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 第1043节

持续推进?

陆恪一边奔跑一边观察,将正前方和右侧方的所有球员全部收入眼底,然后就看到了正在快速回防的雷-刘易斯。

刘易斯的防守位置刚刚因为莫斯和克拉布特里的强势冲刺而被迫后撤,从他们推进的势头和节奏来判断,如果不防守的话,那么又将是一次大码数的损失,他没有其他选择,正好配合防守前线的冲传策略,将防守针线拉开来。

但没有想到,陆恪居然选择了自己持球跑动!

刘易斯第一时间就放弃了莫斯,饿虎扑食般的冲撞上前,横向侧切地卡在了陆恪冲跑前行的路线上。

刘易斯和陆恪之间的距离约莫十码。

陆恪的脚步依旧没有放缓,他选择了持续推进,沿着左侧斜前方的三十度角方向径直前行,脚步已经完全冲跑了起来,如同百米冲刺般大步流星地奔跑着,速度越跑越快、越跑越猛,就如同新秀训练营里的四十码项目,咬紧牙关将所有的能量都爆发出来。

眼看着陆恪和刘易斯的交汇点就要到来,视线之中已经可以捕捉到刘易斯那一张专注而狰狞的面容,掀起了一股腥风血雨的狂潮,扑面而来,但陆恪的冲刺速度却超出了刘易斯的想象,提前一拍冲了过去!

刘易斯的瞳孔猛地一缩,五步开外就已经做出了提前预判,脚步紧接着做出了调整,亦步亦趋地重新契合上陆恪的跑动节奏和推进路线。狰狞的表情不依不挠地瞄准了陆恪,那双眼神之中透露出来的狠厉,疾风骤雨般地朝着陆恪汹涌而去。

警报拉响!

陆恪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刘易斯的脚步调整,脑海里的警报就立刻响起,没有继续逞能,当机立断地就将冲跑角度稍稍回收了些许,保持了冲刺的速度,在刘易斯逼近之前,自己就主动跑出了边线,朝着场边的旧金山49人队友们冲了过去。

站在场边的防守组成员们编织出了一道人墙,将陆恪的冲势缓解了下来,而后每个人都热情地拍打着陆恪的头盔,为刚刚这一次冲跑表示祝贺。

十三码!

面对二档三码的局面,陆恪依靠着自己的持球跑动,足足推进了十三码,率领着进攻组来到了己方半场的四十码线之上,不仅再次拿到了首攻,而且再次打乱了对方防守组的布局,在强强对决之中一点一点地重新找回进攻组的优势。

巴尔的摩乌鸦防守组球员们站在球场之上,第一反应就是看向了教练组——他们在备战过程中似乎完全忘记了陆恪的持球冲跑能力,现在他们投去了询问视线,那么接下来他们是否应该给予更多防范呢?

约翰-哈勃为首的教练组快速完成了战术交代,而后双方就再次在场上列阵。

一档十码。

陆恪选择了跑球,没有任何花招或者假动作。

乌鸦队选择了冲传,足足六名球员的冲转制造出了人数优势,再次撕开了口袋保护,但还没有来得及完成擒杀,就注意到了持球推进的高尔,于是就一窝蜂地朝着高尔围堵了上去。

在重重包围之中,高尔成功推进了三码。不算出色,却已经难得。

陆恪更加关心的却是巴尔的摩乌鸦防守组的变化:两名内线卫在开球的瞬间就选择了上步,这意味着他们希望在前线制造出更多压力;同时,二线防守后撤速度非常快,摆明了掐断所有的潜在长传路线。

这意味着,中传区域开放?

陆恪需要进一步证实证实。

二档七码。

开球之后,陆恪双手持球开始后撤步,视线率先朝着两名内线卫刘易斯和阿扬巴德乔投射了过去,只是轻轻一扫,想法就得到了证实:

刘易斯开始上步;阿扬巴德乔则伺机而动。

当两名外线卫注意到陆恪没有将橄榄球交给跑卫高尔的时候,刘易斯则停止了上步,留在了短传区域,而阿扬巴德乔顺势就开始后撤,飞速地朝着中传乃至于长传方向推进。

整个大脑快速运转起来。

陆恪以小碎步持续调整脚步之间,然后就可以看到出现在短传区域里的高尔和洛根,两个人都站在了靠近右侧的区域,可以完成接球,目前只有刘易斯一名球员跟了过去,只要陆恪当机传球就可以完成推进。

但陆恪却把视线投向了远方,这是一次战术性的调整。

一个跨步完成上步,陆恪将橄榄球传送出了一道彩虹弧线,再次越过了整个半场,朝着对方半场的三十码线之内腾飞了过去。

克拉布特里和吉恩正在忘我地持续前冲着,而这一次陆恪选择的传球目标赫然是迈克尔-克拉布特里!

角卫科里-格拉汉姆正在死死地贴身盯防克拉布特里,而两名安全卫的包抄速度也非常迅猛——显然是提前做出了预判,提早横向移动,这才能在第一时间对克拉布特里完成包围。

虽然这是一次试探战术,但陆恪的传球依旧精准,而且稍稍推远了一些,确保对方防守球员无法完成抄截,然后就可以看到克拉布特里在高速奔跑之中,上半身保持平稳,竭尽全力地伸出了自己的双手,稳稳地接住了橄榄球。

可惜,橄榄球还没有完成控制,科里就提前一步做出了大风车绕顶盖帽的动作,将橄榄球狠狠地往下压,迫使橄榄球脱离了克拉布特里的控制,成功完成了防守,制造了一次传球未完成。

防守组依旧保持了绝对集中的注意力,而克拉布特里的状态也没有达到巅峰,再加上一点点误差,这一次的长传突袭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如愿所偿。

所有人都正在表示扼腕,差之毫厘,如果克拉布特里前冲的速度能够再快半步,那么科里就无法完成防守了,这就很有可能再次制造出一记达阵,那么比赛悬念就真正地回来了。但,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完成。

陆恪却丝毫没有懊恼和沮丧,脑海快速复盘,将刚刚这一波进攻的战术布局以及防守战术重新整理一遍:不是传球之后的移动,而是开球瞬间的第一反应,这才是防守组战术的原本意图。进而推断出场上的局势。

本赛季,陆恪的临场应变能力正在发扬光大,成为整个战术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一方面是得益于外挂观看比赛录像所带来的丰富累积;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战术手册的深入学习,这使得陆恪对于整个比赛局势能够有着更加清晰准确的掌控。

刚刚这一次长传的突袭,如果能够成功,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但遗憾失败的话,陆恪也不会感到慌乱。

现在,所有的猜想和判断都得到了证实,他需要通过阅读防守来对下一波进攻做出布局。

三档七码。

陆恪快速完成了列阵,然后就可以看到巴尔的摩乌鸦防守组在不断变阵,主要就是四名线卫一直在变换自己的位置,忽前忽后,试图混淆视听,但陆恪却没有被迷惑,在自己开球之前就敏锐地捕捉到了外线卫保罗-克鲁格和内线卫雷-刘易斯的交叉换位——

克鲁格后撤了,而刘易斯前冲了。

但归根结底还是换汤不换药,面对三档长码数,他们依旧是前线突袭、二线长传的策略,然后陆恪就不等对方再进一步变化了,果断地宣布了开球,双手持球之后,两个大步完成后撤,没有过多等候,手起刀落地就将橄榄球朝着自己的左侧传送了出去。

居然是快速开球!快速出手!快速传球!

那么,目标是……

第1138章.1132 瞬间提速

巴尔的摩乌鸦防守组依旧状态上佳,根据进攻组的战术布局做出了调整,防守前线的交叉换位堪称是眼花缭乱,尽可能地扰乱陆恪的防守阅读,这已经是站在场边的主教练约翰-哈勃能够运算出来的最大变化了。

但比赛之所以称为比赛,就是因为场上瞬息万变,教练的安排永远落后半步乃至一步,即使是最高明的教练也是如此,真正的比赛依旧需要站在球场之上的球员来完成,对阵双方的临场应变永远是无法预测的。

面对四名线卫变化多端的站位变化,陆恪丝毫不为所动,在开球的瞬间,毫无预警地加快了进攻节奏:快速开球!快速出手!

脚步调整甚至没有完全到位,用一个稍显别扭的姿势就将橄榄球直接传送了出去,这是一枚子弹传球,石破天惊地穿过短传区域,朝着左侧斜前方十码之外的莫斯传送过去。

莫斯仅仅只是用了一个加速前冲而后急停急转的回跑战术,成功地利用了角卫站位明显靠后的空间感,制造出了一个三码左右的接球空档,转过身之后,橄榄球就已经送到。

子弹传球的速度着实太快,莫斯根本没有反应时间,只能下意识地用双手捕捉橄榄球的传球弧线,根据陆恪的传球习惯将双手放在了胸膛,但陆恪这一次传球为了抢时间,出手速度过快,以至于弧线稍稍过低。

首节上一节1043/166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