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 第93节

马库斯重新恢复了正常表情,担忧地看着陆恪,“斑比,你不会害怕了吧?然后就真的做一个听话的乖乖牌?这在球场之上可行不通。”

陆恪一本正经地说道,“我一直都是一个遵纪守法的诚实公民。对于球队的纪律和规矩,我向往遵从,怎么可能会反驳球队前辈们的规定呢?”明明是认认真真的表情,但说出来的话语却是……一派胡言。

说完,陆恪就一脸“我拒绝和你为伍”的正义表情,快步前行。洛根和阿尔东两个人都低头笑了起来,快速跟了上去,只留着马库斯一个人站在后面,“斑比?你刚才那话不是认真的吧?”但,没有人回应他,“斑比!”

仅仅五秒钟之后,马库斯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准确来说,不是五秒钟,而是十五分钟。

战术会议结束之后,球队来到了训练场之上,正式开始投入今天的战术演练之中,进攻组和防守组展开博弈,演练不同的套路以及组合。

虽然在球员名单之上,49人当前拥有三名四分卫,但艾利克斯-史密斯因为伤病的原因,甚至没有出现在训练营,只有科林和陆恪。所以,每一档进攻,吉姆都要求两位四分卫轮流上阵、轮流演练,尽可能一视同仁地要求每一位球员都可以吃透战术。

“攻击!”

此时站在场上进行演练的是陆恪,不是手枪阵型,也不是散弹枪阵型,陆恪紧紧地站在中锋身后,与防守球员仅仅一臂之隔,这是近距离的冲传训练,要求四分卫正面面临防守球员的强力突袭,在口袋不断缩小的情况下,完成短传。

不是中传,不是长传,必须是短传。

一声令下,中锋将橄榄球开了出来,陆恪接到球之后,快速后撤步,整个口袋迅速缩小,防守球员们在帕雷斯的带领之下,强度明显超过了训练的水准,似乎拿出了比赛的状态,打定主意好好地给陆恪一个教训。

口袋缩小的速度超出了预期,仅仅只是一个呼吸之间,陆恪就已经陷入了困境,但他却没有缴械投降,继续后撤步,然后果决地冲出口袋,继续移动、奔跑,同时散落在外的接球球员全部收入眼底,快速地寻找传球目标。

“哔哔”,进攻组教练克雷格-罗曼吹响了口哨,中断了这一档训练。这是一档口袋短传训练,要求四分卫停留在口袋之中,现在陆恪已经离开了口袋,训练自然也就终止了。

但,陆恪却依旧没有放弃,几乎是在口哨响起的瞬间,快速找到了人群之中的洛根,手起刀落,一记五码传球,稳稳当当地进入了洛根的怀中。

洛根也没有继续冲刺,右手单手抓住了橄榄球,高高地举了起来,向防守球员们炫耀着;而陆恪则用力握了握拳头,高声喊了一句“耶!”不断地给自己加油鼓劲,那紧绷的肌肉和暴突的青筋,透露出陆恪的全神贯注。

仿佛,这不是一次训练,而是超级碗的比赛。竭尽全力,没有丝毫放松。就和当年的陪练生涯一样。

帕雷斯站在原地,大口大口地喘着气,目瞪口呆地看着击掌相庆的洛根和陆恪,脸色十分不好。他们准备好好地给这名菜鸟新秀一个教训,结果却被对方狠狠地摔了一记耳光,这着实是太丢人了。愤怒和耻辱的情绪在胸膛里汹涌井喷。

作为教练,克雷格也不由愣了愣,低声嘟囔到,“这是训练,不是比赛。我已经吹停了训练,他怎么回事?”

站在旁边的基普-克莱斯特却露出了一个笑容,“他关注的不是训练,而是获胜。竞争意识强烈,这是一件好事。难道你忘记了?试训的第一天,二十档进攻,他就彻底将陪练队击溃,这一份能力、这一份专注、这一份投入,绝对不是随随便便一名球员就可以拥有的。”

克雷格哑然失笑,“我知道。但……”话语微微卡了一下,抬起头看向了陆恪,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兴奋和雀跃,“只是我没有预料到罢了。”

在美国,人们对华裔群体有着固定的印象,他们总是害羞而安静,总是谦逊而低调,总是沉默而内敛,似乎就连日常的普通社交活动都不太常参加,更不要说积极主动地融入当地群体了。

但显然,这位一年级生是个例外。

接下来,陆恪的表现也彻底颠覆了49人教练团队对华裔的固定观念。

这绝对不是一位善类,全情投入、坚定果决、心无旁骛,强烈的竞争意识,初步展现出了他对战术的灵活运用能力,以及进一步自我解读的能力。每一档进攻,每一次战术,全力以赴,毫不保留,在下午的训练之中,陆恪抢走了科林的不少风头。

仅仅是加入球队的第一天,陆恪就已经清楚明了地划下了界限、定下了目标:他不是为了替补而来的、他不是为了坐板凳而来的,他的目标是主力,绝对主力,他的目标是站在赛场上,赢得比赛,而且信心满满、动力十足。

对于教练团队来说,他们乐见其成,两名新秀四分卫之间的竞争,可以增加彼此的动力;但对于球员来说,却不是如此。

在陆恪加入之前,他们已经以科林为中心,建立了整个训练体系;但现在,陆恪的积极努力,却带来了变数,也带来了困扰——毕竟,陆恪和科林是截然不同风格的两位四分卫,战术的侧重点更是天壤之别。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但,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竞争都已经开始了。第一天的登场,陆恪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帕雷斯不喜欢这样,甚至是深恶痛绝。不是因为陆恪和科林之间的竞争,而是因为陆恪正在挑战资深球员们的权威和底线,如果不好好教训一下这位一年级生,只怕接下来整个赛季,他们的权威都无法保持下去了。

球队需要秩序,而菜鸟需要教训。

第117章.116 哑巴之亏

季前赛倒计时,最后一天。

滴答,滴答,滴答,秒针和时针转动的速度似乎越来越快,那种紧迫感渐渐变得清晰起来。昨天,陆恪完成了签约,正式成为了旧金山49人的一员;明天,季前赛就将正式拉开帷幕,这也意味着新赛季的大幕已经就在不远处了。

所有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世界报”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刊登林书远的采访,陆恪甚至还没有细细品味职业球队的生活节奏,新赛季就已经近在咫尺。

季前赛迫在眉睫,对于陆恪来说,时间的沙漏就越发紧迫了,陆恪还要很多很多事情需要完成,其他不说,仅仅只是战术手册,这就是重中之重,可陆恪拿到战术手册才一个晚上的时间,不要说理解运用了,就连粗粗翻阅一遍的任务都还没有完成。

没有人会帮助陆恪,也没有人可以挤出时间帮助陆恪。即使是洛根、马库斯、阿尔东等人也是一样,有心无力;陆恪只能自己发愤图强,这是唯一的途径。

清晨五点整,天空才刚刚破晓,陆恪就已经起床,开始了全新的一天。

五点半之前,驱车抵达训练基地,率先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和基础训练。

六点整,简单地用过早餐之后,花费了一个小时的时间,继续浏览战术手册,将昨晚的功课昨晚。

七点整,陆恪再次投入训练之中,先是半个小时的瑜伽,而后则是传球训练和脚步训练。

约莫八点零五分、八点十分时,球队新秀们陆陆续续开始抵达训练基地,这才发现,有人比他们还要更早抵达,并且开始了一天的训练,挥汗如雨;再过一小会儿,大部分资深球员也已经抵达了现场,嘻嘻哈哈、轻轻松松地准备投入训练。

对于那些赛场老油条来说,即使是常规赛,比赛日的前一天也没有太多紧张感,更多是以放松为主;更何况仅仅只是无关紧要的季前赛呢?

在他们的眼中,陆恪更像是一个笑柄:要么是笨鸟先飞,要么是作秀卖弄,根本不值一提。

来来往往的视线之中,陆恪有条不紊地完成了自己的日常训练,看了看手表,时针已经指向了八点二十五分。陆恪这才结束了早晨的第一波训练,回到更衣室,准备冲澡、然后更衣,再加入球队的日常训练之中。

进入更衣室,吵吵闹闹的讨论声、谈论生,不绝于耳,整个空间里一派勃勃生机。左手边的桌子上,整齐地摆放着一大堆崭新的头盔,蹭光发亮,暗金底色、鲜红条纹,对比鲜明,却又完美和谐,轻而易举就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旧金山49人主场球衣是红色上衣、金色运动裤,大气而华贵,无疑是整个联盟之中设计和搭配最好看的球衣之一。每当主场比赛的时候,烛台公园都会变成一片红色汇入金色的浩瀚海洋,蔚为壮观,堪称奇景。

此时,资深球员们团团围绕在桌子旁边,叽叽喳喳地讨论着,陆恪没有上前凑热闹。虽然他十分好奇这些头盔,早晨过来更衣室的时候还没有看到,显然是刚刚摆放过来的;但现在时间不够了,如果不想要正式训练迟到,他就必须加快速度。

于是,陆恪强压下好奇,快步走进沐浴室,简单冲了一个战斗澡,而后出来更换一套干爽的新球衣,但紧接着,陆恪就找不到自己的头盔了。

今天早晨抵达更衣室时,陆恪在自己的衣柜里看到了头盔。这是自大学以来,他第一次在头盔和球衣上看到自己的名字。“14,LU”,虽然不是梦想中的十一号,但这依旧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新鲜感和自豪感,让陆恪对球衣和头盔都爱不释手。

不过,之前的独自训练,没有对抗的部分,所以陆恪就没有佩戴头盔,仅仅只是穿着运动服进行训练。可是现在,头盔不见了。

“洛根,你看到我的头盔了吗?”陆恪左右看了看,扬声询问到。

洛根正在系鞋带,抬起头来,满脸疑惑,“什么?你早晨训练的时候,没有佩戴头盔吗?”对于陆恪的勤奋和拼命,他早就已经习以为常了,丝毫不觉得奇怪。

陆恪耸了耸肩,“没有,我把头盔留在了原地。”随后,陆恪就开始在更衣室里环绕起来,四周寻找着自己的头盔,看到空闲的头盔,就询问其他球员们,“那是你的头盔吗?”可是,没有十四号的头盔。

绕了两圈,陆恪依旧没有寻找到自己的头盔,而球员们已经陆陆续续开始离开更衣室了,九点的训练时间已经进入倒计时。

“斑比,需要帮忙吗?”马库斯走了过来,拍了拍陆恪的肩膀。

首节上一节93/166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