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 第112节

至于如何解读报告、如何策划比赛,这是教练组的工作。

联盟三十二支球队,每一支球队都配备了相关数据分析师团队,但具体比赛过程中,是否采纳,又如何采纳,这就有着天差地别了。

吉姆是一名年轻的教练,今年仅仅四十八岁,与时俱进,他不会拘泥于战术的选择,只要能够赢球,大学战术也是完全可以使用的;他同样不会拘泥于传统思考方式,现代的技术分析和训练体系,完全可以让球队赢得更多优势。

冷静下来,剥离陆恪的华裔身份和新秀身份,吉姆不难得出答案:这是一名传球效率十分出众的四分卫,同时也是一名身体对抗能力不足的四分卫;他的优点在于防守阅读和随机应变,缺点在于移动脚步缓慢,对抗擒抱和干扰能力不够。

第一次是新秀训练营的临时训练赛,陆恪在十档进攻之中,火力全开、水银泻地,当时这就给不少教练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二次是试训的突击训练赛,二十档进攻,陆恪展现出了优异的长传能力和比赛节奏控制能力,几乎是摧枯拉朽地彻底摧毁了陪练组的防守球员们。

第三次则是今晚,前两次进攻之中,七档进攻,五次传球,无论是传球之前的判断,还是开球之后的选择,可圈可点,几乎是凭借着一己之力实现了两个达阵。当然,陆恪也不是完全甩开跑卫不用的,假跑真传、假传真跑的判断和选择,迷惑效果着实不俗,即使没有传跑平衡,依旧让对方防守球员兵荒马乱。

于是,吉姆大胆地做出了假设——

虽然他拍板选择了陆恪作为球队的替补四分卫,但华裔球员的身份还是难免在作祟,蒙蔽了双眼,对陆恪的实力判断出现了偏差。也许,这名一年级生四分卫,比想象得还要更加出色;也许,这名华裔新秀四分卫,可以成为取得胜利的钥匙。

更重要的是,即使陆恪的冯德里克测试满分,但战术手册的阅读时间有限,战术的贯彻实施还是不够;与其如此,不如采用相对简单粗暴的传球战术,类似于大学战术,将陆恪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犹豫再三,踌躇不断,吉姆做出了决定:孤注一掷!

在骨子里,吉姆就是一名赌徒,杀伐果决、干脆利落。就目前而言,艾利克斯-史密斯至少要第三周才能比赛,科林-卡佩尼克至少要第四周才能比赛。这意味着,第一场和第二场比赛,陆恪都是他们的首发四分卫。

于是犹犹豫豫、拖拖拉拉,不如选择现在。现在旧金山49人依旧以“14:10”的比分领先对手,他们可以利用第三节的比赛时间来进一步观察战术,剩下的第四节依旧可以随机调整,同时也为下一场比赛做准备。

最糟糕的结果?输掉今晚的比赛;更糟糕的情况?下一场比赛替换四分卫。仅此而已。

这是一个难题,却又不是一个难题。吉姆没有那些包袱,什么华裔四分卫,什么新秀四分卫,什么短板和优点,他需要的是赢得比赛的公式,现在,他看到了一线希望,那么就放手一搏。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看着目瞪口呆的陆恪,没有理会发出质疑的克雷格,吉姆扬声问道,“你有问题吗?”

陆恪微微愣了愣,而后摇摇头,简单却坚定地说道,“没有。”双手忍不住握紧了拳头,这是属于他的机会,他怎么可能胆怯?相反,现在已经开始热血沸腾、跃跃欲试了!

吉姆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散弹枪阵型之外,有必要的话,可以使用林奇,他的接球能力不错。”利用跑卫的接球能力,在四个接球球员之外,创造第五个接球点,往往能够打开局面,“另外,需要强力冲球的时候,交给亨特吧。具体的情况,我们根据场上的情况再做沟通,但我需要你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

“击败海鹰。”陆恪的回答,不是吉姆意料之中的答案,但他却十分喜欢,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

随后,吉姆就看向了进攻锋线的球员们,开始分析他们上半场的失误和经验,并且指点海鹰队的防守锋线需要重点注意的球员。

结束了进攻组之后,吉姆又马不停蹄地走向了防守组,开始交代战术起来。短短的中场休息时间,他们可不能真正地坐下来休息。

洛根和马库斯两个人都走了过来,用力拍拍陆恪的肩膀,一脸意味深长的表情,开起了玩笑,“斑比接下来可是要发挥了,火力全开的散弹枪,啧啧,这下比赛就要精彩了。”惹得进攻锋线的球员们都哄笑起来。

站在旁边的布雷伦-爱德华兹却依旧心气不顺,偷偷地看了看科林一眼,然后冷嘲热讽地说道,“上半场比赛简直灾难一样,不合格就是不合格,真不知道在干什么。别人还以为我们没有大脑呢。”大脑,进攻组的大脑就是四分卫。

那不和谐的声音窜了过来,洛根一个跨步就走了上去,近端锋的强壮身躯将布雷伦那外接手的消瘦身材顶了出去,身后还传来了陆恪的还击,“这里不带脑子的,我很确定只有一个。你知道,木偶一向都是没有脑子的。”

这是在嘲讽布雷伦是科林的牵线木偶,根本没有脑子。

整个更衣室里所有人都哄堂大笑起来,紧张的气氛不由就消散了许多。

在更衣室的另一侧,西雅图海鹰的气氛也好不到哪里去。

皮特-卡罗尔布置完战术之后,目光犀利地扫视了一圈,却看到了一片死气沉沉、精神萎靡的神色,这让他气不打一处来,“比赛还没有结束!你们现在就准备缴械投降吗?就连一名新秀四分卫,就连一名华裔四分卫,你们都在害怕吗?那么接下来整个赛季,你们是不是现在就放弃比较好?啊?”

皮特整个人都愤怒到了极致,口沫飞溅地咆哮着。不允许,不可能,不应该,他们不能输给陆恪。没有理由,简简单单地就是如此,这是一场不能输的比赛。上半场比赛的进程和结果,死死地压在了皮特的胸口上,沉闷得几乎就要爆炸。

“起来!全部都起来!”皮特声嘶力竭地大声吼叫到,“胜利!胜利!胜利!这是我们唯一的追求,没有其他结果!”

今天第十五更,为盟主“昨晚光顾我的大汉”的第二加更。

第137章.136 散弹枪阵

“观众朋友们,观众朋友们,欢迎回到2011年NFL常规赛,我们现在正在直播的是第一周的比赛,由旧金山49人在烛台球场对阵来访的西雅图海鹰。”

演播室之中,广告回来之后,柯克轻车熟路地开始重新切入比赛,“上半场比赛之中,旧金山49人以开场惊艳的两次进攻,收获了两个达阵,半场时,暂时以’14:10’的比分领先。那么,泰迪,对于下半场比赛,你有什么展望?”

“对于两只球队来说,现在的问题都在于进攻。”泰迪瞥了一眼屏幕,球员们已经再次开始入场,于是他尽可能简短地进行总结,“在防守端,49人和海鹰的表现都在水准线之上,虽然目前仅仅只有一次球权转换,但他们给对手进攻端施加的压力都十分见效。”

“所以,在下半场,我们需要把目光放在进攻端上,以上半场的表现来看,他们都难以背负着球队迈向胜利。”泰迪的语速飞快,广告时间准备的点评犹如瀑布一般宣泄而下,“海鹰队的传球,能否打开局面;49人的跑球,又能否焕然一新,这将会成为焦点对决。目前分差在一个达阵范围之内,我认为比赛将会非常激烈。”

“跑球?”柯克提出了疑问,“我个人认为,49人的进攻秘诀应该是在传球。”

“哈,看来,你对十四号可是信心十足。”泰迪不置可否,除了开场两次进攻之外,那名十四号的表现,不能说糟糕,却也不能说出色,只能算是平均水准。当然,对于华裔四分卫来说,平均水准就已经十分难得了。“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柯克摊开双手,没有辩驳,而是自信满满地看向了大屏幕。莫名地,他愿意相信陆恪,即使他知道这是不理智的判断。

下半场比赛开始了,由于上半场是旧金山49人率先进攻,于是,下半场就是由西雅图海鹰的进攻组率先登场。

今天的比赛对于特拉维斯-杰克逊来说,这是一场噩梦,巨大的压力让他喘不过气来。即使整个进攻的重任都在马肖恩-林奇的肩上,但现在是传球进攻的年代,作为球队的四分卫,他必须完成传球,否则球队的进攻就将陷入彻头彻尾的泥沼之中。

上半场比赛,特拉维斯的传球成功率为“6/14”,十四次传球尝试,最后只成功了六次。如此数据,还是在马肖恩承担了大部分防守火力、传球作为出奇制胜的筹码的情况下取得的。

糟糕透顶。

下半场的比赛开始之后,特拉维斯的传球依旧是一团糟,五次传球尝试,成功了两次,然后依靠着接球球员的突进能力,顺利地拿到了一次首攻;另外,收到重点保护的马肖恩,四次跑球,其中一次完成了首攻,另外三次的跑动都无疾而终。

海鹰队消耗了将近四分钟,推到了接近半场的位置,最后还是不得不以弃踢收场。

似乎所有情况都和上半场一致,整个形势延续了下来,没有改变;现在就看哪一支球队的进攻组发威,又或者是哪一支球队的进攻组崩溃。

整个烛台球场都显得有些沉闷,观众们可不想要看到来来去去的弃踢,反反复复的进攻都止步于半场,这样的比赛简直是一场灾难;解说员们也不想看看到支离破碎的进攻,甚至还没有来得及看到精彩绝伦的防守,进攻就因为失误而打断,几乎可以用“无聊”来形容了。

比赛现场稍稍有些走神,没有欢呼,没有尖叫,没有呐喊,人们似乎都在低头看手机,或者吃热狗,再不然就是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就连特勤组进行弃踢、回攻,大家似乎都没有在意,甚至不知道接下来的进攻起始位置在哪里。

懒懒散散、稀稀疏疏的气氛之中,旧金山49人的进攻组再次登场。

陆恪站在了十四码线上,而进攻锋线则站在二十码线上,他们之间有六码的间隙,距离防守组球员就更加遥远了,散弹枪阵型的优势之一,增加防守组的突袭难度,给四分卫更多的活动空间,同时也更多的观察空间。

马库斯-林奇和陆恪平行而立,站在他右手侧约莫三码之外,然后左侧两球接球球员、右侧两名接球球员,洛根所在的右侧是强侧。

仅仅只是退后两步而已,整个观察视野顿时就变得开阔起来,陆恪可以轻松地将海鹰队的防守半场尽收眼底,“4-3-2-2”,这是典型的基础防守阵型,他们并没有根据49人的散弹枪阵型做出调整。整个防守战术相对均衡,同时也存在更多潜在的变化,让人防不胜防。

“开球!”

陆恪扬声喊到,然后两个后撤步,进一步拉开距离和空间,没有假跑真传的掩护,马库斯直接就跑了出去,寻觅到进攻锋线中间撕裂的一个缝隙,跑了出去,做出了接球的姿势,但问题就在于,进攻锋线的保护口袋完全被扯破了。

首节上一节112/166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