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王牌大领主 第524节

  诸葛亮大惊,完全想不通吕布怎么会猜到自己一行人会经由祁山离开蜀地。他没顾得上考虑,立刻找来关张二人,而这时信使这才道出了陆遥通过月白天星递的话。

  “孔明先生可经由斜谷离开益州,有人接应。”

  诸葛亮一怔,旋即秒懂,这是朱崖王派来的人啊。至于曹操会不会放人过去,他现在也想明白了,知道曹操有不得已的苦衷,不由暗叹陆遥厉害,竟然看得如此通透。

  有陆遥作保,关张二人更加没有意见。他们早就想趁早带走大哥的家眷离开益州这个危险地方,当然走最近的路程最好。

  于是一行人重新折返,依托沿途月白天星暗中布置的玩家,粮草辎重等等完全不用他们担心,顺顺利利抵达了阳安关。

  历经这么多天,益州的局势业已稳定了下来。自从他们出走之后,也有不少人对益州的未来不抱期望,纷纷辞官,却也没去投奔洛阳,而是散到各地隐居。

  此时的阳安关守将已经换上了曹操的人。

  关羽不清楚守将已经换人,上前叫关,没曾想却看到了曹操在关上露面。

  “云长多时不见,别来无恙否?”

第1121章 曹操要截胡?

  见到曹操出现在关上,关羽面色一沉,暗暗提高了警惕。

  不同于历史,在这里因为陆遥缘故,刘备没有得到过徐州,自然也没有被迫与老婆失散,更加不会有关羽为了保护两位嫂嫂而暂时为曹操效力。

  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就仅仅只是虎牢关一战,哪怕有陆遥强势抢戏,关羽也依旧上演了一出温酒斩华雄的好戏。这给曹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曹操倒是春风满面,好似看到了一个故旧好友,笑眯眯的道:“自虎牢关一别,孤甚是想念。云长何不入关一叙?”

  关羽冷然拱了拱手,谢绝道:“多谢魏王相邀,奈何关某须护我大哥遗孤出蜀地,不敢耽搁。还请魏王高抬贵手,放我等出关。”

  “孤乃好意,云长何必推辞?何况舟车劳顿,玄德兄遗孤遗孀如何捱得住?”曹操依旧春风满面,和蔼得不行。

  关羽一想,的确是这个道理。自从离开了成都,一行人星夜兼程,只想及早离开益州,基本没怎么休息过,他和张飞以及那一票将二代们出身行伍,这点问题不大。诸葛亮虽然是个文化人,却也经常领兵出征,这点问题也不大。

  但是刘禅及其刘备的老婆们久居深宫,这个问题就大了。

  关羽沉吟了片刻,自问有陆遥作保,曹操不敢趁机暗算他们一行人,于是便抱拳道:“既如此,关某多谢。”

  说罢,关羽勒马返回,与诸葛亮如实的道来,末了也没忘补充了句:“几位嫂嫂与侄儿不堪劳顿,不如入关歇息两日再动身,量曹操不会为难我等。”

  诸葛亮思忖片刻,点头答应。

  离开成都的人当中,除了他们三人的家眷,以及刘备的家眷之外,更有家仆下人等等大约千余人。男子倒是无碍,但是女眷们可是真吃不消这样的奔波。

  于是一行人重新启程,来到阳安关下。这时曹操已经命人大开关门,亲自在关外迎候,见到诸葛亮一行人过来,远远的拱手爽朗笑道:“孔明先生,久仰久仰。”

  曹操也是鸡贼,心知关羽和张飞是表面上的核心,而诸葛亮却是绝对的核心。本来他就打算半路截胡,自然要优先搞定诸葛亮。

  不错,他对离开成都的三人组觊觎得不行。

  因为陆遥,以及自己急需声望的缘故,曹操不敢半路截杀三人组,不过不能杀,可以招揽收服嘛。

  虎牢关一战,关羽和张飞的勇猛举世皆知,不仅能和陆遥手下双花红棍兀突骨打,还能和吕布打,一旦得到左慈的帮助,晋升为半神,那可是妥妥的两员主力。

  诸葛亮更不用说了,卧龙之名天下闻名。如今他旗下的谋士集团一个没有,急需一个顶级谋士为其出谋划策。诸葛亮显然是极好的人选。

  “魏王胸怀大志,孔明不敢当此大礼。”诸葛亮夹枪带棒的微微一笑。讲真,他是真的很生气,大好一个益州,却落得如此景况,追根究底,就是眼前这个魂淡。

  曹操仿佛听不出诸葛亮话里的意思,爽朗笑道:“孤哪有这等志向,自愿匡扶汉室,做个大汉忠臣。”

  张飞是个暴脾气,顿时怒了:“若是大汉忠臣,为何占了洛阳,软禁天子?”

  曹操面不改色,慷慨直言道:“朱崖王割据朱崖,乃中原心腹大患。孤本上奏天子遏制此獠,奈何天子视之如兄……孤为保大汉安宁,实不得已而为之。”

  张飞顿时语塞,尼玛这说得好有道理。

  说起来没毛病,群雄割据时期,就算只有一郡一县,同样也怀着逐鹿中原的野心。陆遥独占诺大朱崖,孤悬海外,哪会不觊觎大好中原。

  “魏王此言差矣,朱崖王行事光明磊落,并无心中土,却一心向外扬我大汉威严,实乃我大汉之国士。岂能因噎废食,徒增笑耳?”诸葛亮自然不会被曹操这种移花接木的小花招骗过。

  张飞顿时连连点头:“是极是极,丞相所言句句在理,岂能因噎废食。”

  曹操见小花招没能忽悠住,也不在意,哈哈笑道:“孔明先生说的在理,倒是孤想岔了,他日若是见到朱崖王,定当赔罪。诸位舟车劳顿,孤已在关内备下筵席,请。”

  “有劳魏王。”

  诸葛亮也不再说,示意其他人跟上曹操进关,自己则陪着曹操一路谈笑风生,完全没有刚才那种夹枪带棒的氛围,好似老友重逢,言谈甚欢。

  进了阳安关,刘禅等刘备亲眷以及家仆下人们各自安歇,诸葛亮三人却被曹操留下宴饮,酒过三巡,曹操忽地直言不讳道:“三位皆大才,可愿为孤效力?”

  曹操突然开门见山露出了狐狸尾巴,连诸葛亮都没想到,三人同时一怔。紧跟着诸葛亮恢复如常,笑眯眯的放下了酒盏,拱手道:“多谢魏王美意,奈何我等离开成都时立下重誓,定要为主公报仇。若是魏王肯取吕布首级祭奠主公,我等自然愿意效力。”

  关羽冷哼道:“丞相之言便是我兄弟二人所想。吕布不除,我等无心他顾。”

  张飞紧跟着豹眼圆瞪道:“你若肯取那三姓家奴之首级,俺便将这条性命卖与你又有何妨。”

  三人意见如此一致,倒是让曹操好尴尬。

  吕布是员猛将,他当然舍不得。哪怕吕布素有野心,他也不惮趁机利用吕布的这点野心为自己谋福利。

  现在问题来了,要收服诸葛亮三人,就得舍弃吕布,划不划算?

  诸葛亮倒像是随口一说,说完了便自斟自酌,好不惬意,仿佛身处的是自家地盘,而不是曹操的地盘。

  作为一个顶尖的文化人,诸葛亮看得很透彻。讲道理,现在的曹操是个不错的投效对象,毕竟现在人家身边一个谋士没有,投效在其麾下,一身所学都能得到发挥。

  但是,曹操毕竟是被剥夺了气运,民心尽失,这就成了致命弱点。他要想让一身所学有用武之地,民心不可缺。

  两相对比,明显投靠陆遥更加合适,毕竟陆遥那边的顶尖谋臣只有贾诩,荀彧等寥寥几人。

  曹操纠结的得不行,也没敢当面夸下海口,干笑了下便转移了话题,打算回头再去考虑这件事。

  于是,诸葛亮一行人便在阳安关留了下来。

第1122章 礼贤下士朱崖王

  “尼玛曹操这是要搞事啊。”

  陆遥收到月白天星发来的私信,哭笑不得。月白天星派出的信使递完了话以后也没走,留在了诸葛亮一行人当中充作联络人,在曹操于阳安关强留诸葛亮一行人的时候,消息早就传到了月白天星那里,最后在第一时间到了他的手上。

  对于曹操想截胡,陆遥并不意外。

  现在的曹操可不是以前那个曹操,之前人家手底下武将如云,谋士如雨,而现在身边只剩下夏侯兄弟以及曹仁兄弟,再加上一个吕布。

  诸葛亮三人里面文有诸葛卧龙,武有关张,正好弥补了曹操目前的短板。

  这三人组当然不能放手。

  陆遥想到这里,立刻找来贾诩简单交待了几句。后者深以为然,认为必须阻止曹操收服这三人组,一旦被左慈将三人晋升为半神,那么益州更加难打了。

  说到这个,陆遥深为那些半仙感到不齿。人家左慈敢做,你们为毛不敢?要是把张颌等名将都晋升为半神,还怕曹操个球。

  回到正题。

  过得不久,陆遥一骑飞出洛阳,高顺率领陷阵营紧随其后,守门士卒几乎来不及反应,一彪人马已然出城。

  暂且不提陆遥这个天子突然外出导致洛阳城内的混乱,陆遥单单带了陷阵营前去接应诸葛亮三人,讲道理,这在看来简直是无法饶恕的过错。

  但是贾诩很支持陆遥这个选择。

  原因无他,贾诩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机会主义者。陆遥单单带上陷阵营外出,而且去的是曹操的地盘,论风险,大上了天去。

  为什么会没劝阻,反倒积极支持呢?

  答案很简单,陆遥是异人,本身就是不死之躯,再危险的地方都能去。何况单论实力,陆遥也不逊于曹操手底下那些神将。

  这是其一。

  陆遥亲自前去接应三人组,风险固然极大,但是效果却极为显著。诸葛亮三人组是陆遥志在必得的人才,亲自前去接应,哪怕三人组并不会铁了心效忠,至少感动是有的。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嘛。

  陆遥以堂堂天子之尊驾临,在看来那就是天大的恩宠,做到了这一点,收服诸葛亮三人组的可能性至少能提高三成。

  再加上诸葛亮三人组本身就有意投效洛阳,为刘备报仇,算起来即使没有九成可能性,起码也有八成。

  这是其二。

  第三点,正所谓不怕借口多,就怕借口少。陆遥亲自前往阳安关,如果曹操敢动手,那就等于在向洛阳不宣而战,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师出无名,让陆遥占尽了大义名分。

  至于曹操不敢动手,那也无所谓,陆遥亲自去接应诸葛亮三人组,本身就是在向天下人宣告一个事实。

  不管是神马地方,就没有当今天子不敢去的。

  综上所述,贾诩这个机会主义者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几乎全都是好处,没有坏处的机会。唯一的坏处只有搞不好高顺的陷阵营会赔进去。

  区区八百陷阵营,外加一个高顺,搁在现在已经价值不大,用来交换完全划算。

  当然贾诩还有另外一个用意是陆遥没猜到的,那就是这老狐狸深谙急流勇退的道理。如今陆遥已经登顶中原,他清楚接下来自己就该隐退了,不然鸟尽弓藏那就尴尬了。

  而诸葛亮正是接替他位置的最佳人选。

  陆遥带着陷阵营星夜兼程,不日便抵达长安,却没有进城休整,而是直接绕城而过,直奔斜谷。

  到了散关,守将刘封闻讯大开城门,亲自出迎。虽说他身为刘备义子,身份比较尴尬,最终被打发来这里坐镇边疆,心里当然有怨气,不过还是身份问题,让他没敢投靠曹操,一见陆遥就带了那么几百人就敢来蜀地,立马服帖了。

  陆遥顾不得和刘封叙话,简短交待他继续坐镇散关,同时手书一份亲笔书函,让他在有危险的时候可以去长安求援。随后陆遥便带着陷阵营穿关而过,短短十日内便抵达阳安关下。

  这时关上守军见到来人打着朱崖旗号,顿时上下全都紧张了。正所谓树的影,人的名,朱崖王大名早已传遍天下,由不得他们不紧张。

  曹操得知陆遥只带了区区几百人就敢来阳安关,面色阴晴不定,时不时一道厉光闪过眼眸。

  这尼玛是个机会啊。

  拿下了陆遥,进可威胁洛阳,退可拿陆遥去交换被俘的一众曹将。堂堂天子,换几十个俘虏完全没压力。

  可是曹操转念一想,硬生生按下了冲动。尼玛这是个深不见底的坑啊。

  “打开关门,孤亲自出迎朱崖王。”

  曹操思来想去,无奈的下令,同时命人通传诸葛亮三人。他想明白了,这个坑不能跳,与其藏着掖着,不如退而求其次,故作大方,狠狠刷一波声望再说。

  身为势如水火的对手,主动成人之美,那可是一段佳话。

  诸葛亮三人得到曹操派人通传,当场都愣了。这么多天下来,他们都被曹操以各种借口强留不放人。他们也很无奈啊,只得等待陆遥那边派人过来要人。

  然而谁也没想过陆遥会亲自来阳安关。

  张飞当场眼圈都红了:“朱崖王待我等如此,安能不以死效命。”

  关羽虽然生性骄傲,除了两个结义兄弟,瞧不起任何人,不过见到陆遥亲身犯险来要人,此时也忍不住感激涕零,很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见到关张二人如此,诸葛亮心中暗叹。他倒是看出了陆遥此举的深意,可惜这是阳谋。哪怕是聪慧如他,也是心服口服,暗道投奔陆遥不亏。

  过得不久,关门大开,曹操携诸葛亮三人组率队出关相迎,见到在八百陷阵营前骑乘踏雪乌骓的陆遥,众皆噤声。

  尼玛这是真的啊。

  的确,尽管是曹操亲自下令,也没几个人相信堂堂天子会就带那么几百号人来对手的地盘。然而亲眼看到那一身黑狱套装的陆遥,没人敢吭声,心里只有一个大写的服字。

  “朱崖王大驾光临,孤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曹操策马上前,压根不提陆遥已经登基了一段时间,只以朱崖王相称,显然是想把双方拉到同一水平线上,免得被陆遥借题发挥,以势压人。

首节上一节524/610下一节尾节目录