面前,声嘶泪下地请求儿子收回辞职报告。但他的态度是坚决的,没有任何犹豫。他将二位老人从地上扶了起来,说道:“父亲,母亲,请你们不要折杀儿子了。我现在已经是成人了,以后的路怎么走,我心中有数,请您老放心!”

儿子很聪明,也很有个性。做父母的当然知道,一旦儿子的牛脾气来了,那是九头牛也拖不回的。但他们更知道,儿子虽说有个性,但大事不糊涂,小事装糊涂,儿子坚决要走,肯定有要走的理由。最后,二位老人没有说服儿子,带着忐忑的心情,离开了儿子单位回到了老家。

儿子在给赵一局长的信中,将他来江南局工作不到一年的感想,如实地写了出来,回答了为什么忍痛放下这个难得的“金饭碗”。但他到底在那封长达一万多字的信中,给赵一局长说了些什么,大家都不知道。只是在一次江南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上,赵一局长在强调我们的领导干部应该怎么做人做事时,稍微透露出了那封信的一点点内容。

首节上一节12/1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