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 第472节

快速开球之后,陆恪横扫了一下全场,这一次钢人队防守组则放弃了突袭,而是在传球防守之中囤积了大量兵力,不仅仅是两名安全卫和两名角卫,还有两名外线卫以及一名内线卫都开始后撤,将整个球场防守地密不透风。

想当然地,陆恪就以为,进攻锋线的口袋保护不会有问题。

因为钢人队仅仅派出了三名防守锋线和一名内线卫来冲击口袋——甚至可能只有三名防守锋线,那名内线卫应该还要伺机盯防跑卫。这意味着,进攻锋线将占据人数的优势。

但下一刻,陆恪的眼前就出现了一个大面积的阴影。

不是左侧,也不是右侧,而是正前方,如同泰山压顶一般,势大力沉地将陆恪正面扑倒在地,无处可逃,也无力抵抗,就好像是飓风压倒桅杆一般,“咔嚓”的一声脆响,就这样干脆利落地倒地了。

力量对比之悬殊,语言着实难以描述。

身体感受到了地面的冰凉之后,陆恪这才意识到,完成钢人队本场比赛第一次擒杀的不是两名外线卫,而是尖峰凯西-汉普顿。

危机状况之下,钢人队防守组也使出了压箱底,故意撤掉了前线突袭人员配置,而是着重传球防守,力量比重的严重失衡之后,让进攻锋线稍稍放松了警惕,而汉普顿却完成瞬间爆发的碾压,最终成功地擒杀了四分卫。

作为联盟最为顶级的尖峰,以一敌二乃至以一敌三,这就是汉普顿的强大威力。九年职业生涯五次进入职业碗,而且还是以罕见的尖峰身份——因为他需要和防守截锋竞争职业碗席位,这就更加难得了。

本场比赛,始终不动如山的汉普顿,突然袭击之下,乔纳森-古德温和安东尼-戴维斯两个人根本抵挡不住,就好像风吹麦浪一般,倒向了两侧,眼睁睁地看着汉普顿直接扑倒了他们的四分卫。

旧金山49人进攻组连连表现强势的情况下,匹兹堡钢人防守组也给予了强力回应,在比赛的最后时刻,双方火花四射的对决着实让人拍案叫绝!这才是周一夜赛!

古德温拉着陆恪站了起来,然后就看到陆恪露出了笑容,调侃了一句,“看来,我们也是把钢人逼到了极致,就连季后赛的战术也拿出来了。现在,我们是不是也要发挥一下绝技?”

古德温哑然失笑,“那就看你的了。你没事吧?”汉普顿那吨位,就连古德温都有些吃不消,更何况是陆恪呢?

“没事。”陆恪摆了摆手。

古德温和戴维斯两个人其实已经卸掉了大部分力量,最后陆恪没有逃脱擒杀,主要还是因为意外,还有就是体重的绝对差异。真正的冲击力其实并不凶悍。现在更大的问题是,钢人队花样百出的防守,他们应该如何突破?

三档八码。

刚才被擒杀之后,损失了三码,现在旧金山49人也陷入了三档长码数转换的困境之中;但三档不是问题,即使三档失败了,他们也会坚定地选择四档,重点在于,现在他们应该如何持续推进?

第546章.540 瞬间出手

冷静。

这是陆恪现在脑海之中唯一的想法。

站在对面的匹兹堡钢人防守组,绝对是陆恪短暂职业生涯之中最强大的对手。

不仅因为强大的个人能力和默契的团队配合,真正地展现出了密不透风的顶级防守,尽管陆恪全场仅仅只遭遇了一次擒杀而已,但无时不在的进攻压力却让人喘不过气来;还因为对手全场持续保持顶级状态,几乎不曾犯错,而是逼迫着49人进攻组不得不强势、强势、再强势。

这才是真正的针尖对麦芒,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活跃了起来,甚至因为太过激动而微微颤抖,以至于体温问题全然被抛在了脑后,全神贯注地投入比赛之中,目不转睛地盯着对面的防守球员,脑海之中的战术快速汹涌起来:

进攻到底应该如何撕开防守?

长传,他应该选择长传吗?这似乎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刚才两档进攻之中,时间消耗特别明显,现在比赛时间还剩下四十三秒,而下一档进攻必须开球的时间只剩下十九秒,并且还在进一步倒计时之中,吉姆-哈勃迟迟没有要求暂停,显然还是担心之后再次出现意外,随时可能需要使用暂停——

如果达阵没有能够成功,他们就必须保留一个暂停,为任意球的罚球留下准备时间;但如果持续不使用暂停,比赛时间一直在流逝,这对于进攻组来说情况就更加不利了。

这是一个矛盾的选择题,比赛时间的管理和控制,绝对是一门高深而玄奥的智慧课题。

现在旧金山49人所面临的情况就是,哈勃没有要求暂停,比赛时间依旧在流逝着。对于联盟任何一支球队来说,这都是再容易再简单不过的防守了:

49人进攻组已经没有时间了,而且他们在己方半场的三十一码,距离任意球区域还有至少五十码的传球空间,更不要说球场另一端的达阵区域了,他们只能选择赌博长传或者边线传球。

这也就意味着,防守组可以完全放弃突袭四分卫和冲击进攻锋线,所有兵力都投入边线防守和后场防守之中;他们可以放出短传和中传,只需要补防及时即可,却绝对不能放出任何长传,因为在短传和中传区域,对手只能缓慢地推进,而防守组则可以进一步消耗时间。

更何况,现在49人还面临着三档八码的局面,防守组只需要再抵挡两次进攻,他们就能够掐死比赛了。对于匹兹堡钢人防守组来说,目标更加明确,防守更加简单,而且还可以占据人数优势。

刚刚这一次防守就是最好的范例。

钢人队在一线防守之中只抽调了四名球员进行冲击进攻锋线,其他七名球员则分布在后场和边线之中,覆盖得滴水不漏,掐断了陆恪的所有传球可能之后,还在前线突袭之中取得了难以置信的出色效果,直接擒杀了四分卫。

简单总结就是,49人已经没有选择了,而钢人队还有无数选择。

面对如此局面依旧选择长传,这就等于是一脚踩进陷阱之中。但,不是长传的话,陆恪又应该怎么办呢?

留给陆恪的选项,着实不多了。所以,他需要冷静,他需要镇定,他需要保持清晰和敏锐。

一如所料,钢人队防守组已经彻底甩开了手脚,一线之上只留着三名防守锋线,其他八名球员全部都散落到了后场。

两名角卫联手两名外线卫分别人盯人防守四名接球球员;两名内线卫退后了三个大步,并且重心靠后靠边,故意留下了中间区域,而靠近两翼区域;两名安全卫则大胆地退后了约莫十五码到十八码的位置,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长传区域。

至于马库斯-林奇已经彻底没有人在防守了。

如此阵仗仿佛在表态着:中间区域随便传球随便推进,他们可以随时补防,然后消耗大量时间,可能一次传球过后就已经可以消耗所有比赛时间了;但两侧和深远区域却是绝对禁飞区,任何尝试都将被直接掐断。

即使是站在场边的哈勃,此时都已经掌心出汗,更不要说其他人了。整个烛台球场之中都已经彻底掐断了声响,似乎就连呼吸声都已经完全消失,那种鸦雀无声、万籁俱寂到了极致的场面,甚至可以清晰地听到心脏撞击胸膛的轰鸣声,犹如地球的脉搏一般——

噗通。噗通。噗通。

就连坐在电视机前的所有观众,似乎都可以感受到这股紧绷压抑的气氛,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握紧了拳头,不知不觉地站立起来,真正地与烛台球场融为一体,也与所有观众融为一体。

压抑到了极致、紧张到了极致的瞬间,陆恪却没有着急着开球,反而是不紧不慢地将站在身侧的马库斯呼唤了过来,在耳边交头接耳了几句,然后就看到马库斯离开了自己的位置,来到了右侧洛根和吉恩的身后,在两个人耳边开始细细地交代起来。

与此同时,陆恪自己往后退后了三个大步,手枪阵型变成了散弹枪阵型,摆明了传球的姿态,既然防守组已经摆出了龙门阵,那么进攻组也没有必要遮遮掩掩自己的战术,传球对防守,战术都已经摆在了台面上,现在就看谁能够执行到位了。

视线之中眼睁睁地可以看着时间依旧正在流逝,紧张感正在一点一点升温。

全世界的所有视线都落在了旧金山49人的进攻组和新秀四分卫的身上:

这是一个基础的二乘以二阵型。左翼,迈克尔-克拉布特里和弗农-戴维斯,平行站立;右翼,洛根-纽曼、泰德-吉恩和马库斯-林奇,倒三角阵型。

平淡无奇,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但就在此时,陆恪扬声呼喊了一串数字,不是眼花缭乱的战术口号,就是最单纯最基本的阿拉伯数字,这完全不像是NFL级别的战术布置,倒更像是大学期间那些简单粗暴的战术。这,有些不太正常。

万众瞩目之下,陆恪就弯下腰、抬右腿、摆手势,沉稳有力地发号施令,“攻击!”

刹那间,五名接球球员瞬间犹如离弦之箭般飞奔出去。

左侧。

首节上一节472/166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