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4节

  湖人球员知道活塞拿到球就要耗时间,所以他们也开始小心翼翼,不到完全把握轻易不出手。

  两队联手促成了这场NBA历史上最奇葩的对决。

  到了第二节比赛,约翰-昆德拉拍了拍李良,示意他上场。

  李良连忙脱下外套,穿着湖人的白色球衣和紧身小短裤登场了。

  第一次穿这条裤子上场打球,李良觉得很不习惯。

  因为裤子太短了,和穿四角内裤差不多。

  脚上则穿着平底的匡威鞋,别说气垫了,鞋底的橡胶都是硬邦邦的。

  不过打多了自然无所谓了,这性感小短裤穿着其实挺凉快的,丝毫不影响腿脚活动。

  至于鞋子,反正在系统里不会受伤,更是无所谓。

  李良试过在自己胳膊上咬了个口子,当时感觉疼,醒来以后胳膊上一点痕迹都没有。

  李良以球队大前锋的身份登场,镇守球队的内线。

  和他搭档的人,正是NBA历史上的第一个超级巨星,为湖人五次夺得BAA/NBA总冠军的传奇球星乔治-麦肯。

  当然,从样貌上看,他一点儿都不像个篮坛巨星。

  他戴着一副厚厚的圆眼镜,头发用发胶梳理得一丝不乱,要不是身高6尺10寸巨大无比,看起来就好像一个公司职员。

  虽然看上去文质彬彬,但乔治-麦肯在球场上委实是个硬汉。

  在1949年的总决赛中,麦肯无可阻挡,对手国会队的主教练奥尔巴赫使出野蛮的冲撞战术,最终把麦肯的手腕给撞骨折了。

  结果麦肯在左手腕打上了石膏,继续比赛,反而越战越勇,帮助球队一举击败对手,拿到了他的第一个NBA总冠军。

  身着99号球衣的麦肯手打石膏参加比赛的海报,成为了NBA最早的经典画面。

  李良看着这个眼镜大个,虽然只有6尺10(2米08),但在早期NBA已经是个巨人。

  那时候有些球队的中锋身高都不到2米。

  而且他的身高是实打实的,没有任何虚报成分。

  不像现在的NBA球员,明明两米左右,要报个2米06。

  2米06/6尺9的,则要往6尺11寸(2米11)甚至7尺(2米13)去虚报。

  李良知道,自己的五个助攻就要靠这个大个子了。

  吸取前几场的教训,他决定一定先把助攻刷完,然后才能专心致志的刷分。

  第二节比赛开始,跳球。

  1950年代的比赛有一点和现在比赛不同,四节比赛,每节比赛开始都要进行跳球来进行球权争夺,而不是像现在比赛这样,只是开场象征性的跳一次球。

  在更早的篮球比赛中,跳球更加频繁,每次一方进球后,都要重新跳球争夺球权。

  后来为了比赛流畅性,才进行了更改,直到现在变成开场一次跳球。

  李良主动站到了中圈,麦肯没有反对,就让李良进行跳球。

  麦肯虽然是中锋,但当时医疗和运动环境很差,他的两条腿早就饱受伤病折磨,基本跳不起来了,所以跳球总是会输。

  李良不同,他的腿还充满了活力,轻松跳赢了对手,帮助湖人获得了球权。

  获得球权的湖人没有着急进攻,和活塞一样他们开始在外线传导球。

  当球传到李良手上时,李良没有继续玩击鼓传花的游戏,而是看准一个机会,低头猫腰,从中路持球直接杀向了禁区!

  1950年的三秒区只有6尺宽,所以和罚球圈连在一起,看起来就好像一个钥匙孔。

  麦肯站在了钥匙孔的顶端,靠篮下很深的地方。

  李良的运球比那个年代的球员要好得多,对手也没想到李良一个大前锋会持球突破。

  这个突破来的出其不意,李良一下就过掉了防守人,接着直冲篮下。

  对手的中锋福斯特补防上来,李良一个迈步,右脚起跳左手上篮。

  飞到半空,李良把球一收。

  回头朝着侧方一个传球,球就到了篮下的麦肯手中。

  篮下接球的麦肯无人防守,他连跳都懒得跳,轻轻一抬手,球打板入筐,拿下两分。

  李良则收获了一次助攻。

  进球后,李良握了握拳头,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第五章 没有退路的甘李良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拿下来两分后,湖人以10:9反超,李良拿到了一个助攻。

  接下来攻守转换,麻烦的事来了。

  活塞队继续进行球权控制,球在几个人手中导过来导过去。

  现场球迷的嘘声越来越多,不时有杂物扔落,球迷是越来越少。

  可是活塞的球员不为所动,依旧忠实地执行着控球战术,慢慢寻找进攻机会。

  50年代的NBA,球员们的进攻技术相当粗糙,技术动作没有标准化,最基础的投篮动作就五花八门。

  有单臂的,有双臂的,有砸出去的,有托出去的,有抛出去的,而且大多是站立投篮,双脚不离开地面。

  真正的跳投技术要等到保罗-阿里金、比尔-沙曼等联盟先驱,在50年代中期逐步完善,才慢慢有了后来较为标准化的投篮动作。

  和投篮一样,他们的运球同样挫的很,单调的单手运球,极少换手,更不用说运球变向了。

  他们的传递球倒是相当流畅,不过当时NBA的防守技战术一样不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也一般,所以才能在一次进攻中进行大量传球而不失误。

  现在,场上有了李良可就不一样了。

  哪怕他是NCAA的饮水机,还是受过现代篮球训练的。

  他要做的就是必须通过拼抢来夺回球权,尽可能快的发动进攻。

  李良看到对手在罚球圈外进行手递手传球,活塞队的套路他早就熟悉了,外圈传球挡人后交叉换位那一套。

  李良看准机会直接扑了上去!

  他速度不算快,但很突然,而且因为早有算计,扑的很准,生生把球从对手手上抢了下来。

  活塞球员哪里肯放手,一争抢,两人同时摔倒在地。

  裁判却没有吹犯规,这种对抗裁判不管的。

  李良先人一步,连滚带爬,捞起球就朝着前场飞奔。

  以他的身高,在50年代打中锋,是根本不会长距离运球的。

  可李良不同,6尺9的高度,在现在的篮球场上打控卫都是可以的。

  他运球一路杀到前场,转头见对手没有跟上,跃起上篮!

  不中…

  李良竟然上篮不中!

  但没有人跟上,他抢下篮板,篮下再起打板。

  还是不中!

  这要是在真实赛场上出现这种情况,李良估计要被球迷骂死。

  可在这儿不同,在对方防守球员跟上来之前,李良再度跃起,轻轻一点把球点进了篮筐中,拿下两分。

  李良当然不至于水平差到连个上篮都上不进,而是因为他要刷篮板数据!

  15个篮板球,这个任务要求比助攻还要可怕,李良有几次都是卡死在这个数据上。

  双方根本就不投篮,哪里来的篮板球?

  要是有个科比,事情就好办多了,可惜这是1950年的湖人。

  所以他只好自投自抢刷数据,而且湖人内线还有乔治麦肯,人家可不会好心让篮板。

  “你这该死的家伙在干什么?上篮都上不进!”场边,昆德拉朝着李良吼道。

  “地太滑了!”李良回道。

  他才不理这个老头子,心想如果没有我,这场比赛你就输啦!

  约翰-昆德拉虽然是功勋教练,NBA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缔造者。

  但限于当时的时代,他对活塞的无耻战术显然没什么好办法。

  第二节开场一分钟的时间,李良成功拿到了2分,2篮板,1助攻,还有一个无关紧要的抢断。

  接下来,活塞依旧秉持他们慢悠悠的控球打法,硬生生把篮球玩成了足球,从维恩堡活塞变成了巴塞罗那活塞。

  可惜人家是优势控球,活塞比分落后还控球。

  李良心想,这司马系统就是不想让自己完成任务。

  李良没有办法,只能拼命地进行出击防守,经过十多场比赛的磨练,他已经慢慢摸熟了对手的传球线路。

  过去受制于自己的天赋水平,李良在场上总是比那些黑人选手慢半拍,慢0.1秒。

  就是这0.1秒的时间,就决定了两个运动员的天赋,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在篮球场,0.1秒可以决定很多事。

  一个抢断,一个盖帽,一个过人,都是0.1秒的事。

  李良在不知疲倦的预判、跑位中,让自己的判断越来越准确。

  反正对手不会轻易的出手,也不会运球过人,他放心大胆的出击就是。

  果然,李良再度拼抢成功,这一回队友拿到了球,发动反击。

  李良知道,不能让队友拿球进攻,这群NPC一样会搞控球战术。

  二话不说,李良直接从队友手里把球抢了过来!

  “李,你干嘛!”

  “我教你打篮球!”

  李良嘴里喊着,一路杀到篮下,一个回头望月,回传给跟进的队友。

  又是乔治-麦肯,到了篮下麦肯不会再客气,轻松放篮得手,又一个助攻到手。

  见这么轻松,李良想,早知道应该再刷个篮板。

  之后,比赛尽在李良的掌控中。

  他一边积极的防守,断球,快攻,刷篮板,刷分,一边在进攻端,利用自己的身体素质和熟练的运球撕开对方的防守,给麦肯喂球刷助攻。

  李良天赋平平,但他的基本功还不错,多年来的苦练是有效果的。

  其实李良从小到大各方面都很不错,能唱会跳,能说会道,脑子也好使,长得也不错,个子又那么高,家里还有钱,妥妥的高富帅。

  像他这样的留学富二代,在美国本该过的很潇洒,香车美女一个都不会少。

首节上一节4/9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