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485节

  快船球迷是看爽了,可中立球队就觉得比赛没什么意思。

  保罗缺阵后,快船实力终究是有下滑的,比赛会更加激烈。

  而所谓的“看点”,当然就是看李良的表现了。

  毕竟篮球比赛,球星的作用相当强大,比足球、橄榄球要强的多。

  很多球迷都会跟着自己的喜欢的球星进行“迁徙”,球星到哪儿,就喜欢哪个球队。

  李良在打完马刺一战后,人气度进一步提升,现在快船每场比赛都成为重点关注。

  在比赛开始前,转播的电视台给出的“取胜之匙”中,有一条就是,“布鲁斯-李能拿下多少分。”

  很多人都在猜测,以李良疯狂的三分投射能力,会不会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再度突破60分的大关。

  上一场打魔术,李良“发挥平平”,按理说这一场打凯尔特人,李良应该会爆发一下才对。

  李良从新闻上也看到了这些消息,心想这些球迷媒体真的是眼光有问题。

  我布鲁斯-李是那种为了数据而数据的球员吗?

  我的打球唯一标准就是胜利!

  为了胜利,我才会去拿足够的数据。

  如果不要数据也能胜利,那……那为什么不要数据呢?

  反正李良想了半天,觉得还是要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去打。

  打马刺那场李良就感觉到了,必须要带动全队一起,他才能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快船依旧是科里森顶替保罗首发。

  上一场科里森打得很出色,但这一场面对凯尔特人外线的防守强人布拉德利,科里森的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

  一开场快船就迅速的打开了局面,格里芬在内线连续得分。

  其实李良的光芒多少掩盖了格里芬本赛季的巨大进步。

  虽然防守端有天然的缺陷,但是在进攻端,格里芬已经成为了快船最稳定高效的得分点。

  甚至从效率来看,他比李良还要强一点,当然这和他的进攻任务分配,以及带第二阵容打有关。

  但不管如何,格里芬能登场,是对李良巨大的助力。

  第一节,格里芬就砍下了12分,快船33:23,取得了10分的领先优势。

  到第二节,凯尔特人开始调整战术,进攻端开始多打篮下,连续制造小乔丹和李良的犯规。

  进攻端,凯尔特人开始联防、盯人轮流变换。

  这种突然来一下联防,然后换盯人的防守方式,很容易打乱对手的进攻节奏。

  快船球员的进攻节奏就乱了,外线连续的三分出手都没有中。

  凯尔特人迫近了比分,把分差缩小到了5分以内。

  这时候李良站了出来,先在外线接球命中一个三分稳定局面。

  接着,李良开始寻找凯尔特人防守端的漏洞。

  凯尔特人的防守很有针对性,针对的就是快船目前外线持球手不足的问题,球的转移速度不够快,缺少在中距离的杀伤。

  所以他们是先收缩赌快船手感不好,接着再外扩压迫,反正中距离这段就不管你。

  快船如果用硬实力和凯尔特人硬碰硬,要赢也是可以赢的。

  但李良还是希望从战术上破解掉凯尔特人的这种防守策略。

  老子可是战术大师!

  他使用的方法也非常简单,那就是挡拆。

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是最佳教练

  

  篮球的战术纷繁复杂,在百年的发展历史中,根据规则和球员技术的变化,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变化。

  挡拆无疑是其中最为古老,又最有生命力的一种。

  在如今的NBA,场上遇事不决就挡拆。

  李良在系统中曾经跟着约翰-伍登教练学习过掩护后的战术变化。

  不过当时他的角色不是持球人,而是掩护者。

  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

  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李良也是会召唤掩护的。

  最近球队在训练中,就有专门练习让李良持球,借助掩护发起进攻。

  而和李良进行配合的掩护人是格里芬。

  保罗可以和小乔丹进行配合,李良却不太行。

  除非使用技能,否则李良作为持球人和小乔丹进行掩护配合,对方只要上抢压迫,双人包夹,这挡拆就算完了。

  李良不能自己攻,传给小乔丹?传给他有什么用?

  李良的挡拆掩护点都很靠外,小乔丹要接球就是在弧顶接球,拿了球一点用没有。

  只有保罗可以切入到更深的位置和小乔丹配合,给小乔丹制造空中接力的机会。

  不仅因为保罗更加矮小灵活,还因为保罗的中距离威胁,让对手患得患失。

  李良更强的威胁还是来自他的三分球。

  但当他和格里芬进行挡拆配合的时候,格里芬立刻发现,自己在中路拥有了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

  因为李良的空间拉开能力太强了。

  格里芬在选秀时的模板是卡尔-马龙,但他的发展路线似乎并没有朝着马龙走的意思。

  比如马龙在进攻中更像一个橄榄球的跑锋,快攻的时候如同火车头一般朝着前场冲去。

  然后会接到来自斯托克顿的传球,几乎不会有多余的运球,拿球就起步直接攻击篮筐。

  而格里芬在快攻中没有马龙那样的速度,有时候他甚至会拖后,自己运球过半场,还要秀一下自己的运球技术和转陀螺能力。

  同时,格里芬在进攻中也有组织上的天赋,只不过因为保罗的存在,这点天赋多少受到了遏制。

  他更多充当一个终结点,一个得分点,跟着保罗在场上绕圈圈。

  当保罗不在时,当他和李良进行挡拆配合时,他才发现原来球场中路如此空旷。

  一个外线炮台在外线杵着,能不空旷吗?

  李良先是一记三分球让凯尔特人不敢再使用联防,接着就开始不停的给格里芬中路喂球。

  格里芬在中路接球后,他的选择就很多了。

  他可以自己强杀篮下,可以分球给侧翼,可以传球吊给内线。

  中路本来就是一个球队需要严防死守的核心地带。

  过去的凯尔特人,防守中的一大强项就是“堵中。”

  开始现在他们没有凯文-加内特了,没有肉盾帕金斯了。

  依靠亨弗里斯和巴斯怎么可能堵得住中路呢?

  如果依靠人多去堵,结果就是李良和克劳福德的三分可能要起势。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双方在阵容实力上存在天然的差距。

  而李良发现这种差距所造成的战术上的落差,抓住这个点往死里打。

  第二节后半段,原本凯尔特人已经把分差迫近到只差5分,随即又被快船的一波进攻打得相差15分。

  比第一节的分差更大了。

  史蒂文斯只能暂停调整。

  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没有人,光调整也没有用。

  史蒂文斯空有一肚子的战术,可惜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挡拆,就是破不了。

  格里芬也是发现,李良的传球没有保罗的那么精妙、舒服,但同时他的自主性也变得更高。

  当保罗的传球过来的时候,除了那种低位喂球或者简单的转移球,基本上格里芬就可以考虑出手了。

  保罗已经把一切安排的颇为妥当,格里芬走好最后一步就行了。

  而李良做不到保罗这么细致,他只是传出那第一球,后面就让格里芬来处理。

  结果,格里芬感觉自己打成核心了。

  真的像一个核心那样支配球,送出助攻,搅乱凯尔特人的防守。

  半场比赛结束,快船65:53,领先了凯尔特人12分。

  格里芬拿到了17分,6次助攻,得分和助攻数都是全场最高。

  原来当一个进攻核心,掌控比赛的感觉是这么的好。

  到了第三节,格里芬继续保持良好的状态。

  低位、中距离,接球后的强冲篮下,得分不断上涨。

  快船始终压制着凯尔特人,凯尔特人虽然拼命反抗,大喊“我为NBA立过功,我的历史最悠久!”

  结果并没有什么卵用,他们在进攻端的发挥其实还是可以,就是没有办法形成有效的攻势,将局面翻转过来。

  同时防守端,李良-格里芬挡拆的问题始终无法破解。

  怎么可能半场比赛就让你给破解了呢?

  同时,克劳福德今晚的状态很好,当李良和格里芬不太灵光的时候,克劳福德总是能站出来,用他不讲道理的单打,给凯尔特人以打击。

  李良在赛季初始的时候,总因为克劳福德羸弱的防守,和进攻中的“独“而对他颇有诟病。

  随着赛季的深入,李良逐渐认识到,一个拥有宝贵持球进攻能力的球员在NBA是多么重要。

  在世界上对抗性最强的篮球联盟,很多在大学、高中时期,可以手中持球玩转整场的天才球员,到这里就只能做个球不沾手的工兵。

  战术不是每次都会奏效,个人能力非常重要。

  当你打不开,感觉不好,对方防守太强的时候,一个能靠自己的李良把球整进去的队友,真的相当重要。

  李良和克劳福德之间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好。

  反正防守端李良会尽力给克劳福德擦屁股,进攻端克劳福德就负责接锅。

  当李良自己持球感觉搞不定的时候,就甩锅给克劳福德让他投。

  这不和詹姆斯一样了啊?

  在离开科比以后,李良似乎在逐渐詹化。

  其实只是因为最近他想打的合理一点而已。

  和马刺那场球不仅没有让李良冲昏头脑,想着要做逆转英雄,反而让他找到了做领袖的感觉。

首节上一节485/9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