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 第219节

重新回到吉姆-哈勃和科林-卡佩尼克的对话上来。

卡佩尼克之所以会表示抗议,就是因为传球准度不是他的长项。

客观来说,他的传球准度比卡姆-牛顿更加出色,而他的身体素质则不如卡姆-牛顿,所以在选秀大会之上,卡罗莱纳黑豹选择了牛顿,而旧金山49人则利用第二轮高顺位选择了卡佩尼克。

尽管如此,卡佩尼克的传球准度,根本无法和陆恪、史密斯相比较。

在季前赛的四场比赛之中,球队还是更多地使用传球战术,而不是阅读选项进攻。在战术手册的理解方面卡佩尼克遇到了严峻的难题。现在的七对七训练,没有跑卫的拆挡掩护,自然也就不存在阅读选项进攻,他的情况就更加不利起来。

但吉姆之所以会如此强硬,则是因为这是战术训练。阅读防守是依赖四分卫个人身体素质的进攻方式,对于传球、对于战术,几乎没有要求,这与第一轮训练的初衷并不相符。

于是,这才有了吉姆的刚才那番话,教练组会根据球员的风格来安排战术。但归根结底,今天的首发之争还是为球队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展示某一位四分卫的才能和天赋。

“现在,还有问题吗?”吉姆扬声说道,目光灼灼地看向了卡佩尼克。

卡佩尼克没有回答,低下头,移开了视线。

“我们一档进攻一档进攻地来。”吉姆再次补充说道,“四个四分卫轮流上阵,始终站在二十码线上就可以了,不同的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排列组合,我们看看球队对战术手册的掌握情况。”

“教练,包括我吗?”斯科特-托尔辛犹豫地举起了右手,他还以为今天的首发之争没有他的位置。

吉姆看了看斯科特,“你是我们球队的四分卫吗?”斯科特愣愣地点点头,“那么,是的,包括你。没有问题的话,现在开始,艾利克斯,你第一个,科林,你第二个,然后是陆恪,最后是斯科特。”

选择首发四分卫是一件事,战术训练是另一件事,他们不能为了选拔首发四分卫,就忽略了本周的常规赛。所以,四名四分卫都必须上场。

短暂的小插曲,没有激起太多波澜,随后所有的进攻组和防守组都快速上场,克雷格-罗曼和维克-方吉奥分别挑选了两组不同的球员,进行轮换,然后战术训练就开始了。

所有球员,整支球队的所有球员,无论是场上准备训练的,还是场下正在围观的,甚至还有场外的陪练组球员,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全神贯注、屏息凝视。

万众瞩目之下,艾利克斯小跑着上场了,然后按照教练的战术安排,准确无误地展开进攻,顺利地完成了一记六码传球——短传布局和出手控制,这一向是艾利克斯的强项,也是他在联盟安身立足的绝技。

今天保底第一更。

第260章.256 战术漏洞

艾利克斯-史密斯登场,六码短传,准确而快速地找到了外接手泰德-吉恩,完成推进。

科林-卡佩尼克登场,八码短传,决策时间稍稍长了一些,但灵活的脚步却跑出了口袋,成功找到了迈克尔-克拉布特里,同样完成推进。

陆恪登场,四码短传,屏风短传,扯着防守组球员朝着左侧移动,进攻锋线和防守锋线错位之后,精准而高效地与凯尔-威廉姆斯完成连线,成功传球。

斯科特-托尔辛登场,五码短传,战术理解没有问题,但出手时机稍稍慢了半拍,导致弗农-戴维斯的位置不太准确,双手接球时犹如烫手山芋一般,颠了好几下,最后险之又险地完成接球。

……

四名四分卫分别轮流登场,战术训练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整个训练场之上弥漫着紧绷的气息,每一位球员似乎都意识到了今天训练的重要性,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训练质量之高,令人侧目。

最为有趣的是,四名四分卫目前都表现稳当,就连实力最弱的斯科特,三次上场也都三次成功,展现出了不俗的竞争力。

良性竞争,总是可以激发出球员的潜力。

第四轮,史密斯和卡佩尼克依旧顺利完成了传球,轮到了陆恪登场时,他还是按部就班地来到了克雷格-罗曼的身边,倾听战术,然后准备上场,但脚步不由稍稍停顿了片刻,“教练,这是跑球战术,我们没有跑卫,还是说,需要马库斯上场?”

克雷格睁大了眼睛,犹如铜铃一般,“啊哈,看我的记性,我居然忘记了。看来这一大清早,脑子还没有清醒。”随后,克雷格抬起头看了看场上的球员站位,重新喊了战术。

但,这一次陆恪依旧没有离开。克雷格不解地看向了陆恪,“怎么了?还有问题?”

“教练,这是红区战术,全场压迫。我们现在在己方二十码线,如此战术执行起来不太合适。”陆恪目光灼灼,认真地看着克雷格,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克雷格却没有辩解,而是反问到,“怎么,有问题吗?你无法执行?”

“没有问题。”陆恪没有再继续辩解,转身快步跑上了球场。

克雷格转过头,和吉姆-哈勃、基普-克莱斯特交换了一个视线,哑然失笑。

基普耸了耸肩,“我告诉过你,如果说战术手册的话,陆恪绝对没有问题,他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甚至比我们都更加清楚。”

这是一个测试,克雷格故意摆出的漏洞。球队进攻战术的排列组合千变万化,四分卫必须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不仅仅是简单地重复战术而已,必须真正的理解战术。

对于新秀四分卫来说,比赛之中信息量着实太大了,来自教练组的,来自对方防守组的,来自自己进攻组的,来自球迷的,来自裁判的,最重要的是,来自比赛进程的诸多变数,电光火石之间,他们就必须做出判断,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于是,教练组下达战术指令之后,新秀四分卫的脑袋里可能就塞满了一大堆指令:他知道是什么战术,他也知道应该如何展开,但却忽略了对比赛的解读,那么他们会如何做呢?

最可能的情况就是,新秀四分卫在开球之前,脑海之中就已经确定了传球对象,其他所有球员都在视野里彻底消失,然后死死地瞄准自己预定好的接球球员——很有可能是球队里的大外接或者明星外接。

如果外接手刚好跑出了空档,那么进攻立刻就完成;但如果外接手刚好被防守住了,新秀四分卫顿时就慌了手脚,没有备选方案,也没有比赛阅读,他们还是条件反射地完成传球,如此一来,积极的情况就是传球未完成,消极的情况可能就是抄截乃至抄截回攻达阵。

缺少解读,也缺少变化。

新秀四分卫成长为成熟四分卫,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其实,陆恪同样也有如此毛病。

比如说在对阵辛辛那提猛虎的比赛之中,好几档进攻,在传球之前就锁定了接球对象,然后严格遵循着战术,完成传球。只是,陆恪在防守阅读和战术安排之上,确实独到,巧妙地掌握了局面,接球对象跑出了空档,完成了接球。

相较于普通新秀四分卫来说,陆恪的应变能力已经十分出色了。三场比赛只有一次抄截和一次掉球,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刚才,克雷格故意露出了破绽,陆恪果然识破了,缺少了比赛的紧张氛围之后,陆恪的意识更加清晰,对于战术的掌控和局面的理解,更加能够体现出他的优点。

对此,基普毫不意外,吉姆也没有太多惊讶。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陆恪的成长速度,他们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事实上,旧金山49人的四名四分卫,一共有三名口袋四分卫,一名跑动四分卫;但其实,四个人之间的风格都相对迥异。

史密斯的短板是长传,没有手臂力量,也没有尝试胆魄;可是他的短传布局和失误控制,却无人能敌,不要说在这四名四分卫之中了,即使在联盟之中也是位居前列的。

可惜的是,由于长传的欠缺,桎梏了战术的选择,对于防守组来说,防守策略的安排也相对容易一些,尤其是关键时刻,史密斯没有致命打击的能力,过去这几年里,旧金山49人输掉了许多关键战役,就是因为如此。

卡佩尼克的长项无疑是自己的跑动能力,因为修长的双腿和灵活的脚步,队内的新秀们甚至戏谑地调侃他为“大长腿”。在压力之下,他可以主动离开口袋,要么自己持球推进,要么远离擒杀危机,完成传球。

不过,卡佩尼克的传球准度和稳定度都还是不够,最糟糕的就是战术手册的理解,始终没有能够跟上节奏。

不是他不够聪明,而是大学时期的打球习惯延续了下来。其实战术都是知道的,但遇到困难时,还是习惯性地利用跑动和身体来解决,而不是战术。季前赛的四场比赛之中,卡佩尼克却发现,职业联赛之中身体强人数不胜数,特别是在防守组,他的优势被蚕食,进攻也就陷入了泥沼。

陆恪的优点恰恰在于战术理解和运用,对于场上局势的掌控,老道得不像是新秀,在过去三周比赛里,教练组多次放权给陆恪,取得了不俗的回报。当然,长传的打击能力也是最为强势的重力武器。

相对而言,陆恪的体重有了增长,却依旧不够;而且肌肉的爆发力、双腿的移动能力以及中短传区域的精准度,这也都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完成。撇开这些不说,陆恪的选择太过冒险,大开大合,犹如钢丝绳索之上舞动一般,这也是一个隐患——

目前三周比赛,陆恪保持了不俗的竞技状态,而且对手还是不够了解陆恪的传球套路,所以这些冒险的选择几乎都取得了成功。但长此以往,他们却需要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首节上一节219/166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